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2024-11-02 00:00:00潘娟冯树春金春鹏赵能博
唯实 2024年9期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江苏沿海地区拥有广袤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海洋资源,是江苏未来向海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增量空间。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60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培育打造全省向海发展产业创新高地,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的文章,加快打造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将为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海洋强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的成效

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沿海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沿海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整体创新能级显著提升。

产业转型不断取得突破。沿海三市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55%,同比增长1.31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以高端石化、精品钢和船舶海工为主导,以新能源产业和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沿海临港产业体系。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泰连锡生物医药、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海洋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船舶海工产业规模保持领先,海工装备占全国比重超过1/4,三大造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装机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海洋传统产业稳中有升,滨海陶湾海洋牧场创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赣榆渔港经济区获批国家级试点。南极磷虾产业园加快建设,“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回运生产高品质虾粉5000多吨,实现江苏远洋捕捞“从无到有”的突破。海洋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2023年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6亿吨,同比增长7.6%;集装箱吞吐量达2392万标箱,同比增长5.2%。

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夯实。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首台套满负荷运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沿海可再生能源、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三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速落地,省沿海集团牵头成立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沿海三市新增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6家,进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示名单1家。截至2024年3月,沿海地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58家;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引导实施创新能力建设类项目23个。

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的不足

虽然沿海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但作为“1+3”重点功能区的蓝色潜力板块,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海洋特色不明显、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沿海地区中心城市能级不高,海洋经济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显著。沿海三市能级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南通、连云港经济总量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仅分别排在第7位、第11位,盐城也低于排在第10位的温州。2023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为2.36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8.4%,在11个沿海省区市中仅高于广西。2023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远低于广东(18778.1亿元)、山东(17018.3亿元)等省,位列第六位,与全省经济规模在全国居第二位的地位很不相称。

产业布局统筹不够,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南通重点依托港口、滩涂、岸线等资源布局发展产业,先后设立了多个产业园区,但这些园区分属不同县(市、区)管辖,各园区产业呈现同质化竞争。连云港石化行业集聚了盛虹石化、新海石化等龙头企业,但产品相对单一,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偏短,配套往往自成体系;医药行业目前拥有恒瑞、豪森等重点企业,但企业之间产业协作关系不密切,医药及医药中间体项目与现有企业没有配套联系。

产业整体层次不高,高端产品比重较低。南通船舶和海工装备产量虽然分别占全国的1/10、1/4,但大约50%以上的船舶关键配套设备和70%以上的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设备需要进口。盐城以东风悦达起亚为龙头的汽车产业虽然产业链较长,但汽车设计、核心部件制造等关键环节均在韩国;风电装备产业涉及的齿轮箱、控制系统、海上运维等关键环节突破较慢。

科技创新实力较弱,创新生态不够浓厚。沿海三市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起步较晚、数量偏少,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一个,现有平台载体的研发、转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强化,重大标志性成果不足,国家级涉海科研机构亟待培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工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链主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省内海洋科创资源布局不合理,江苏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等海洋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区,涉海创新成果向沿海地区转化的通道尚不畅通。

三、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全省“1+3”重点功能区中,沿海是面积最广的潜在增长极;在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中,沿海是长三角区域重要发展带;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沿海有条件打造东西双向开放新支点。要立足自然地理位势,把握生产力布局走势,加快探索海洋强省之路,展现江强海兴的生动图景。建设海洋强省,必须全面提升沿海地区的发展能级和发展质量,要聚焦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两个关键,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走出一条彰显沿海特色的创新之路,构筑向海发展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将沿海地区打造成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做强海洋产业创新集群,强化硬核支撑。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一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转型。推动沿海产业全面向海、创新全面向海,从以临海产业为主的沿海产业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探索“海上牧场+海洋风电+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实现传统海洋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沿海地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临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船舶产业、石化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临港优势产业。持续推进沿海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贸流通、创意设计等产业。二是积极谋划海洋新质生产力集群。精准发力十大海洋产业,强化有优势、有市场需求的海洋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促进海洋产业技术跨越和产业链延伸,打造创新能力强劲的涉海龙头企业集群。前瞻布局海洋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推动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加快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深远海开发等未来产业,推动“深远海风电+海水制氢”“海上综合能源岛+海洋牧场+海底开采”“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智能算力”等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聚焦终端产品需求持续推进全产业链协同攻关适配。推动沿江地区重大涉海创新成果在沿海地区产业化落地,形成“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等区域合作模式,更好促进沿江科创优势和沿海制造业基础的深度融合。鼓励沿海地区围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工业软件等优势产业链重点领域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要素整合。

打造海洋高端创新载体,夯实发展基石。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培养创新人才、增强科技动能的重要依托。一是布局建设重大战略科技平台。支持创建国家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支持沿海城市建设联合实验室。推动江海联动,支持与苏南、上海等沿江城市合作打造海洋领域实验室、试验场等重大载体。立足于海洋科技前沿领域,布局和建设一批涉海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增设海洋研究所并落户江苏,支持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省级涉海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省级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二是建设一批高能级产业创新载体。围绕海洋经济、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产业创新载体。加强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支持在沿海地区建设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机构。着重在海洋经济领域集成打造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和涉海重大产业创新平台。优先支持现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鼓励布局更多省级创新中心。三是发挥高新区创新载体示范作用。开展“一区多园”“总部+基地”等合作模式,共同开展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增强高新区“海”的特色。引导高新区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完善全过程孵化能力等方面精准发力。支持沿海地区的重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创新平台优先在高新区布局。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资源,优化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是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是壮大涉海创新企业集群。鼓励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加快培育领军企业,持续推进存量企业孵化库,增量企业培育库和非企单位转化库。发挥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推进“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培育海洋产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引导沿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新载体。支持涉海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科技攻关任务牵引,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及东部沿海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域,积极对接上海、深圳、青岛及苏南等地区,引进更多适宜江苏沿海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和项目转移转化,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高质量打造省级中试基地,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沿海重点产业集群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施一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建设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三是引培海洋高层次创新人才。整合全省涉海高校人才和科研资源,加强涉海优势学科与人才载体建设,定制化培养海洋产业领域紧缺的高技能和职业技术人才。鼓励与上海、苏南、山东等涉海高校建立海洋产业联盟共建海洋特色产业分院分所等,建立“人才飞地”,进一步打造海洋创新人才“蓄水池”。搭建“海外博士”与“优势产业”对接洽谈平台,精选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需求,组团开展政策推介和校园招聘,着力保障产业引才增量。进一步摸排整合沿海地d2d84563bb5f00ba77c651667d191dcc区产业科技高层次人才信息,有效发挥大数据智慧服务功能,推动人才服务“非申即享”“无感智办”。

构建沿海科技创新走廊,拓展合作空间。以沿海地区内部合作为基础,以全省南北合作为重点,省外合作为补充,呈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创新协调联动新格局,支撑沿海地区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一是释放沿海三市创新集聚效应。加强三市间创新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板块内部深度融合发展。聚焦海工船舶、高端装备、海上风电、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一线为轴,以沿海科技创新走廊串联连云港花果山大道科创走廊、南通沿江科创带、沿海三市高新区以及其他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以产业创新、海洋科技为重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沿海全域创新空间布局。二是加快省域范围内协同创新。强化“全省都是沿海”的意识,联合南京、苏州等国家创新型城市,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太湖湾科技创新圈等多个创新组团作用,充分利用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以及省内其他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通过“组团式”“抱团式”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与密集的沿江科技园区互动合作,共同推进沿海地区及海洋经济创新。以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等跨江园区为落脚点,加快开展跨江技术合作,推动沿江科技创新资源向沿海转移。三是加快推进长三角联动创新融合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强化创新分工,推动沿海产业科技创新走廊接轨上海,对接G42科创大走廊,实现沿海创新板块整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加强与宁波、舟山、青岛、烟台等地之间的联系,开展平台、技术、要素、产业、机制等深度接轨、融合联动。

(潘娟,冯树春,金春鹏: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赵能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