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综合育人视域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构育人“蓝图”。生活世界是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基础,体验学习是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内核,教学评价是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动力。综合育人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种生活性的教学、体验性的教学、教学评一致的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世界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开展教学评价,促进教与学的优化,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真正地、有深度地发生。
关键词:综合育人;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生成性的课程,其致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习惯教育、品质教育、责任教育、伦理教育等都属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基于综合育人视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的、精彩的;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因为体验是多维度的,能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道德认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综合性评价,因为评价能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生活是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体验是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主要方式,而评价则是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驱动引擎。综合育人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种生活性的教学、体验性的教学、教学评一致的教学[1]。
一、生活世界: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基础
生活世界是学生根植于其中的世界,不仅是学生生活的根基,还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最为亲近学生的课程。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去了解生活,引导学生在不断观照自我生活、他人生活中参与群体生活,让学生在群体生活中走向丰富、走向生动。生活能让综合育人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绽放魅力熠彩。
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做个‘开心果’”一课属于“社会交往性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承接了前面的“挑战第一次”“学做‘快乐鸟’”两课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不欺负他人、尊重他人,通过与他人构建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让自己、他人都感到快乐;引导学生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与伙伴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教师关系的等。在“做个‘开心果’”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开心果”,还要让学生学做“开心果”,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融入做个“开心果”的方法、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发掘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素材,把握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道德与法治学习。比如,在教学设计中,笔者从开心果的图片、实物开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开心果,懂得开心果的特质、食用价值等,明白开心果能给人带来快乐、满足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你家中的‘开心果’是谁?我们班的‘开心果’是谁?我们学校有哪些‘开心果’?”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开心果”,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开心果”,明白一个幽默、快乐的人可以成为他人的“开心果”,而真诚、助人、赞美等也能给他人带来快乐。
生活世界是一个广阔世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中的素材、资源融合起来,还要让教学方式贴合学生的生活。在“做个‘开心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生活中(包括家庭、班级、学校中)的“开心果”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与“开心果”对话,学做一个“开心果”、做好一个“开心果”,从而让学生认识、掌握日常生活中“开心果”让人感到开心的方式。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SYwYEv8kiYqm7bGDqS8OKA==学中,教师要深入唤醒、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变得生动、鲜活[2]。
二、体验学习: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内核
体验是综合育人视域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方式。所谓体验,就是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性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有效经历。体验性的学习是多维度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感官作用,让学生在感官协同活动中学习。体验学习是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设计内核,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多层次、多视角的体验,让全体学生进行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的体验,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有目标、有主线、有主体,让学生获得深刻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感悟。
比如,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时,教师应当就学生吃饭的搭配(膳食营养)、吃饭的过程(安静地吃)、吃饭的结果(光盘)等方面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形成良好的就餐品质。教学中,笔者首先借助图片、视频等呈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就餐行为,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与此同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吃饭有哪些讲究以及为什么要讲究?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吃饭礼仪,如保持安静、尊重他人、保持餐桌整洁等。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笔者不仅引导学生研讨,还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此,笔者设计了五个具有层次性、个性化的角色扮演体验性活动:其一是“我的餐饮我负责”活动,主要让学生养成在餐饮前洗手,保持餐饮卫生的习惯;其二是“我的餐饮我选择”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养成在学校就餐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取餐的习惯;其三是“我的餐桌我做主”活动,主要让学生形成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保持安静,以及保持桌面、地面干净的习惯等;其四是“我的餐盘我扫光”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就餐的时候自觉“光盘”的习惯;其五是“我的餐饮我礼貌”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吃饭时打喷嚏不朝向餐桌,而是用纸巾等来遮掩口鼻,遇到老人就餐要孝亲敬老等习惯和品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机械地、枯燥地说教,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性活动,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
体验学习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要方式,能让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在场感”,其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的理解,引发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的主动思考。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体验学习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道德与法治体验学习的契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体验学习,提升学生的体验质量,优化学生的体验品质,让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实现道德与法治学习目标,实现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螺旋式发展。
三、教学评价:综合育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动力
综合育人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学生道德认知、技能层面,还要指向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就自身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评价。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主体。
综合育人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应当是一种多主体性的评价,教师应当邀请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其中。总之,综合育人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多种育人功能,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多重育人价值。综合育人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还应当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认知评价与非认知评价等结合起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评价的导向性,提高评价的针对性,丰富评价的多样性,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
比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笔者呈现了学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一是遵守规则的场景,如上学路上等红绿灯、走斑马线,购物时积极主动排队,进行垃圾投放时主动分类等;二是不遵守规则的场景,如有人因为排队、插队等互相谩骂,垃圾随便扔,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了交通事故等。借助这些生活中的场景,笔者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思考和评价遵守规则,生活会怎样,不遵守规则,生活又会怎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评价生活中的事件,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思考文明行动如何从我做起。通过互动,学生会对各种生活场景的成因、结果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能多角度理解如何遵守规则,比如对于排队规则,学生通过讨论可以理解在遇到老人、孕妇、残疾人的时候,应当主动地让他们先排队。这个时候的“允许插队”,不是鼓励人破坏规则,而是一种社会文明的标志。由此,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就会积极主动地遵守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同时还会带领身边的人遵守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在进行基础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师要实施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维度的课堂评价活动。在学生自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身的学习成果,如自己是否理解了相关概念,如排队规则等。在同学互评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前后桌互评,或分小组开展评价,结合课堂活动中的同伴讨论的质量、同伴评价案例的能力以及同伴的学习态度等展开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学生参与讨论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表达程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其进行评价,如就学生能否多角度地评价真实的生活场景,对于有冲突的生活场景,能否进行科学、客观的思辨等方面展开评价。在适当的环节开展评价,能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涵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情感,让学生认识到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比如,在学生对各种生活场景的成因以及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适当的评价学生的观点,可以纠正不足,深化学生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要求学生在课后向家长复述所学的课堂知识,而家长则要从孩子的表达流畅度、知识理解程度等方面展开评价。通过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价,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教师也能从评价中了解学生,进而优化教学策略。总之,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科学开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积极作用。
结语
综合育人视域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构育人“蓝图”,要紧扣综合育人的主题,实施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综合性活动。同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真正地、有深度地发生。
[参考文献]
樊淑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23(17):27-29.
方艺.德法兼修 知行合一: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9):30-32.
作者简介:翟原(1985—),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