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审视

2024-11-02 00:00张新南

摘 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深入探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生产力实现跃迁的历史所需。当下,新质生产力开始取代传统生产力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因此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可以为二者双向共赢发展提供有利的学理支撑。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是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作为逻辑起点展开的,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逻辑旨归。因此,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为共同富裕助力,要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强化市场经济引导为其发展提供新动能,催生新兴产业,要激发主体创新能力为其提供内生动力,在实践探索中实现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有效驱动。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内在逻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此后,中央经济会议上重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并于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阐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的多维度概念,它的提出不仅推进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完善,其蕴含的协同、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与改革创新等特性在推进价值创造及价值分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因此,厘清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不断探索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对切实推进全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698。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后,学术界聚焦新质生产力概念,从“新”“质”“力”三重维度阐述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经济、新业态、新要素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绿色发展为底色,促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质态的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两个一百年”变局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完善和创新的结果。

(一)思想基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关注开始于《巴黎笔记》时期,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著作的摘录,马克思注意到生产力和财富积累的关系,并对劳动者、机器等生产要素产生模糊认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马克思发现资产阶级只在乎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致使人的本质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化,并结合生产资料私有制控制社会生产和交往,满足资本的逐利性。因此,马克思指出“消除那些由对外部世界不同所有权而产生的不平等的方法,不是平均这些财产的所有权,而是实行公共所有制,这就需要消灭特定类型的私有财产权”[2]193-194,自此马克思的批判视域从交换走向生产,从早期的“异化劳动”QM0XBlZAIUYqIsKEF5WKhg==转向“物质资料生产”领域。

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强调生产要素的组合运动生成当下的物质生产活动,开始对生产力展开深度论述。他从劳动过程出发,提出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者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余各要素中科技、资本二要素尤为重要,并认为“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要素即所谓职能。”[3]572伴随科技进步涌现出来的机器,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并开始从各个层面改造价值增殖的具体范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的既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马克思着重分析了资本生产力,提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VE5+vSpecFyYFCbzdsIS0Q==间的社会关系”[4]877-878“资本支配雇佣劳动,主导着生产与分配,不仅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而且,对自然力的利用、分工协作、机器的使用、科学技术等推进的生产力也通常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5]21。显然,资本生产力在推动科技进步上有积极作用,因此,迅猛发展的生产力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必然会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新阶段。可见,生产力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动力,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产要素发挥主导作用,呈现出社会历史性,人们无法选择生产力,但可以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生产力,进而建构出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联系的经济关系。”[6]44

当今世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因素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社会层面呈现出众多新的生产发展态势,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包含科技因素的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交叉渗透,不断催生新业态,流量、数据、平台等指标成为经济考察的新要素,作为人的主体活动的新表现,这些经济要素不仅代表着社会生活变化,还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维度的考察,是主体创造新事物、改造世界过程的新体现。因此,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概念不是简单的“质”“量”拼接,它的提出恰逢社会生产将实现对传统要素突破的关键时期,为解决生产力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凸显生产力的社会性。

(二)时代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之变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理论形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互鉴并存。马克思曾指出:“农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些是划分世界秩序等级最核心的表现,表现出以资本为核心的世界运行规则。但从历史演化进程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中产阶级萎缩和族群矛盾日益严重,世界发展中心也从“西主东从”走向“东西平视”。面对世界格局转变以及国内众多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再生产”“再现代化”“新型资本主义”等措施,力求促进经济韧性,调节自身矛盾,但收效甚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无法通过利益分配方式解决国内两极分化,也无法通过增加全球公共产品应对全球挑战,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局限性还激化了全球性挑战的难度,资本主义倒向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人类自我生产导致自我毁灭”的趋势,使国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转而寻求新的政治理念与经济诉求。

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的劳动者要素重塑、强调劳动者意识、强化人的主体性等原则成为人类走向更高文明形态的推动力,它的提出从根本上为劳动原则置换资本原则来组织社会生活提供了可能。

中国之变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国与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趋势日益突出,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问题越演越烈,中国发展深受冲击。同时“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7]面对种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8]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寻未来发展新途径,提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面对历史发展新时期,中国力求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掌握历史主动性,避免世界陷入工具理性的逻辑泥沼。一方面,新质生产力能够对资本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实现资本良性发展,缓解经济全球化的恶性冲击。为了应对经济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新质生产力在结构布局中强调构建人机互动发展模式,对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催生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激发实体经济内生动力,解决全球性生产力发展不足问题。正如汤因比曾说“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9]278-279另一方面,国家强调发挥资本在新质生产力运转中的正效应,激发生产新活力,为国家发展持续发力。马克思曾指出资本“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35,因此,资本积累以及分工细化、管理科学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人们自主活动范围,提供空余时间,为优化新兴生产技术转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劳动者。同时,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发展能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经济格局调整。它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整理,对接个体需求,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和准时生产,缓解供需不平衡问题,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新路径。

(三)历史走向:生产力的一种跃迁

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新时代,中国百年奋斗史都是围绕如何提高生产力、解决亿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展开的。强调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遵循和把握物质生产活动的整个历史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促进国家发展、实现人民富足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历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再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跃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奋斗时期。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民刚从反侵略反封建的战乱中解放出来,急需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因此如何快速调动各行各业生产积极性、恢复生产力,成为当时共产党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中指出:“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坚决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11]491。这一时期,国家力图通过“农轻重”三者平衡发展,为“解放生产力”创造积极条件。在工业发展上强调以重工业为中心,没收全部官僚资本,改变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促使国家工业化体系形成。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土地作为重要生产力要素收归国有,激发农民生产活力,恢复农业生产。同时,推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把私营企业收归国有,进而打破旧的经济体制,使生产力得到释放。

从改革开放到2021年,是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奋斗时期。改革开放之前28年的建设使我国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这些成就背后存在着影响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重大阻力,即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科学认识。在工业发展前期,我们过于强调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并把阶级斗争作为解决矛盾的有力措施,生产力这一重要因素没有得到重点关注。因此,改革开放之后着重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地位,强调在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走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性发展道路。同时,我国注重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强调统筹生产力布局和区域有效发展,因地制宜形成各区域发展特色,并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强起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进入科技时代,国家持续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我国陆续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概念,强调“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即以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生产力的质变和飞跃,对实现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之后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中提出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可见这些要求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如何实现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和谐共生之路,与共同富裕的全面共富、可持续共富等理念不谋而合一脉相承。新时期,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不仅要实现经济富裕,还要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领域高水平高质量富裕,这恰好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切入点。

(一)逻辑起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第一推动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转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主要矛盾的转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公平兼顾”,即如何在保证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城乡、区域以及行业之间的平衡发展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充分属于生产力范畴,不平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因此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本质上的技术转型,质量上的要素升级和品质上的组合进阶,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整体生产力的质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质的满足”[12]7,可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恰好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挥积极作用。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把众多以往在物质世界中难以把握运用的要素转换为数字世界的比特信息,实现多要素渗透融合,在数字平台上对各类生产要素进行对接、分析、调试等,各要素之间不再是单一、机械性的联系,实现各要素按功能属性适配结合,改变了传统生产力中的要素浪费,实现各生产要素低成本、高优化运行,实现生产力系统更新。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促使新型生产关系的生成,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关系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3]343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诸多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由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的存在呈现出公共性,例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是由于对海量顾客购买诉求的精准分析、推荐才得以存在,可见,生产资料社会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是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前奏,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4]4的重要前提。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促使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服务于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出发点。

(二)逻辑主线:两者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

一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中,共同富裕由“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成,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5]22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与共同富裕具有一致性。报告中还曾提出为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15]22,虽然国家对这个“富裕”标准没有进行量的规定,但由此可见,“富裕”是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同时,还要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这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扩大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的质的规定。此外,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都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是助力其实现的新途径,因此,它必然是与中国式现代化彼此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众所周知,现代化概念提出虽没有明确定论,但一般认为现代化起源于西方国家,因此受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难题。面对世界格局日益复杂,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去中国化”策略,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外部遏制、封锁等恶性竞争,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领域出现“卡脖子”现象。同时,由于我国现代化开始较晚,存在前期过度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盲目追求发展效率,忽视环境保护,“物化”人的发展等问题。基于此,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仍存在区域、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问题,因此,促使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突破,构建新发展格局即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主线。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对外来挑战需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实体经济结构升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而新质生产力中强调的创新恰恰能在质量、效率和动力等方面促进实体经济结构升级,并积极推进基因技术、量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发展,用先进技术优化实体经济高端链接能力,构建先进产业组织方式,由下游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国内实体经济与全球产业创新接轨,适应全球经济变革趋势,为做大做优实体经济提供新的主场。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发展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动力转换,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发展。新旧动能的转化主要表现在动力要素上,新质生产力推动培育数字要素等新动能,进而推动资源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低碳发展。此外,它还能实现劳动力的跨行业流转、资源共享等,在实现物质和精神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逻辑旨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在阐述“所有人的富裕”即“共同富裕”时提出一个生动的概念—“富有的人”,认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人的生命表现的完整性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16]194,这与马克思后d8a174eb734156dc3d695abfaf43414ab22a3a93bca0def47c7aa72e2d2f7f03来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6]189,两者具有内在趋同性,即便当时马克思阐述的共同富裕理念远远高于当前水平。众所周知,共同富裕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物质需要到强调人的物质精神共富裕,皆呈现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运动贯穿于解决温饱—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整个过程,始终是发展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因此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两面。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人的发达的生产力”[13]200,“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16]295,可见要想实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需要给予人充足的自由时间,使人在实践中全面占有自己的生产力,激发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见“物”不见“人”的资本扩张逻辑。在这个意义上,劳动者成为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而高素质劳动者更是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一个亟需关注的现实问题。所谓劳动者的高素质是指“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素质构成的总和素质机器能力体系。”[17]24其中,创新性居于核心位置,而新质生产力恰恰以创新为主导,“是人更高阶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现实能力。”[12]7换言之,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人类主体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通过参与各类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实践活动实现知识快速积累,人类推动各个知识领域不断进行交叉融合,他们不仅开始熟练运用各类高新技术,还不断发挥强大的生产创造能力,制造出量子计算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高科技智能产品,为搭建新型工业体系提供基础。同时,正是人类与新质生产力的互动过程促使人类通过一代代的技术继承和学习之后实现了更高阶层的实践能力的突破,人类更专注于智能设备的创造和更新,智力劳动水平不断提升,人的价值更为凸显,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伴随科技革命出现的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要素,新质生产力必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引领,而共同富裕作为国之大计,坚持党的领导是其重要前提。因此,面对共同富裕的时代发展诉求,要求新质生产力在遵循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激发经济活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提供切实可能。

(一)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16]524-525”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始终与主体创造相联系,而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是人们参与共同活动的结果,因此,强调党在相关科技领域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政治、组织、分配、思想等方面的治理优势,这是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在政治上,党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保障人民利益、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是党出台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党的群众原则决定了党出台相关倡议、方针借以公平公正协调政府、市场、企业等各方面关系,了解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推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助力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在组织上,强调党自中央到基层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离不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引领,要求调动各领域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等高端技术领域带头人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实现对高新技术行业的攻坚克难,并推动政府对孵化期新兴技术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18]。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质生产力主导的未来产业还要强调市场原则,避免政府包办化,实现政策与市场对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性互动,尽快实现新兴产业的成果转化。在分配上,以法治建设保障完善分配体系。利益分配问题直接影响新兴产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变革的优势,建立与新质生产力构建相适应的新型分配体系,明确数据、资本技术等科技要素的利益分配,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实现法治对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制度支持。在思想上,强调党在思想创新方面的引领,强调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性,发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等思想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初期,很多原创性前沿研究局限于科研活动,缺少市场参与,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进入企业,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资源、供给的调整,进而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我国“富起来”的重要推手。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过程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引导,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快新质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一方面,扩大数字要素的市场占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优化网络速度和质量,开发多功能数字平台,促进各行各业数字要素渗透,实现万物联通,为“共享”发展提供可能。在消费过程中,市场要助力数字技术参与对信息的快速储存、整理、分析等具体市场活动,关注人民群众从注重物质转向物质精神并重的消费转向,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消费者的个性化对接;在生产过程中,市场应鼓励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重塑,在决策、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降低传统生产方式成本,营造良好竞争优势;此外,加快培育数字要素新市场,“界定好数据要素市场各主体权利、义务和责任”[19]85,借以保障数字平台的平稳运行和高效流动,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提供安全可靠的平稳运转平台。另一方面,推进新兴产业布局。“据统计,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GDP比重高达13.4%”[20]31-33,可见,新兴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21]。首先,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明确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我国发展现况,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实现新技术龙头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配套组合,形成具有竞争能力和引领作用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引领资本要素良性运转,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公平开放的良性竞争氛围,市场通过法律、法规等措施为中小型企业保驾护航,对突出贡献的企业提供物质鼓励,着力破除市场垄断,为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优质土壤。

(三)激发主体创新能力

当前,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技术等知识密集型领域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高质量的共同富裕也离不开劳动者的创造,换言之,人才在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人才方面存在人员流动受限、激励力度欠缺等问题,而科技创新却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的创造,因此激发高素质劳动者主体创新能力是促使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因素,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22]一方面,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推广范围,聚焦高端科技发展前沿,形成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科研团队,使教材编写、课程开展和创新研发有序展开,促使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此过程中着重强调前沿学科专业的设立,以保障科技领域的专业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并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另一方面,培养人才创新意识。人民群众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理性思维的主导者。因此,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必须强调对人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要营造创新氛围。以国家为主导,在全社会打造鼓励、尊重、支持的创新氛围,例如高校可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并制定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对相关教师队伍形成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挖掘全社会的创新因素。其次,扩大创新人才资助渠道。国家应积极制定对创新团队、创新个人参与激励性政策,鼓励相关团队、个人参与国际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方面与世界各国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创新潜力,更好地推动本国新兴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98.

[2] 约翰·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M].段忠桥,刘磊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3-1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7-878.

[5] 卫兴华,田超伟.论《资本论》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4):21−3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7] 习近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N].人民日报.2020-9-12(01).

[8] 习近平.深刻认识推进量子科技发展重大意义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N].人民日报,2020-10-18(01).

[9]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78-279.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91.

[12] 胡莹,方太坤.再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形成路径——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2):39-51.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3.

[14] 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

[17] 张三元.论新时代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J].探索,2022(5):14-27.

[1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82.

[19] 任保平,王思琛.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逻辑机理与推进策略[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3):85-93.

[20] 杨丹辉.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J].人民论坛,2023(21):31-33.

[21] 习近平.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22] 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2-2(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70年农村社会分层变迁研究”(19BSH044)

作者简介:张新南(1994— ),女,内蒙古赤峰人,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