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面镜子叫默格勒

2024-11-02 00:00宇秀
散文 2024年10期

为我的新书整理文稿,默格勒突然从电脑某个角落里冒了出来。其实许多年来,我时常想到他,也想到他的故事在今天会不会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我被自己二十年前的文字再度弄湿了眼睛。

这段文字记述了女儿囡囡六个月的时候,因为听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就流出了眼泪,使得一向不屑于让孩子弹钢琴的囡爸也开始留意有关孩童学琴的事。一天晚上,他读到《世界周刊》上的一篇文章,还没读完就大声叫我快来看。结果,我尚未读罢,泪水就模糊了视线。

这是一个钢琴老人和一个中国女童的钢琴奇缘。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一对并不富裕的中国夫妇为女儿买了一台梦寐以求的钢琴。之后,他们在公园巧遇一位教授钢琴的老人,他有一个《圣经》里的名字:但以理·默格勒(DanielMergler)。女孩幸运地成为这个老人的学生。原定一个钟的课时,老人每次都上两个小时,并不收额外的费用。当女孩母亲提出帮他做点家务时,他说他多教是自愿的,不是为了钱和换取别人的劳动。默格勒除了教琴,还指导女童读书。每个星期,女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见到老人。当有人邀请她家搬到多伦多时,女孩伤心地哭了,因为她不想离开默格勒。

但不幸的是,女孩的父亲有天突然接到默格勒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他得了癌症,不能再教他的女儿弹琴了。他交给女童父母一件给他们女儿的礼物:贝多芬半身塑像和一张卡片。塑像是老人九岁时他的阿姨送给他的礼物,一直都放在他的钢琴上。默格勒躺在病床上流着泪给女童的父母读了卡片上他写给女孩的遗言,其中有句话是:“请将贝多芬塑像永远放在你的钢琴上,就像我一生所做的那样。”

病重的默格勒为女童介绍了新的钢琴老师,麦吉尔大学的钢琴教授亚历山大·索洛波夫(AlxsandreSlolopov)。当女孩父母告诉默格勒他们的女儿被新老师接受的消息时,默格勒像比赛获胜的冠军一样,高兴地举起握着的拳头,几乎要从床上站起来。但是,他虚弱的身体已无力坐起。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说自己必须做一件事,就是要当面确切地告诉孩子的父母,家里有一个天才意味着什么。因为天赋是非常特别的东西。默格勒要求他们答应他继续花工夫、下本钱支持孩子学习钢琴。直到女童父母应允,他才松了口气说自己总算尽到使命了。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不为自己哀伤,而是为一个萍水相逢的中国孩子的前途操心,这是怎样的胸怀和爱心啊!老人接受女童做学生时已经身患绝症,但他被孩子对钢琴的热爱和天赋所打动,女孩好像是一束光芒,帮助他忘记病痛和软弱。每个星期,他都早早地等候女童按响门铃,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她的笑容。

女童的父亲最后一次去医院探望默格勒时,看他正在睡觉,就把鲜花放在桌子上并在门口等候。一个社工过来告诉他,老人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七十七岁。

默格勒教授了好几代学生,最大的学生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曾经为加拿大广播公司独奏钢琴,同时他还是一个诗人。但是他的生活十分简朴,没有大房子,也没有汽车。他独自租住在一个地下室,从未结婚,也没有任何亲属。他的居室里,摆放着两台钢琴和许多书籍,以及一些音乐家的肖像画和学生的照片。他去世后,他的朋友和房东商量,将其中的一台钢琴和许多书作为礼物,送给这对中国夫妇和他们的女儿。

我们总是会在镜子面前整理仪容,但很少会想到用一面镜子照照我们的心灵,而默格勒老人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卑微、贪婪、浮躁、虚荣。

bQmB0KOak2UUTT9oUuAjkQ==

很久以来,我们似乎忽略了精神的富有、人格的高贵,而习惯以财富和地位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常常会在物质上攀比,以显示自己的身价。如今,这种对财富地位的追逐愈演愈烈,已是常态,对财富成功和物质奢华的大肆宣扬,也成为大众的狂欢。记得我刚移民到温哥华时,不止一次看到有关华裔在街头拉琴的报道,报道者和被报道者都不忘强调他拉出了一座大房子,以证明他的成功。我却看不出那卖艺者除了比一般打工者能赚到更多钱之外,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羡慕。应该是有的吧,但多数人对大房子的兴趣超过了其他。像默格勒这样教了一辈子的钢琴却还是租人家的地下室居住,一般人恐怕很难认为他是个成功的人。然而,他却说他对自己的一生了无遗憾。

财富、权力、名望等世俗欲望把人的情感挤压到无处安放。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何尝不需要情感的滋润呢?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这个世界缺乏真情,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自己有没有付出足够的爱给别人、给这个世界?即使做到了一点点,却又总想着得到回报,甚至骨肉之间也无法摆脱利益的权衡,更别说平常人际关系中的算计了。而病重的默格勒没有惊动任何人,自己打911去的医院,弥留之际也是静悄悄地独自躺在病床上。按一般人的想法,他教了那么多的学生,有恩于许多人,还能没有人送他去医院,并在身边照顾他吗?我相信许多人是想有个机会报答他的。然而默格勒在垂危之际,还特别嘱咐想要来探望他的女童父母不要带孩子来医院,说他不想让孩子太伤心。他想让孩子记住他弹钢琴的样子,而不是躺在病床上的样子。这是怎样的人格啊!我想起了当年我们对另一个加拿大人的追悼——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有一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人都熟悉的话,叫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句话现在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作为具有理性的生物,人的身体机能所需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被爱,是情感获得满足的一方面;而付出爱,也是情感获得满足的需要,甚至比被爱更让内心感到富足。因为人最愉悦最满足最长久的快乐,是在给予、付出中收获的——这绝非只是道德层面的说教,而实在是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福赛思研究发现,在帮助别人时,即便只是很小的帮助,人的大脑也会释放出多巴胺,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也会升高,这两种物质都会令人变得快乐。心理学上的“利他主义”或“利他行为”(altruism),也是指一种不求回报的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有时,这种行为对自我可能是有损害的,但施予者在心理上获得成就和满足,幸福感也就由此得到提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利他主义者本来就没有预期任何实际的回报,他们以付出的行为体现和证实作为人所具有的爱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其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中指出:爱是一种能力。“爱主要是给予而非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自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被爱固然是幸福的,但毕竟是被动的,所以常常会有患得患失的不安,而有能力施予,则是对自我生命力量的证明。本文主人公默格勒就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爱的能力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大爱”的人。自己的生命行将凋零,他却依然能够对萍水相逢者付出爱、智慧、才能,这种付出和施予,也帮助他抵抗住了病痛以及因病痛而产生的软弱。

物质富有却并不快乐的人比比皆是,因为物质的满足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一贫如洗的时候会想,要是我有一万块就好了。但当有了一万块时,他绝不会如期地感到快乐和满足。我们都知道《渔夫和他妻子》的童话,现实里不是有太多利欲熏心、欲壑难填者,最终像渔夫妻子一样在物质或权力的巅峰被打回原形吗?相反,独自悄然离世的默格勒老人,临终前却能够感到自己此生了无遗憾。依然是上面说到的心理学家弗洛姆,他说:“记住,努力使别人快乐,你就会获得快乐。”从根本上来说,人类之间的利他,就是利己。这种使别人快乐的施予之中,其实包含着对爱的信念,相信唯有爱才能开启心灵空间的良性循环。就像《爱的艺术》中所说:“对别人有信念,才会对人类有信念。”

默格勒离去二十年了。在今天重温这个故事,我更加感受到爱与善的珍贵与稀缺。我忍不住在网上搜索默格勒的信息,希望他依旧活在互联网上,被人铭记,让他的信念也得以传承。我欣喜地看到,2018年3月,加拿大出版的由大卫·伽德尼克(DaivdGutnick)和玛蒂尔德·辛格-马斯(MathildeCing-Mars)创作的绘本《贝多芬、默格勒先生和我》,获得了加拿大儿童图书中心最佳图书奖。而早在2004年,就有奥斯卡获奖女导演比弗利·沙弗尔(BeverlyShaffer)拍摄了纪录片《默格勒先生的礼物》。遗憾的是,那时我还不习惯上英文网站,直到今天才从影片里看到默格勒先生,并听到了由他自己读出的写给女孩的告别卡片上的话——

我是如此爱你,所以跟你说再见也是如IMiZ+AGryt6bHXpaK+UTHpGFrUlXEtbHzCdDNxc3dkI=此艰难。我再也不能继续教你弹琴了。记得把贝多芬放在你的钢琴上,就像我在一生中所做的那样……爱我,就请记住我。你的老师默格勒。

短短三十分钟的影片,让我在餐桌上留下了一堆被涕泪浸透的餐巾纸。

想起默格勒也是一个诗人,于是上网找到他的诗来读,其中有一首《肖邦夜曲》,我禁不住要把其中的段落翻译出来分享给将会读到此文的朋友们。这些诗句,仿若默格勒先生的心灵独白,它们从天空降下,在人世留下悠长的回音——

当肖邦的夜曲终曲

最后的音符作别之际

那金闪闪的美啊,将去何方?

她是否真的从此了无踪迹?

…………

若灵魂对美丽渴求如许

纵令她已杳无消息

在世间某个角落,人们也终将

聆听旋律重新响起

…………

星汉灿烂,照耀天宇

纵远隔参商迢递,

她必寄身其间,一如肖邦

永享自由,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