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浅析

2024-10-31 00:00:00伊日贵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9期

本文在历史文化视野下,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轨迹。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凝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志着我国民族由多元走向一体的深刻转变。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为基石,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形成了我国宗教信仰多元并存、和谐发展的独特格局,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在推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文旨在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的伟大意义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人们共同体,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有效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且,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来创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多元”体现在中国各民族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一体”则强调这些民族在共同的历史、命运、文化和国家认同下的统一性。这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列强侵略敢于斗争的精神支柱。面对国家危难时,全国各民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外侮,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并且,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大团结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全国各族人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形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

2 结合历史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源

在夏商时期,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自称“华”或“夏”,而将周边地区的民族统称为“夷”。到了西周时期,为了更细致地划分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逐渐形成了“五服”的制度。由于夏、商、周三朝在文化和制度上的差异性相对较小,因此常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概念已经初现端倪,主要指位于统治中心的王城丰镐一代,而周边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为蛮、夷、戎、狄。中华文明的发展始终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精髓,还积极吸纳了草原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2]。

在西周末期,周王朝势力衰微,礼崩乐坏,曾经在西周初期建立的贵贱秩序和华夷尊卑观念都受到剧烈的冲击,并且各民族在斗争与交往的过程中彼此进行更加密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华夷一统的整体观念。春秋时期,四周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更加密切,无论是和平的交流还是冲突,都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与发展,为蛮、夷、戎、狄等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到了战国时期,大规模的民族交往和相互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民族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民族融合。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也为后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华夷一体的思想观念在士大夫阶层逐渐萌发且获得一定的发展。流传下来的“唇亡齿寒”这一成语,深刻阐述了中原的华夏族与边境少数民族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由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加深,大多数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与认同感。甚至一些中原士大夫认为,只要具备较高的德行,都可以成为受天命的皇帝。至此,华夷一体的观念已经彻底在人们的心中落地扎根。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矛盾比较突出,且呈现出民族大分裂的状态。但是,在“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下,各民族政权都为争夺正统的文明继承者而进行争斗,充分展现出少数民族对华夏传统政治伦理与历史文化的深刻认同,进而发展出“华夷皆正统”的全新理念,进一步推动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的交融,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政权的稳定统一,并进一步推进了“华夷一体”的发展进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隋唐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对“华夷一体”的理念保持高度推崇的态度,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放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常言“四夷为一家”“自古皆贵中华、贱狄戎,朕独爱之如一”,这就让“华夷一家”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

宋辽夏金元时期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契丹人统一了长期分裂的中国北方地区,并建立了辽王朝,在推广中原文化的同时,还加强了南北各族文化间的联系,为民族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金太祖在发动灭辽战争时特地下诏保护图书文籍,充分展现了金人对汉文化的汲取与整合。元世祖忽必烈则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对漠北旧俗进行一系列改革,实现统治体系与文化制度的“汉化”。

元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封建国家完成了彻底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在客观层面为民族融合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各民族实现更密切的交流,实现民族文化的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这些政治手段让“民族统一”的观念彻底扎根在每一位民众心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完善与发展。

3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与发展

民族共同体主要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且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经济活动的民族的统称。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发展[3]。

3.1 在政治观维度上的意识转变

传统的“王权一统”政治观主要强调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在王权统治范围内充分展现政权统一的情况。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强调: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动摇、不能含糊。这既是对传统政治权威统一性的继承,又融入新时代民主权利,对传统“王权统一”的政治观进行扬弃与超越。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原先掌握一统政权的“封建帝王”转变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者。在封建帝王的统治体系当中,帝王运用自身的权力对国家的臣子与民众实施专制统治,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着仿若鱼水一般亲密的关系,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实现集中统一领导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

第二,新时代政治权力由原本的王权独尊转变为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且,在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可以发现,帝王获得政治统治权是通过武力手段获得的,且政治权有着极强的排他性,是一种自上而下行使的政治统治。但是,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各民族自身独有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并且还能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实现民族自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统一与自治相结合”与“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这两个结合,为民族自治区提供依法自治权,解决地方特殊问题,同时还能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一种维持在国家政权统一基础上的自治制度。

3.2 在疆域观维度上的意识转变

传统的疆域观只是指某个族群生存的地理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权概念随之出现,这又为传统疆域观增加一层新的主权含义:一个国家对其辖域内的土地和人民有着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统治权。与原本的疆域观相比,新时代的疆域观则更凸显出民主含义,主要表述为维护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完整,并将其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中国梦、民族复兴的目标。这一观念的提出对传统的疆域观实现了扬弃与超越,具体表现为:

第一,对其他国家的领土主权保持承认并尊重的态度,这与传统疆域观所呈现出的排他性,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但对领土主权与国家疆域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则进行着重强调:世界各国主权和领土权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等。

第二,表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应首先采用和平手段。传统的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手段主要为武力手段,比如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蒙古先后灭南宋、金、西夏等政权等历史事例,这些历史实践无一不在说明封建王朝维护领土主权的方式是一种践行丛林法则的武力手段。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采用武力手段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之前可以先采用和平的方式维护领土主权。

3.3 在文化观维度上的意识转变

我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以仁爱、正义、自强等理念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价值观进行思想统治,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则强调: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更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与超越。

第一,新时期的民主文化观中更强调政府为人民服务,而封建社会时期的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三纲五常”也是对统治阶级本身的政治权力和独裁政权的保护,并利用儒家文化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统治作用,来为统治阶级的执政权合法化服务。新时期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观更注重发展群众基础+BU3Z04nUcSKchy4bjZiSg==文化,贯彻“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全面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与传统的儒家统治文化在根本性质层面就有着巨大的区别。

第二,由原先对核心文化价值的文化强制到如今的文化认同。在封建社会背景下,主要采用强制手段确定儒家文化的独尊地位,在新时代文化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人们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这也是推动民族团结的根本。在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可以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有效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认同[4]。

4 结语

从上述几个方面的论述当中可以看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起源到现如今的创新发展经过许多意识形态的转变,由最初的民族融合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都可以看到中华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并共同创造出灿烂光辉的中华历史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事业提供良好的基础。

引用

[1] 江涛,何治民,柴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演进、核心要义及文化进路[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24 (2):51-66.

[2] 李良品,彭福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2024(1):49-58.

[3] 王延波,郭宇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山西日报,2023-10-24(010).

[4] 张志英.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23(4):25-28.

作者简介:伊日贵(1996—),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人,硕士研究生,统战理论与社会文化教研室教师,就职于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