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的细节:《豌豆上的公主》
王子和公主,是最常见的童话人物。而在现实中,王子是稀见的,公主也是稀见的。王子好像只有与公主结合,这婚事才算是门当户对。千百年来,王子与公主,不知演绎了多少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究其原因,也许是只有极高贵的门第,才值得所有人向往吧。还有比王子与公主的婚事更华丽,更热闹,更能让天下人由衷羡慕而不嫉妒的吗?似乎没有了。
这篇童话的语言是标准的童话语言,人物也是标准的童话人物。“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是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开头是如此平凡和常见,但还是充满了悬念,让人急于读下去。什么是“真正的公主”呢?
可是接下来我们看到,这位王子走遍了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公主。“公主倒有的是,不过他没有办法断定她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头。”
哪里不对头呢?
可能是,她们的表现都还是有点不够高贵吧。她们也许并非不是公主,但是缺少高贵的气质,这就让王子受不了。
王子受挫很严重,他见过的所有公主,都与他理想中的公主形象有一定差距。那么,真正的公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经历了很多挫折后,王子心中越来越清楚了。
他的父母,国王和王后,也是清楚的。
他们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等待检验合格的公主。
在风雨之夜前来敲城门的这位公主,是主动迎接考验的公主。她选择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来,一定是有底气的。她很自信,知道自己一定能够通过测试。果然,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下面的豌豆,被她娇嫩的身体感觉到了。
真正的高贵不是装出来的,她的娇嫩无人可比。
这是安徒生刚开始写作童话时的作品,形式上是传统的,情节和人物的设计可谓简约无比:王子自己走遍世界找公主,老国王自己给公主开城门,老皇后自己给公主铺床,好像整个王宫只有三个人,然后迎来了一位货真价实的公主。
“请注意,这是一个真的故事。”结尾的这一句,不无幽默。
是的,这当然是一个故事,一个真的故事。故事只要自圆其说,便能成立。
就像经过了豌豆的检验,便可以称得上是真的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故事特别具有写作学上的意义,那就是:它以一个极度夸张的细节,完成了塑造人物的使命,同时解除了悬念。
真可谓举重若轻。
在此,那粒用以测试公主的豌豆,恰如一块试金石,所以,它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它在最后被送进博物馆,也是理所当然的。
无望的爱:《坚定的锡兵》
只有一条腿的锡兵,是二十五个锡兵中的另类,也是最卑微的一个。
他和他的二十四个兄弟,都是一只旧的锡汤匙熔化后重新铸造的结果,而他因为是最后一个,锡不够了,所以带着先天的残疾出生了。
这种先天不足,写的正是安徒生自己。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相貌不佳,文化不足,当进入大都市哥本哈根的时候,他自觉卑微,并且受人歧视。
这里写的是个人命运中不可避免也无法选择的那部分。
但这不幸的锡兵,终究是一个士兵。
锡兵具有士兵的品格,正直,坚强,富有尊严。不仅如此,他还格外敏感,对爱情有着异于常人的渴望。
他注意到纸宫殿里的舞蹈家小姐,是因为他以为她和自己一样,只有一条腿。由此,他对舞蹈家深为同情。
这种感情很快转化为爱恋,他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可是,尽管认为她是自己的同类,他的自卑感还是存在。
他觉得她一个人住一座宫殿,派头很大,她其实是高不可攀的。
因此,他爱她,仅限于遥遥注视。
可是,即使注视,也有可能是不被允许的。鼻烟壶里的小妖怪对他就颇为嫉恨,警告他:“请你把你的眼睛放老实一点!”他装作没听见,妖精便又说:“好吧,明天你瞧吧!”于是第二天,锡兵果然遭遇了不测,这一切无疑是妖精捣鬼的结果。
锡兵的遭遇,是童话里最为常见的历险记,充满了童趣和传奇性。他先是被一阵阴风从窗台上吹落到街上,非常狼狈地跌了个倒栽葱,接着又遭遇了大雨。雨后,他被两个孩子给放到纸船里,开始了阴沟里的漂流。他从阴沟流到下水道,又从下水道流到运河。而在这个时候,令人非常悲哀的是:纸船下沉了。
在预感到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小舞蹈家时,锡兵的耳畔响起了一个声音:“冲啊,冲啊,你这战士,你的出路只有一死!”我们不妨视此为安徒生的心语。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带着自虐,以及无所畏惧。
但意外的是,锡兵并没有就此沉没于水底,因为一条大鱼一口吞下了他。更为神奇的是,大鱼很快被人捕捞卖掉,又刚好被他的主人家里买了去。女仆剖开鱼肚子的时候发现了他,惊叹不已。
锡兵重回原来待过的桌子,重又看到了那座美丽的宫殿,那个可爱的小舞蹈家。这里有一段话,写得非常传神和感人:
她仍然用一条腿站着,她的另一条腿仍然是高高地跷在空中。她也是同样的坚定!这种精神使锡兵受到感动:他简直要流出锡眼泪来,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望着她,她也望着他,但是他们没有说一句话。
经历了如此磨难,锡兵还是锡兵,但他的心里增添了交加的悲喜。
舞蹈家还是舞蹈家,但她开始望向他了。
锡兵的单相思,现在转化为双方的相思了。
这是了不起的变化。
可以想象,正常情况下,他们将开始正式相爱。然而,妖怪还在作祟,锡兵迎来了又一个大变故:一个小孩子把锡兵拿起来,不由分说地扔进火炉里去了。
经历了大水的洗礼,刚刚与心爱的人对上目光,紧接着又来了烈火的考验。锡兵真是多灾多难啊!
在火中,锡兵感受到了可怕的热气,但他不知道这热是从火里发出的,还是从他的爱情里发出的。
此前他没有这样的经历,完全不了解火是怎样的东西。
他困惑而又无助地望着她,她也茫然地望着他。
火在猛烈地燃烧,他的身体在慢慢熔化。
这是非常悲惨的一刻。
然而就在这时,应该还是妖怪作法的结果,一阵风吹起来,纸做的舞蹈家飞向火炉,飞到了他的身边。
这是舞蹈家此生唯一的一次舞蹈,但她单薄的身体顷刻化为火焰,不见了。
他们似乎有过一瞬间的拥抱,但这未免太虚幻,而且双方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锡兵很快化为一个锡块,沉到了炉底。第二天,女仆倒炉灰时,发现锡兵变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
而那位舞蹈家,只留下了一小块黑炭。那是她脖子上的装饰品焚烧后剩下的。
这个故事是一幕爱的悲剧。一条腿的锡兵的生命历程充满了苦难与渴望,令人为之唏嘘,但锡兵在厄运和磨难中所保持的尊严、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守望、他坚定的爱的信念,都让人感觉到——他,并非失败者。
是的,锡兵的爱情虽然充满了幻灭感,甚至连生命也失去了,但这一切并非彻底的虚无。
因为最终,经历了那样一场大火,他仍然保有一颗纯粹的心。
一颗热爱的心。
这是一个卑微者的爱情故事。这故事,表达的是一种无望的爱,它令人悲伤,又令人坚强。这故事写尽了一个先天不足而又渴望爱情的单身汉的窘迫与寂寞,是安徒生内心深处凄苦情感的热烈宣泄。
信则童话生:《小意达的花》
《小意达的花》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首先,这是安徒生第一篇从现实中发现素材并进行创作的童话。此前他只写过《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两篇童话,它们都较多地受到了《一千零一夜》的启发,所以也就尚未脱去民间故事的特色。而这篇是他在一位诗人朋友家的客厅里构思和酝酿的,小意达正是这位朋友的女儿。在与小意达的交谈中,安徒生讲了很多关于植物园里的花草的故事,其中多有虚构,而小意达的话也启发了他,让他把这个故事编了下去。
作品的故事性,是在虚构的逐步推进中缓缓展开的。前半部分写的是女孩小意达与一个坐在客厅沙发上的来访学生的对话。从开头的介绍来看,这个学生正是安徒生自己,因为安徒生本人既会虚构故事,也擅长剪纸。
小意达问来访者,她的花为什么今天突然死了,学生为了安慰她,就编起了故事,说这些花不是死了,而是因为昨晚参加舞会累坏了,所以到现在都无精打采。
小意达一开始并不信他的话,就发出一个接一个的质疑,说花不会跳舞,还说外面的花园里树叶都落光了,一朵花都没有,等等。学生就继续拿编的情景哄她,不断地将她的疑问化解掉。他说花都会跳舞,现在花都跑到皇宫里玩去了,等等。
渐渐地,小意达信以为真,进入学生编造的情境中,并开始附和他说话了。这时候,一位枢密顾问官来访,也坐在沙发上,对学生把这些“没有道理的幻想”灌输到小孩脑子里的做法表示不满,学生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剪纸,他也不以为意。
当然,学生也觉得对方讨厌。
然而,小意达觉得学生讲的关于她的花的故事非常有趣。到了晚上,小意达再看她的那些花,还有她的玩偶,便有了不同于此前的感觉。学生的虚构打开了她幻想世界的大门,她真的把那些花看作是会跳舞的生命了。她不知道她自己是否处于梦幻之中,反正这一夜,她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那些花,还有她的玩偶苏菲亚。
她窥看了花们的舞蹈,偷听了花与苏菲亚的谈话。早晨,她则按照花们的嘱咐,将花用一个纸盒子装起来,葬在了花园里,还和两个来自挪威的表兄弟一起为之举行了葬礼。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安徒生的虚构尚未完全脱离现实。客厅里的另外几个人,也都以花或玩具的形象进入了作品。像莉妮小姐的黄百合花、彩色的桦木条、骑在桦木条上的蜡人、玩偶苏菲亚,原本都和枢密顾问官一样,是现实中的某个人物。安徒生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这些人各自的形貌特点和神气,在作品中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这篇作品意在表明:对于孩子们来说,幻想之境,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虚构而营造出来的,这便是童话的境界。
幻想世界往往是宁静的、美妙的、祥和的,在孩子们遭遇到痛苦和失落的时候,幻想之水能够滋润他们的心田,成为最有效的抚慰。而这,便是安徒生创作童话的动力。
所以,编故事给孩子听,并非那位刻板的枢密顾问官所认为的那样荒谬无聊。
在这第一篇源于现实的童话里,安徒生委婉地道出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正式开启了崭新的创作领域。由于安徒生本人正是现代童话或儿童文学的奠基者,所以,本篇作品也是童话创作在世界文学畛域里一个极具意义的开端。
责任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