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表现:内涵、要素与指标

2024-10-31 00:00:00龙桂娥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15期

此论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xJkx22B456

引言: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学段安排、方法运用、教师指导以及师生关系的构建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让高中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为了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高中生能够正确看待现代文化,并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培养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的任务。而要提高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第一个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为原则。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和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第二个原则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本身,还应当包括其他的一些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意图等。因此,高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对高中生进行拓展性的训练,让高中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当中。

第三个原则就是以目标导向为原则。现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指导人们正确看待事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本,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情趣。

二、该研究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语言文字的传递,使信息得以有效表达的过程。现代文阅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现代文阅读是指读者在不违背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借助现代的媒介手段,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并能对其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阅读活动;从狭义上看,现代文阅读就是指在高中阶段,高中生以自然、生活、社会等为题材,以文学鉴赏的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并能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内化的过程。“现代”的含义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的意思:一个指人的思维,即我们所说的“人的理解”;另一个指的是人的情感,即我们所谓的“情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多元化、网络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阅读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现代文的解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进行现代文阅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写作的动机、作品的风格,并通过分析,理解文本的内涵。

其次,要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快速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再次,要注重积累,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大量资源,及时了解和积累更多的知识。

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同时还能对未知的问题有所准备,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提升高中生语文素质的目标。

(三)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现代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概念。现代文阅读理解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高中生进行现代阅读文本的解读、引导,组织高中生对所读内容的深层情感进行体验的一种过程。它包括了“理解”与“分析”两个方面的含义,“理解”就是要让高中生明白文章表达了什么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而“分析”则指的是如何更深层次地去把握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加强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表现:内涵、要素与指标的策略

(一)增加阅读数量,加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的多样性

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阅读的技巧,而忽视了高中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高中生掌握文章的文体特点,还要让他们学会理解作品的内涵。这也是培养高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引导高中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特点时,就可以结合《荷塘月色》的教学,同时还可以选择《背影》《绿》《匆匆》等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引导高中生深刻地感悟朱自清的散文特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前后期的语言特点差别很大,如《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采用华丽的语言、渲染的修辞语句,与学生早先接触的《背影》平实质朴的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别。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在阅读这篇散文时,结合自身的体会,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然后写上句式,再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形式,写出全文的结构;最后再点出重点段落,以荷塘与月色的巧妙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散文布局十分精妙,但恰到好处的散文构思往往需要更为深邃的文化解读,需要知人论世,充分为高中生补充作者“平常的自己”与“精神的自己”所经历的种种生平因果,高中生才能真正感悟文本内涵、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二)提高阅读质量,提升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高中生在认识事物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判断,从而形成对问题的科学分析,并能从本质上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一种能力。在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表达的效率,让高中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文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优化阅读形式,加强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是指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文章的形式,来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阅读内容为中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能有一个自我思考的空间,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师方面,要重视培养和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和启发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外的文章中,从而达到提升语文阅读的效率的目的;在学校层面,要加强对课堂的管理,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使老师的教与高中生的学能够保持良好的互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上,要注重锻炼高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并指导高中生参与到个性化阅读中去,增强其应用意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本文通过对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分析了高中生“理解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同时,也应注意激发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让其能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总之,笔者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