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点变化特征及教学策略革新研究

2024-11-02 00:00胡忠俊王思源何珊
求知导刊 2024年25期

摘 要: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每个学科知识体系、知识内容和知识要求的科学安排。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的知识点变化特征并制订针对性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度。为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立足统整视角,以辩证、统筹视域分析新旧课标内容,剖析新课标下的地理学科知识点变化特征,探寻契合变化特点的教学策略,以求优化地理课程教学模式,使地理课程教学更好地顺应新课改趋势,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地理;知识点变化特征;教学策略

迄今为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经历了数次修订,每一版课程标准相较于前一版,在功能、内容、结构、表达、实际应用等诸多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从最开始的“教学大纲”逐渐演变为“课程标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作为地理教学导向和指导地理教材编写的实质性改革。《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于教师来说,理解新课标修订的意义和具体内容,有助于掌握新课标视角下的知识点变化特征,实施针对性教学。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综合考量新课标要求,顺势革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下高中地理知识点变化特征的多维剖析

(一)地理知识框架体系的变化特征

地理知识框架体系主要指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组成的关系框架,体现的是知识间的顺承关系与逻辑关系。新旧课标中关于知识框架体系的内容有较大调整:旧课标在知识逻辑与综合性布局方面不够完善,未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设计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也未彰显知识点之间的紧密关联,导致知识模块之间存在界限分明、缺乏前后联系的问题[1];新课标的知识框架体系建构更具逻辑性与综合性,依据高一到高三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建构知识体系,注重各模块间的融通,有利于教师实施大概念、大单元教学。

比如,新课标将原先必修课程中的“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放在了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让学生在学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后,再综合所学知识与经验探究这两个较难的知识点。同时,相较于旧课标的“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新课标更强调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与“地理素养的综合性培育”,以基础知识为杠杆,撬动学生多元能力、多维素养的生成与深化。

(二)地理知识内容结构的变化特征

知识内容结构主要指知识内容的广度与相应教学指示,体现的是某个知识内容的范畴与教学指向[2]。相较于旧课标,新课标呈现的知识内容更为广泛。比如,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个模块中,新课标的知识点数量相较于旧课标整体增加了23.4%,涵盖内容也更具时代特色,涉猎广泛,从六大自然地理要素、地理信息技术到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均有涉及。同时,新课标针对不同内容提供了情境化参考,不管是实物情境还是材料情境,都比旧课标更为新颖、多元。比如,关于“野外观察”的实物情境有3个,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国家政策的材料情境有20多个,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内容结构的丰富性与情境性。

(三)地理知识学习要求的变化特征

知识学习要求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达到的目标层级,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新旧课标可以发现,旧课标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探究,要求学生突破认知的局限[3]。在知识理解与运用方面,新课标强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对学生知识应用的考查方式也更为多元。旧课标在这一方面未能系统布局,知识应用形式较为传统、单一,难以让学生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标。

综合分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变化的特征可知,新课标在整体上降低了知识难度,增加了知识内容,要求学生从多个维度出发理解与应用知识,突破了旧课标视角下地理课堂“以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桎梏。同时,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优化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化、探究化学习,倡导“学生为本”“素养为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聚焦新课标下地理知识变化特征,革新教学策略

(一)通过课标解读明晰知识关联,确定教学重难点

高中地理教师基于新课标视角革新教学策略时,应聚焦教学内容,综合解读课标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剖析知识点的内在关联,确定教学重难点,使整个课程教学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4]。这样,整个地理课堂才能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真正突出重难点,提升教学针对性,助力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时,首先要对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模块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进行细致分析,确定教学方向。比如,新课标提出“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其中,“结合实例”是对教与学的方法性要求,即教学过程既要情境化、案例化,又要让学生通过实例参与知识生成的整个过程,展现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解释”则要求学生理解聚落用地类型和功能区的空间特征,并能由此分析具体聚落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因素,从而生发对合理利用聚落空间的思考。

教师要根据课标的基本指向,综合分析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为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主要讲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具体包括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划分,是学生学习城镇知识的起点与基础。从章节关系来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城市功能区的空间特点,为后续农业、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的教学做了初步铺垫。因此,本节知识在内容层面、学习方法层面上有着重要的铺垫与示范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基本能够合理描述并解释特定区域的现象,对乡村与城镇具有生活感知经验。在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出发,引领学生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空间的结构,探讨如何贯彻“因地制宜”原则,阐述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基于上述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分析,教师应能明确本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结合实例,说明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难点是运用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分析现实乡村和城镇功能区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实施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

(二)多维拓展延伸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和完善教法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有了更强的开放性、统领性与探究性。基于知识内容结构的变化,教师应尝试从多个维度出发延伸课程内容,增加知识的广度,由此优化和完善教法,让更具科学性、融通性的教学方法支撑学生系统探究,提升课程教学效度,实现高质量教学[5]。

以“产业区位因素”为例,本单元所涉及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等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区位选择,并制约经济发展。针对本单元,教师要秉持“承上启下”的原则,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从“承上”角度出发,教师要引入初中地理中的农业、工业知识,指导学生衔接旧知识,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理解;从“启下”角度出发,教师要引入专业层面的地理学知识,如区域划分与规划、经济地理学等,拓展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探究维度。而后,教师要基于新课标实施大单元教学,具体如下。

1.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教师应紧扣“知识生活化应用”的原则优化大单元布局,可以创设“观测中宁县枸杞农业发展”“探秘沙特阿拉伯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揭示扬州大运河兴衰”三个情境,指导学生分别探究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师可以引入数字化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影像)、Google Earth,围绕区域地理实施直观化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ArcGIS、MapGIS和CAD等软件绘制区域地图,进一步明晰产业区位选择的特点。

2.设计大单元教学任务

教师应紧扣新课标提出的“问题式教学”“加强地理实践”等教学要求,优化布局大单元教学任务[6]。比如,针对不同案例情境设计任务时,遵循“在哪里—发生过什么变化—为什么在那里”的问题逻辑,引领学生从系统、全面的角度重构产业发展与地理区位的关系,完成案例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课外研学、跨学科探究等活动,强化知识应用的效能。比如,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让学生对本地区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方面做得出色的地方进行课外调研,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发展。在课外调研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衔接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分析影响本地发展的历史因素或时政因素,如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等,使学生的课外地理调研更具开放性、融通性与实践性,真正做到优质教学、高效教学。

(三)衔接核心素养明晰考查要求,锻炼关键能力

新课标中地理知识学习要求的变化反映了当前高中地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评测标准,核心是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7]。为此,教师要衔接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通过多维训练的模式,让学生迁移运用知识,获得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并在持续训练中将关键能力转化为核心素养,达到新课标考核要求[8]。

基于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应具备的地理学科关键能力主要有四项: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引入经典例题,引导学生逐层分析,培养关键能力。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探究后,可引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中的一道题,训练学生的关键能力。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图1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说明埃塞俄比亚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

(4)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不难看出,本题考查的关键能力为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逐层分析题目,清晰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比如,第一小题指向“评价”,让学生从水资源条件与地形条件两个方面评估埃塞俄比亚的灌溉农业。追本溯源,这一小题属于因果分析题,让学生由“因”(水资源条件与地形条件)分析“果”(灌溉农业),需要学生梳理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观点,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后两个小题指向“指出”和“说明”,虽然答题方向与第一小题不同,但是内核也是分析因果关系。因此,学生通过完成这一真题,能够有效训练因果阐释能力,在探究中创造性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知识,加深感悟与体会,真正达到深度学习状态。

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知识点变化的特征能为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提供有力支撑。高中地理教师应以变化的视角全方面审视新旧课标,梳理新课标下高中地理知识点的变化特征,基于特征探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革新方向。这样,地理课程教学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和体系化,驱动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充分彰显新课标特色。

[参考文献]

周慧,张杰,李栩,等.五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体系结构对比研究:以必修第一册为例[J].地理教育,2024(增刊1):227-229.

钟丹,肖显杨.高中地理新旧教材的比较分析与教学建议:以中图版和人教版为例[J].地理教育,2024(增刊1):233-235.

赵花,罗娅,彭红梅,等.新旧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难度定量比较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8):14-19.

胡博斐.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23(11):94-96.

金文龙.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实验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5):37-40.

周丽霞.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图像对比分析:以自然地理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4):71-73.

黄春仙,谭秋.高中地理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工业区位”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4):74-76.

李宗录.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新教材理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9):28-3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设置研究”(课题编号:SZUSYDL2023-1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胡忠俊(1979—),男,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王思源(1988—),女,上饶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何 珊(1985—),女,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