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文本中的信息和逻辑关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结构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和要点,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应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阅读思维的重要活动。在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往往会存在阅读理解不够深入、阅读思路单一的情况。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降低文本阅读难度,让学生充分掌握文本主题,迅速厘清文本结构和故事情节,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一)降低文本阅读难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图文并茂地呈现枯燥的文本内容,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本结构和文本的重点内容。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直观地呈现文本内容,能有效降低文本的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受思维发展的限制,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常会出现羞于表达阅读观点的情况,这会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能用不同的色彩、图形元素将阅读思路、阅读想法等展示出来,有效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有效概括和分析文本的内容,提升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应用思维导图的要点
(一)控制好思维导图应用平衡点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引入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思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但这意味着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部分课堂教学时间,让他们绘制思维导图,如果教师控制不好思维导图的应用,就容易使阅读课堂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控制好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平衡点,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1]。
(二)关注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喜欢直接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模板,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模板完成内容填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在应用思维导图展开阅读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绘制、修正和优化思维导图,以此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创新应用策略
(一)创新思维导图预习活动,提升学生自主理解能力
预习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堂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创新应用思维导图设置预习活动,让学生有逻辑地进行课前预习,将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放入思维导图中,并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能根据相应的预习路径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走月亮》一课时,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设计预习活动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工具从字词、句子和中心主旨三个方面展开预习,并结合自己的预习阅读情况,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比如,在字词方面,学生可在预习过程中将生字找出来,放入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并了解生字的读音和意义;在句子方面,学生可以将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句子圈出来,并分析这一句子的结构和内涵;在中心主旨方面,学生可在预习过程中尝试总结每一段落的主旨,并将其融入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思维导图预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的预习更有逻辑性和方向性,还能锻炼学生整理、提炼信息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2]。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思维导图框架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思维导图框架,梳理阅读文本的脉络。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让学生从点、线、面等角度出发,有逻辑地完成文本阅读,建构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框架,以此使学生精准把握阅读关键点,掌握文本的写作思路和文本思想。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点、线、面等角度出发,理解该文本的写作思路、文本脉络以及文本主题思想。在展开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题目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有逻辑地展开自主阅读。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文本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2)在文本中作者描写了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子?(3)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爬山虎在往上爬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进行有目的、有逻辑的阅读,并以“爬山虎的脚”为中心词,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分支,逐步建构思维导图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融入相应的内容,完善思维导图。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更有目的性。在构建思维导图框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进而掌握描写事物的基本方法[3]。
(三)发挥思维导图辅助作用,梳理阅读教学难点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虽然能使阅读课堂更加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容易出现绘制思维导图占用较多时间的问题。对此,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仅仅是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过于依赖,应合理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有效突破阅读教学的难点。
例如,在《爬天都峰》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写作思路等,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综合分析文章中心主旨,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该文章中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角色?(2)这些人物角色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3)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应用思维导图分别写出人物角色、文本故事和故事发生的时间等。比如,有学生简单地写了故事人物为我、爸爸和老爷爷,人物角色之间发生的故事为爬天都峰,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某一个假日。这名学生的思维导图非常简洁,充分提炼出了文章中的关键词。在学生结合问题运用思维导图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词后,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文章,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内容时,很容易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达成阅读课堂学习目标。
(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思维导图的拓展
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想实现阅读课堂的创新,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思路进行启发,以此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思维导图的灵活应用和拓展。
例如,在《题西林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思维导图融入阅读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思路,让学生明白思维导图绘制要点。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应用思维导图呈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白本课的教学活动难度是逐渐增加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建构意义和建构目的。在正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预习成果,解答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存在的疑惑,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思路,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和诗人两个角度出发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理解该古诗创作的基本信息。之后,教师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设置以体验情感为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拓展,融入“赏析”分支,通过合作交流探讨每一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可在小组内讨论诗人在创作时怀着怎样的情感,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能了解古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了拓展阅读课堂教学,教师可引入该诗人的其他作品,并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阅读这些作品,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4]。
(五)借助思维导图,实现阅读技巧的迁移应用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应用思维导图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阅读技巧,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全面性,需要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和对比,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5]。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群文阅读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比不同文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在教学此单元时,教师可以动物为主题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动物”为中心词,结合相应文章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比如,在《猫》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梳理作者描写动物形象时使用的写作手法、写作结构等。在完成《猫》的思维导图绘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母鸡》《白鹅》这两篇文章,让学生尝试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在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后,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培养阅读思维能力,学会迁移应用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课堂学习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文章结构,明确阅读思路,有效降低文章的阅读难度,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作用,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教师要从阅读课前预习、阅读课堂教学和阅读拓展等角度出发,创新阅读预习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导图框架,梳理阅读文本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借助思维导图,实现阅读技巧的迁移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苏建华,全恒彦,周莉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J].教育观察,2024,13(2):70-72.
孙晓青,吴纯纯.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6):131-135.
王建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7):207-208.
安志延.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21(8):153-154.
梁群.浅谈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20(15):196.
作者简介:栾瑶瑶(1996—),女,山东省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
张 旭(1996—),女,山东省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
陶中华(1995—),女,山东省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
卢永丽(1998—),女,山东省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