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新课程理念下,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我个人认为只有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始终保持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一堂课当中,什么时候调动学困生的兴趣效果最好呢?许多教师都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因此,我主要从地理教学中的“导言”入手,来第一时间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多、容量大,教学课时相对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这就导致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失去了光彩。结果,在开始上课时就已失去了调动学困生兴趣的绝佳机会。好的导言能激发学困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的心理,把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从而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研究。
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总称。笔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探索,充分利用新闻、历史、实验、电影、名人、画图等作为地理课的导言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现将几种有效的地理课堂导言案例总结如下。
一、激励式导言。学生是最容易被激励的群体。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
二、设疑式导言。对于高中生,学科知识由具体向抽象转化,由表面认知向理性认知方向发展,所以导言一定要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可根据高中生现阶段特点采用设疑式导言。
三、表演式导言。高中生表现欲较强,活泼好动,因此可利用这一特点给学困生创造表演机会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高一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画一条河流、一条铁路、一个铁矿、一个煤矿,请在座的未来的厂长、企业家、投资商思考并到讲台来讲解该地适合建什么工厂。学困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学困生选完后由此导入新课,而且课的内容已经讲了一半。
四、描述式导言。需要有很好的语言艺术,用经典、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困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例如: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导言中,我是这样描述的:人类真正对宇宙探索是从阿波罗号登月开始的。当年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看了一眼月面……走下最后一节扶梯(语速要缓慢,表情严肃,好像自己就是阿姆斯特朗),用英语说出那句经典的话:“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此时,气氛达到极点,学困生情绪高涨,顺利导入本课。
五、实验式导言。学生大多数喜欢做实验,喜欢直观,喜欢热闹,那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个特点来吸引学困生,来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2.4《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时我是这样进行导入的:上课时我拿了一个大大的透明玻璃容器放在讲桌上,在容器内一侧烧纸,并说道:今天我们上一节有趣的课。每到清明节我们就给故去的亲人烧去纸钱,当我们烧纸的时候,总能看到纸灰向四周飞去,好像有人把纸钱拿走了。那么,这个现象的原理是什么呢?这是一种地理现象,实质是我们要学的大气最基本的运动——热力环流。这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原理。通过以上导言讲述,让学困生了解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另外规律是可以掌握并加以利用的,一些规律若能加以合理的利用,就能造福人类。引导学困生对地理原理进行讨论,让学困生明白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有效导入的目的。
六、时事、热点式导言。结合最近热点、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把相关时事融入到相应教学中,通过这种导入,学困生马上能体会到学习地理的意义除了考试,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用地理思维关注生活,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许多学困生,学习文化课有困难,但实事新闻知道很多,从这一点入手就能有效调动学困生的兴趣,达到导言的实效性。
七、情境渲染式导言。利用音乐、图片、语言活动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融入到这种情境中来,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如学习《区域地理》青藏高原时,播放歌曲《天路》,让学生感受雪域高原,这么美丽的地方由于没有铁路,许多人们无法欣赏到,我国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修建了青藏铁路。为什么一条铁路要修这么多年呢?用优雅的音乐和美景吸引学困生,用情境引发学困生思考、关注,达到导言的生动性。
诚然,导言的种类还有很多,比如:提问式、启发式、复习式、实物式、课件式、故事式、漫画式、影像式、趣味式等等。导言是学习的导向,尤其新课的导言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整节课学困生的听课兴趣,不仅可以使学困生明确学习地理的轮廓和目的,同时也可引起学困生的思考和共鸣。好的导言是精心设计的,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的一步。
总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不仅可以把学困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借此还可以交给学困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地理学科成为一门能够吸引学困生去探索和思考的学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