“妈”一词的出现及语义演变

2024-11-02 00:00姜金艳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21期

[摘 要]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普遍称母亲为“妈”。这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为母亲之义。到宋代分化为“母亲”和“年老已婚妇女”或“梳头侍女”之义。到元代仍沿袭了“母亲”和“年老已婚妇女”之义,但丧失了作为“梳头侍女”之义。到明代进一步分化为“母亲”“年老已婚妇女”“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以及“妻子或老伴儿”之义。而到了清代,延续了明代的前三种语义,但丧失了作为“妻子或老伴儿”的含义。同时,又进一步演化为“乳母或老年女仆”之义。到了现代,“妈”回归为最初的母亲之义,同时兼有“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尊称”之义。“妈”这一词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其语义不断发生演变,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变迁,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认知和情感变化。

[关键词] “妈” 语义演变 母亲 年老已婚妇女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21-0081-04

我们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在世界上很多不同的语言中,对“妈”的称呼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德语、英语、日语、法语、俄语、意大利、韩语等语言中,对于母亲的称呼多含有“ma”或其类似发音。但我们通过进一步思考会发现,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普遍称母亲为“妈”。“妈”一词,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具普遍性和情感的称呼之一,其出现和语义演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那么这一词,究竟是何时出现,其语义又经历了哪些演变。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本文以语料库为基础,考察“妈”一词的出处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演变。

一、“妈”普遍化之前称呼母亲的词语

在先秦时期,母亲的称谓主要有“母”“妣”“媪”等。汉朝以后,“母”成为书面用语,而“妣”则专指过世的母亲。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母亲在某些方言中还被称为“姐”“家家”等。隋唐时期,母亲的称呼有“媪”“娘”等。

二、“妈”一词出现时间及相应语义

1.三国时期

“妈”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魏明帝太和年间出版的百科词典《广雅·释亲》中。《广雅·释亲》:“妈,母也。”“妈”为母亲之义。

2.宋代

2.1北宋

北宋佚名撰写的《朝野遗记》:“人欲为梳栉者,悉不可,必得妈妈方结,盖常时后自为束发故也。”[1]这里的“妈妈”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定身份的女性,具体是指为女性(特别是贵族或富家女子)梳头的婢女或侍女。在古代,梳头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任务,通常由专门的侍女来负责,这些侍女就被称为“妈妈”。

北宋吴自牧《梦粱录》:“太庙前尹家文字铺,陈妈妈泥面具风药铺,大佛寺疳药铺,保和大师乌梅药铺,三桥街毛家生药铺……”

“更有张卖面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一丈白杨三妈、旧司马二娘、裱背陈三妈、屐片张三娘……”“香沈二郎、雕花杨一郎、招六郎、沈妈妈等。”以上语料中,“妈”的语义为年老女性。

2.2南宋

“妈”这个称呼在南宋洪迈的《夷志坚》[2]中被多次提及。

《夷志坚乙志·卷七》:“大姐乃前来妈妈所生。二姐则今妈妈所生也。”

《夷坚丙志·卷五》:“常称冯为安溪妈妈。”

《夷坚丙志·卷十》:“曰:妈妈在此。家婢小奴。先因病肿死。”同本义,为母亲之义。

南宋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卷三:“韩退之《祭女挐文》自称曰阿爹、阿八,岂唐人又称母为阿八?今人则曰妈。”同本义,为母亲之义。

南宋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一路上,媒妈妈吩咐:“小娘子,你到分婆门首,千万不要开口!”“妈”指年老已婚妇女。

而另一处“员外妈妈并哥嫂一齐起来,大怒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翠莲道:‘爹休骂,娘休骂,看我房中巧妆画。’”中,“员外妈妈”的“妈”指的是母亲。

“话说本地有一王妈妈,与二边说合,门当户对,结为姻眷,选择吉日良时娶亲。”这里的“妈”指的是年老已婚女性。

南宋话本《错斩崔宁》:“教她对丈夫说∶既然卖我有了主顾,可到我爹妈家里来交割。”[3]“妈”指母亲。

由此可知,“妈”在北宋时期一般指年老已婚妇女。但在南宋时期兼指母亲或年老已婚妇女。

3.元代

元代徐征《全元曲》:“将机就机,明日乃是一好日,只说不好。妈妈,十恶大败之日,就是明日送去。”“我道是谁,原来是爹爹和妈妈。你那里去来?”“大姐,教你痛杀我也!妈妈就留在军中,待我回朝之日,与你养赡终身便了。”这里“妈”均指母亲。“男八拜拜覆,妈妈萱亲想万福。”,这里“妈”同样指母亲。

“他家对门卖烧饼的张妈妈,是钱贡元的妹子。”“儿今去,爹妈休得要意悬。”“妈”指母亲或者年老已婚妇女。

元代话本《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玉姐问:‘为何?’丫头道:‘听得妈妈说:为王姐夫中了,恐怕他到京来报仇,今日发愿,合家从良。’”中的“妈”为母亲之义。

元代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忽一日,许仙与白娘子商量,去见主人李员外并妈妈家眷,白娘子道:‘你在他家做主管,去参见了他,也好日常走动。’”中“妈”亦指母亲。另一处“不觉乌飞兔走,才过端午,又是六月初间,那员外道:‘妈妈,十三日是我寿诞,可做一个筵席,请亲眷朋友闲耍一日,也是一生的快乐。’”中“妈”同样指母亲。

元代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见了妈妈,妈妈说女儿从金明池走了一遍回来,就病倒的因由。”这里的“妈”也是母亲之义。另一处“周妈妈道:‘好,好!’迎儿引将王婆进女儿房里,小娘子正睡里,开眼叫声:‘好,好!’迎儿引将王婆进女儿房里,小娘子正睡里,开眼叫声:‘少礼。’”这里“周妈妈”中的“妈”指的是年老已婚妇女。

元代话本《苏知县罗衫再合》中:“郑夫人哭道:‘妈妈,不是奴家贪生怕死,只为有九个月身孕在身,若死了不打紧,我丈夫就绝后了。’”中的“妈”也是母亲之义。

由此可知,“妈”在元代一般指母亲或年老已婚妇女。

叠音的“妈妈”在宋元之后逐渐成为口语化表达,用以称呼母亲。这一变化反映了口语中称谓的简化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母亲称谓在口语中的亲昵和温馨感。[3]

4.明代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穷马周遭际卖䭔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妈”指年老已婚妇女。

明代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王九妈方才开言问道:‘秦小官有甚话要对老身说?’”“妈”亦指年老已婚妇女。

明代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下)中,“又怕妈妈难为小梅,请将妈妈过来,对他说道:‘妈妈,你晓得借瓮酿酒么?’”[4]这里“妈”指母亲。

明代兰陵笑笑生的小说《金瓶梅》:“今日是他五姨妈生日,拿轿子接了与他五姨妈做生日去了。”“妈”是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比如这里的“姨妈”。

“左右有他家冯妈妈子,再派一个没老婆的小厮,同在那里就是了,怕走了那房子也怎的?”这里的“妈”指妻子或老伴儿。

由上文可知,在明代,“妈”一词的语义进一步分化成四种。第一,可以指母亲;第二,可以指年老已婚妇女;第三,可以是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第四,可以指妻子或老伴儿。

明朝时期,随着对汉唐文化的恢复,人们开始普遍使用“妈”作为对母亲的称呼。随后,双音节的“妈妈”一词逐渐流行,成为口语化表达中对母亲的普遍称谓。

5.清代

清代小说《呼家将》:“且说呼守勇得了姑妈这条铁棍,急煎煎飞奔而逃,一路行来,忽已红日西沉。”“妈”语义为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

清代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中):“我们丫头眼里没娘罢了,连姑妈也没了不成?”《红楼梦》(下):“凤姐儿笑道:‘这是怎么说呢,我饶说笑话给姑妈解闷儿,姑妈反倒拿我打起卦来了。’”“姑妈”的“妈”同样是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

清代小说《施公案》(三):“吴氏也就细细将始末根由,哭诉了一遍。因道:‘我的爹妈呀!你女儿也不要活了,就此随你女婿一齐儿死了,免得你女儿有冤无处申,死了丈夫还落个不美之名。’”这里“妈”指母亲。

清代文康的《侠女奇缘》(上):“你可还得明白,这不但是我的公婆、我的爹妈、褚大姐姐,齐心要望你同玉郎完成这段美满姻缘,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玉郎一人之外,也断和第二个结不得连理。”这里“妈”,同样指母亲。

清代赵翼的笔记《陔余丛考》:“今人呼父为爹,母为妈,兄为哥,举世皆然,问其义则无说。”“妈”亦指母亲。

清代顾恩瀚的笔记《竹素园丛谈》:“其天地之元音,人与物同之乎?欧美人呼父母亦类爸爸、妈妈音,更无足异矣。”“妈”同样指母亲。

清代小说《贪梦道人目录 康熙侠义传》(上):“有了贼啦!把张妈与王妈都给杀啦,快鸣锣聚众吧!”“妈”指年老已婚妇女。

“主意已定,吩咐人传稳婆、三班人等,先到那里验尸,讯问了两个老妈、丫鬟,问明了,把尸身成殓起来,行文到省城。”“妈”指乳母或老年女仆。

由上文可知,在清代“妈”的语义进一步演变,具体可以指母亲,可以指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亦可指年老已婚妇女,还可指乳母或老年女仆。但丧失了明朝时期分化出的“妻子或老伴儿”的语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清时期,“妈妈”一词更多的是指乳母或老年女仆,而非直接指代亲生母亲。

6.现代

郭沫若的《梦与现实》:“她嬉玩了一会,把布带给了她瞎眼的妈妈,她妈妈用来把她背在背上。”这里“妈”指母亲。

穆辰公的《北京》:“干妈,这是小僧一点诚意,干妈只管收下。”这里“妈”亦指母亲。

田汉的《杏姑娘》中:“我有什么不肯去?妈妈呀;我到上海去好不好?”这里“妈”同样指母亲。

茅盾的《蚀》中:“妈呀!阿静牢记你的教训,不曾有过半点荒唐,叫妈伤心!”这里“妈”也指母亲。

胡适的《名教》:“他受了王七哥的气,打又打他不过,只好破口骂他,骂他的爹妈,骂他的妹子,骂他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便算出了气了。”这里“妈”仍然指母亲。

巴金的《家》中:“二弟,三弟,你们快陪伴妈、姑妈,还有你大嫂、梅表姐、琴妹到花园里头去。”这里“陪伴妈”的“妈”指的是母亲。“姑妈”中的“妈”是对女性长辈的称呼。

夏衍的《压岁钱》中:“融融愉快地答应着:‘好!’她跑到妈妈身边,撒起娇来,‘妈,我要去。我要去。’”这里“妈”指母亲。

曹禺的《雷雨》中:“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不,孩子,妈最知道认命,妈最看得开,不过,孩子,我怕你太年轻,容易一阵子犯糊涂,妈受过苦,妈知道的。”这里出现了 两次“妈”均指母亲。

萧红的《生死场》中:“孩子们哭闹着马棚里的妈妈。”这里“妈”指母亲。

老舍的《蛤藻集》:“我干吗用钱呢,你对嫂子这么讲:龙云打算弄俩钱,把妈妈姐姐都偷偷地带走了。你这么一说,必定有钱。明白不?”这里“妈”指母亲。

老舍的《牛天赐传》中:“他极慢地走回家去,不敢去告诉妈妈,妈妈这几天不大舒服。可是不能不告诉,这不是丢了一管铅笔什么的那种事。”这里“妈”指母亲。

巴金的《春》中:“琴还想说话,觉民却在旁边低声对她说:‘你就答应下来罢。横竖我也在,大家可以帮忙。学学做点事情也好。姑妈那里,不让她晓得,就没有问题。’” 以及“‘外客厅里的男客闹酒闹得很厉害。’她说到这里便站起来自语道:‘我该走了,不然妈会喊人来催我去的。’她又依恋地看了看蕙,说一声:‘姐姐,我去了,’便匆匆地走出房门。绮霞也跟了她出去。”这里的“妈”也同样指母亲。

在现代汉语中,“妈”逐步取代“娘”,成为主要的母亲称谓。“妈妈”或者“妈”这一称呼在口语中广泛使用,成为对母亲最普遍、最亲切的称呼。除此之外,在“姑妈”“姨妈”这些词语中,“妈”依然指是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但因为社会的变革,“妈妈”一词作为乳母或老年女仆的含义已不再普遍使用。

三、“妈”一词的语义演变

“妈”一词在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涤,语义进行了不断的演变。语义发生演变的关键时期可以概括为三国时期、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及现代。其语义演变过程整理如下。

四、结语

从最初的三国时期出现的母亲之义的“妈”,到宋代分化为“母亲”和“年老已婚妇女”或“梳头侍女”之义;到元代仍沿袭了“母亲”和“年老已婚妇女”之义,但丧失了作为“梳头侍女”之义;到明代进一步分化为“母亲”“年老已婚妇女”“对长一辈或年长的妇女的尊称”,以及“妻子或老伴儿”之义;而到了清代,延续了明代的前三种语义,但丧失了作为“妻子或老伴儿”的含义,同时,又进一步演化为“乳母或老年女仆”之义;到了现代,由于社会的变革,丧失了“乳母或老年女仆”之义,同时作为“年老已婚妇女”的含义也不再使用,“妈”回归为最初的母亲之义,同时,称呼“姑妈、姨妈”时,通常也只局限于有亲缘关系的称呼。

“妈”这一词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其语义不断发生演变,其不仅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变迁,也深刻反映了人类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认知和情感变化。通过对“妈”一词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楫.古今说海文白对照[M].刘新生校,译.成都:巴蜀书社,1996.

[2] 齐瑞霞.宋代笔记俗语词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

[3] 冯梦龙.醒世恒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4] 凌蒙初.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初刻拍案惊奇[M].长沙:岳麓书社,2018.

(特约编辑 范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