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成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就应从跨文化交际的主客体两方面,即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和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共享的文化着手,寻求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突破口。借助冰山理论来分析跨文化交际的主客体,可以为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提出有效建议。
对跨文化交际主客体的把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结果。跨文化交际中的主体,即参与交际者的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中的客体,即所需要共享的文化。由于跨文化交际内涵范围具有广阔性,所以人们很多时候无法览其全貌、知其全态。以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参与跨文化交际,最终面临的只能是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而这股交际阻力我们可以暂时将之比喻为一座“交际冰山”,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源于跨文化交际主客体两方面。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无论是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还是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共享的文化,也都可以继续以冰山理论加以概括分析。
1 冰山理论基本介绍
“冰山理论”最初的提出者是弗洛伊德,1895年,他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了《歇斯底里研究》一书。其中在他的意识层次理论中,弗洛伊德将三个不同的层次意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比作了冰山不同的部分。他认为,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而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潜意识才对人的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心理学领域,“冰山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文学、管理学和医学等领域,这反映了这一理论具有广泛的普适性。那么“冰山理论”是否也可被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学领域,为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做出理论指导呢?笔者认为是可行的,也确实有前人做过探索尝试,并提出了相关理论。
2 交际冰山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再加上交际个体成长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地习得了各自文化模式下特定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建构了本民族特有的一个文化身份。这些都会导致文化共享的低效性,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阻力,最终导致交际失败。
在分析一个失败的跨文化案例时,人们容易发现的往往是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即交际者不适当、不得体的语言或是非语言的交际行为,却容易忽视隐藏在“水面”下的那部分,即驱动交际者行动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观念。比如说许多留学生初到中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周围的许多中国朋友常常会问“吃饭了吗?”通过老师的帮助,他们可以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询问型问候语,并非需要给出正确的回答。但是仅仅了解这种交际行为是不够的,他们若是再遇到“上课去啊?”“学习呢?”等话语时,仍然会是一脸茫然。
这种解释方法并不能见效,因为跨文化交际的场景是具有多样性的。在解释某种交际行为时,绝不能忽视其背后驱动行为产生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观念。在中国,熟人之间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往往在非正式场合打招呼时,采取几种方式。一是看对方正在做什么事,如问“散步呢?”;二是估计对方要做什么事,如问“出去啊?”;三是估计对方刚做完什么事,如问“买菜去了?”;四是将近阶段双方已知的某件最突出的事作为话题提问,比如上午全校学生都要检查身体,人们见了面就可能问“查过了吗?”[1]。学生们只有了解了中国人询问型问候语背后所蕴含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观念,才能真正理解,举一反三,从而适应这一交际行为。
要突破“交际冰山”的阻碍,必须从其产生的源头出发,找到突破口。而“交际冰山”的产生与跨文化交际主客体双方紧密相关。正是跨文化交际的主客体、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和交际过程中所需要共享的文化分别存在“交际能力冰山”和“文化冰山”,才凝结成了一座大的“交际冰山”。
3 交际能力冰山
跨文化交际的交际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把握在交际者自己手中,取决于自身所具有的交际能力。毕继万提出[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以及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四部分所组成的综合能力。根据这四部分能力各自的特点,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大类。
显性因素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这一部分就像是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直接体现在交际者外部的言行举止中。相对来说,这一部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更受重视,也更容易通过不断学习并随着交际经验的逐渐积累,得到显著提高。
相比之下,属于隐性因素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就犹如隐藏在“水面”下的那部分冰山,虽说作用于内部,在深层次上发挥着它的关键作用,影响着交际效果,但由于没有外在有形表征作为载体,因此很容易被人们遗忘。跨文化适应能力要求交际者善于克服文化休克的障碍,正确了解和认识新文化或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对象,对自己固有的行为举止、交际规则、思维方式、思想感情等做出必要的调整。必要时,还要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做出必要的改变,以便适应新文化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环境。而要求交际者淡化本民族语言文化对自己认知风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产生的烙印,绝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4 文化冰山
毕继万首次提出了“文化冰山”这个概念,并对此做了详细阐释。他认为,文化就像一座“冰山”,人们对于浮在“水面”上的语言、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和交际方式等表面现象比较容易发现和识别。而对隐藏在“水下”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交际动机与态度,以及交际价值却难以发现和识别。而正是这些“水下”因素决定着表现在外的语言、行为举止、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文化冰山”概念中的“文化”更多的是聚焦于跨文化交际者所属的不同文化背景,将之视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属性。而本文所讨论的“文化”,是将“文化”视为跨文化交际的客体,即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所需要共享的文化。
文化三角理论是分析文化时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3],即将某种文化分为文化产物(书籍、音乐、工具、食品、游戏等)、文化习俗(社交范式)和文化观念(意义、态度、价值观、想法)三部分。文化观念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习俗中,而文化产品和文化习俗反映文化观念。除了三者两两之间的关系,若是将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那么冰山模型同样可以适用其中。
文化产物和文化习俗,是人们可感可触的部分,如同冰山漂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容易引起交际者的注意。而文化观念需要以文化产品和文化习俗作为载体体现其存在,其庞大复杂抽象的体系就如同隐藏在“水下”的那部分冰山,易被交际者忽视。比如,老北京的茶馆文化,留学生初次体验时可触可感的就是作为文化产品的大茶壶、八仙桌和戏台等,以及中国人喝茶的方式,中国人喝茶时喜欢大声聊天,看戏时喜欢大声叫好等文化习俗。若是仅止于此,他们也能照样画葫芦,模仿地有模有样,让中国人误以为他们早已入乡随俗。然而,事实却是留学生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并无法自然而然地从自己所见所闻中体会到中国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向往休闲生活方式的人生追求以及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5 应对策略与建议
5.1 加强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克服“交际能力冰山”
为了扭转目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重外在而轻内在的不平衡局面,应努力通过“水面”阻隔,从能见到的、表面的交际能力部分转向深入挖掘其核心,激发蕴藏在交际能力深处的交际潜能。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提高对异质文化的包容度,愿意适应异质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经过社会群体的代代相传,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虽然有其产生之初就拥有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不应被比较、被衡量、被贴以优劣等级的标签号。面对与自身所熟悉的文化环境迥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开始时因受到文化冲击带来的文化休克状态是正常的,也是每个人会经历的。但之所以不同人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就是在于经历文化休克后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了抗拒到底,而有的人选择了包容适应。不同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所以应调整态度,面对庞大复杂的异质文化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包容,愿意适应。一个正确的态度为跨文化交际的开展提供了可能。(2)提高对异质文化的参与度,主动适应异质文化。愿意适应之后就应付诸实际行动,然而行动的效力如何取决于交际者对异质文化的参与度与融入度。若只是道听途说,便容易三人成虎,歪曲事实和真相,曲解异质文化的内涵。因此,面对异质文化,首先应乐于与异质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进行直接的交往与沟通,使自己以体验者的身份在亲身参与和直接交流后再去认知、去理解,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其与母语文化的差异,并深入挖掘差异的根源,主动尝试着适应这些差异,建构自己对异质文化的客观态度,而非在他人主观的叙述或是带有人为色彩的图片影像等资料中建构对异质文化的态度。
5.2 加强文化体验后对文化观念的探索,克服“文化冰山”
一个完整的文化体验过程由认识文化产品,感受文化习俗以及理解文化观念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一次完整的文化体验过程,只能说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因此,在认识了文化产品,感受了文化习俗之后,还应主动去探索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扩大自身文化探索的视野。在跨文化交际的初级阶段,交际个体的文化探索视野总是有限的,并且在初期,由于语言障碍、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休克等多种不利客观因素的存在,更使得要打破文化探索视野的局限性变得不易。但是不易并不等于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更长的学习过程,让交际者在积累众多实践经验后能逐渐形成一种思维惯性,不仅仅止步于体验文化习俗这一环节,而能在见证形式纷繁多样、气氛热烈浓郁的文化习俗后,继续静下心来理性思考,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2)增强移情能力,以异质文化视域进行解读。交际者具有探索文化观念的思维惯性后,接下去就需要对文化观念进行解读。虽然直接询问当地人某种文化习俗现象所蕴含的文化观念,是既准确又便利、经济的方法,但这一“捷径”并不利于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思考的能力,还会影响其在高级阶段的学习质量。跨文化交际应该鼓励交际个体多尝试对某种文化习俗现象背后的文化观念进行独立的解读,而是否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就会直接影响到解读的准确性。因此,交际者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移情能力,使自己能够摆脱母语文化的束缚,消除文化中心论,合理转换文化立场,适当调整文化身份,将自己置身于异质文化模式中,以异质文化视域进行解读,才能够领悟到某一文化观念的真谛。
引用
[1] 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37-46.
[2]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3] 海伦娜﹒柯顿,卡罗尔.安.达尔伯格.语言与儿童[M].唐睿,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任扬(1992—),女,浙江慈溪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