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新能源企业的管理转型与提质增效

2024-10-31 00:00赵振宁
现代企业 2024年10期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更是能源企业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促动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引领和必然选择。也正因如此,在绿色低碳目标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面临着如何围绕“双碳”目标突围转型,如何在产品转型创新中,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要求等,机油基础优势和机遇利好,也有压力和挑战。为更好的迎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能源企业必然需要认清自身管理“变”和“不变”的态势,解决好“为什么要转”“如何转”“转向哪里”等问题。由此,为保持健康长远发展优势,新能源企业需要从三省自身入手,思考如何调整内部管理思路、措施、手段,如何迎合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下的转型需求,持续调整产品、技术、服务模式等。

一、新能源企业在绿色低碳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行业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技术创新: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能源企业在光伏、风电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新能源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等技术不断改进,使得新能源成本逐渐降低,竞争力增强。在太阳能领域,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研发更高效的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发电场布局优化方案。新能源企业还在电池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

2.市场拓展:新能源企业取得的显著成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光伏装机容量,光伏产业链完整。同时,中国在风力发电技术、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等方面也具备强大实力。新能源企业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领域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政府部门和私人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度增加,促进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领域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同时,风能发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水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形式也在一些地区得到了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增长趋势表明,新能源企业在绿色、低碳背景下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管理的困境

1.人资:人才供应情况与绿色低碳要求不适配。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能源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以适应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然而,新能源企业生产运营中的人才选拔和人力资源配备主要围绕新能源生产运营改革调整、践行“双碳”目标等而展开,这意味着新能源企业内部组织的各项变革看似为了适应技术环境、生产要求的变化,实际还是为了服务于产品更新迭代和核心技术持续研发需求。绿色低碳仅仅是近些年我国乃至全球兴起的能源企业、行业转型要求之一,并非具有唯一性。新能源企业无论从谋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层面考虑,还是从适应时代与行业要求层面切入,盈利都是其最为基本的内部管理目标。那么,新能源企业在人员选拔、定期培训、输送、筛选等方面,就不可能仅仅以如何适配绿色低碳这一要求展开,所以,新能源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模式、绿色低碳趋势以及该趋势对新能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资匹配的要求,就很有可能存在不匹配、不契合等诸多问题。这类问题并不可能是短期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加之,新能源企业客观存在工作人员岗位适配性不足、人岗匹配度不高、培训针对性有限、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模式与思想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绿色低碳背景下进行管理转型、创新等,新能源企业所存在的“人”方面的问题与困难重重。

2.机构: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风险隐患重重。就当前新能源企业的管理现状和生产运营基本情况来看,新能源企业客观存在相关部门之间协调沟通难、资源整合高效运用难、管理细节优化与完善难等诸多问题。例如,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需要新能源企业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供应商,但是寻找合规的供应商可能会面临困难。新能源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往往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供应商,这增加了绿色化改造的难度和成本。在供应链中,如果信息不畅通或者合作不协调,新能源企业就很难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再如,新能源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尤其是在新技术研发阶段。由于新能源行业存在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在市场深化改革、生产管理绿色低碳创新优化、风险防控等模式下,新能源企业可能面临融资渠道受限、资源整合难度大和业务创新、拓展问题重重等诸多问题。新能源企业如果现有的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管理思路不能兼顾到以上各类容易出现风险和问题的领域,或者对管理细节考虑不充分,忽略部分重要细节,就很有可能对新能源企业在绿色低碳背景下的整体运营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3.业务:业务创新转型绿色低碳践行能力有限。首先,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影响,政策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投资决策。即使有政策支持,其力度和执行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如一些政策可能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新能源企业无法充分受益。其次,碳排放管理涉及到监测、报告和合规性要求,新能源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建立准确的碳排放清单,并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排放情况。为降低碳排放强度,新能源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排措施,如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可能需要调整现有的生产流程和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其次,技术转型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研发周期,对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项挑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新能源企业具备良好的市场适应性,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并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不适应市场变化可能导致技术的“半途而废”和投资的浪费。

三、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管理转型的思路

1.优化人资管理:分层适配人员管理模式。相比较其他企业,新能源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对资金、技术、专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新能源企业要抓好人才准入“关卡”,依照人岗匹配原则,细化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招聘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体制特殊,关键技术感岗位的专业人员福利待遇与其他普通人员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突出,因此,部分新能源企业在人资管理方面存在成本大、高技能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对此,建议新能源企业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重点兼顾如下两个层面人员管理的差异化要求。(1)处在核心层的高技能人才,对于这类人才的选拔、培训,要突出经验、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丰富性,并按照工种、工作岗位专业化要求适当融入绿色低碳理念与实践标准,相应的管理模式和薪酬体系也要从心理、情感、物质三方面着眼,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指导下分层、差异化设计、实施并定期灵活调整;(2)上下衔接的管理人员:这个层面的人员结构相对稳定,对于他们的人资管理服务要求可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层面着眼,用运营、管理两个方面分类,厘清其岗位职责、义务、要求,依照定员设置的方式,提供个人利益可与新能源企业利益兼容且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

2.探索新的组织模式:适当优化新能源企业机构设置。碳排放管理涉及到监测、报告和合规性要求,新能源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建立准确的碳排放清单,并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报告排放情况。为降低碳排放强度,新能源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减排措施,如优化生产工艺、优化调整机构设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风控管理制度等,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却是需要新能源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的。那么,在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优化内部组织管理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1)建立安全质量环保部门,用以消除生产管理与安建环保管理之间的技术屏障,解决生产部与设备部在技术管理上职能重复的问题;(2)设立集中控制中心,按照白班制维护新能源企业日常绿色低碳运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创设综合项目部,针对设备检修与运行在绿色低碳标准下统一管理和监督。考虑到供应链是新能源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综合项目部要针对新能源企业选择符合环保要求供应商的要求,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环保性能。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供应商不断提升环保水平,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

3.加强技术创新与转型:提升新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新能源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技术、优化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这就需要新能源企业一方面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技术路线和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新能源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减排措施可称为降低新能源企业碳排放的关键。例如:(1)新能源企业可优化生产工艺,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3)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投入,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降低碳排放;(4)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管理提质增效的保障

1.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指导。在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管理提质增效的保障有赖于政策环境和政府支持。政策的支持和指导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因此,新能源企业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政府合作,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a35c8221e9368049c318779baa6df010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导向和发展意图。新能源企业应与政府部门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或与政府官员会面等方式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展意图。这样,企业可以在践行政策内容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管理模式与思路,以适应政府政策环境要求。适配政府政策环境要求。新能源企业应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方向,以适应政府政策环境要求。这包括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等。通过适配政府政策环境要求,企业可以最大化地争取到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和减免行政审批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盈利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反馈。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新能源企业可以向政府提供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面的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政策方向和支持力度,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和支持。寻求资金支持和合作机会。新能源企业在绿色低碳背景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来推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能建设。因此,企业应积极寻求与投资者、金融机构的合作机会,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为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企业可以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如发行绿色债券、开展股权融资等,以丰富资金来源,降低财务风险,提高竞争力。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和政策环境的适配,新能源企业可以在绿色低碳背景下实现管理的提质增效。这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2.加强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的合作。通过加强与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新能源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行业信息和技术支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并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新能源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并加强与其合作关系。行业协会通常拥有广泛的行业资源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市场动态以及技术趋势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发展,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以保持竞争优势。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新能源企业可以与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合作项目。研究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通过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知识共享和人才培养。与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信息和技术支持,还可以进行知识共享和人才培养。企业可以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行业趋势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企业可以与专业人才进行交流,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加入企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利益,还可以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广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整个行业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3.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合作关系。寻求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新能源企业应积极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得资金支持。寻求投资者的参与可以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形式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能建设。此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通过贷款、融资租赁和项目融资等方式提供企业所需的资金,满足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需求。争取政府的资金和补贴支持。政府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通常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政策。新能源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包括创新基金、科技项目资助、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等。此外,政府还可能提供税收优惠、减免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通过与政府合作,新能源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新的融资渠道。新能源企业应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以丰富资金来源并降低财务风险。一种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来吸引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这样的债券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且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开展股权融资,吸引战略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注资,以支持企业的成长和扩张。提高投资吸引力。为了吸引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关注,新能源企业需要在管理层面提高透明度和规范性。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编制完善的财务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可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评级机构的合作,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提高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通过积极寻求资金支持,新能源企业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能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

五、结语

在绿色、低碳背景下,新能源企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遇。由于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作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了在绿色、低碳背景下获取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机会。新能源企业需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模式,以便可以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国家电投蒙东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