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学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在这样的引导下实现的。通过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历程,还能够思考、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问题意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包括转变观念、传授方法、点拨引导、巧用问题、激发讨论等,为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学;思想政治;问题意识
作者简介:李俊峰(1985—),男,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实验中学。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问题意识的产生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1]。在当今社会变革、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他们未来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社会进步所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根据罗杰斯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创造力的发挥依赖于“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营造,这对教育环境的民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框架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从传统的权威型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课程内容的深层次问题,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尤其是在涉及道德、社会问题时,更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反思现有的社会观念。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则在一旁辅助,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建立自信心。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详细阐述了我国国家权力机构的结构与运作。内容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构成、选举方式展开,进一步解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民主政治实践的意义。此外,该课内容还包括对基层至国家级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责和权力的讲解,突出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教师在教授该课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最近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新闻报道,确保学生对当前政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观看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关注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和决策过程。新闻观看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一个具体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选举代表的程序”“代表在法律制定中的作用”等。讨论期间,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每组基于讨论内容提出至少三个研究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之后的课程中通过更多的信息搜集分析来回答。教师可在黑板上记录下所有小组的问题,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这些多样的疑问。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持续营造问题氛围,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其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传授方法,提高发问水平
教师可以讲解提问的相关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掌握更好的发问技巧。假设发问是一种有效的发问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假设”这一关键词进行假设发问,通过设想各种可能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2]。例如,在探讨社会现象时,假设某种条件的变化如何影响结果,这种发问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多重维度。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延伸发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延伸发问是一种追根究底的发问方式,主要通过使用“是怎样?”“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鼓励学生不断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教师可以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发问,使他们养成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逆向发问是一种运用反向思维的发问方式,通过“反过来会怎样?”“不这样会怎样?”等问题,促使学生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在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逆向发问的机会。
以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法治中国建设”一课教学为例,教师讲解“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概念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对法治中国建设有初步了解。在这一基础上,学生会产生思考:“假设没有法律的约束,社会将会怎样发展?”这一假设发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法律的重要性。学生可能会提出社会秩序混乱、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等观点,意识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思考。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如何在法治建设中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延伸发问,如“为什么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会存在矛盾?”“在实践中,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这些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法治建设的复杂性。通过延伸发问,不仅能使学生关注表面现象,还能够让其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点拨引导,促进问题思维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关乎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了有效达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自觉地思考和质疑所学内容[3]。在实施点拨引导时,启发式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它能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则成为问题的主动提出者。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追问、反问、类比及联想等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追问指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怎样”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反问指通过反向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拓展思维边界。类比可以将抽象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理解所学。联想指通过将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联想。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加强问题思维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
以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追问、反问、类比及联想等方法发现新的问题。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追问。当介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追问,如“市场如何决定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竞争?”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问更为准确地理解所学。当讨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会出现什么问题?政府在市场监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生通过反问能够深入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及功能。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当讨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市场机制像什么?”并让学生尝试寻找答案,即市场机制像“看不见的手”,以此形象地理解其作用。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更为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
四、巧用问题,增强发问的主动性
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当具有挑战性,能够打破学生现有的认知平衡,促使他们意识到现有经验的局限性[4]。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使他们产生深刻的思考欲望,逐渐养成积极思考和主动发问的习惯。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改造、重组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认知的舒适区,逐渐意识到问题无处不在,不断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答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内容时,应做好新发展理念内涵的深入分析。这一理念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向,着眼于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发展动力、不平衡、环境、内外联动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教师需要精确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产生“新能源的发展是否会影响传统能源产业的就业问题?”“大规模绿化工程会不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等疑惑。在学生提出这些疑问后,教师要鼓励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其围绕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组讨论“新能源的发展对传统能源产业的影响”,另一组讨论“绿化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求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整理观点,尝试对问题进行初步解答。当学生汇报新能源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以提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如何解决传统能源产业的就业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要思考现有问题,还要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有的问题可能引发更多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寻找答案。如此,在教授内容、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深化思考等环节中,教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激发讨论,鼓励提出发现性问题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互动讨论可以引出发现性问题。发现性问题指的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问题,通常没有既定答案,它们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教学中,讨论能够促使学生自发地生成问题,进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所学,提出发现性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中,讨论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其发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的,因此更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其深入探索的欲望。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的提示,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发现的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
教师在教学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容时,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该部分内容涵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战略举措,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和重要性,而后预留空白时间,看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特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挑战?”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他们深入思考所学内容,避免他们走进理解的误区。通过这样的讨论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让其发现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指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以此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六、总结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独立,能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同时,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社会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积极探寻、运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其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田平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2(24): 32-34.
王进平.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2022(25):202-203.
王吉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解析[J].山西青年,2020 (2):175.
常娟娟,胡钟文.学生问题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9(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