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

2024-11-02 00:00黄祯
求知导刊 2024年25期

摘 要:跨学科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以及教学过程生动等特点,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要以“数”为本,挖掘其他学科中相关联的内容,加强跨学科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综合知识运用中实现全面成长。基于此展开详细分析,阐述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意义,提出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助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课标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立足于跨学科视角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发挥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助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积极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突破点,并组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能够打破分科教学的壁垒,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推进小学数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拓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广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准确认知,并在枯燥的学习中消磨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内容,理解数学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拓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广度,为学生高效开展数学学习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而言,单一的知识讲解和缺乏明确目标的学习会限制他们的发展,不利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而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实践性和生动性的数学课堂,鼓励学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解决问题,从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学生高效参与数学学习[1]。

第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主旋律。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改革。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挖掘不同学科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深化对知识的掌握,提升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

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通过融入多学科知识构建课程理念和目标,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融入主课程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2]。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包括明确目标、整合知识内容、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以及成果评价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立足教材内容选择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需要以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综合性主题,围绕数学知识进行合理拓展。主题的选择应遵循三个基本向度:学科课程、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基于这一要求,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明确主题并制订教学目标,从而充分发挥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优势,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为例。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围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图展开,教学目标是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图,学会制作图表和分析数据,发掘其中蕴含的信息。在进行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明确课程整合应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科学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EIDY+wF8yrcfMXV72RlFaQynHrQY0z1CFWmAWSe6fsw=生活中的问题,发展跨学科思维。

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主题和学情,融入小学科学课题《一天的生活用水》,从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出发,制订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并记录自己家一天的用水量,强化对统计表的认识。

(2)根据统计表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增强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方法的认识。

(3)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字信息,初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在实践中加深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提升综合能力。

(5)在数据分析中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节约用水意识。

明确主题和制订跨学科教学目标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实现高效教学。

(二)整合跨学科知识内容,明确教学方向

整合跨学科知识内容是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也是跨学科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要求教师打破或弱化传统学科边界,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课程主题框架,借助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性,搭建一个有机、系统的知识架构。具体而言,在确定跨学科课程教学的主题和目标后,教师需要依据主题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分解,找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结点,从而对课程教学进行重组,深化跨学科教学[3]。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时、分、秒》的教学为例,立足跨学科理念对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具体如下。

数学学科:(1)总结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性质和换算关系;(2)通过归纳,建立1小时、1分和1秒的时间观念;(3)组织竞赛,在实践中感知时、分、秒,增强时间意识。

语文学科:(1)总结关于时间的文学素材,体会文字的魅力;(2)了解关于时间的成语、谚语或者故事,感悟时间的重要性;(3)基于个人感受进行写作,表达对时间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在明确学科知识和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以教学主题和目标为核心对上述知识进行解构和重组。

数学与语文跨学科课程整合内容:(1)通过学习活动了解1秒、1分、1小时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强化对具体时间的认知;(2)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在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中,对单一学科知识进行分解,立足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跨学科课程整合,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明确教学方向,强化知识融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系统、有序、连贯的课程结构中主动学习和探索,促进他们的知识获取和全面发展[4]。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实践参与的活动,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让学生借助跨学科思维方法在自主探究中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重构,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仍以《时、分、秒》的跨学科教学为例,选择语文学科作为跨学科融入对象,结合教学主题和目标,明确数学与语文跨学科课程整合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立足课程内容,结合学情,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确保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跨学科学习活动中。

结合重组课程,设计学习活动如下:

(1)利用多媒体展示几项日常活动,如跳绳100下、心跳1下、看完1集电视剧、阅读1篇500字的文章等,并提供1秒、1分、1小时的选项,让学生进行对应连线,激发他们的参与和探究兴趣。

(2)学生回答问题:时间这个名词大家都很熟悉,那么,我们的生活是如何被时间支配的?你一般如何利用自己一天的时间?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利用1秒、1分、1小时,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呢?

制订教学流程:(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每组3—4人,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自我举荐或竞选确定1名小组长,并明确小组名称、口号,共同设计队徽;(2)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之间对时、分、秒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换算进行讨论,初步认识描述时间的单位,了解时间的表示形式;(3)结合生活经验,记录生活中自己能在1秒、1分、1小时内完成的事件,并立足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讨论时间观念,感悟时间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在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既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过程的总结,也是促进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关键步骤。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易逝,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还能通过多学科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开展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评价,深化学生学习效果

跨学科课程教学具有知识综合性和学习方式多元化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个性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立足跨学科课程教学特点,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5]。多元化评价首先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则要求教师既要注重成果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多维度、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时、分、秒》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小组成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他们进行综合性评价。比如,基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其中,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基于小组成果,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综合利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具体、合理的评价。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和自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让学生通过互评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和贡献。互评可以促使学生关注团队合作,增强责任感,也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估自己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情况。自评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他们自我改进和成长。

借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帮助学生从多维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反思和改进。多元化评价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高效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中,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新课标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法、升级学生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关乎教育改革效果。开展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不仅能推进新课标改革,还有利于拓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通过立足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整合跨学科知识内容、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以及开展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评价等手段,落实跨学科教学,发挥课程协同育人的优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黄健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J].读写算,2024(22):59-61.

王静.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4(10):66-68.

刘文生.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J].家长,2024(15):55-57.

李新峰.学科融合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4(20):69-74.

牛玉娟.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J].小学数学教育,2022(5):9-11.

作者简介:黄祯(1998—),女,江苏省宜兴市闸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