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内部管理中实施财务共享模式,通过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使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与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确保了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而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个别企业在应用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将面临着数据安全、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亟待企业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运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将以建筑企业为例,在对大数据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企业强化财务共享中心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引言
所谓财务共享中心是指企业财务部门将核算、资金收支、业务部门相关业务进行集中管控,既方便财务人员收集、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又提高会计信息在内部传递与流转的速度,使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加之,将财务共享中心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将逐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化、信息化、智能化目标。财务共享中心与财务集中核算有着本质差别,财务共享中心主要是对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流程进行再造、梳理,使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显著下降,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一般情况下,财务集中核算则是将集团企业下属各子公司财务人员集中在总部进行办公、核算。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对企业未来经营进行战略规划,使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财务部门制定的方案开展工作。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对各个业务部门的集中管理,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使数据实现内部共享与传递,帮助企业内部业务部门、总部与下属单位在政策落实、核算标准、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使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共享化、网络化,并为业务部门、下属单位提供了财务管理服务,使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层应重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及所发挥的作用,将战略发展目标与财务共享中心目标相结合,为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及经营成本降低、财务风险防范贡献力量。目前,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在以下方面将发挥作用:
1.帮助建筑企业节约成本。建筑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后,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城市的下属单位财务工作进行整合,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与统一的工作流程,使原有繁琐的财务工作变得简便,使财务管理整体效率得到提升。此外,建筑企业在实施了财务共享模式后,不再需要过多的财务人员从事日常财务核算工作,通过资源的优化,使更多财务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加具有价值、优质的服务,不断降低建筑企业各项经营与管理成本支出,使建筑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2.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效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集团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财务核算进行了集中、统一的管理,并对会计基础性工作进行整合、优化,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并相应降低了差错率。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在监控方面的优势,使建筑企业总部可以及时了解到各下属单位资产、资金余额与闲置情况,通过调剂使用,统一调配,提高了建筑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
3.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在财务共享中心应用后,建筑企业将集团企业各个单位的财务核算流程进行统一,并通过制度、ERP、财务共享平台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义务予以明确,使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能够在高效的系统中办理,也方便财务人员对数据来源进行追查,使企业经营活动、内部管理更加符合法律、制度规定。此外,在实施财务共享后,建筑企业得以对会计核算工作予以强化,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区数据之间的整合、统一,会计凭证也将通过系统生成,确保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使管理层决策更加科学准确。
4.使建筑企业实现转型。财务共享中心在建立后帮助建筑企业提升了内部管理的能力,使财务人员从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参与到了预算编制、报表分析、风险防范等管理会计工作之中,并能够按照业财融合相关要求倾听基层业务工作人员的诉求与反馈,为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因此,建筑企业通过强化财务共享,使财务人员从传统核算型转向了管理型模式,实现了财务核算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5.使企业整体的运营成本有所降低。首先,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后,企业内部经营流程都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开展,提高了管理效率。其次,财务共享使内部控制、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工作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开展,提升了资料传递与处理速度,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变相降低了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支出。
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大数据、财务共享相关机制。目前,建筑企业建立的财务共享相关机制并没有实现创新,原有的财务共享模式早已经无法胜任大数据、管理会计背景下相关要求。造成机制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企业目标定位不明确,个别建筑企业在制定财务共享目标时,仍强调会计核算职能,只是简单地将地各下属子公司财务核算工作进行统一,并没有考虑大数据、管理会计相关职能的发挥。另外,一些建筑企业在制定财务共享机制与目标时,没有考虑建筑企业实际情况、战略发展规划,由于缺少规划,造成部分财务人员及岗位出现浪费,没有真正发挥财务共享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方面的效果。
2.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复杂。由于建筑企业从投标、开工到竣工、验收,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且由于施工地点、下属各子公司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给财务共享工作增加了困难程度。另外,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并没对财务管理相关流程予以规范、细化,制度中没有明确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具体的工作职责与流程,使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由于流程的混乱也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建筑企业经营情况,使管理层决策出现差错。
3.建筑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缺少沟通。目前,一些建筑企业虽然也能建立起财务共享中心平台,但由于相应的沟通机制没有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实现与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从建筑企业业务部门的角度出发,由于财务人员没有主动与业务部门取得沟通,在面对会计差错、管理漏洞时,仍根据主观意愿进行处理,没有充分听取业务部门相关意见与建议,使财务共享中心在运行中容易脱离实际,无法确保财务共享中心作用的发挥。另外,由于建筑企业内部沟通机制欠缺,财务人员没有按照业财融合要求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并宣传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使业务部门仍认为财务共享中心只是简单的核算,完全应由财务部门负责,自身并未树立正确的财务共享意识,使财务人员在获取资料、制度执行方面受到阻碍。
4.建筑企业对风险防控不够重视。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使用中还需要支付高额的培训、系统升级及软件使用费等。特别是建筑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将更多,而且在长期无法见到效益。综上,一些建筑企业管理层没有重视风险防控相关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制度化建设。另外,建筑企业并未针对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无法为建筑企业管理层提供有关风险防范的提示,使得建筑企业长期处在风险威胁下。
5.财务共享模式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首先,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网络、信息化数据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无法满足财务共享中心对风险防范工作的要求,使建筑企业一些重要数据常常暴露在网络等外界视野下。其次,一些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的制度中过度强调施工安全、合同条款等内容,并没有强调财务风险、会计信息保密工作重要性,使建筑企业财务信息数据没有得到应有的保密。例如,一些建筑企业财务信息获取的权限并没有详细、严谨的审批,极易造成会计信息数据被泄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企业仅针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员设定系统使用权限等级,而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未精确设定权限,导致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安全性相对较低,系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无法真正保障财务数据安全。
6.财务人员未彻底的进行转型。一是集团企业财务人员在利用大数据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财务人员工作难度,而从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改革中被解脱的财务人员会被管理层分配到其他管理岗位,这样就需要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管理、大数据应用等理论知识,还要知晓一些市场营销、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报表分析等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而多数集团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财务核算型管理的影响,并没有在平时工作与学习中积累参与集团企业日常管理的经验,无法适应大数据与财务共享工作的需要。
四、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筑企业强化财务共享中心应用的具体措施
1.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目标。建筑企业财务的战略应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它是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实施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依据,它也是促使建筑企业发挥财务资源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企业在编制财务战略规划、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平台时,应坚持建筑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并将成本管理、风险防控等目标与财务共享中心相结合,使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增值。同时,建筑企业应将财务战略目标始终贯穿于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应用的各个流程,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遵守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确保建筑企业经营效益实现。
2.建立健全建筑企业财务共享制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需要将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基础之上,还需要针对大数据使用建立起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体系。例如,建筑企业在财务共享制度中不仅要强调财务共享流程,还需要针对会计信息化收集、处理、整合等内容纳入共享制度体系中,使财务人员能清晰了解信息化处理的流程步骤。因此需要企业强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工作,以避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3.通过大数据与云技术为财务共享提供技术平台。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应建立在信息化系统平台之上,需要建筑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管理需求、机构设置及人员数量,对原有的服务器、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强化财务共享信息化建设。首先,在服务器与系统方面,建筑企业应将信息化系统建立在服务器之中,这样能够使财务共享建立在互联网、数据共享传递基础之上。同时,指定信息化人员对服务器进行维护,确保服务器为财务共享工作提供硬件支撑。其次,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与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为自身量身订制财务共享信息化平台。例如,积极与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进行沟通,利用这些软件公司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经验,为建筑企业搭建成本低、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再其次,建筑企业在搭建财务共享平台时,可结合自身对数据的需求适当引用云计算功能,避免盲目追求系统的完美、功能的强大,使企业出现功能闲置及资金浪费。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环境。建筑企业除了应在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方面予以强化外,还需要为信息化平台系统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使业务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意识,财务人员也要树立起业财融合意识与工作思维。同时,将数据作为沟通的纽带,将业务部门相关数据上传云端、企业数据库及财务共享平台,使财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业务部门相关业务流程与工作成果。其次,信息化的平台是实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目标的技术保障,通过搭建系统平台,可以使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实现共享,使业务部门掌握的信息不再是“孤岛”,各业务部门之间掌握的数据能够被财务人员及时获得。因此,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应强调将业务部门所使用的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相结合,并强调对网络平台、会计数据的安全防范,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避免被篡改或盗用。
5.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为了使建筑企业提升财务风险防范能力,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对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建设后的风险进行预测,编制可行性报告。同时,针对风险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建筑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升。其次,建筑企业管理层应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与观念,坚持数据共享的观念,将建筑企业施工流程、业务数据等模块纳入财务共享系统平台,使财务人员能够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发现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管理漏洞。
6.提高网络与数据安全防范水平。为了使财务共享形成的数据更加具有安全性,建筑企业应建立网络安全防范机制与相应体系。首先,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模式后,应从技术、管理角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在技术角度,建筑企业要建立多层次的数据信息保护机制,从源头上避免数据被篡改、泄露。再如,从管理方面考虑,企业信息中心、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要定期对数据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检查,如安装网络防火墙、数据备份、建立登录内控相关程序等。其次,企业应建立会计信息保密机制,使工作人员在使用财务共享中心平台传递信息时更加准确、安全。企业要规划系统权责体系、加强权责分配、明确权责范围,针对不同部门与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要设置系统管理专员,对财务共享中心的操作权限进行确定,严格落实权责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7.为财务共享中心培养合格的财务人才。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是否正常及作用能够发挥,不仅需要企业建立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还需要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首先,企业应为财务共享中心运行聘任合格的财务人才,并制定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方案。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时,可聘请财经院校、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专家就管理会计、财务共享、业财融合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还要聘请软件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就ERP软件使用进行培训。其次,企业除了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方面下功夫外,还要强调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通过工会组织定期了解财务人员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为财务人员疏通心理,督促其主动学习相关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财务共享业务能力。再其次,财务人员要树立“互联网”、财务共享观念,重视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实现财务管理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应对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核算正确性进行考核,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从而更好地致力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财务管理会计还应该具备瞻前顾后的日常管理意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分析和预测经营风险,制定出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方案,从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
8.通过绩效评价机制来强化财务共享中心运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标准与考核评价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将给考核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调动业务部门参与财务共享中心工作,实现公平的绩效评估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科学公平的奖惩考核机制。首先,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应与客户作为基础,使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之上,将客户满意度、业务流程效率、员工工作态度等作为考核评价的指标。例如,企业可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绩效考核的时间、内容、形式与考核指标标准,并在对财务共享中心进行考核时,将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考核工作的重点。其次,企业财务人员、业务人员应主动执行绩效考核管理标准,明确自身在绩效考核工作的职责与义务,使业务部门在平时工作中能够为财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参考依据。此外,给予表现突出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一定的奖惩,调动其参与财务共享中心及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再其次,绩效考核工作应强化问题反馈与整改工作,同时针对问题,扬长避短地制定下一季度的绩效考核标准。最后,企业应该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留住人才。
(作者单位: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