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德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初中德育在融入传统文化方面面临目标淡化、评价失当、内容不足和方式固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评价、充实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等策略,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价值定位以及实际操作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在初中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初中德育,对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价值定位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进国家认同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传授,更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塑造[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广东省佛山市惠景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以儒家思想为文化基础,提出“精致办学,儒雅育人”的办学理念,把“精致做事,儒雅做人”作为校训,要求学生以此作为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儒雅言行和高尚情操。在这种德育熏陶下,我校学生不仅言行规范,对民族历史和文化RvVqFoIkWr27aNipHb6fHLbL0kVO1cmFMzOBcfjuMXQ=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还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增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关于道德修养的经典思想和实践。例如,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3]。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认识到修身是人生的根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家庭、社会和国家。我校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举办集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节日食品、祭拜先烈、孝敬老人等活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延续中华传统根脉。
(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
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通过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加坚定地认同和传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信。我校每年都会举办“经典诵读”活动,主题多样,如“共赴华章盛宴,同享诗画山河”。在汇演活动中,表演节目的学生身着汉服,读经典、唱诗词、弹古琴、写书法。在活动中,师生都能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从而提升自身素质,厚植家国情怀。
(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健全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人格发展的精神养料。例如,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和“礼义”,其中,“仁”代表着爱人、关心他人的美德,而“礼”体现了尊重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4]。我校党总支部通过每月一次的微党课,录制微视频,向全体学生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学习近现代榜样人物事迹,激励他们向善向上,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中的融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亟需改进和解决。
(一)目标淡化
尽管新课标提出要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升学的学科上,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即使是教学德育课程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践。此外,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仅仅依照教学用书进行设计,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比如,部分历史教师在教学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时,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教材内容,不关注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二)评价失当
当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上,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上,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形成。评价方式往往局限于笔试或简单的课堂问答,导致评价结果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素养发展情况。
(三)内容不足
目前,初中教材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限,无法满足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一些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表面化、形式化,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例如,在讲解儒家思想时,仅介绍仁、义、礼、智、信等基本概念,没有深入探讨这些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方式固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融入各个学科。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教学常常被孤立在德育课程中,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限制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丰富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体验。然而,教师在组织文化遗产参观、传统技艺学习和文化节庆活动等实践活动时,往往面临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使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策略
(一)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
1.注重新课标的宏观指导,挖掘教材中内容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意识,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高度契合。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目标,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很多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历史故事、经典诗文、传统节日和习俗等。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资源。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古诗词讲解,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与落实
想要实现核心素养的转化与落实,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化的策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如故事讲述、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语文课上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词之美;在历史课上,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再现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例如,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
1.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人文初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创造文化、修建住宅、养蚕缫丝等。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演讲,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和贡献。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表现力、创新性等,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2.科学化的命题设计与典型情境创设
教师要基于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创新命题思路。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契合命题立意,选取具有典型性、价值性的文化内容,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应对能力。同时设定多样化的任务,包括判断、论证、评价、提出方案等,促进评价情境多元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具体案例如下:
(1)基于具体的文化现象或事件设计判断题。例如,要求学生判断以下陈述是否正确: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农业之父,他发明了耕种技术。
(2)要求学生针对某一文化主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例如: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华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并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思维能力。
(三)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
学科大概念是一种能够将学科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求以及初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确定学科大概念,如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政治认同、人格培养,并以学科大概念为指导,整合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将零散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家国情怀”这一大概念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等,展现具体可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要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效果,教师需要在大概念引导、教材重构、资源挖掘和情境创设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大概念引导。教师应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定如“中华四大发明”这样的宏观主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例如,在“大汉帝国的建立和发展”的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汉族”这一名字的由来,帮助学生建立对民族的深刻认知。
第二,教材重构。教师可以重新编排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探究材料,将传统文化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例如,在“秦汉大一统的建立和巩固”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异同以及这两个事件对后世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第三,资源挖掘。积极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时政热点或现代媒体资源拓展教学,如利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并通过这些真实案例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兴趣。
第四,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实效性。例如,初一古代史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智慧”的活动,让学生观看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纪录片或短片,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可以为此做出的贡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实践能力。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初中德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还有助于塑造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内容以及运用学科大概念,可以有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从而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新时代青少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中焕发新的生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陈美兰.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素养化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4):30-34.
张聪.重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1):1-5.
作者简介:何秀芬(1978—),女,广东省佛山市惠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