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巨著,作者是李时珍。这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学起就能熟记的知识,但一般人即便是多数南京人却并不了解它与南京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其实,南京正是《本草纲目》的首印出版地。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南京成就了《本草纲目》,让它免于落入被埋没的命运,以致后来闪闪发光,成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
弃考从医,潜心本草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湖北蕲州人,出生于明代医药世家,其父李言闻为当地名医。李时珍聪颖好学,自幼便喜好钻研医术和药书,常常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但其父并不希望李时珍子承父业,而是盼他考取功名,走上仕途。所以,与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样,李时珍青少年时期走的是科举仕途。他14岁即考中秀才,然而后来连续三次乡试落第。
在考功名的这些年里,范仲淹的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不时出现在李时珍的脑海里。良相治国、良医治病,入仕和行医这两个职业都是拯救天下苍生所系。既然自己屡试不中,为何要在科举上一条道走到黑呢?况且自己又是那样痴迷医书,还有父亲这个现成的老师!
李时珍向父亲表明心迹后,父亲也看明白李时珍是下定从医济世的决心了。从此,李时珍白天随父给人看病,晚上刻苦研读医书。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30岁出头已成为一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名医。在这期间,李时珍还结交了不少当地名士,得知有些名士藏有不少医药书籍,李时珍时常借来钻研并反复比较。例如,他发现《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不多,《名医别录》也有不少欠妥之处,《经史证类本草》较为完备,但已成书400余年,药物品种也需加以充实。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药物分类方法很不实用。于是,李时珍逐渐萌生了重修本草书的念头,决定重新编撰一部集大成之本草书,供天下医者使用。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李时珍受聘在楚王府任奉祠正(主管祭祀礼节),兼掌良医所(主管医疗保健)。三年后,又被楚王府推荐赴京城太医院就任院判(正六品)。
在楚王府三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医书。进入太医院任职后,他更是利用这里良好的条件,不但继续大量阅读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涉猎,同时,仔细观察无数海内外名贵药材,对其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记录在册。李时珍发现,各种医书已经收录有1500多种药材,但错谬不在少数,有张冠李戴的,有一种药被记录成两种甚至数种的,有几种不同的药错记为同一种药的,还有同一种药在不同医书中叫法各异等等,不一而足。行医这些年,李时珍发现不少有效的方子未记录下来,一些新发现的草药,医书中也未记载。如果医者都按这些医书治病,很容易用错药。虽然这时李时珍重修本草书已经开始数年,但行医等各种事务颇费精力,进展甚为缓慢。李时珍希望借助朝廷力量推动重修本草书,并多次向太医院提出,但当时因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醉心于炼制丹药,对此事不闻不问,李时珍的诉求无人关注。一年以后,李时珍不愿再耽搁下去,为重修本草书,托病辞职,返回家乡。
李时珍回乡之后,创立“东璧堂”,边坐堂行医,边致力于研究考察药物,继续重修本草书之大计。在行医实践中,他发现,宋代编成《经史证类本草》之后,本草学不仅停滞不前,而且本草书中谬误不少,偏激守旧,轻视民间药方。为解决疑难,他深入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河北、河南等地。在研究各种药物时,他往往先考察各家异同,再自己通过试验观察,加以佐证。他还虚心向富有实践经验和一技之长的农民、渔夫、猎户、车夫、樵夫、养殖从业者学习,详细了解各种药物的分布、生长情况,收集到大量民间处方和动植物标本。受“以纲挈目”和“纲举目张”编辑方法的启发,李时珍重修本草书便按照这种体例,并定书名为《本草纲目》。
首访南京,失望而归
历经近30年,这部凝结着李时珍一生心血的190万字皇皇巨著终于在明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药物1892种,系统记载药物名称、历史、形态、鉴别、采集、加工、功效等,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和其他药物,附方11096首。在前人文献基础上,书中新增药物374种,占全书药物总数五分之一,新增医方8161个,占全书医方总数的四分之三。此外,《本草纲目》还附有插图2卷,附图1109幅,将植物特征、动物神态、矿物纹理等绘制得十分准确清晰。
《本草纲目》的贡献之一,就是它创新了本草分类体系,打破《神农本草经》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提出“析族分类,振纲分目”的植物分类系统。基本上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方法,十分接近现代植物分类学系统。
众人十分期待《本草纲目》立即刻印成书,造福于民。李时珍不辞辛苦,遍访黄州(今湖北黄冈)、武昌、南昌,四处奔波,联系书商,然而由于《本草纲目》篇幅浩大,专业性强,受众极少,这些地方的书商根本无人敢接手。无奈之下,李时珍只得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千里之外的南京(亦称金陵)了。
明中后期,是江南地区出版文化臻至极盛的时期,在南京、苏州、杭州、常熟、湖州等地,多种社会力量进入书籍出版领域,专事刻印出版的书坊大量涌现,出书品种繁多,数量庞大,佳作频现。医书也有一些书坊投资刊行,如唐氏金陵三山街富春堂、周廷槐金陵书肆、三多斋等。江南出版业的兴盛,是基于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商业、技术和文化基础,也是明中后期江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体现。南京更是成为当时的全国刻印出版中心。
明万历八年(1580年),李时珍不顾年老体衰,带着书稿亲自前往南京,试图寻求识货的书商。然而一番奔波下来,结果令人失望。南京刻印出版业是市场化运作,基本上只对销量大的小说、戏曲之类的大众通俗读物有兴趣,尽管书商普遍认为这部本草巨著是好书,但投资极大且预期销量不明,因而风险极大。按当时市价,民刻本制一页,字数400,包括木板制作、蒸煮定型、版面写字、雕刻塑字、油墨纸张,计银3两,印数50部,至少需银10万两,平摊下来每部成本高达2000两白银。
万般无奈之下,李时珍想起曾有好友出过一个点子,如果能邀请到文坛领袖王世贞作序,那么凭借他的声望,或许能够得到书商的垂青,甚至引起朝廷的重视。王世贞(1526—1590),苏州府太仓人,自幼聪颖,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作为明代复古派“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独步文坛20余年。恰在此时,王世贞辞官在家乡太仓赋闲。于是,李时珍立即顺江而下,前往太仓直塘,亲往王世贞的弇山园登门拜访,请他为《本草纲目》作序,所谓“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然而王世贞没有答应,却赋诗一首来调侃李时珍:“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宴先生序。华阳真逸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写,羊角横抟上九天。”
根据推测,王世贞拒绝李时珍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当时李时珍名气不够大,二是王世贞当时正逢其道教师父去世,心情低落,三是李时珍对道教的一些观念不合王世贞的心意。
再访南京,迎刃而解
失望之下,李时珍只得返回家乡。不过在南京、太仓等地的奔波,不仅让李时珍看到不少过去未见过甚至未听说过的药材,而且因为这里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地,所以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李时珍还发现了一些来自海外的稀有药材。这些都给了李时珍新的启示,也给了他愈挫愈勇的信心,他决定一边行医,一边完善书稿。后人见到的《本草纲目》中之所以有内容丰富的海外药物部分,与他此次在南京一带的游历关系密切。
直到万历十八年(1590年),李时珍已年过古稀,想到自己一生都在为《本草纲目》的刻印出版而奔波,却心愿未了,实不甘心,因此决定再次前往南京洽谈刻印出版事宜。到达南京后,他一边亲自遍访书商,一边让同去的长子李建中代表自己直奔太仓再次拜访王世贞,求作序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王世贞,一改前次傲慢的态度,不仅慨然应允,而且不吝笔墨,立即挥毫写就一篇文采斐然的序文。在文中他盛赞《本草纲目》:“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许是为自己在十年前对李时珍的态度感到内疚,王世贞在序文中对李时珍不吝赞誉之词:“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这也是迄今世间仅存的对李时珍相貌的描述文字了。在为《本草纲目》写完序文不久,王世贞便驾鹤西去了。
对于倾注了李时珍毕生心血的《本草纲目》的实用性、创新性甚至重要性,南京的书商们本就是认可的,这部巨著体例完备,结构严谨,“纲”“目”交织,像一张缜密的渔网,“以纲挈目”,将自《神农本草经》以后历代本草和医书中的各种药物材料删繁补遗,整理剖析,在临床上总结了很多方法,内容非常翔实,显然是一部好书。而文坛领袖王世贞妙笔生花的序文,大大提振了南京书商的信心,终于有人愿意与李时珍详谈《本草纲目》刻印出版的细节了。经过多次商议,藏书家兼书商胡承龙决定投资刻印出版《本草纲目》。李时珍和家人奔波了十年的大事情,终于迎刃而解。
胡承龙全力以赴,《本草纲目》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开始刻版,李家人亲自校订,而李时珍此时已重病缠身,回到老家蕲州。回乡后不久他就卧床不起,但仍焦躁不安地期待着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鸿篇巨制顺利出版。这部巨著,单单刻版就花了三年,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才告完工。这时李时珍已经75岁高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非常遗憾地未能看到《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印刷成书。又是三年后的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本草纲目》终于刻印完成,正式刊行。这个版本是《本草纲目》首个版本,也是后世所有版本的祖本,因为是在南京刻印出版的,而南京亦称金陵,所以被称为金陵本《本草纲目》。它的刻印出版,标志着自李时珍起,本草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体系、内容、质量上都实现了飞跃,并逐渐走向成熟。它不仅指导着明清以来的传统医药实践,还对今天的现代医药实践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记载的许多药、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
刊行后不久,金陵本《本草纲目》便引起了江西巡抚夏良心的注意。夏良心认为此书“大有裨于生人”,而惊讶于“其字画之漫漶者多也”,因此产生重刻这部医药巨典的念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夏良心请江西按察使张鼎思出面,以金陵本为母本重刻《本草纲目》。在南昌、新建两县官员的大力配合之下,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翻刻,史称“江西本”。
毕竟是官刻本,江西本《本草纲目》充分体现出资金、人才优势,其版式大方,行疏字大,校勘精良,用纸考究,刻工水平高,很快便成为《本草纲目》的通行本。此后,《本草纲目》不仅在华夏大地上迅速流传开来,甚至逐渐在海外得到广泛的传播。1607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本草纲目》被译成拉丁文传至欧洲。这本巨著又先后被译成英、法、德、俄等多国文字并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19世纪的英国科学巨匠达尔文将《本草纲目》誉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据统计,《本草纲目》问世至今,平均两三年就有一次翻印,是目前已知在国内外印刷次数最多的中国科学著作。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2015年4月,南京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南京传世名著”评选等系列活动,经过专家初选,从近万部在南京成书或者以南京为背景的作品中遴选出50部候选名著。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经过名家撰写推荐语、大众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出24部影响中国乃至影响世界的“南京传世名著”,《本草纲目》正是其中之一。
《本草纲目》之所以到今天仍然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金陵本功不可没,没有金陵本的刻印出版,世界可能永远与这部“东方医药巨典”失之交臂,而金陵本的刻印出版也使南京成为《本草纲目》的问世地和走向世界的起点。
(作者系南京出版社副编审)
责任编辑:王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