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30 00:00何敏
求知导刊 2024年27期

摘 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一致追求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一定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高效发展,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发挥高效课堂的教学优势,利用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高效课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可以通过优化目标、拓展资源、对比分析、设计问题、组织活动等手段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何敏(197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武利镇中心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围绕“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具有高效率、高效益的特征,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更活跃,思维也能更高效地发展,这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鉴于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积极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等问题。

一、高效课堂的特征

课堂是教师教学、施展才华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的场所。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形式,高效课堂有以下特征。

(一)高效率

“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高效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指导方法,能够带领学生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学习任务,其不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了解阅读文本,还在此基础上,探究学科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链接,与同学及其他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完成下一节课的预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

(二)高效益

“效益”即效果和收益。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对所学内容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1]。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身动、心动、神动”,实现学习的最高效益,使教学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习、进步和成长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点[2]。在高效课堂中,教师需要积极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核心素养的真正含义及其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具有引领学生学习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应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托核心素养要素,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并将其以清单的方式呈现,52ZkpyC21nVQDo53yhsJrou/l1l3n9r9jM7IOu97w0c=驱动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自主浏览清单内容,了解课堂学习的重点以及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这样,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为例,文章描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喜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全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群众自豪、激动的场面,条理清晰,感情强烈。考虑到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经验,能顺利查阅字典积累生词,因此,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

1.文化自信:按照文章结构顺序提炼文中的关键语句,用小标题概括文章描写的主要场面,充分感受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盛况,培养爱国情怀,建立文化自信。

2.语言运用:能够主动积累文中“政”“宾” “盏”等生字,学习不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技巧,在了解文章场面描写方法、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写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思维能力:主动阅读并与同学探索文章中描写的“点”与“面”的内容,分析“点面结合”这一描写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章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气氛与情感。

4.审美创造: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的自豪与喜悦,尝试依据文中的细节描写,运用绘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场景,体会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

(二)拓展资源,推动文化自信素养发展

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切实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文化自信素养是指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的素养。教师为达成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素养发展的目标,可以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分享并补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资源,驱动学生在学习期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文化视野。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深沉而浓烈的爱。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小学阶段学生需重点学习的内容。依据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素养的要求,在原有教学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向学生分享相关古诗,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陆游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等等。根据教师补充的古诗词内容,学生能在把握本诗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爱国”这一古诗主题,加深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了解,逐步形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

(三)对比分析,发展语言运用素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3]。为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式进行阅读,使学生能感受到不同语境下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联系文章主题选择与之相近的文本,驱动学生在对比中品味文章语言特点,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使学生在更具自主性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积累写作经验。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太阳》一课的教学为例。《太阳》是具有科学性质的说明类文章,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关于太阳的摄影作品,将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美、欣赏美。基于此情境,教师可以驱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太阳的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另一篇说明类文章《松鼠》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角度出发,分析两篇文章的差异。如《太阳》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则主要采用了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在分析两篇文章的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总结说明文的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说明文使用的描写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字的丰富内涵,提高阅读效益,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设计问题,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向学生提出问题是驱动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深层发展。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给予其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鉴于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围绕文本信息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帮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4]。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的生平,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主要讲述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跳鱼这四件事,展现了闰土活泼可爱、见多识广、勇敢勤劳的少年形象。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文中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你认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在闰土讲述新鲜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以上问题层层递进,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为后续深度阅读做好准备。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将更为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五)组织活动,发展审美创作素养

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要重视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建设,还要关注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将教学活动贯穿具体教学过程的始终,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鉴于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学情,设计具有趣味性且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这样既能缓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疲惫感,又能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巩固并梳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5]。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分享《三国演义》中与其有关的经典桥段,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三国演义》,激发学生对名著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以下几项活动。

1.名著人物“大冲关”:学生依据教师描述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猜测出对应的人物。

2.名著人物展示:学生需要选择自己喜爱的人物,搜集相关资料并选择典型事例,设计人物手抄报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名著故事复现:学生可以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议,扮演“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人物,结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设计舞台剧并在班级内展现。

以上三项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可操作性较强,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随着学生的广泛参与,课堂效果也将得以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课堂教学注意事项

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期间,不仅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更具自主性、开放性的课堂学习环境,还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确保课堂的高效性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建成高效课堂的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存在积极性不足、主动性不强等情况,但对实践活动或游戏活动的参与欲望较为强烈。对此,教师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保持参与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划分小组,实现合作学习。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合作学习方式,还可以在知识探究阶段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实现过程性评价,确保提升各环节学习效果

评价具有助教、导学的现实功能。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与其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教师需要注意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积极与学生开展互动,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确保班级全体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到教师构建的学习情境中,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改善学生主动性不强、课堂学习氛围低迷等问题,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构建方式,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沈雁君.落实新课标理念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64-66.

陈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4(1):10-12.

孟文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2023(35):156-158.

汤蕾.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23(34):83-85.

陈志霞.让“高效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J].读写算,2023(3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