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

2024-11-02 00:00陈嘉月
求知导刊 2024年25期

摘 要:德育一体化是思政一体化的关键内核,指的是教师应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学生生活深度融合,促使小学思政课培根铸魂的方向和课程总目标的方向一致,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思政一体化;议题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党史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关键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从生活领域、课程领域、活动领域等视角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家庭、学校到家乡和祖国的递进展开和主题升华,形成从小爱到大爱的道德序列衔接。本文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基于党史教育主题,探讨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一体化解读主题内容,“进阶式”开发中心议题

(一)深层解读梳理,把握教学层次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者在低、中、高年级段安排了不同的主题与内容,但总体上是一个递进的层次结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因此,教师应深入解读教材内容,探寻党史教育元素在不同学段的分布情况,统一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精准把握教学层次,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统一的顶层设计,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教师应基于思政一体化,在不同年级展开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促使党史教育更有力度、深度、温度。

从目前的教材内容看,中低年级学生的党史教育启蒙主要以生活教育的形式渗透,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五课《我们的校园》、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二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四通八达的交通》等。教师在低年级段要从关注家庭、学校和家乡的变化角度出发,直观地体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使学生由衷地感到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在中年级段,教师要着重从国家在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入手,强化政治引领。在高年级段,主要从历史题材、法治教育等方面入手,比如通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课至第十二课、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等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苦历程,让学生在主题学习中明晰历史发展脉络,感悟红色精神,提升政治认同,厚植爱国情怀,促使学生踔厉奋发,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二)基于学习主题,生成进阶议题

教师要基于党史教育主题,联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议题:(1)低年级段以“什么是中国少年先锋队”为中心议题,通过参观少先队室、观察少先队旗、回溯历史、学习少年先锋等,引导学生在议中学、议中悟;(2)中年级段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体现在哪里”为中心议题,从物产丰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国防强大等方面纵深推进,引导学生在议中思、议中辩;(3)高年级段以“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为议题,引导学生从推翻帝制、共产党诞生、获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等方面展开探究,让学生在议中知、议中做[1]。

二、一体化设计议前研学,“分层式”激活学生兴趣

多元化的议前研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听、观、查、写中收集资料、分析整合、解决问题,培育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一体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真实生活出发,通过展开课前调查研究、主题采访等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背景知识图式,提升学习热情。

课前,围绕党史教育主题,教师要针对低、中、高年级段学生设计议前研学活动。在低年级段,教师可根据一年级上册第五课《我们的校园》中“这个地方很特别”的教学内容,以少先队室这一独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为载体,精心设计课前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记录所见所闻,交流收获,初步了解少先队队旗的含义,认识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在中年级段,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党领导下我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前调查研学活动,通过网上搜索、实地寻访等方式了解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并和家人交流过去中国交通、饮食、环境、科技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同时鼓励学生以照片、视频、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高年级段,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厘清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教师可结合国庆假期设计“红色博物馆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参观探访的过程中明晰历史线索,并选择其中一个关键时间点,讲一讲经典故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2]。

值得注意的是,在议前研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先独立自主收集资料,再通过与同学交流互动,补充完善信息,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认知去探寻新知,从而让其高效率地实现“分层式”学习。

三、一体化展开深层研究,“差异化”构建知识体系

在思政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丰富多元的课堂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解价值内涵;巧用信息技术,通过趣味探究与深入思辨,引领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强化价值认同。

(一)创设问题情境,建构基础认知

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层次渐进的问题情境,将主题学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融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理解和价值判断能力。

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充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图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习得关键知识。因此,在低年级段,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成果,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少先队室的作用是什么呢?”“你知道什么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象征吗?”“你知道少先队旗的含义吗?”等问题,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观察中加深对少先队的认识。在中年级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国庆假期自己通过自主探究、实地寻访等方式所获得的关于“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关键信息,让其在展示和交流中积累认知经验。在高年级段,教师可设计“看一看,说一说”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感知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并在汇报展示中激活已有知识储备,为其后续的深层学习奠定基础。

(二)深入趣味探究,厘清知识脉络

以低年级段为例,教师可结合绘本《三毛流浪记》,让学生了解三毛在20世纪初期的穷困生活,并尝试描述自己现在的生活,带领三毛看看现在的上海,在对比中说一说自身的体会,从而让学生坚定“心向党”的信念。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王二小放牛”等革命故事,通过“学习先锋人物”的活动,使学生深刻体悟革命精神,涵养家国情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学生能进一步学习革命先烈的的优秀品质,铭记革命历史,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中年级段为例,教师可在“新时代新生活”议题式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资源入手,围绕“交通发达”话题,在“假期行程我推荐”活动情境中展开深层探究。有学生提出自己假期时途径南京长江大桥,教师可以此为线索,精心设置问题链:(1)南京现在有多少条过江通道?(2)“十四五”期间南京过江通道预计增加多少条?(3)大家知道十年前南京有多少条过江通道吗?通过三组数据的直观对比,学生能从身边的交通变化谈起,感悟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带领学生聚焦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多项世界瞩目的交通重点工程,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了解祖国发展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以高年级段为例,教师可在“中国有了共产党”的议题式教学中,依托文字游戏“重走长征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置路线图和障碍标志等方式,设计层次渐进的闯关活动,让学生了解党和红军面临的困难,体会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感受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学习革命精神,增强爱党爱国情怀。

思政课普遍理论性较强,学生易产生畏难、厌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重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层次渐进的任务活动中内化和巩固党史知识,认识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一体化设计德育活动,“互通式”增强价值体认

为了让党史教育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促使学生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以通过一体化设计实践活动,团结师生力量,强化政治引领,做好顶层设计,以“实、鲜、活”的形式承载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筑牢精神家园。

在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可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展开统筹规划,积极拓宽学习场域,搭建社会平台,通过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历史知识,厚植家国情怀。在低年级段,教师可通过开展“红色诗词我来诵”“红色电影一齐温”活动,引领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感受革命英雄勇敢无畏、艰苦奋斗的品质。在中年级段,教师可通过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经典我来演”等活动,促使学生在真挚的讲述中追思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在高年级段,教师可通过开展“激情党史我来绘”“红色歌曲我来唱”等活动,促使学生用想象的画笔、高昂的歌声回顾革命的峥嵘岁月,抒发爱国情感。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长廊、红色博物馆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知识和力量。

议题式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校德育的创新手段。在思政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在课堂议题式教学中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立足学生的真实生活,紧扣具有发散性、思辨性的议题统整学习内容,积极创设真实鲜活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学习兴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建构深刻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在议中学、议中研、议中做,促使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形成必备的关键品格,增强价值体认,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陈艳琴.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22(11):117-119.

魏国力,王娜,李铁铮.以“立德树人”推动思政一体化建设[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8(2):69-75.

作者简介:陈嘉月(1993—),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