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面临写作素材匮乏、生活体验与文学表达脱节等问题,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意思维,也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生活性、实践性、启发性三个原则,从立足学生生活日常、拟定写作教学目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创作灵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深化写作学习体验,重视过程性评价反馈、提升写作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探讨生活素材赋能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素材;写作学习;实践活动;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王小强(1980—),男,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而核心的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的重要使命。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更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深度。然而,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笔,缺乏灵感与素材,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个性与生命力[1]。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缺乏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的能力。生活素材广义上指的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可以被感知、理解和运用的信息、事件、经验、情感、思想等元素。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生活素材特指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灵感,丰富作品内涵,使作品更具真实感、生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的生活体验和观察。将生活素材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创造力,还能拓宽其视野,丰富作文的内容。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一种以生活素材为基点赋能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其写作素材,助力其提升作文的真实感与表现力。
一、利用生活素材赋能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强调将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素材融入写作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汲取灵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从家庭琐事到社会现象,从自然景观到文化习俗,都是写作的宝贵资源,教师应鼓励学生扎根生活,通过观察和记录,学会用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让作品充满真实感和生活气息,从而提升作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2]。
(二)实践性原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意味着写作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实地采访、社区服务、实验报告撰写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写作技能,提升写作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启发性原则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教师应善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生活,培养自身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观点,并在写作中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写出具有个性化色彩和深度的作品。
二、生活素材赋能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策略
(一)立足学生生活日常,拟定写作教学目标
依托生活素材开展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需认识到写作不仅要关注语言表达的技巧,更是个体情感、思想与生活经验的展现。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写作教学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情感状态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现象,精准定位学生学情,为后续写作教学目标的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3]。基于调研结果,教师可以拟定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目标。这能够促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感而发,将自身真实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从而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也更能触动人心。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以生动地描绘人物特征。对此,教师可以设定如下写作教学目标:(1)通过写作训练,促进学生深入、全面地思考和分析人物形象;(2)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生动地描写人物,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的感染力;(3)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升文学素养;(4)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并鼓励其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这样的写作教学中,学生能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写作灵感,不仅提高了写作技能,更促进了情感、思想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写作创作灵感
为实现生活素材赋能高中语文写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应创设出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从而点燃学生内心的创作火花。在开展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素材转化为学生笔下的生动篇章。
为了给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导入,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形式将学生引入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真实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唤醒学生的记忆。例如,选取一部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电影,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那些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细微动作、表情变化或是言语特点,同时让学生在观影后分析导演是如何通过场景设置、人物对话和背景音乐等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这样的视听体验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事例和细节在人物塑造中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或模拟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实或虚构情境,来促进学生学习。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和有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不同的细节,促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深化对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电影中的角色,使其通过角色扮演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以便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细腻地刻画人物,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结合多媒体技术、情境模拟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助力其在写作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深化写作学习体验
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往往聚焦于语法、篇章结构等技巧性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写作的本质在于用语言传递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鉴于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关键在于引领其深入生活,使其在真实的场景中汲取创作灵感。通过直接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将其转化为写作中的生动细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写作。
开展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身边的人与事,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4]。例如,组织一场“人物观察”活动,鼓励学生在校园内细心留意遇到的每一个人,如忙碌的清洁工阿姨、专注读书的同学,要求学生记录下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以及情绪状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用细腻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还能为写作积累真实且丰富的素材。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人物访谈”活动。具体实施时,选定一位社区中的长者或者具有独特经历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让学生分组进行访谈,记录下对方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关键时刻的细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不仅能收集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学会如何倾听和观察。访谈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整理访谈笔记,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事例和细节。再次,教师可以构建“人物素描”工作坊,让学生尝试通过绘画的方式捕捉人物特征。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在工作坊中,教师可以邀请一位艺术家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人物的情绪和性格,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细节,这些直观的感受将成为其写作时不可或缺的素材。完成素PHfUSyOirxoX+kFsXnFRlA==描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这样的讨论环节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描写技巧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生活素材分享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能打动人心的生活素材。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被倾听和被认可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实现写作资源的共享。分享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点评写作素材的新颖性、生动性和情感浓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反馈,提升写作教学效果
开展基于生活素材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写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反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定期的工作坊活动等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评价、反馈生态。
一方面,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与反馈。每个学生都是独立、有思想的个体,因此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对一的写作辅导,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鼓励其进行修改和完善。这种个性化指导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评价虽然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方向和标准,但其局限性在于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空间。对此,教师可以引入同伴互评、自我评价以及家长反馈等多元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同伴评价”环节,引导学生交换作文,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打分和写评语;每月末进行一次自我评价会议,让学生对照目标清单评估自身的进步情况;每季度邀请家长参加一次“家庭写作日”,让家长阅读学生的作品并给出建议。同伴互评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他人之长,同时也能发现自身不足;自我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写作;而家长反馈则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这种全面而深入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为“如何寻找有力的论据”或“创意写作技巧”的研讨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日常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构思难、表达不流畅、缺乏创新思维等,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改进策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写作的奥秘,掌握更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可以设立“写作成长档案”,鼓励学生保存每一次写作的草稿、修改稿和最终稿,以及教师的批改意见,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持续进步。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写作历程,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将生活素材融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思考深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社会、体验情感,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情感抒发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展望未来,一线教师应继续深化对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生动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引领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成长。
[参考文献]
张潇.高中语文项目化写作设计与实施:以班级新闻周报编排为例[J].中学语文,2024(13):72-74.
王圣勤.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J].好作文,2023(22):37-38.
郑群超.“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24):3-5.
杨双琴,黄文坚.学习之道,议论要有针对性: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引[J].新作文,2023(3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