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

2024-10-31 00:00:00陈艳芳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15期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综合素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更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不断实践,从而确保学生逐渐形成良好数学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思维方法 学生培养

引言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全面开启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课程改革。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并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递,还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维发展资源,开展创造性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能力

(一)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对课程本身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自我求知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数学课,创造更生动、更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情境中要有一定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1]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去解释或者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对数学学科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难点分散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要真正理解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内容是比较困难的,譬如说应用题、方程式等,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已经习惯了小学阶段的算术解法,还无法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解题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基础教学工作,要学生将原本复杂的数学关系转化为更简单的数学计算式,再搭配一些图表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难点知识,也逐渐培养更多维的解题思路。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初中生很容易受到自己经验思维的影响,在解题或者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习惯于套用过往思维方式,学习中缺乏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学生有些思路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有更广阔的数学思考与见解。

二、教会学生解题的方式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启发其思维,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思维可以变得更活跃。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式,不断传授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2]要强调各种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这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根本。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数学定理、推论等都是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的前提。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要能够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提升其认知能力。在给学生举例分析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该怎么做,还应该要学生了解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过程可以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但学生一定要参与其中,深入思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以及批判性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奇妙的想法,并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对推动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坚持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不断启发学生更积极地思考,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初始。[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不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辨别。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要能够通过创意与反思的相互印证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更缜密的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

四、结束语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要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并真正明白这些数学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要明白数学的真正奥义,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数学,并且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切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竺松涛.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电脑迷, 2023(17):94-96.

[2]赵莉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3(2):162-163.

[3]杨俊娥.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吉林教育, 2023(1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