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强调了在初中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教材选择、内容融合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希望通过优化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铸牢初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的青少年,为实现国家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学生教育;初中语文
作者简介:祁小慧(1976—),女,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铸牢初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了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1]。当中学生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时,他们会形成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归属感和凝聚力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和谐至关重要。
其次,铸牢初中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通过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观,形成共同的发展观,积极参与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最后,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让初中学生在心中树立“五个认同”的理念,做到有意识地维护民族团结,建立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这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至关重要[2]。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语文教材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往往注重课内教材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而忽视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导致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全面。此外,有些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有些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材I1EOLIW7s+Nbpz3mWKyR9d7aXRz0Z+4dp+jAT/KUSrw=的更新和修订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不紧密
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走进中小学的思政课堂,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未充分融入语文课程。首先,教材内容更多的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而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
其次,课堂教学方式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灌输的方式并不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缺乏互动和讨论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难以将教材内容与个人经验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影响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认识。
此外,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考试成绩又多以知识记忆和文本理解为主,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和学生都更关注分数,而忽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首先,虽然教育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逐渐淡出课堂,但是在师资力量不够强的农村地区,年纪较大的教师难以接受新教育思想,依旧采用应试教育模式。这些教师以考试题目为教学导向,以成绩提升为教学目的,过于注重文本阅读理解以及知识讲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其次,教师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讲解、固定模式问答等,缺乏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升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需要尝试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丰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相对单一。在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一)选择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的语文教材
1.坚持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
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国家审定的符合国家标准、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优质教材。教师要坚持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突出重点和难点,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3]。
2.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在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选用一些反映地方风土人情、展示民族风采、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交流的辅助性教材或素材。例如,陇川县语文教师可以选用《陇川县志》等作为辅助性教材或素材。这些辅助性教材或素材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3.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题
在选择语文教材时,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和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设计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确定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团结互信互助互爱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2.融入跨学科和跨文化元素
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要尽可能地融入跨学科和跨文化元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等方面与作品相关的有启发性的知识或现象,或与作品相关的有对比性、互补性的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作品等[4]。这些跨学科和跨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兴趣。
3.注重实践和体验
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的讲授和分析,还需要注重实践参与和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体验能力。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一种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学生参观重要纪念场所和博物馆,比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场所是展示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英勇奋斗的宝贵资源,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这些场所,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和珍贵资料,感受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运用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
语文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每个学生对同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反思性评估,帮助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从单一记忆知识转变为多重应用知识,从孤立理解知识转变为连接感知知识。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四季的自然景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写它。
(2)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作品的优缺点。
(3)反思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以及对春夏秋冬的感受和想法。
2.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
语文学科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感知力,教师应当重视情境,将其作为任务载体。教师需要创设相关情境,并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满足其认知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发展。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经验知识,将单向的知识传播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流,将孤立的知识补充转变为协同的知识创新。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猫》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情境创设: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猫的视频,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猫的特征和习性。
(2)任务驱动:让学生分组编写一个关于猫的小故事,并用漫画或剧本的形式呈现。
(3)情感参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配合和协调,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
3.以文化为内涵,以价值为导向
在运用语文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坚持以文化为内涵,以价值为导向的原则,深入挖掘和阐释作品或主题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5]。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表面欣赏知识转变为深层领悟知识,从客观认识知识转变为主观评价知识,从理性理解知识转变为感性体会知识。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论语>十二章》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文化挖掘: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探究孔子的思想和贡献,了解孔子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2)价值引导: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孔子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借鉴孔子的处世智慧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感性体会:让学生欣赏和背诵《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感受和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敬爱,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结语
要想实现语文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和社区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作为基层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在语文教育中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欧运波.云南边疆地区中小学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及路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1,40(5):99-103.
刘亮.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探索[J].西藏教育,2020(5):15-17.
季相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究[J].智力,2023(4):77-80.
何星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任务、途径与方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4):29-38.
暨爱民.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机理与实践展开[J].南京社会科学, 2023(2):1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