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宇宙经济本质上属于注意力经济,其基本矛盾在于沉浸式体验的无限需求与个体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之间的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以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作为解决机制。数字化身基于Web 3.0技术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参与经济活动。数字通证则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化货币,促进其流通。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的发展促进用户跨平台的流动性,推动元宇宙经济趋向多中心化发展。因此,政府应从优化注意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激励技术创新,强化内容与通证的监管,促进平台多样化与互联互通,以激发元宇宙经济的活力。
关键词:元宇宙经济;注意力经济;数字化身;Web 3.0技术;数字通证;区块链技术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48-2024(05)-0021-11
一、问题提出
元宇宙是基于第三代互联网(Web 3.0)技术构建的,融合了数字虚拟空间与物理现实空间的新型空间。Web 3.0技术的核心包括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或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为代表的高速信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区块链、非同质化通证(NFT)、数字货币和数字孪生等技术①。在这些技术的支撑下,Web 3.0技术具备了“全面且真实”的特征,因此也被称为全真互联网。具体来说,“全面”是指数字虚拟空间与物理现实空间的深度融合,“真实”则是指数字化的场景重现所赋予用户体验的真实性。“全面”和“真实”是全真互联网区别于前两代互联网的本质特征,重塑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在Web 3.0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了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的元宇宙空间。元宇宙空间的虚拟性体现在应用场景在数字虚拟空间的数字化还原,而现实性则体现在数字虚拟空间的运行逻辑和应用场景对物理现实世界的高度复刻。通过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元宇宙空间可以构建起连接现实活动和虚拟活动的桥梁,为用户提供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人们在元宇宙空间中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构成了元宇宙经济。首先,这些经济活动涵盖了基于Web 3.0技术展开的支撑性技术创新,例如硬件设备的研发与更新、软件内容的构思与创作,以及元宇宙空间秩序的构建与维系。其次,用户依托硬件设备进入数字空间后,还会进行生产、消费、娱乐、交易、分配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生产活动主要包括虚拟办公会议、产品制作模拟等,消费活动则包括虚拟产品(如游戏道具、数字服饰)购买等;娱乐活动包括观看虚拟演唱会和参与元宇宙游戏等;交易活动涉及虚拟土地拍卖、数字藏品购买和数字资产交易等。通过这些活动,元宇宙正在构建一个自我完善的经济系统,该系统与物理现实世界并行运作[1]。
上述元宇宙经济活动吸引了众多企业,它们竞相布局元宇宙相关产业并发布产品。例如,在元宇宙发展战略层面,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将办公活动视作元宇宙的核心功能,并围绕元宇宙的生产应用进行布局,而美国领先的游戏公司Take-Two的首席执行官施特劳斯则意见相左;在元宇宙硬件设备领域,字节跳动公司收购VR软硬件研发制造商Pico,而谷歌、华为等公司也分别推出Mirage Solo、VR Glass等VR头显产品;在元宇宙操作系统领域,苹果公司正在开发名为现实操作系统(reality OS)的全新系统;在元宇宙娱乐产品领域,Facebook更名为Meta,腾讯公司投资了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称的沙盒游戏平台企业罗布乐思,百度公司则推出了首款国产元宇宙社交产品“希壤”。国内众多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扶植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力争打造文旅内容元宇宙应用示范区;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系统布局元宇宙产业;浙江、深圳等20余个省市纷纷为元宇宙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扶持相关产业落地。
然而,元宇宙经济实践活动频繁遭遇挫折:Facebook 改名Meta后,其用户基数和日活跃用户数不增反降。Meta的Reality Labs部门,专注于VR、AR和社交平台的宇宙项目开发,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运营亏损总额高达94亿美元,同比上升超过30%。国内方面,字节跳动公司尝试开发的社交元宇宙“派对岛”和内容推荐元宇宙项目“可颂”等在2022年相继暂停运营,促使公司重新审视元宇宙布局。腾讯公司在2022年6月正式宣布中止其虚拟现实硬件领域的进军计划,该部门的发展重心和未来路径有待重新规划。随着资本热度减退,许多元宇宙产品纷纷折戟。更令人沮丧的是,对元宇宙的关注度和讨论量急剧下降。《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杰玛·凯利指出,2022—2023年“元宇宙”一词在谷歌趋势中的搜索流量下降了约80%。目前来看,元宇宙的未来仍旧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
因此,要推进元宇宙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实现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需要明晰元宇宙经济的本质问题:元宇宙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什么?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在元宇宙中是如何开展的?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形态,元宇宙经济与传统的数字经济形态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为何元宇宙经济特别依赖数字货币?其货币化的产生基础和价值来源又是什么?此外,从平台的视角来看,如何实现元宇宙中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许多研究和文献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内容生态、关联技术、场景应用等多个领域,如陈永伟等[2]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两重经济循环进行对比,指出元宇宙经济是一个虚实融合的三重经济循环,其稀缺性来自虚拟商品;袁园等[3]则认为,元宇宙经济建立在数字货币的价值基础上,是一种高度发达的通证经济。但上述研究大多还是一些描述性的讨论,对元宇宙经济本质特征及其运行规律缺乏深入探讨。基于对元宇宙中各类经济活动的分析,不难发现元宇宙的运行离不开注意力资源,从注意力视角切入或将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元宇宙经济。对此,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注意力视角切入,拟通过梳理元宇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系统回答上述问题。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首先,采用注意力视角,将元宇宙经济的本质明确为注意力经济,进而将元宇宙经济的基本矛盾明确为沉浸式体验与注意力资源有限的冲突;其次,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本文指出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的引入是重要途径,为元宇宙中的社会体系和货币体系注入了注意力基础,弥合现有文献对这两个问题的隔离;最后,由于数字化身的多平台栖居,本文论证了元宇宙经济将会是多中心结构,而非完全的去中心化。因此,本文有助于深化对元宇宙作为新型数字经济形态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从而更好推动元宇宙相关产业发展,并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益启示。
二、文献综述
本文从注意力的视角探讨元宇宙经济,因此首先对注意力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所谓注意力,是指将人的关注指向和集中于客观物体的能力,由于其天然拥有一天24小时的上限,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资源。注意力经济则是指围绕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加工、分配、交换和消费所展开的一系列人类活动的总和[4],作为稀缺资源,对注意力的获取需要依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才能实现[5]。因此,注意力经济的研究主要围绕注意力资源的产生、分配和变现展开,在不同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存在分化态势。从注意力资源的产生和分配来看,在互联网的各个发展阶段,技术手段的变革导致产生和分配注意力资源的方式均有不同。具体来看,第一代个人计算机(PC)互联网主要通过网页广告[5]生产并配置注意力资源。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新型注意力配置手段的兴起,第二代移动互联网中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配置形式更加丰富,为了在用户注意力决策中获得竞争优势,注意力产品的多品种经营越来越成为平台企业的有效手段[6]。全真互联网则通过元宇宙产品吸引注意力资源。作为“元宇宙热”的引领者,罗布乐思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夫指出,元宇宙平台通过提供三维(3D)的沉浸式体验来吸引用户。
近年来,已有文献从注意力视角研究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在探讨注意力资源的产生时,郑磊等[7]指出,由于数字虚拟产品的生产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的注意力取代物质产品成为元宇宙经济中的重要资MlC1qN5KemuRl7vIXuauQQ==源。这种稀缺性来源于注意力资源本身,它在元宇宙经济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存在。对注意力资源的变现,实质上是注意力资源货币化的过程。作为其中的典型表现,数字货币的使用离不开区块链等底层技术支持[8]。在数字经济中,往往采用数字通证作为数字化价值载体,以实现数字财富和资产的确权[9]。所谓数字通证,是指能够证明用户有权从另一方得到某种权益的凭证[10]。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子集[11],元宇宙经济的核心是包含NFT或非同质化权益(NFR)等数字货币的新型数字经济[3]。在此基础上,Kappe等[12]通过内置虚拟货币,构建了一个基于元宇宙的虚拟支付框架。对注意力资源的分配,现有研究少有涉及,这也是本文对现有理论的完善之处。
有关元宇宙经济结构能否实现去中心化的讨论,已经从数字资产、货币流通等多个角度展开,目前尚未形成定论。作为交易的前提,数字资产隐含产权的属性。元宇宙平台上的绝大多数虚拟商品不能脱离其特定平台实现通用,因此它们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数字资产[11]。尽管元宇宙中盗版和抄袭等现象仍然存在,但数字资产的权属确认和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仍然依赖中心化平台的权力。从货币流通的视角来看,由于难以监管,建立在区块链加密货币基础上的数字通证经济已被国内相关部门禁止[13]。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建立了数字身份、数字金融与数字世界的内在联系。实践中,各国数字金融往往由中央银行主导,并依赖中心化的政府部门运行[14]。此外,由于虚拟经济中往往缺乏稳健增长的机制,数字通证需要和中心化的法定货币绑定以确保其价值基础。这意味着在短期内,元宇宙无法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的经济结构[15]。正如邢杰等[16]指出的,真正意义上元宇宙经济的形成,依赖跨平台的数字资产的产权保护和数字货币流通机制的构建。
在元宇宙中,用户主要以数字化身的形式存在。作为现实世界用户在元宇宙中的数字映射[17],元宇宙中所有体验都围绕数字化身展开;与数字化身美化有关的经济活动将在未来占据元宇宙经济的较大份额[18]。以《罗布乐思》游戏为例,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数字化身获得独特身份,并借由数字化身在不同体验中迁移。作为元宇宙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数字化身有助于实现第三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19]。
从平台经济的角度出发,元宇宙通过搭建平台组织元宇宙经济活动。目前,元宇宙平台企业通过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在元宇宙内部构建了一个交互式、沉浸式、协作式的3D虚拟共享世界。作为组织和运行元宇宙中各项经济活动的核心,元宇宙的发展依赖元宇宙平台的构建。然而,受限于交叉网络效应[20-21]及其内部经济秩序构建[2]的不足,真正的元宇宙平台仍需进一步发展[16]。
可以预见,元宇宙将带来全产业联动式变革[19],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拥有大量数字化身的开放性共识[8]所搭建的元宇宙,也可能引发放大歧视[18]、隐私泄露[22]等问题,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元宇宙的治理体系。因而,对元宇宙的研究不仅能够推动相关理论的构建和完善,还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三、元宇宙经济的注意力本质
(一)注意力资源对元宇宙中各经济主体的必要性
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均依赖用户投入的注意力资源。根据用户的注意力分配,可以将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分为两类:办公活动和娱乐活动。其中,办公活动指的是在工作时间内,用户将注意力资源集中于生产协作场景的活动;娱乐活动则指用户在闲暇时将注意力资源投入到消费、社交、游戏等娱乐场景。在办公活动中,用户通过数字化身参加元宇宙中3D虚拟会议、沉浸式培训和科学实验等模拟办公任务,也可以参与元宇宙系统搭建、环境维护和内容创作等新型办公活动,实现了劳动场景的极大拓宽。但无论是劳动者在虚拟空间进行真实社会的镜像劳动,还是从事虚拟世界凭空创造的新型劳动,都需要通过调动脑力与智慧,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22]。在娱乐活动中,用户通过化身,可以在元宇宙中参加虚拟音乐会、沉浸式展览和互动游戏,这些元宇宙中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用户创造了丰富的娱乐场景[23],所谓沉浸式体验通过为用户提供更拟真的感官刺激,提升了用户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尽管上述两种活动的具体场景和内容互不相同,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用户对注意力资源的配置。用户所付出的注意力资源是其参与元宇宙活动的基础,确保元宇宙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
对于元宇宙中的用户而言,付出注意力资源,可以创造价值。具体来说,在办公活动中,用户付出注意力资源等价于在元宇宙平台从事数字劳动,注意力的收益体现为用户的收入;在娱乐活动中,用户通过付出注意力资源,在元宇宙平台享受沉浸式体验,注意力的收益体现为用户获得的效用。作为元宇宙经济的参与者和注意力资源的提供者,用户将通过参与不同元宇宙活动完成注意力资源最优配置,以获取收入和效用。
对元宇宙平台而言,通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可以提高元宇宙平台的生产效率。在个性化推荐和定向推送广告的基础上,注意力资源的增加能够发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这将有助于元宇宙平台为用户量身打造更为生动真实的消费场景;此外,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拓展使得用户的消费需求进一步细化,注意力资源的增加将有助于元宇宙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合意的虚拟商品。通过上述两条路径,元宇宙平台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推动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向实际购买行为的转化,从而实现元宇宙平台的盈利。从元宇宙的技术发展来看,元宇宙平台有关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大量投入,正是借助向用户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帮助元宇宙平台更好地获取用户的注意力资源。
可以说,无论是元宇宙平台企业还是用户,都能够从元宇宙中的注意力活动中获益。具体来看,在办公活动中,用户所提供的注意力资源能够支撑元宇宙经济的运转,元宇宙平台企业将为此向用户提供对价,这将激励用户进一步参与其中;在娱乐活动中,元宇宙平台企业提供的产品能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这将激励用户通过提供其注意力持续消费元宇宙中的注意力产品,对于元宇宙平台企业而言,为了获取用户注意力,将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合意的虚拟商品。对于元宇宙平台而言,吸引到的用户注意力能够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提高其生产效率,进而推动注意力资源向实际购买行为转化,为元宇宙平台企业带来收益。同时,用户的消费体验和消费需求得到精准满足,这也为其带来消费效用,这将吸引用户加入元宇宙平台并持续互动,在此过程中不断为元宇宙平台提供注意力资源。
(二)元宇宙经济的本质和基本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用户所付出的注意力资源支撑起元宇宙平台中的各类活动,最终分别为元宇宙平台和用户创造价值。加之元宇宙经济从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这意味着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在元宇宙经济中仍然存在。元宇宙平台的运转必须依赖注意力资源的支撑,这决定了元宇宙的注意力经济本质。
元宇宙经济的注意力本质和Web 2.0时代一脉相承。作为注意力平台,元宇宙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一种新型吸引手段所潜在增加的注意力;另一部分是通过改变现有的注意力分配格局,从其他平台抢夺来的注意力。可以说,对目前的注意力平台而言,元宇宙既是强有力的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对手,也是抢夺和创造注意力资源的可能手段。这也解释了Web 3.0时代仍然有许多传统互联网平台选择在元宇宙领域进行布局,其目的正是借由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和吸引更多注意力。
正是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沉浸式体验与有限注意力资源之间的矛盾。元宇宙平台所提供的沉浸式体验使得其在与传统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中具有强大优势,但不同元宇宙活动在提供沉浸式体验时均对注意力资源的专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注意力资源在不同元宇宙平台间的分配仍然是零和的,不同元宇宙平台在单位时间内对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具有排他性,因此元宇宙中有关注意力资源的争夺变得异常激烈。为了保证元宇宙平台对注意力资源的持续吸引力,在提供沉浸式体验的基础上,各元宇宙平台之间的竞争将最终将走向以物质激励为主的价格战,这就涉及元宇宙平台中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换言之,沉浸式体验并没有改变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注意力资源在平台之间的划分仍然是零和的。这就导致沉浸式体验与有限注意力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既需要借助Web 3.0技术发展数字化身以扩展注意力资源,又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发展出数字通证以实现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为此,结合元宇宙的注意力经济本质,下文将系统地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元宇宙中注意力资源的产生、分配和变现提供对应的解决手段。
四、元宇宙经济的困境与破局
(一)元宇宙经济的现实困境
尽管元宇宙经济在实践中存在种种困难,但现有研究尚未对其背后的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和回答。通过梳理元宇宙经济的运行情况,本文认为当前元宇宙经济实践主要面临四类割裂问题:
第一,技术与经济的割裂。忽略元宇宙底层技术创新,过于依赖头显设备作为接入手段,而头显设备的不舒适限制了用户在元宇宙空间中的沉浸时间,导致相关的经济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技术巨头英伟达公司指出,目前头显设备的场景还原技术高度依赖GPU技术变革,尽管谷歌的裸眼3D技术无需依靠头显设备打造虚拟环境,但考虑到价格和稳定性等因素,目前的元宇宙实践仍然将头显作为进入元宇宙的主要设备接口,而当前头显设备使用时可能产生的强烈眩晕感极大阻碍了元宇宙经济的实际应用进程。
第二,金融和实体的割裂。过于强调元宇宙的金融属性和虚拟货币等虚拟经济要素,未能与元宇宙相关的实体产业结合。目前,元宇宙相关的实体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狂热追逐元宇宙金融可能会催生金融投机问题,加之监管和规制的空白,从而危害实体经济稳定。
第三,消费与生产的割裂。在元宇宙实体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本干预下出现消费活动与生产活动的人为割裂,导致元宇宙实体产业发展方向出现分歧和不确定性,如Meta和微软重点布局在线会议、协作办公等生产性应用,而苹果和腾讯则将更多资源倾斜娱乐行业,资本博弈造成办公和娱乐活动的人为对立。
第四,内容与体验的割裂。目前,元宇宙内容生态与移动互联网相比仍然相当匮乏,且存在内容低俗、暴力和色情等问题。加之用户在体验元宇宙时往往需要佩戴头显和手部传感器等设备,使得本就不够丰富的元宇宙活动远未实现沉浸性。随着初始的新鲜感消退,用户的体验感大打折扣,持续付出注意力资源的动力不足,进一步阻碍元宇宙经济的发展。
(二)元宇宙经济的破局
解决元宇宙经济的割裂问题和矛盾,主要依靠以下两个策略:
第一,通过数字化身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数字化身作为基于Web 3.0技术打造的元宇宙用户数字身份,其引入可以实现用户在不同元宇宙之间的即时传送。此外,多重数字化身能够同时存在,有助于实现注意力资源的扩展。注意力资源在平台之间的零和划分是由于用户和数字身份的强绑定关系,数字化身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关系,用户意志可以借由不同数字化身实现即时传送和选择性呈现,从而实现注意力资源的扩展。
第二,通过数字通证促进注意力资源的流通。数字通证可以实现注意力资源货币化,通过将难以量化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标准化的货币,促进注意力资源的流通。由于数字化身可以出现在不同元宇宙平台,这就对注意力资源的跨平台流动和注意力资源回报的跨平台流通提出了要求。例如,2020年4月特拉维斯在《堡垒之夜》中通过数字化身举办的元宇宙演唱会[3],其门票收入需要通过数字通证技术与真实身份关联。只有通过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才能实现注意力资源的跨平台流动。
基于以上逻辑才能对元宇宙经济形成整体认识,打通技术与经济、金融与实体、消费与生产、内容与体验之间的关联,规避元宇宙发展中的割裂和对立,实现元宇宙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元宇宙平台体系对注意力资源在不同元宇宙平台上的分配,而这也将促进元宇宙内多中心化经济结构的形成。此外,数据要素的互补性[23]将最终促进元宇宙之间互联互通的形成。
1.数字化身与注意力资源的拓展
数字化身脱胎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身份。所谓数字身份,是指通过数字化信息在网络化活动中对个体进行的可识别刻画。将包含真实信息的实体身份浓缩为数字代码形式的密钥,就形成了个人的数字身份。从广义角度来讲,一切个人数据信息都被包含在数字身份的体系之内, 即个人网上活动所产生信息的整个集合[1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身份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
在Web 2.0时代,用户在不同平台拥有不同的数字身份。用户进入不同平台需要转变为对应平台的数字身份,并在这些平台之间分配其注意力资源。每个平台上数字身份的活跃性认证依赖用户意志的不间断参与,这意味着对专属数字身份的认证依托不同平台分散进行。同时,不可分割的用户意志在同一时间只能依托一个数字身份存在,因而数字身份无法解决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随着数字身份的技术演化,数字化身实现了不同平台同一主体的身份统一。数字化身出现的基础是分布式身份的形成。所谓分布式数字身份,是指建构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等底层支撑技术上,将标识属性从人、物扩展到数据的数字身份。借助数字对象的全面互联互通,用户在元宇宙不同平台之间的身份迁移可以通过私钥直接完成身份溯源和认证。相比于数字身份,数字化身能够进一步实现用户意志的即时移动。
随着全真互联网的落地,数字化身的出现不仅能够促进信息传递,而且能够实现数字虚拟空间和物理实体空间之间、不同数字虚拟空间之间的即时传送。在办公场景中,数字化身可以同时参加分布在不同数字空间的虚拟会议,在不需要用户发言的时段,可以由数字化身代替用户记录和整理会议内容。在娱乐场景中,以元宇宙演唱会为例,一个演唱者可以通过多个元宇宙中的不同数字化身同时举办多场演唱会,每场演唱会的选曲可以根据当地听众的偏好进行相应的调整。无论是办公场景还是娱乐场景,这种传送都是可行的。
数字化身的传送缓解了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在物理实体空间和数字虚拟空间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元宇宙中对现实场景的数字化呈现,让数字化身可以迅速突破地理和时间的界限。例如,在2022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中,邓丽君的数字化身成功跨越时空完成与周深的同台演唱。不同数字虚拟空间之间的打通突破了数字化身在不同元宇宙平台的转换需要重复身份认证的限制。换言之,数字化身的存在使得用户的意志可以同时依托多个数字化身并进行选择性呈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注意力资源的上限。
在元宇宙经济中,数字化身兼具注意力生产者和注意力产品使用者的双重属性。具体来看,作为元宇宙内注意力资源的提供者,数字化身通过提供注意力,帮助元宇宙经营者获得经营收入。同时,作为注意力活动的参与者,数字化身不仅能够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范围,还实现了用户的即时传送。注意力生产者和使用者分别对应用户在元宇宙内参与的办公活动和娱乐活动的不同身份。可以发现,在不同活动中,数字化身在扩展用户注意力、发挥用户注意力以及它本身在使用注意力的方式上具有显著不同,这正是数字化身具有双重属性所导致的。
作为元宇宙中注意力活动的参与者及资源的提供者,数字化身缓解了沉浸式体验和有限注意力资源之间的矛盾。数字化身的多平台栖居使得用户意志的即时传送成为可能,注意力资源的分配不再受限于物理距离限制和不同平台的身份认证约束。换言之,数字化身不仅拓展了注意力资源,还打破了注意力资源的零和分配。在保留沉浸式体验的同时,用户感受的维度被真正拓宽,而这正是全真互联网和Web 3.0技术所带来的真正变革。
2.数字通证与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
在数字经济中,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主要借由数字货币得以实现。由于注意力资源是通过用户的意志活动产生的,它们在现实世界中往往难以直接观察,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显现。在Web 3.0时代,区块链的发展使注意力资源通过数字货币实现量化成为可能。通过区块链所构建的契约体系,注意力资源的产生和流转可以被系统直接收集,最终以节点上印戳的形式记录。这和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不谋而合:作为数字化的信用体系,数字货币的本质是对数字财富的产权描述。在注意力经济中,数字财富的本质就是注意力资源。因而,数字经济中,注意力资源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实现了货币化。
在元宇宙经济中,数字通证取代数字货币,成为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手段。作为建构在区块链之上的数字货币,数字通证同时具有流通性和可信性[8]。由于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是围绕注意力资源展开的,数字通证实质上是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
以数字通证作为物质激励吸引到的注意力资源,支撑起元宇宙平台的运营和各项经济活动的进行。注意力资源在不同元宇宙平台间的配置将直接决定元宇宙平台的发展。同时,沉浸式体验要求元宇宙活动对注意力资源的独占性,将引致元宇宙平台之间更为激烈的注意力资源竞争。为了激励用户的注意力投入,元宇宙平台主要采取两类手段:一是提供元宇宙产品和沉浸式服务以提升用户体验,二是向用户支付数字通证。其中,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用户感受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用户所获得的效用。由于不同的元宇宙空间都能够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为了更有效地激励用户付出注意力资源,元宇宙平台往往还会向用户支付数字通证。作为注意力资源货币化的载体,数字通证在元宇宙平台上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向用户支付数字通证,元宇宙平台可以更为有效地吸引注意力资源,保证平台的运转。通过数字通证实现不同货币体系之间的联通,可以更好地保证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作为物理现实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的融合,元宇宙中的货币体系需要打通实体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壁垒。数字通证技术的引入确立了虚拟物品的数字价值;通过拍卖,物品在虚拟世界的数字价值可以与现实世界建立定量转化关系,借由数字通证的桥梁作用,实现注意力资源和现实货币的双向认同,建立起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价值锚定。无论是实体商品还是虚拟商品,都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完成价值确定和等价交易。进一步,数字通证也能实现资产内容数字化和产权化,完成虚拟和现实的信用互联互通[20]。从货币体系的联通到信用体系的联通,有效保证了交易的即时进行,不致出现支付卡顿对沉浸式体验所造成的破坏。
作为数字通证的发行方,元宇宙平台发行内部数字通证的激励是铸币收益的存在。由于具有元宇宙内部的流通性和可信性,数字通证扮演着一般等价物的角色。数字通证发行的信用主体是元宇宙平台。和现实世界货币体系相似,元宇宙平台可以通过发行数字通证,获得数字虚拟空间的铸币收益。和现实世界的货币发行方吸纳实物财富不同,元宇宙平台不仅能够从元宇宙内部的交易中通过数字通证和现实货币的锚定吸纳实物财富,获得直接收益,还能从数字化身参与元宇宙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吸纳其注意力资源,帮助元宇宙平台提高生产效率。换言之,在注意力资源货币化的过程中,元宇宙平台通过增加效用或支付数字通证,换取数字化身的注意力资源。作为元宇宙中的生产资料,注意力资源可以为元宇宙平台创造价值。由于注意力资源的流动具有主观性,第二部分铸币收益往往不易被察觉。但正因为这部分铸币收益的存在,使得数字空间的铸币收益相比于现实世界更为丰富。因此,元宇宙平台有增发数字通证以增加铸币收益的激励,这将带来元宇宙内部货币体系的通货膨胀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元宇宙中数字产品的边际成本很低,扩产也可能带来通货紧缩问题[24]。如何维持元宇宙通证体系的稳定成为元宇宙数字通证发行和流通机制设计的关键。
3.数字通证的中心化与元宇宙经济的多中心结构
作为数字通证的持币方,数字化身的多平台栖居(multi-homing)自然会带来元宇宙数字通证的通存通兑问题。数字化身的即时传送对数字虚拟空间和物理实体空间、不同数字虚拟空间之间的联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撑,货币体系的联通也是不可或缺的。数字化身从不同元宇宙平台获得数字通证之后,它们之间以及与现实货币的即时兑换需求,构成了元宇宙数字通证的通存通兑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元宇宙平台对注意力资源的估值存在差异,以及通过拍卖确定的数字通证和现实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的动态变化。
区块链作为数字通证的底层技术架构,为解决元宇宙数字通证的通存通兑问题提供了理论可能。借助区块链技术,数字通证的发行和兑换等信息可以即时记录于区块链上,即通过区块链的节点实现如实追踪和记录。区块链具有实时记录和不可修改等特性,保证了记录的如实和全面。此外,未来的数字通证交易可以通过锚定已有的交易记录信息,并结合经济形势等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来确定兑换比率。
尽管数字通证被宣称为是一种去中心化金融,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呈现出中心化的特点。区块链在实时记录交易信息时产生的大量分散数据,对交易参与者的数据储存和处理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数据的分散储存和处理的成本高昂,实践中并不利于经济的高效运转。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可以通过集中储存并处理数据,将有效信息有偿提供给交易参与方,在简化数字通证发行和交易流程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现实中,NFT已经在平台(如OpenSea)上实现了中心化。
换言之,尽管数字化身技术和数字通证技术有助于缓解元宇宙经济的基本矛盾,但最终仍将形成多中心化的元宇宙平台,这无疑背离了元宇宙最初所倡导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的理念。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实中大型平台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希望借助这种新型注意力获取工具巩固其市场地位,然而它们所构建的元宇宙平台仍然保持了中心化架构,这将导致多个中心化元宇宙平台的形成。和移动互联网平台类似,中心化的元宇宙平台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交易行为集中起来,虽然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但也导致平台权力和注意力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可能引发对数据隐私泄漏、市场垄断和创新受限的担忧,这与元宇宙最初所倡导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的理念背道而驰。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从注意力视角切入,论述了元宇宙经济的注意力经济本质,识别了其基本矛盾,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通过数字化身和数字通证来缓解这一矛盾。尽管元宇宙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却制约了这种体验的普及和深化。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注意力资源的产生、分配和货币化,本文通过引入数字化身、数字通证并结合平台经济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通过论证本文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结论:
第一,元宇宙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无论是元宇宙中的生产活动还是娱乐活动,都建立在注意力资源的基础之上。元宇宙平台借助Web 3.0等数字技术营造的沉浸式体验吸引并配置注意力资源,这将导致元宇宙中围绕注意力资源展开的争夺变得空前激烈,进而演化为沉浸式体验与有限注意力资源的冲突。
第二,数字化身通过扩展用户的注意力资源,缓解元宇宙的经济矛盾。通过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不同数字空间之间的即时传送,数字化身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多平台栖居,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注意力资源的瓶颈,进而缓解元宇宙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三,数字通证是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手段,可实现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的跨平台联通,有助于元宇宙平台的高效运转。数字化身的多平台栖居使得元宇宙平台间的注意力竞争趋于激烈,为此元宇宙平台需要提供物质激励以保证注意力资源的获取,这就产生了注意力资源的即时兑换和通存通兑问题。建构在区块链上的数字通证技术通过推动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将难以量化的注意力资源转化为具有统一标准的数字货币,便捷用户的同时有效保证注意力资源的持续投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元宇宙中资产内容的产权化,从而真正实现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的跨平台联通。
上述结论表明,与传统互联网平台的经济本质和经济属性一脉相承,元宇宙平台可以被看作是全真互联网中的注意力平台,因此也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内容和服务实现对注意力资源的吸引和配置。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鼓励元宇宙平台技术创新,引导相关厂商增强在注意力沉浸、数字化身、数字通证等注意力技术领域的支撑能力。作为Web 3.0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元宇宙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注意力技术的支持,包括以VR和AR为代表的注意力沉浸技术,以数字孪生和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数字化身技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数字通证技术等。政府部门应就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给予元宇宙平台相关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元宇宙产业化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探索和利用元宇宙赋能当地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元宇宙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二,应加强对元宇宙平台内容的审查,避免低俗内容和非法活动的泛滥。由于元宇宙可以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一些元宇宙平台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用户注意力的竞争优势,不惜借助低俗内容和非法活动博取关注,催生了诸如虚拟赌场和数字化身暴力等监管的灰色地带,损害用户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元宇宙的商业生态形成和市场秩序构建带来挑战。正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元宇宙也同样应受到法律的约束。针对上述现实问题,政府部门可以借鉴移动互联网的治理经验,完善元宇宙中平台运行及所产生的信息内容管理,以净化元宇宙空间,营造一个清朗的平台环境。此外,鉴于区块链的透明性还会带来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建议完善企业隐私合规与用户隐私风险补偿机制。同时,还应鼓励元宇宙公共空间的建设,通过推动元宇宙美术馆、元宇宙博物馆和元宇宙教室等的建立,在丰富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教育、知识等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d/KybW+c/VyttOBD+sxZVGrEwfsLedW0J0L7xk4zeME=,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数字生态体系构建,
第三,应推动元宇宙平台的多样化建设。根据活动类型,可将元宇宙平台大致分为三类:以影视文娱、文博文旅为代表的元宇宙娱乐性平台;以商务办公、工业制造为代表的元宇宙生产性平台;以数字资产交易、区块链投融资为代表的元宇宙交易性平台等。随着元宇宙的多中心化发展,形式丰富的新模式新服务新业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的需要,保持元宇宙内容对用户注意力资源的持续吸引。对此,政府部门应针对元宇宙平台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现实情况,秉持“开放中立原则”[25],进行针对性治理和监管,促进元宇宙平台的健康成长及其业态创新。
第四,应加强对数字通证发行的监管,防止元宇宙平台通过滥发或超发数字通证,保护用户的财产权益不受侵害。通过上面的分析,元宇宙平台有发行数字通证以增加铸币收益的激励。尽管区块链技术对此类行为进行了限制,但滥发和超发数字通证,包括所谓的空气币,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目前游戏货币通货膨胀现象具有相似的经济逻辑,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监管经验,通过交易税、定期回收数字通证等手段,维护元宇宙平台上通证体系的稳定,保障用户权益。此外,考虑到存在着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的跨平台构建趋势,发展统一数字通证也可以作为政府监管的有效手段,并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将统一数字通证的铸币收益分配给元宇宙平台,保证元宇宙平台的参与动力和竞争活力。
第五,应打破元宇宙封闭发展,促进不同元宇宙之间的互联互通。作为元宇宙发展的基础,海量的注意力资源支撑起元宇宙经济的更新迭代。面对现实中单个元宇宙平台的封闭式发展所带来的数据孤岛问题,监管部门应积极推动不同元宇宙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借助数字化身技术和数字通证技术,将不同元宇宙间的互联网数据、用户数据和物联网数据连接为真正的大数据,以激活元宇宙产业活力、推动元宇宙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为防止垄断滥用的现行法律形成有益补充,最终促进元宇宙经济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勇坚.元宇宙:经济学的解释及其真相[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150-175.
[2]陈永伟,程华.元宇宙经济:与现实经济的比较[J]. 财经问题研究, 2022(5): 3-16.
[3]袁园,杨永忠. 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理与逻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1): 84-94.
[4]DAVENPORT T H, BECK J C. The attention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ency of business[M]. Brigh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01: 98-106.
[5]ADLER R, DRAKE W. The future of advertising: new approaches to the attention economy[M]. Washington: The Aspen Institute, 1997: 33.
[6]LANHAM A R. The economics of attention: style and substance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252-264.
[7]郑磊,郑扬洋. 元宇宙经济的非共识[J]. 产业经济评论, 2022(1): 28-37.
[8]庄雷,赵成国.区块链技术创新下数字货币的演化研究:理论与框架[J].经济学家, 2017(5): 76-83.
[9]王晟. 区块链式法定货币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 2016(9): 77-85.
[10]SAVELYEV A. Some risks of tokenization and blockchainizaition of private law[J]. Computer Law& Security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2018, 34(4): 863-869.
[11]赵国栋,易欢欢,徐远重. 元宇宙[M]. 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1:187-203.
[12]KAPPE F, STEURER M. The open metaverse currency(OMC):micropayment framework for open 3D virtual worlds[J]. E-Commerce and Web Technologies, 2010, 61: 97-106.
[13]祁明,肖林. 虚拟货币:运行机制、交易体系与治理策略[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4): 110-122.
[14]丁晓蔚. 从互联网金融到数字金融:发展态势、特征与理念[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1(6): 28-44.
[15]郑磊. 通证数字经济实现路径:产业数字化与数据资产化[J]. 财经问题研究, 2020(5): 48-55.
[16]邢杰,赵国栋,徐远重,等. 元宇宙通证[M]. 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1:24-29.
[17]朱嘉明. 元宇宙与数字经济[M]. 北京:中译出版社, 2022:300-309.
[18]欧阳日辉,李翔宇. 元宇宙经济的概念框架、作用机制与风险防控[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8): 51-64.
[19]方凌智,沈煌南. 技术和文明的变迁:元宇宙的概念研究[J]. 产业经济评论, 2022(1): 5-19.
[20]FARRELL J, SALONER G. Coordination through committees and market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 19(2): 235-252.
[21]王勇,吕毅韬,唐天泽,等. 平台市场的最优分层设计[J]. 经济研究, 2021(7): 144-159.
[22]LEENES R E. Privacy in the metaverse: regulating a complex social construct in a virtual world[J].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08, 262: 95-112.
[23]王勇,刘乐易,迟熙,等. 流量博弈与流量数据的最优定价: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视角[J]. 管理世界, 2022(8): 116-132.
[24]CASTRONOVA E. Synthetic worlds: the business and culture of online game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120-131.
[25]王勇,张玮艺,伍凌智. 论平台企业“开放中立”的治理原则[J]. 改革, 2022(4): 55-67.
编辑:郑雅妮,高原Vol. 46No. 5Sep. 2024
The Nature of Metaverse: A Perspective from Attention Economy
—Together with the Monetization of Attention Resources in Metaverse
WANG Yaoqi, WANG Yo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Summary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Web 3.0 technology, numerous enterprises are competing to establish a presence in the metaverse industry by launching metaverse-related products. However, current research lack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metaverse economy. Moreo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taverse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which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ir underlying causes or potential solutions.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b 3.0’s influe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resources, argues that the core of the metaverse economy is an attention economy. It identifies the primary contradiction in the metaverse economy: the conflict between immersive experience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 attention. On one hand, the immersive nature of digital product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metaverse increases competition for users’ attention across different platforms. Unlike the traditional internet economy, users’ attention is more easily diverted between various metaverse platforms,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among these platforms for attention retention and conversion. On the other hand, given the finite nature of attention, the exclusivity demanded by immersive experiences exacerbates the scarcity of attention resources.Two key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to mitigate this conflict: the “digital body” and “digital currency.” The “digital body,” enabled by Web 3.0 technologies, expands attention resources by allowing users to engage in economic activities through both their physical and digital selves. Meanwhile, digital currencie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an convert attention into standardized units, facilitating its exchange and circulation. Additionally, digital avatar technology enables users to inhabit multiple platforms simultaneously, presenting further challenges for digital currency technologies. Consequ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verse is expected to follow a polycentric platform model, rather than becoming fully decentralized.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innovations compared to existing literature. First, it elaborates the nature of the metaverse economy from an attention-based perspective, highlighting the fundamental paradox that while metaverse activities offer immersive experiences, users’ limited attention constrains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such experiences. Second, the paper integrates digital avatars and digital currencies as key sources and monetization mechanisms for attention resources in the metaverse, bridging gaps in existing research by embedding attention within the social and monetary systems of metaverse platforms. It argu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digital avatars and digital currencies is crucial for resolving the core contradiction of the metaverse economy. Third, by considering the multi-platform inhabitation enabled by digital avatars, this paper posits that the metaverse economy will adopt a polycentric structure, rather than a completely decentralized one.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the metaverse as an emerging form of digital economy. These insights offer valuable guidance for government authorities in regulating and governing this new economic form. They can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trust measures within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fost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etaverse-related industries,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the empower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Keywordsmetaverse economy; attention economy; digital avatar; Web 3.0 technology; digital token; blockchain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