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科融合视域下,美术教育不再是孤立的艺术实践,而是能够通过与文学、历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结合,打破传统学科的边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指引学生以创造性的视角审视周围环境,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立体绘本教学致力于将文字和图像的叙事方式相结合,利用物理特性激发学生对三维结构的探索热情,拓展其艺术感知范围,为美术学科融合开辟了全新空间。以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认识中国画”为例,探讨了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美术学科立体绘本教学应用策略。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美术;立体绘本教学
作为人类情感与认知的直接表达,艺术自古以来就不拘泥于单一媒介。从绘画、雕塑到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科涵盖广泛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工具,为学科融合提供了“生根发芽”的沃土。尤其是立体绘本,其利用纸艺来构建综合性的叙事作品,正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科融合精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要求教师担当起开拓创新教育路径的责任,融入多学科知识,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计划,借助自主探究实践,落实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1]。
一、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美术学科立体绘本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既是课程规划的蓝图,又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美术学科的立体绘本教学设计是教学革新的先锋。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设计之初,教师就要深度考虑教学内容的学科融合方向,确保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一致性与互补性。教师应当注重系统性的设计原则,深挖跨学科的“融合点”与“素养提升点”,即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敏锐的教学洞察力,在不同学科之间找到交叉所在,设计以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的教学计划,并将其按课时、主题、内容区分,以达到更好的跨学科教学效果[2]。
以“认识中国画”一课的教学为例。中国画不仅仅是美术的一部分,还是我国深厚文化的载体,其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味,为立体绘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画的发展与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紧密相关。例如,宋代山水画的兴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崇尚;而文人画的出现,则是文化和社会背景变化的产物。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认识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同时,很多中国画作品都含有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文化特点,画中往往伴有诗句,通过诗句来表达画家的情感和寓意。在立体绘本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将画中的意象与诗句结合,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之后,学生可将学到的艺术特征和故事内容转化为立体的绘本页面,实践科技、艺术与工艺的融合,增强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历史寻根→艺术解码→诗画交融→立体创作启发”流程,构建如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二、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美术学科立体绘本教学实践
(一)整合多维资源,启发自主构思
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中,资源整合是实现跨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石。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借助多种载体,还要跨越传统学科的界限,汇集各领域的知识和材料,为学生打开探索世界的新窗口,拓宽其知识视野。立体绘本在资源要求上具有独特性,既包括绘画、剪纸、拼贴等多样化形式,也包括材质上的丰富性,涵盖纸质、树叶、布料等自然或人造材料,故而成为理想的学科融合教学工具。美术教师应广泛搜罗跨学科资源,利用文学作品、历史资料、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艺术创作材料等,指导学生将多元知识融入艺术创作,综合考量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以构建作品的整体美感[3]。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整合资源的第一步是搜集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古典诗词如《诗经》《楚辞》,以及现代文学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想象素材。例如,教师可选择《山水情》这一诗篇,讲解其描绘自然景观的细腻笔触,结合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让学生观察并对比文学与绘画中山水表达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随后利用真实的植物标本和不同纹理的布料,展示自然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在立体绘本中使用这些元素模拟自然景观。接着,教师可展示中国画的多样性,引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肖像画等风格和技法。通过讲解宋徽宗的《瑞鹤图》、徐悲鸿的《骏马图》等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师可激发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线条、色彩运用,从而启发学生在自己的立体绘本设计中融入中国画的元素。在材料选择上,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纸张和颜料,可安排学生课前到自然公园收集各种树叶,或在美术课上尝试使用不同纹理的布料作为画布,让学生畅想这些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效果。教师还可以引入历史资料和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比如通过解析《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或讨论中国画中自然景观的四季变化,帮助学生深化对作品主题的理解。通过这一607889f6dbd875707f79cc81ea2bb615过程,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知识的加持下,自主构思独特的立体绘本项目,实现从概念到设计的转变。
(二)推动手脑一体,实践立体制作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亲身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试错、反思和调整来重构知识结构,指引其在动手实践的同时脑中同步策划,实现思维与行动的紧密结合。例如,当学生想尝试通过剪纸技术来表达故事中的某一情景时,他们必须先在脑中构想场景的立体布局,同时考虑如何通过剪刀、纸张实现这一构想,这体现了手脑一体的学习理念。教师需要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立体绘本创作的基本原理,为其后续的创作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多样化的创作任务,使学生能在不同的项目中锻炼综合技能,通过切换思维模式,不断提升手脑协调水平[4]。
以“山水”主题的国画立体绘本创作为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山水画,思考如何将二维的画作转化为三维的立体场景。学生需要在草稿本上绘制出自己想要制作的立体场景的初步设计,包括山体的形状、水流的走向、树木的分布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不断提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如果从侧面观察,这座山应该是什么形状?”“水流在纸上应该如何表示才能显得更为真实?”之后,学生选择适合的材料,如使用不同厚度和质感的纸张来模拟山石的粗糙和水面的光滑。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将自己设计的草图变为实体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试验,比如调整纸片的弯曲程度以展现山形的轮廓,或改变纸片的堆叠顺序来增加景深效果。对于山体部分,有的学生尝试对厚纸板进行剪裁和叠加,以表现出山体的层次感。对于水流部分,有的学生则使用蓝色透明纸,通过折叠和卷曲的方法,模拟水流的流动效果。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即时的建议,如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纸张折叠方法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立体效果。此外,教师可适时安排“光与影”实验活动,让学生利用灯光的变化来增强立体绘本中的场景的艺术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真正实现手脑一体的学习效果。
(三)发散学生思维,添置创意元素
在学科融合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来理解问题,将作品转化为创新的艺术表达。对于立体绘本而言,作为发散思维成果的“小玄机”正是其吸引力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独特的小机关、多样化的造型,还是精心设计的装饰,都能利用作品与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增强立体绘本的视觉吸引力。例如,学生可以引入简单的机械装置,使读者在翻页时带动绘本某些部分移动,增添动态效果;也可以使用光线和阴影制造视觉错觉;还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装饰风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分享想法,思考如何融汇多元知识生发“金点子”“点睛之笔”,借助奖励机制表彰优秀作品,营造和谐、开放的“乐学”氛围。
同样以“山水”主题的国画立体绘本创作为例,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讲解中国古代的发明,如《天工开物》中的木制玩具和自动装置,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接着,教师可提出具体要求:设计一本包含机关或动态效果的立体绘本,当读者翻页时,页面上的元素能够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如山峰能够“生长”、云雾能够“流动”或水流能够“翻滚”。①山峰“生长”机关:学生使用剪刀在厚纸板上剪出山峰形状,然后沿着预先画好的线条进行部分切割,使山峰部分可以通过翻页时底部的拉动实现立起的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考虑如何通过简单的杠杆原理设计拉动装置,同时在设计上引入《富春山居图》中的山水布局,使山峰在“生长”时展现出层次分明的美感。②云雾“流动”效果:学生把半透明的薄纸剪裁成云雾形状,将其固定在两层透明塑料片之间,在塑料片的边缘设置小滑轮和细绳,使读者在翻页时可以通过拉动绳子使云雾在山间“YpbYT9oH2uIv/rtyiVQklxTiISzFrmicRin8zXwMcWc=流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纸张材质和透明度,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③水流“翻滚”动态:学生使用蓝色透明纸制作层叠的水流效果,先在每层纸上剪出波浪形状,然后通过精细的折叠和叠加,安装在书页的下半部。同时,设置一个隐藏的拉条,当读者翻页时,拉条带动最底层的纸层移动,模拟水流“翻滚”的动态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在校园内外自由探索,寻找自然界中的动态现象,如树叶随风摇摆、水滴落在水面上产生的波纹等,以此为灵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设计。
(四)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
学科融合实践的成果展示和评价是学习过程的收束环节,便于教师洞察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成果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对于立体绘本项目而言,分享的必要性体现在其能够使学生的作品“动起来”,让作品超越物理形态的局限,成为知识、情感和美学价值传递的媒介,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助力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和审美意识。教师可创设线上线下结合的展示平台,如学校网站、社交媒体群组或校内展览,为学生提供分享立体绘本项目的空间,以便学生互相评论,并结合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构建动态的交流环境。同时,引导学生撰写创作反思,深化学生对自己项目的理解,并将学习经验文档化,为他人提供一定参考。
例如,在每次展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每个学生或小组选择另一个项目进行评价,指出自己喜欢的地方以及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教师也要提供专业的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开展立体绘本朗读会,在学校图书馆或多功能室为每位学生或小组提供朗读自己立体绘本的机会,并操作书中的机关,让观众体验绘本的动态效果。朗读会开始之前,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准备,包括排练朗读节奏、调试书中的动态元素,力求让学生在现场表演时能够流畅呈现。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加立体绘本展示活动,学生需要向自己的家人展示在项目中的学习成果,亲自讲解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制作过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家校联系,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视频制作软件,记录自己从构思、设计到完成立体绘本的整个过程。随后,教师可以把这些视频分享到班级的社交媒体群组或学校网站上,让不能亲临现场的人也能感受到学生创作的努力。
三、总结
在学科融合视城下,美术教育与立体绘本创作的结合,开辟了一条通往多元智能发展的崭新道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教师能引领学生跨越艺术与科学、历史、文学等学科的界限,探索知识的无限可能。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立体绘本的制作技巧,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现象的理解。可见,立体绘本项目是学生表达创意、沟通思想的有效载体,能够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苏新新,吴超华.整合传统文化绘本资源 开拓小学美术课堂新路径[J].少儿美术,2024(1):33-35.
李芊颖.以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国艺术,2022(增刊1):73-74.
陈瑜芸.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原创绘本制作的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22(9):5-8.
贾鑫.小学美术插画绘本教学学科融合下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43):25.
作者简介:汤徐怀(1976—),女,江苏省苏州市杨枝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