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应用营养学课程教学实践

2024-10-31 00:00:00张波波孙灵霞许龙谢新华
中国食品 2024年20期

作为我国全面落实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为了紧跟时代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改进课程体系,使之更好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推动学科制度体系革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高等院校专业课堂实用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授专业理论,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优势。如果思政教学得不到专业课在教学层面的支持,也容易陷入孤岛化困境。因此,如何实现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点有机融合,是新时代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用营养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食物、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该课程应用范围广泛,在新产品研发、食物量化、食谱编制、营养咨询、食品分析、饮食调养等领域都有极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应用营养学课程的定位和内容也要及时调整,尤其要在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应用营养学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应用营养学课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食品化学及食物烹调的综合学科,生物化学、生理学基础等是该课程的教学核心,其中的德育资源具有更深的隐藏属性,需要更深入的挖掘。

一、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

与应用营养学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课堂上单纯的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和理论教学相融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并与产业需求对接,也可促进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紧密连接。

高等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为目标,在应用营养学课程教学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时,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个人创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科学精神、生活工作习惯、团队合作精神、较高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从而成为“德业兼修”的创新型人才,为企业产品创新提供动力。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应用营养学

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创业,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理解本专业技能需求和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因此,基于应用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jPe2A/t3lLCQdRhouLDuOoijeXqlOTb3eB9WIjM4pvU=,结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深化思政点与应用营养学课程的融合,对于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意义重大。

(一)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在应用营养学课程设置方面,既要体现与实践的相关性,也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促进相应元素与应用营养学课程深度融合。针对学生思维特点,本课题团队设计了以下几个维度的课程思政元素及相对应的思政融入点。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以发展、辩证和历史的思维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比如,在讲授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发生的原理时,教师可以使用视频资源或虚拟一个案例,如两位进餐人员在进食2-24小时后出现免疫反应或进食2小时内出现免疫反应,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小组形式讨论判断哪种是过敏现象、哪种现象是食物不耐受,以此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辩证思维。又如,在不同人群的营养与膳食部分介绍营养与消化不良的关系时,除了告知学生不同食物在胃的排空速度不同,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及挖掘该现象的内在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应用营养学课程的绪论部分介绍我国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又如,在讲授食物的消化吸收部分内容时,介绍人的消化吸收行为需要牙齿咀嚼、胃肠蠕动、消化液、消化酶和胆汁等多方面的协助,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自身发展与创新精神。比如,在能量代谢部分介绍葡萄糖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平衡关系,引导学生探讨高碳水化合物或者高脂质膳食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又如,在不同人群的营养与膳食部分,介绍人类早在公元前1550年左右就有关于尿糖症状的记载,直至现在对糖尿病的研究仍在继续,引导学生对事物发展的理解并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4.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比如,在营养学实训过程中安排学生为消化道疾病(或吞咽困难)人群制备流质饮食,阐述制备过程中对膳食形态、营养平衡和咸甜比等的严格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又如,安排学生为糖尿病人群研发适宜的食品,引导学生思考具有变调作用的食品,如使酸味变甜的“神秘果”,是否适合作为糖尿病人群的备选食物?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利弊?教师再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探讨,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

(二)优化教学方法

应用营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融合思政点,充分向学生展示应用营养学相关实践工作,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工作和思政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MOOC、学习通等线上视频、拓展资源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讨论;通过线上平台发布蕴含思政点的课程作业并收集作业,分析学生对知识及其蕴含的思政内容的掌握现况。通过“教师讲-学生学”的模式,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创新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的意识。

针对重点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智慧教室灵活调整桌椅位置,分小组讨论并采用“学生讲-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进行角色转换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另外,课程教学中也可用智慧教室中的多媒体、录像机、电子黑板等教学设备和MOOC平台相关课程线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

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外研究机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生产企业、医院等,形成“校外老师讲-师生一起学”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个体学习体验,凸显应用营养学课程的深度、实用性、实践性和理工科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过程性考核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影响对课堂思政效果的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是否在课前对线上平台发布的课程思政案例进行预习并判断预习效果,以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思政点进行测试并给出评分,提醒学生认真听课。通过设置课后案例讨论并分析学生完成讨论的情况,教师再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期中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并阶段性给分,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和素养;期末,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中体现的思政点给出成绩。另外,应用营养学的实训部分也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创新和协作技能进行评价。最终,通过对应用营养学的理论部分和实训部分进行综合评估,切实将课程思政的考核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完善应用营养学课程思政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强化过程性考核,有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与应用营养学课程的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改善学生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显著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产业发展和企业产品创新提供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2024SJGLX0065);河南农业大学2024年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4KC22);河南农业大学2023年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3XJGLX053)。

作者简介:张波波(198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谷物化学及速冻食品。

*通信作者:孙灵霞(1980-),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肉品加工与品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