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红绿”融合模式能够有效结合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助力党和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河南省信阳市大别山区融合“红绿”优势资源,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打造“茶+旅游”的茶文旅融合模式,构建跨业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干部引领“红绿”发展的场域特色,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红绿”融合机制还不够完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资源保护相对乏力,需不断完善“红绿”资源融合机制,凸显“红绿”资源优势,整合“红绿”优质资源,加强利用保护,更好地让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大别山地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全面振兴;红色文化;绿色发展;“红绿”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是新时代重农固本的有力遵循,对于促进新时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红绿”融合是指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两者有效结合以促进地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的一种模式,将绿色自然风景、绿色产业与红色人文资源巧妙结合,统筹发展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以发挥出资源融合的效益最大值,造福地区和地区人民。在传承红色文化过程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既发展了经济,又遵循了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有效进行“红绿”资源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是探索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势能的重要话题。既往研究较多分开关注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对于乡村振兴的价值,而对于“红绿”资源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研究较少。因此,对“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阳市大别山革命老区以旅游业为发展特色,红色和绿色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文化与自然风貌。因此,以信阳市大别山区的“红绿”融合为例,分析“红绿”资源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现状及问题,探索更具针对性的“红绿”资源融合路径,能更好地让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意义
“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红绿”融合能够传承乡村优良文化基因,汲取优秀文化基因的b7b89e53f0243d81f327518bff80d3e0精神力量,从而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繁荣发展;二是“红绿”融合助推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稳固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绿色发展态势;三是“红绿”融合能够深度挖掘乡村经济价值,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的经济发展路径,促进乡村产业的升级。
(一)“红绿”融合传承乡村优良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乡村实现生活富裕、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引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些指示为弘扬革命传统,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提供了道路指引,对于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巩固乡村全面振兴态势具有重大的引领价值。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与绿色融合发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红色文化传承重要论述的有力实践。通过“红绿”融合发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能够让人们在“红绿”融合大发展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传承文化基因。因此,坚持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从而探索出更有价值的乡村文化,能够使“红绿”融合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为乡村的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二)“红绿”融合有力助推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
当前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农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得到遵循与倡导。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仍然是薄弱环节。在改善农村生态和居住环境的同时,要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逻辑关系,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是记录大别山革命与建设历程的珍贵材料,也是展示大别山地区风貌的优秀名片。大别山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优势互补,特色互补,使得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在发展过程中遥相呼应,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整合,推进大别山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谋划布局,要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靠拢,探索并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道路,以此稳固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态势。
(三)“红绿”融合深度挖掘乡村经济社会价值
大别山地区“红绿”融合主要采取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式,具有政治性、休闲性、观赏性等特点。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基础,也是引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利用,在优美的生态资源环境中进行开发建设,既打破了以往分隔发展的红与绿的发展模式,又提供了现阶段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的实践路径,推动大别山乡村产业发展朝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升级。促进村民增收、共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要求,发展乡村生态经济,不仅催生了新的产业增值收益,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村民的创业机会,有助于实现村民共富目标。同时,“红绿”融合产业的发展对于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经济上的互动与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深度挖掘了乡村的经济社会价值,实现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双赢,给大别山革命老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信阳大别山区“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样本
(一)融合“红绿”优势资源,发展全域生态旅游
大别山区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绿色环境资源,根据鄂豫皖三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结合各地文物保护、规划服务部门统计数据,大别山区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共932处,在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中地位突出。大别山区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囊括森林、河湖、山地等优质生态资源。依托区域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参照乡村振兴的发展方案,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相应的建设需求,信阳切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地乡村振兴发展蓝图是以“红绿”相映为主,政府加大革命老区经济上的投入,配合完善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资源的改造和整合,使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协同推进,扩大当地旅游市场,引领全域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打造“茶+旅游”模式,构建跨业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信阳大别山区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致力于打造多条产业链,茶产业已逐步成为信阳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他们因地制宜做强做优绿色产业,推动生态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化。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信阳大别山区以茶为媒,把茶叶与旅游融合为一体,发挥“茶文旅融合+”的整合带动效能。以茶为载体,依托当地优美的茶乡美景和历史古迹,开发休闲旅游、运动康养等综合旅游项目,拓宽“红绿”资源的辐射领域。跨界融合红色旅游景区和茶区,打造国家级茶文旅融合发展区,全面构建信阳革命老区的高质量绿色产业体系,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促进茶文旅融合发展,使信阳毛尖声名远扬。
(三)深化“两山”理论教育,构建干部引领“红绿”发展的场域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两山”理论教育,建立红色教育基地,提升广大干部引领“红绿”发展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发挥党性教育的感染力,信阳大别山区在各类革命历史遗址、红色文化场所举行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加强对干部的培养,使党员干部增强理想信念,提升能力。信阳市依托大别山丰富的“红绿”资源,创立了大别山干部学院,把红色旅游景区作为大别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同时,建立军史馆、全国乡村振兴案例馆等,在大别山多处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发挥干部引领“红绿”发展的场域特色,实现了大别山区“红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红绿”融合机制不尽完善,有待统筹规划
信阳大别山区在“红绿”融合机制上缺乏整体性规划。在投资机制建设方面,社会投资参与程度较低,投资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资窗口。以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者投资率不高,投资效能低,资本短缺且灵活度较小,多种因素导致社会知名度欠缺,投资回报率低。在管理方面,缺乏贯穿产业层面到企业层面的统一管理实施框架。当地的革命遗址不是所有都归国有,一部分仍然属于私人保护财产,加上部分房屋遗址位置特殊,景点的统一整合规划难度较大,缺乏有效整合手段,分管绿色资源的部门和分管红色文化资源的部门不统一,存在多部门共同管理资源的局面,使得革命旅游区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难度加大。
(二)“红绿”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有待创新发展
现阶段,信阳大别山区“红绿”融合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以往“红绿”融合是在当地茶产业特色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茶文旅融合。“红绿”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深度融合。首先,红色资源存在的村落大多数基础设施落后,路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绿色生态旅游区和红色资源区仍然存在空间上的偏差,虽然建设开发了大量红色景点,但仍然缺乏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红绿”资源大部分只是在旅游线路规划上进行了交织,缺乏统一性和联动性。其次,“红绿”旅游资源创建品牌意识不足,包装也较为传统,缺乏新意。在茶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游客体验容易产生割据感,缺乏适应大众游客的普遍文化审美的思路,文化创意产品单一,尚未形成一条完善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链。最后,旅游资源开发大多停留在静态展示阶段,陈设老套生硬,创新效果不够,没有挖掘出新的产业融合模式,“红绿”特色不够鲜明。如何既保留原有红色文化的鲜明特色又叠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待思考。
(三)“红绿”资源保护相对乏力,有待开发利用
信阳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涵盖大量红色文物、革命旧址和革命遗址。在一些等级较低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址在开发的过程中尚未得到良好的政策以及费用支持,造成了保护乏力,甚至有些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挖掘。当地村民自身缺乏保护意识,一些红色文化遗址由于没有妥善管理,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的破坏,逐渐丧失原真性。这是革命文化老区红色资源利用的一大瓶颈。对“红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经济效益和历史价值无法得到最大化发挥,红色革命精神无法得到正确的弘扬和传承,更无法与当地的绿色资源进行深度的融合,造成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乏力,导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四、“红绿”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红绿”资源融合机制,加强统筹规划
乡村“红绿”资源融合需要多元的发展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在投资渠道建设方面,要加强多元化的投资窗口建设,创新多元投资模式,为企业提供可投资平台,增加多元投资形成社会合力,提高民间投资体量,同时壮大革命红色村落的集体经济,切实让广大村民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在运营方面,在旅游区组建高质量运营团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游客体验,根据用户反馈策划各种节日活动,提高“红绿”融合旅游区品牌知名度以及游客参与度,形成良好的旅游区口碑。同时,分析当下的市场趋势,制订市场策划方案,采用广告投放、公关活动等方式提高运营效果,增加用户满意度。在管理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设立统一的管理部门。提高“红绿”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推进“红绿”融合工作效率,完善“红绿”融合机制。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营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塑造大别山区红色旅游新格局。
(二)凸显“红绿”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机制
改革和创新发展机制,彰显乡村“红绿”融合的资源优势。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加强绿色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信阳毛尖”的原产地,茶产业在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中持续发展,仍要与当地红色文化资源配合演进,通过创新茶叶产品挖掘品牌内涵。在文旅文创方面,要提供多元发展思路,将茶叶产品与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链接,推进“红绿”资源深度融合。在文化资源陈设方面,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利用数字技术改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文物的静态陈列形式。在产品推广方面,要在包装工艺上加强创新,开创茶叶包装DIY模式,设置茶旅文化体验区,带领游客体验茶叶深加工,游客通过自我参与深度体验当地的茶旅文化。在改革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茶+旅游+文化体验”新业态,推进“红绿”的空间融合,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整合“红绿”优质资源,加强利用保护
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探索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保留红色村落中传统民居与红色遗址的建筑特色,同时与当地红色村落的绿色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形成“红绿”资源融合的有意识呼应。实现多元开发,统筹产业布局,将“红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使资源价值最大化。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保护利用制度,地方立法创设保护责任人制度,规定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责任人,并设置相应义务和处罚办法。严格履行保护职责,树立法律威严,助力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红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特点,在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中要以还原根本、整体永续为原则,通过考虑红色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保证革命文物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利用合理的保护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修复,最大限度保留革命老区红色遗址的原真性状态,坚决不能以破坏原貌为代价进行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知,2021(6):4-10.
[3]杨玲.生态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价值及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4(8):63-65.
[4]邓然.基于老区乡村振兴的信阳“红绿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3):174-177.
[5]王喜峰,姜承昊.以水为链、“红绿融合”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0):32-36.
[6]赵营营,U8OxQ/FGzGqKp2FdP8EEjQ==吴小龙.江西省资溪县推进“红绿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0(2):6-11.
[7]许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J].人民论坛,2021(1):139-141.
[8]康建胜,李慧芯.红色文化资源地方立法的现状与完善[J].人大研究,2024(2):56-62.
[责任编辑:李伟杰]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社规划兴文化工程项目(2023XWH064);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2024SJGLX0008);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4YB0037)
作者简介:胡国珍(199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杜小峥(1980—),女,河南济源人,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