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南京

2024-11-02 00:00:00吴卫
唯实 2024年9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对全民阅读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最初的“倡导全民阅读”到最新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日益显著,推动全民阅读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一、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

重要意义

有助于推动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这要求我们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以文化人、教育人民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阅读正是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可以十分有效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探求知识、精进品德、休憩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阅读活动具有基础且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阅读不仅服务于生活,更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生活本身,它已经转化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精致与内涵。因此,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了从加强全民阅读,到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再到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路线图。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之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从全民阅读到构建书香社会,再到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发展蓝图。这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脉络,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布局。只有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实践,才能早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强自信的品格。”阅读能塑造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个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前人和今人的社会角色示范和经验智慧,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因此,通过不断加强全民阅读推广,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凝心聚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南京推动全民阅读发展的

资源禀赋

政策保障全面。南京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全民阅读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列入《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指标体系。出台《南京市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办法》 《关于加快推进“书香南京”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全民阅读工作要点》 《南京读书节总体方案》《南京市推进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书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定期召开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年度工作重点,谋划全民阅读工作方向,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推进全民阅读发展。

文化底蕴深厚。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天下文枢”之美誉。历史上无数名家名作都诞生在南京,《昭明文选》《文心雕龙》《诗品》《永乐大典》《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等就是其中的经典。夫子庙、江南贡院、周处读书台、陶凤楼惜阴书院等文化遗存述说着读书的故事。南京在201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2021年获得“书店之都”的称号,2024年入选全球学习型城市,阅读学习氛围浓厚。

内容供给丰厚。全市年均出版图书700种左右,全市公共图书馆实现数字阅读资源“共建共享”。南京出版图书《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览》入选国家出版基金主题出版专项基金项目,有声读物《烈火芳华——雨花英烈传》等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中国红色故事:走进100座纪念馆”丛书等12种图书项目,《雨花台志》等入选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等两种图书入选江苏省委宣传部“书写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雨花台》《贾汪真旺》入选江苏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诗词里的科学》等获得第十三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网络文学作品《蹦极》《守鹤人》《熙南里》等连续多年入选国家“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

阅读设施完善。全市14个公共图书馆、101个街道分馆、120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供通借通还借阅服务。已打造城市书房76家,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88座。全市实体书店近千家,书报亭303个,市级以上职工书屋共1162家(其中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71家、江苏省职工书屋示范点153家、南京市职工书屋938家)。校园书屋3685家,设立室外阅报栏(屏)1230个,电子阅读屏506块,图书漂流文化驿站500个。围绕“文学之都”建设,建成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形成涵盖文学+城市、阅读、艺术、媒体、美食、旅游、手工艺、历史、音乐等50个“创意城市客厅”。

社会氛围浓厚。南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全民阅读领读者联盟”,涵盖亲子教育、青少年教育、大学生成长、女性修养、企业家交流、健康养生、公益双语、老年读书会等类型,后又成立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目前已实现所有区全民阅读促进会全覆盖,共凝聚了600余家社会阅读组织,各阅读组织分布于全市中小学校、各大高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南京的阅读组织总体日常活动度高,现已加入阅读组织的人数约27万人,每年开展阅读活动约5000多场,参与人次约100万人。

三、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

实施路径

在顶层设计上,精心谋篇布局,持续精准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全民阅读工作制度机制。把书香社会建设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精心部署安排。二是科学统筹协调。牢固树立全民阅读重在全民参与、贵在全民共享的理念,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作协、科协、文联、社科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出版发行企业和其他宣传思想文化单位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全民阅读促进会的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发挥名作家和名教师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民阅读向各行业领域和群体覆盖,汇聚共同推进书香南京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打造“1”政府主导、“N”全民阅读促进会、社会阅读组织、媒体记者等企业、社会团体、组织发挥自有平台作用、“X”全社会共同参与的“1+N+X”全民阅读推广格局,让全民阅读理念深植入心、入脑、入行,构建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全民推广的书香社会。

在思想引领上,凝聚思想共识,筑牢信仰基石。一是加强思想价值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的学习阅读,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阅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读物的学习阅读,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阅读,深化“中华学堂”“文博进万家”“金陵书院”等学习品牌建设,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城市特色彰显。加强好书荐读,持续向读者推介精品好书,在公共图书馆、基层书屋和实体书店等设立专柜专架展示展销。二是加强内容供给能力。持续推动南京出版业发展,坚持“专精特新”出版方向,结合南京城市出版特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平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学之都”建设等重大主题和时间节点,策划、出版一批主题出版物和重点出版项目。推动以南京特色出版项目——《金陵全书》为龙头,文献档案类、辞典图录类、学术研究类、大众普及类、学生读本类、文创产品类为支撑,“六位一体”的“南京学”出版品牌。

在品牌建设上,打造阅读名片,树立城市标识。一是建设“书香南京”城市阅读品牌。积极顺应群众阅读需求新变化,以及阅读内容分众化、阅读终端多元化的新趋势,推动“南京读书月”“共读南京”“书香盲道”“9·28经典诵读”等现有品牌创新发展。注重用新技术分析各类人群不同的阅读需求,不断提高阅读活动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党员干部等重点群体阅读。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根据儿童在不同成长时期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以及阅读内容、阅读能力的差异,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难度适宜的分级读物。针对党员干部,推动“机关大讲堂”发展,建立流动图书站、图书角,定期流转图书。二是打造“文都”阅读特色。南京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学之都”行列的城市,应充分挖掘“文学之都”的文化价值,充分发挥“文学之都”的文化意义,积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文学之都”的力量。要以举办重点国际文学主题交流活动为契机,探索新的国际合作交流路径,不断扩大“文学之都”城市朋友圈。要进一步优化文学创作环境,推出一批高水平、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文学作品,全力打造文学创作高地。要打造“鸡笼山下文学课”“文学之都大师课”等“文学之都”特色阅读活动品牌,激发市民的阅读热情,丰富市民的阅读体验。

在阵地建设上,提升服务效能,丰富阅读体验。一是提升阅读设施效能。进一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设施群和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圈,根据人口分布、有效服务半径等因素,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抓好图书馆、书店、新型阅读空间、基层书屋、数字阅读平台(听书)“五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主阵地作用,特别是金陵图书馆的龙头作用,向市民提供各类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富含旅游元素、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服务。推动“图书漂流文化驿站”“世界文学客厅”“转角·遇见”“邻里书房”“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等南京特色空间发展,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便民阅读空间,营造自在、有趣的阅读情境,建立多元阅读互动关系。二是加快数字赋能阅读。依托资源与技术平台优势,推动优质出版内容与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相结合,推进OTO(Online to Offline)活动模式建设,加快实现“随时随地都能阅读”的目标。积极适应以图像和有声化为主的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引领云端知识消费、网络互动、多场景应用等新的阅读方式,主动从适应新技术环境向引领新阅读趋势转变。加快城市阅读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升级“你选书,我买单”等线上阅读服务,建设南京历史文献《金陵全书》数字阅读共享平台,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和互动化、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创造沉浸式阅读体验。

在氛围营造上,构建宣传矩阵,培育社会力量。一是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民阅读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全民阅读工作中传播主流价值,营造人文环境,提供优质内容,做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军。推动市重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平台资源,设置提升阅读类专题专栏,突出效果导向,形成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龙虎网、紫金山新闻客户端和学习强国南京平台等媒体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构建书香南京全媒体阅读推广矩阵。充分发挥“书香南京”微博、微信公众号、紫金山客户端“书香南京”频道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以及各区全民阅读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阅读宣传平台作用,不断增加全民阅读到达率。二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工作长效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以各级全民阅读促进会为主体,广泛团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促进工作。进一步发挥领读者联盟聚合作用,分类管理社会阅读组织,搭建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民间读书会作用。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

责任编辑:王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