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和重塑观众的视觉惯性

2024-10-31 00:00:00蔡莉慧卢少珊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9期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以下简称马蒂斯)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以其大胆的色彩运用和创新的形式而闻名。他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念,挑战并重塑了观众的视觉惯性。马蒂斯通过对色彩的独特处理,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色彩规则,在心理和生理层面为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他的色彩革命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后来的艺术家带来了宝贵的启示。通过对马蒂斯色彩运用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的独特魅力,并挖掘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更多应用潜力。

1 从挑战到重塑:马蒂斯的色彩革命

马蒂斯凭借其大胆的色彩运用以及对传统色彩法则的突破,成为野兽派(Fauvism)运动的领军人物。他认为色彩不仅是再现现实的工具,更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作为一位充满“野性”的画家,马蒂斯在艺术上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绘画观念的颠覆和重塑。他通过简化的艺术表达,让画面传递出更强烈的艺术情感。这种简约并不是对自然的简单记录,而是通过艺术语言传递情感。

马蒂斯继承了印象派对色彩运用的革新精神,放弃了传统的透视和光影效果,采用更加生动和纯粹的色彩,强调色彩在表达情感和形式上的作用。他致力于追求色彩和形式的简化,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再现。

他的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升华,展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马蒂斯还强调色彩的表达功能,通过色彩诉说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这种创新的艺术语言使他的作品富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夸张、对比和非自然的色彩组合,马蒂斯挑战并且重塑了观众的视觉惯性。他经常使用互补色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和张力。这种色彩的独立性和表现力使他的作品在视觉和情感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马蒂斯的色彩革命不仅在形式上挑战了传统绘画规则,还在心理和生理上引发了观众的全新体验。他的作品促使观众重新调整和适应,通过非传统的色彩组合和强烈的视觉对比,引发人们对艺术和色彩的新理解和思考。

1.1 色彩的独立性

马蒂斯强调色彩的独立性,认为色彩本身具有表现力,不必依赖于物体的固有色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他说:“我画秋天的景色从不考虑什么样的色调比较适合,我只管画这个季节激起我的一种感觉。[1]”这种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成为他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

首先,在马蒂斯作品中,色彩常常成为画面的主角。他运用生动鲜艳的色彩块来构成画面,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组合和鲜明对比来传达情感和意境,使得观者的注意力集中于色彩本身而非物象。这种对色彩的解构和重组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同时也挑战了传统绘画观念中形象与色彩的关系。

其次,马蒂斯的色彩运用不受现实世界的约束,而是建立在对色彩本身特性的深刻理解之上。他善于利用纯粹的色彩和简洁的形式来创造出抽象而富有表现力的画面。通过大胆而自由的色彩组合,表达出丰富的lUy7M4L7l00qSIVzULqROFlEXDnb5rkU5Kh8gn1HzX4=情感和内涵,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

在《画家笔记》中马蒂斯这样说道:“我不能奴隶般地抄袭自然,我必须解释自然,使它服从绘画的精神,我在所有色调中找到了他们的关系,这种关系必然会造成某种色彩的生动和声, 就像一件音乐作品的和声。[2]”例如,他在《戴帽子的女人》中,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描绘人物的脸部,打破了传统的色彩再现规则,主动地运用色彩去探索画面的内部结构。

马蒂斯的色彩观念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对色彩表现力的探索和实践。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为后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通过对色彩的独立性的理解和运用,马蒂斯为艺术界带来了一场变革,使色彩成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媒介之一。

1.2 色彩的大胆对比

马蒂斯画面色彩的大胆对比,是他艺术风格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他经常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创造出视觉冲击。这种对比不仅使他的作品更具有视觉吸引力,同时也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情绪。

在《红色房间、蓝色餐桌上的静物》这幅作品中,马蒂斯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作为背景,这种红色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张力。红色背景与蓝色的桌布和绿色的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活力和生动感。红色、蓝色和绿色这三种互补色的组合,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张力和动态感。这种大胆的对比不仅令人眼前一亮,也让观者产生了对于画面深层次含义的思考和感受。

马蒂斯对画面对比关系的运用不仅限于色彩,还包括形式和线条的对比。他常常将简洁的形式和线条与丰富多彩的色彩相结合,使得画面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有统一的整体感,展现了马蒂斯对于形式和色彩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和处理方式。

总而言之,大胆地运用对比,是马蒂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通过对色彩、形式和线条的对比运用,他创造出了充满活力和张力的画面,同时也挑战了传统绘画观念中对于色彩和形式的固有认知,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3 色彩的平面化处理

马蒂斯对画面色彩的平面化处理是他艺术风格的又一显著特征,他摒弃了传统绘画中透视和明暗的处理,运用平面化的色彩形状进行构图,使画面更具装饰性和抽象性。在马蒂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被用来构建画面,而非仅仅是再现物象。他将画面分割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色彩块,这些色彩块通过形状的对比或者颜色的不同性质产生视觉上的对比和平衡。这种平面化的处理方式使得画面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透视深度,呈现出一种平面上的组合和装饰性。与传统绘画中的透视和明暗处理不同,马蒂斯的平面化处理强调了色彩在画面中的独立性和表现力。他通过大胆的色彩组合和简洁的形式,创造出了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力的画面。这种抽象化的表现方式不仅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现代感,也突出了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地位。

马蒂斯色彩的平面化处理挑战了传统绘画观念中关于透视和明暗的固有认知,将艺术的表现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度。马蒂斯通过对色彩和形式的平面化处理,使得艺术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表现方式,而是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例如,《舞蹈》系列作品中,舞者的身体以单纯的色块和线条呈现,背景采用平面的蓝色和绿色,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马蒂斯色彩运用原理的分析

马蒂斯强调色彩的独立性,认为色彩本身具有表现力,不必依赖于物体的固有色来表达情感和思想。有学者认为:“颜色是与人的视觉系统、神经通路以及大脑皮层等生理结构有密切联系的主观物理量,因此观察者的视觉心理、生理状态、观察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颜色感知。[3]”例如,大多数人对色彩的感知方式基本相似,但也存在文化和个体差异。不同文化可能赋予特定颜色不同的象征意义,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马蒂斯作品中的色彩并非简单的视觉表现,而是一种象征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他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和对比,创造出独特的情绪和氛围,使观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艺术家内心的世界。十九世纪,德国生理学家赫林提出了“心理学原色”理论,认为青黄、红黄、黑白等原色对人的感觉、情绪和思想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情感反应[4]。比如,红色通常被认为是激发活力和兴奋的颜色,而蓝色则常常被视为平静和安详的颜色。马蒂斯深入理解了色彩的这种心理作用,并运用在他的作品中。通过大胆而丰富的色彩组合,马蒂斯能够在观众心理上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他常常运用明亮、饱和的色彩来表现喜悦、热情和活力,同时使用冷色调来表现宁静、忧郁和沉静。例如,他的《舞蹈》系列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描绘出舞者们欢快舞蹈的场景,使观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音乐和舞蹈带来的愉悦和活力。而在《房间装饰图案》系列作品中,却运用了冷色调的色彩来表现宁静的室内场景,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安详平静的氛围。总的来说,马蒂斯通过对色彩的精准运用,不仅在视觉上令人愉悦,更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使观者与作品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他通过色彩的表达,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创造出了一种直观而深刻的情感交流方式。

马蒂斯十分重视色彩和形式的表达,平面化处理让他的作品在视觉上更为简洁和鲜明,通过摒弃传统的空间透视和阴影效果,避免了绘画中常见的三维深度感。这种方法使得色彩和形式得以突出展现,画面上不再被复杂的光影变化所干扰,而是专注于色彩的纯度和形式的简洁。平面化处理增强了马蒂斯作品的装饰性,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图案感。他通过简化形状和使用鲜艳的色块,让画面的构成元素更加突出有序。这种风格不仅赋予了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展现了马蒂斯对装饰艺术的兴趣和探索。平面化处理简化了马蒂斯画面的表现方式,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在形式上变得更加直接和明确。他去除了传统绘画中的复杂空间关系和对于细节的描绘,将画面转化为一个统一的平面,使形状和色彩成为画面中最突出的元素。这种处理方式使他能够把精力集中在色彩的运用和形状的构建上,不受繁琐细节和透视效果的干扰。每一笔色彩和每一个形状都直接传达了艺术的情感和意图,展示了他对形式和色彩表达的独特视角。马蒂斯通过这种处理方式,打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使得色彩不仅仅是物体的外在表现,而成为传达情感和创造氛围的主要手段。

3 结语

亨利·马蒂斯通过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创新,不仅挑战了观众的视觉惯性,也重塑了艺术表达的方式。他的色彩革命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并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马蒂斯在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色彩法则,将色彩的表现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大胆运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不仅创造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张力,也让观众重新审视和感受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马蒂斯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将色彩从物象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语言。其次,他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带来震撼,也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通过对色彩的精准运用,他能够直接传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情绪,使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最后,马蒂斯的色彩革命丰富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段,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引用

[1] 李黎阳.野兽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6.

[2] [法]亨利·马蒂斯.画家笔记[M].钱琮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6.

[3] 马佳飞.基于激光显示系统的异常三色视者的颜色感知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

[4] 张继渝.设计色彩(第2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蔡莉慧,女,浙江东阳人,本科,就读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卢少珊(1983—),女,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就职于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