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跨界融合的价值共创模式研究

2024-11-02 00:00:00雷金英吴琳

摘 要:作为一个牵涉多元利益主体的跨系统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发展的内在掣肘在于缺乏动力转换机制、场域联动耦合以及项目承载引擎。导入价值共创理论,以生态共生逻辑为转型取向,有助于从实践层、驱动层和调控层逆序破局,重塑“三层互动”价值共创内生逻辑,实现共生知识价值、共融业务价值和共创发展价值。推动解构破界、结构跨界与重构立界的“三阶递构”行动进路,打造价值共创生态系统。躬行实践多元共治下“四共联建、四力协同”的跨界价值共创治理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共同体;价值共创;生态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提出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多学科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现代科技、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不断叠加。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布局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2023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多维度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了教育与产业双向赋能。“共同体”起源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共同体”表达为一种有共同意志、共同归属感的“社群组织形态”。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形成的新生态组织,是一个牵涉多元利益主体的跨系统合作,具有目标性、系统性、有序性和整体性特点[1]。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的本质是组织间的合作,跨界组织必须跨越自身组织边界,嵌入合作方组织边界内部,对业务内容、工作流程等进行互嵌,才能推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高效聚集和共融共享共创[2]。

一、三个缺乏:产教跨界融合的内在掣肘

(一)缺乏跨界整合的动力转换机制

供需对接是共同体跨界整合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基础;“链主”牵头设立的联建组织、提供全程式协调是驱动跨界整合的动力燃点;拆解任务项寻觅“揭榜者”是决定跨界整合实效的关键环节;后续的创新合成更是考验跨界整合的运转水平。产教融合共同体若较多停留在合作协议的签订阶段,未建立推动需求“项目化”运行的联建组织架构,则跨界整合将缺乏动力转换机制,难以共管共建合力挖掘需求、黏合主体、拆解任务和创新合成。

(二)缺乏跨界融通的场域联动耦合

场域是各行为主体位置间的客观组态,产教融合场域是经济场域和教育场域主导下不同场域之间多场叠加与耦合逐渐形成。首先,人才场域耦合是跨界融通场域联动的战略支点。打造“头雁”领航、“强雁”护航、“雏雁”续航的人才“雁阵”格局,才能形成稳固社会网络关系、有序开展协同育人。其次,信息场域耦合是跨界融通场域联动的重要保障。汇聚产业信息、教育信息以及供需信息,通过数智移云等技术,搭建互通开放的桥梁,才能实现多元主体实时互动与精准对接。再次,资源场域耦合是跨界融通场域联动的发展条件。统筹经济圈内区域、产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绘制“一域一产一案”对接图谱,才能引导产教资源紧密对接。最后,全链场域耦合是跨界融通场域联动的效能协同,抓准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才能构筑人才高地强链、攻关短板技术补链和调动多维资本延链。产教融合共同体若较多停留在浅表化的宣传阶段,未健全需求“项目化”运行的平台支撑体系,则跨界融通缺乏场域联动耦合,难以共振共促融通人才雁阵、信息支撑、资源对接和全链协同。

(三)缺乏跨界深融的项目承载引擎

产教融合成效的评价标准,不是取决于联合体内部多元主体数量有多少,而是产业的发展需求、先进技术与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融通的深度,能否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产教融合共同体若较多停留在零散化的参观、调研、座谈等合作形式,未开发设计需求“项目化”运行实践实战任务,则跨界深融缺乏项目承载引擎,无法驱动跨界主体实质性参与,难以共创共享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业服务和技术创新等价值成果。

二、三层互动:产教跨界融合的破解之道

价值共创的思想诞生于经济领域,成熟于营销、战略等商业领域,延展到教育、就业等公共领域。历经商品主导逻辑、服务主导逻辑、服务生态系统、网络生态共生逻辑的研究逻辑演化[3]。价值共创认知从“商品的交换价值由企业生产创造”的一元互动,转向“企业和顾客共同创造使用价值”的二元互动,直至“一切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网络互动。价值共创的关键点在于跨界主体之间的服务交换和资源整合的持续互动[4]。导入价值共创理论为破题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的现实困局,提供新逻辑遵循(见图1)。

(一)聚焦微观实践层:与“人才”互动,共生“四维应用”知识价值

聚焦微观实践层,人才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中心“个体”,居于价值创造的圆心位置。产教融合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知识是人才的核心价值。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网络生态系统中,知识的生产已经不是简单的单边线性行为,而是复杂的基于多重利益主体协同创新的多边合作活动。知识价值创造表现为“知识创造—知识流通—知识共享—知识转化”的知识应用价值内循环机理。共同体内跨界组织之间、跨界组织与人才之间、人才与共同体之间、共同体与外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持续的纵向互动、横向互动、交叉互动等,共生“四维应用”知识价值。以项目为引擎,聚焦人才实践能力,透过与“人才”互动,形成集知识创造、知识流通、知识共享和知识转化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是破题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融而不深”现实困局的底层逻辑。

(二)把准中观驱动层:与“共创者”互动,共融“九面跨界”业务价值

把准中观驱动层,产业组织和高校组织是如何跨越组织边界将异质性组织融合起来,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双方通过组织边界的延伸,在多场域耦合下,形成多层次、交互关联的立体融合叠加区域,并在融合区域内开展具体的业务活动。以场域为耦点,把准资源跨界整合能力,与“共创者”互动,基于“四维应用”知识价值,开展由知识创造驱动的“学科跨界、专业跨界、课程跨界”业务活动;由知识流通驱动的“教师跨界、教学跨界”业务活动;由知识共享驱动的“学习跨界、资源跨界”业务活动;由知识转化驱动的“治理跨界、文化跨界”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不是简单的组织业务延伸,而是汇集不同组织的资源、能力、流程等来形成深度交互关联的特定业务单元,并面向“人才”进行价值创造。建立起组织间“宽范围、多层次、纵深度”的有效衔接的业务活动,促使产教融合双方形成互嵌结构特征。共融“九面跨界”业务价值,推动多元协同主体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价值共创,是破题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合而不融”现实困局的中层逻辑。

(三)着眼宏观调控层:与“生态系统”互动,共创“四链融通”发展价值

着眼宏观调控层,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个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利益主体协同组成跨越边界的价值网络生态系统。组织间存在价值异质性、目标差异性、结构虚拟性、运行开放性、成员动态性等协同障碍,多元利益主体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动力何在?与“生态系统”互动,遵循“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结合、融合通达的外循环机理。“顺循环+逆循环”双向发力,顺序于教育链驱动人才链,人才链服务产业链,产业链迸发创新链,创新链重塑教育链;逆序于教育链赋能创新链,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产业链聚集人才链、人才链反哺教育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布局。把做强人才链摆在首位,做优教育链,全力打造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矩阵,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机制为动力,着眼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供需匹配度,以共享、共赢为利益准则,共创“四链融通”发展价值,是破题产教融合共同体跨界融合“联而不合”现实困局的顶层逻辑。

三、三阶递构:产教跨界融合的行动进路

为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动态匹配,高校人才培养突破单一主体,向校企协同双主体、“校-政-行-企”多元主体乃至“全员育人”转变。在产教融合行动进路中,政府“搭桥”、政策“引路”推动的产教融合,体现为“教”“学”“场”三要素间互动关系的变革。以网络生态共生逻辑为转型取向,推动“三阶递构”价值共创行动进路(见图2)。

(一)解构破界: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迭代价值创造能力

产教融合破界阶段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迭代价值创造能力,将原有外部与人才、学校等价值共创参与者的连接关系解构,实现内部能力变革,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1. “引产入教、以产促教”模式突破ljutSIYM0aAbdPacDkwQ9A==

高校人才培养由单一校内课堂场景教学向多维校外实践实训实习场景模式转型,打破固有的单一教学“场”约束,并以多个实践实训实习“场”带动“教”和“学”的组织与连接解构,实现“学生、员工、人才”身份重叠,提升产教融合价值创造能力。一是从功能耦合的角度,延伸构建多模式组合。具体为政府推动型、自愿组合型、契约链接型、共建实体型等模式。共建实体型采取实体化运作模式,组织利益联结关系最稳固,管理效率较高,协调和监督成本较低。二是从合作内容的角度,构建多模式融合品牌。具体为产教融合实验班、精英班、训练营、集训营等科技攻关研发平台,真实任务项目运营中心、工作坊、实战组等。不同模式合作内容不同,但目标一致旨在提高产教融合资源聚合能力。

2. “搭台转化、知识增值”创新服务

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有着不同的运行逻辑,各有各的规律和行动准则,是不同形态的两点。仅靠两点自然形成的线,匹配精准度低、关系太脆弱、专业合作的深度浅。如何建立联系、筑牢关系、稳固生态、形成共生系统?就需要再加一个服务系统作为中间态,构建教育系统、产业系统、服务系统铁三角。一是搭建社会化的孵化转化平台。以项目为引擎,如产教融合举办的行业专业赛事、“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等。搭台赋能激发人才系统的活力,推动人才“知识创造—知识流动—知识共享—知识转化”等形式知识价值增值与知识溢价。二是赋能“教”“学”“场”三要素的知识价值增值。通过三系统的交互,赋能学校知识创造,实现成长价值创造;赋能校企知识流通,实现管理价值创造;赋能产业知识共享,实现创新价值创造;赋能共同体知识转化,实现发展价值创新。

3. “价值共识、能力共生”组织重构

产教融合深化在模式组合和知识创新溢价方面实现变革,难以避免与原有组织结构存在冲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解构破界还需从认知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内部组织重构。一是强化组织内部的价值共识。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共识至少涵括战略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的建设。以人才培养导向的战略共同体,位于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最高层次。以人才供需和技术创新为结合点的利益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成的基本前提。以文化为核心联结纽带的情感共同体,体现一种精神倾向、情感归依和心理认同,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积极主动对话、沟通、参与的行动共同体,是产教融合的基本保障。二是推动跨界团队的能力迭代。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融合区域内组建跨界团队开展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课程共设、技术共攻、实践共导等业务活动。跨界团队存在于组织交互嵌入的情境中,面对新业务活动,需要承担更复杂的角色、功能和任务。跨界团队的能力作为组织知识活动的新载体和执行单元,推动跨界团队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知识创造的融合能力迭代提升,对合作双方合作质量和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结构跨界:以差异化为导向点面结合推进价值共创

“场”既是结构跨界的起点,也是结构跨界的终点。以“场”为核心载体进行服务价值创造,联结“教”“学”为核心节点形成学科“九面同构”跨界业务活动的价值共创闭环。

1. 以“教”结构,跨界延伸价值创造环节

“教”即教育、教师和教学,是高校创造价值的重要动力,也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来源。学校通过学科跨界、专业跨界、课程跨界、教师跨界、教学跨界,延伸价值创造环节,增强“教”的差异化优势。一是学科专业建设上打造特色、培优才。与价值主张一致的产业建立稳定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学科发展跨界合作、专业建设跨界合作,集聚独家技术、管理、服务等差异化资源,整合并形成的独家“教”集聚效应。二是教育教学上融汇科教、培适才。教师科研创新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融会贯通,鼓励教师跨越工作边界,开展课程共建跨界合作和教学方法创新跨界合作,用“教”深化以服务为交付载体的资源整合,推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发展,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的“跨界”协同,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2. 以“学”结构,共享资源激发共创动力

“学”即学习、学生,学习交换过程伴随价值创造。学校通过学习跨界、资源跨界,激发人才参与价值共创动力,增强“学”的差异化优势。一是利用合作项目使产业与教育实现智能结构。如通过行业专业竞赛项目引领学生接触行业、走向职业、重塑专业潜能。引领教师直面行业问题、激活实践智慧、提升理论水平。二是发挥“教”主动性与“学”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结构。资源跨界程度决定着产业价值主张传递给教育的程度,最终呈现高校学科与区域优势动态适配的精准度,推动学校重新谋求专业发展优势与差异,找到学科布局和专业系谱的定位坐标,建构发展共同体。三是推动产教以情感结构提升紧密度。青年渴望拓眼界、长才干的社会实践大舞台;行业渴望人才、渴望创新获得长效驱动;社会渴望建设教育强国。跨界组织以情感联结,构建与高适配学校的定向结构网络,提供差异化合作项目,深层次激发人才参与价值共创的潜力。

3. 以“场”结构,促进组织间合作实现共创

“场”即场景、场域、情境,产教融合的结构创新最终交汇于引“教”“学”要素进“场”,聚合资源的“场”成为不同参与者共创价值的关键载体。通过治理跨界、文化跨界,建设共生环境、推进战略一致性,促进组织间合作来实现价值共创。一是提升治理效能,多触点联结。增加多元共治的“接触点”,在招生宣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训、实践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创业、就业等关键环节,向人才培养全线延伸建立多点联结场景,重新配置资源创造价值。二是持续价值主张一致联结。多触点的“场”要求跨界组织能够时时响应合作需求,以立德树人为共同体宗旨提供一致服务。而行政治理的刚性约束无法解决“学校调不动教师”“企业参与脱节”等问题,合作行为具有随机性。推进文化共融建设,强化文化软性治理效能,突破利益认知壁垒,提高文化行动效应。通过构建多点触发合作场景,跨界组织间建立情感联结,增加共创价值。

(三)重构立界:打造立体式价值共创生态系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裂变—跨界—融合”重要性日益增强。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更迭,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呈现试验、迭代和升级持续演进过程。

1. 政策赋能:纵横互联重构产教融合共生生态系统

发挥政府桥梁和纽带作用赋能,以产教融合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一是纵向拓维区域产业大学生态系统。产业系统人才需求是多层次与全方位,建构领军型院校引领、互补型院校补充、跟随型院校跟随的教育系统生态,共建一体化产学研基地、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学”平台。二是纵向拓维区域产业集群系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建构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补充型企业补充、中小微创新型寄生的产业系统生态,共建产业学院、生产性基地等“产”平台,强化有组织的协同发展。三是横向拓维服务创新系统。拓展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市场化服务平台、众创服务空间、教育培训机构等机构的服务创新支撑,打通产教融通新生态人才供需的“最后一公里”。与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及科研院所“牵手”,共建产业导师工作坊、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平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与市场化服务平台、众创服务空间、培训等机构在创新创业领域“贯通”,共建双创中心、创客空间等“创”平台,强化赛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建设,实现系统性的合作培养。

2. 技术赋智:交错互连重构数智化产教融合生态圈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智技术的日益成熟,数智化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转型升级拉动人才升级,p8xtibhvv0ys4jKkxRwOFA==人才供需迈向数智化人才的转型裂变期。一是打牢重构的“连接”基础。包含产业系统、教育系统、服务系统的纵向系统,以及三个系统内部各自的横向协同。教育系统需要利用数据技术丰富应用场景,把专业背景和产业场景虚拟化提炼并搬到课堂或实验室中。产业系统、服务系统与教育系统纵横结成跨协同网络,精准孵化数智化人才,服务产业数字创新,以系统观念推动产业链人才供需的协同共进聚合发展。二是把握重构的“数据”关键。“连接”产生“数据”,搭建融合数据、互通共享的产教融合管理和服务业务系统集成云平台。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通过多维度、全方位数据采集、挖掘、建模、洞察与应用,呼应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供需紧密对接发展共赢。三是实现重构的“智能”目的。“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的双向集成发展,促使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成为可能。从产业的人才需求画像来搭建对应的人才培养途径,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科研服务等领域,建构智能“神经大脑”。推进建设标准化资源、结构化课堂和数据化评价智慧教育,推动产教融合系统内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跨界融合决策的系统性与精准度。

四、四共四力:产教跨界融合的共创模式

高效有力的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共同体的建设成效。基于多元主体跨界共治的基本特征,探索“四共联建、四力协同”的跨界共创治理模式(见图3)。

(一)组织共建:架构“网络化”共治机构提升机制力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共建是由利益协调机制、权力分配机制、责任担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社会交往关系以及信息共享机制所形塑的治理机构。跨界治理架构既是共同体合作意志的集中表现,更是组织日常动力转换规制,体现治理主体及其关系、治理层级及运行、组织机构职能职权等要素。从价值共创“三层互动”内生逻辑出发,架构角色呈网络化布局且内外、左右、上下联动的治理机构。一是由外向内独立“授权”力度。为捆紧共同体“亲密关系”推动组织运作,必须赋予治理机构以学校或企业全权代表身份。即“校政行业”等跨界组织延伸至治理机构的人员(机构)能够全权代表原单位(法人),独立处理共同体建设发展的相关问题。二是从左到右多元“灵活”合作。为激发场域耦合效能,必须赋予治理机构共同体合作主体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自由耦合合作领域,或向外寻找新的跨组织合作途径,创建耦合新组织机构,建立新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三是自上而下直达“项目”底部。为撬动项目承载引擎,必须赋予治理机构多功能集合的经济实体地位,设立开展学科、专业、教学、研发、实习、实训、创业、孵化等项目的运行实体机构(项目部),给予项目执行的财权、事权和人权。

(二)队伍共育:发展“两栖化”共治团队提升聚合力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队伍共育是在协同化工作理念下,聚焦产业链人才需求、对标岗位标准,由跨越不同的学科背景、专业领域和从业经历界限人员所形塑的多维跨界团队。跨界团队组建方式、成员合作意愿与协作能力事关共同体事业的成败。一是以“智库+”模式培养跨界团队人才,做大“育才池”。组建产教融合师资规划部,建章立制建构以校内“双师型”师资团队为底座,逐层次向上叠加“校外专家导师团队、创新创业虚拟教研室和共同体理事会”的金字塔人才资源库。二是以“流动+”模式激发人才,做强“育才池”。完善师资流动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如“共培互聘、双岗双薪”管理模式,推动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双向流动、两栖发展。三是以“项目+”模式使用人才,做深“育才池”。以具体项目实施为战场,建立双选机制,组建灵活项目制跨界团队,在项目化运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检验、激发共识、达成共同行动目标,实现共生发展。四是以“党建+”模式引领人才,做优“育才池”。以党建引领战略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的跨界团队文化建设,形成工作共抓、责任共担的工作氛围,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三)业务共推:搭建“联盟化”共治平台提升执行力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业务共推是在动态对接产业链、协调和汇聚资源要素,落实产教融合相关任务所形塑的联合化服务平台。一是以“开放”平台汇力,协调区域专业布局。在地方政府的宏观指导下,根据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汇聚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组建专业发展联盟平台,分层次培养地方和行业急需人才。二是以“共享”平台赋能,拓宽建设教学资源。改变以往由学校牵头的产教融合形式,转为让产教融合型行业头部企业牵头,中小型企业为支撑的“以产助教”的资源供给库。围绕产业办教育,共同推进联合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课程教学、联合编写教材和联合实践实训等项目,双向赋能实现“以教促产”。三是以“实训”平台聚势,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打造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创业等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和基地,联合共同体成员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为其他成员开发适配性的业务研修课程,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研修、师生培养研修、创新创业、学历进修等。四是以“技术”平台促干,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引导设立卓越名师工作室、工匠人才创新团队等,建立激励机制,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横向课题研究、就业工作等[5]。

(四)发展共谋:锚定“协同化”共治目标提升创新力

202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明确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谋发展“四度”基础目标。一是瞄准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的匹配度,推动“四链”共存发展。密对接区域行业产业链和创新链,提升迭代创新能力,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二是对准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的契合度,推动“四链”共享发展。通过“引入”和“输出”,提升资源协调创新能力。引入产业场景、引入行业标准、引入先进技术、引入行业专家等实体资源重塑教学内容,输出产业发展人才、输出科技创新、输出员工培训等服务优化产业发展效能。三是把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精准度,推动“四链”共生发展。通过精准指引职业发展方向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精准施力培养过程融入企业岗位标准,提升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四是把准技术协同创新成果对产品升级和工艺改进支撑度,推动“四链”共赢发展。发挥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作用,推进共享产业及技术发展新动态、新难点、新问题,引导组建创新团队联合攻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须靠运行机制的创新设计和躬行实践的笃行力为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共创理念视角下的产教跨界融合以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的链式融合的区域创新实践为基础,致力于从宏观上打通高校与区域产业行业系统的边界;从中观上打通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生产实践的边界;从微观上打通人才培养以及产业行业需求之间的边界,形成集知识创造、知识流通、知识共享和知识转化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王强,赵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的逻辑、困境与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38-143.

[2] 王涛.组织跨界融合:结构、关系与治理[J].经济管理,2022,44(4):193-208.

[3] 王倩,柳卸林.企业跨界创新中的价值共创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J].科研管理,2023,44(4):11-18.

[4] 李作章.价值共创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进路[J].江苏高教,2022(1):59-65.

[5] 段文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向[J].教育与职业,2023(13):50-54.

基金项目:2021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四链融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FBJG20210219);2022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四新’建设下应用型高校跨界融通人才培养价值共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FBJG20220175);2021年福建省教育厅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两遵两统五融合:新文科视域下区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闽教高〔2021〕21号)

作者简介:雷金英(1978— ),女,福建福安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吴琳(1978—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