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语文视野下,有效的教学预设是生成优质课堂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对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变量和不可控的要素,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往往很难有效达成动态平衡和教学预期。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基本规律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教学预设;教学生成;动态平衡;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潘谷雨(1983—),男,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凡事预则立,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出彩。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1]。有效的预设能生成一堂风行水上的优质课堂,进而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力、学习力和创造力,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2]。既然如此,那究竟怎样的预设才是精彩纷呈、豁人耳目的呢?如何让预设成为生成高效课堂的锚点而非刻舟求剑的划痕呢?如何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呢?
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现代短篇小说名篇《药》时,笔者曾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小说的结尾,作者为何非要给夏瑜的坟头加上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红白花环,这种疑似无中生有的表现手法是不是显得有些生硬而突兀?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既要引导学生体察“花环”与“乌鸦”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也要启发学生适时跳出文本本身,从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坦露的心路历程和他创作白话小说的初衷以及其丰富的精神世界去追本溯源,立足不同的角度深入观察,一探究竟,从而细细品味鲁迅先生“不恤用了曲笔”给革命志士夏瑜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借以表达革命者是杀不尽的,革命终究后继有人的良苦用心和革命礼赞。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个预设的确起到了很好的定场作用和导向力量,学生纷纷被这个问题所吸引,朝着预设方向积极思考,深度探究。但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学生却岔开一笔,比照起鲁迅先生的名句,“炮制”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一句话:这坟头本没有花环,来上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花环。一语既出,全班哄然大笑,继而“掌声雷动”。由于不是预设的内容,笔者当时半是尴尬半是敷衍地一笑了之。但是事后细细思量:由此及彼的联想、生动有趣的类比不也是独辟蹊径的思考理解和阅读体验吗?面对学生乍一听是故作惊人语,细细思来却颇有道理的思考,为什么只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呢?类似荒腔走板的预设是否也这样被不动声色地冷处理了呢?如果有学生不走寻常路,有意偏航,那我们怎么能不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来应对教学情境的变化呢?借助我们的教学智慧和知识储备,不动声色地将其升级为新的路径,并链接上原有的预设脚本,路在脚下,也在心中,这大概正是鲁迅先生“路的哲学”的要义所在。
这节留有遗憾的课堂不由让笔者重新审视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预设的背后是对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预设,但实际教学的发展走向可能不以预设的轨迹为转移,此时此刻,我们应当尊重那个“破坏”预设情境的“闯入者”,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既妥善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又把课堂探究与延伸阅读有机结合起来的双重目标。只有这样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才能宽容、开放地接纳学生出乎意料的多样化生成,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多元阅读的“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进军的第一步”[3]。
一、预设不是生成的“火星”,而是“准星”
预设与生成要保持动态的平衡,不能畸轻畸重,过分强调动态生成,忽略预设的“准星”作用,如果不去“锚定”预设,而是随心所欲地追求及时生成的表面热闹,那么课堂教学势必会荒腔走板,偏离既定的教学内容和预设的教学目标,充满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教学生成的空心化[4]。以散文《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为例,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在阐述建筑艺术要注重“重复与变化的和谐统一”这一基本规律时,以故宫为例,从结构布局、建筑美学、规格形制及工程做法等角度阐释了“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达到了最高的成就”这一特点。如果学生在分组讨论故宫的建筑特点时,教师大谈特谈故宫建筑的美学特点、文化内涵、兴亡变迁乃至其所体现的阴阳五行等传统学说理论,那这堂语文课就会异质化,成为建筑美学欣赏课,游离于原定环环相扣的教学预设。
因此,课堂上如果一味追求即时“生成”的震撼观感和奔放快感,就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野马脱缰的“放任”现象。表面看上去“奔放有余情”,实际则是缺乏规范和严谨,甚至可能流于肤浅和低俗。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有效的预设正是课堂生成的“主心骨”,为课堂的有效生成指明方向,确保课堂活动不会偏离目标。
二、预设不是生成的“保鲜剂”,而是“催化剂”
精心预设是科学生成的“催化剂”。预设时,教师应拓展思维路径,充分考虑一至两个预设生成在什么地方、什么环节、什么知识点,用什么方法去引发生成等,从而达到预设生成目标。
以鲁迅先生反对封建礼教的著名小说《祝福》为例,一向低眉顺眼、温柔敦厚到极点的祥林嫂为何哭天抢地地闹腾,宁愿以死相逼,也不愿改嫁给贺老六。如此激烈的反抗,与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反差极大,如何理解这个情节中祥林嫂判若两人的行为模式呢?笔者预设了“祥林嫂的反常行为是她反对封建礼教还是她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这个生成点,并设置课堂小辩论环节。经过辩论,同学们达成了共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封建礼教历来要求寡妇守节,鄙视再嫁。祥林嫂受根深蒂固的妇女“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的毒害,丈夫去世后也必须守住夫妻名分,终身不得改嫁,否则在宗族、社会中会遭受歧视和侮辱,人格和尊严饱受践踏和蹂躏,没有容身之地。所以她表面上激烈的反抗,实则恰恰反映出她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反抗越激烈,说明其中毒就越深,后续捐门槛赎罪的情节恰是封建礼教摧残个体精神的延伸。面对命运的泥淖,祥林嫂越是抗争,陷入得越深,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而这正是文章极力渲染的悲剧主旨。通过有效的教学预设与生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在教学《羚羊木雕》公开课时,笔者则围绕“该不该要回羚羊木雕”设置了正反双方,组织学生进行十分钟的自由辩论。辩论过程中,双方立足自身观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把自己对亲情、友情、金钱的独特理解融入己方论题中,出人意表又灵气十足的观点“生成”,不时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也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交口称赞。学生在你来我往、互为攻防的争鸣立论中,深刻感受、体验、领悟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在于理解、关爱和奉献,心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得到了极大的净化和丰富。显然,这种“预设”与“生成”已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我们教师所期望的。课堂生成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而动态与静态的有机结合,不仅展示出学生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展示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思考。这种“生成”是对“预设”的一种超越,更是对“预设”的一种催化式地发挥和创造。
三、预设不是生成的“紧箍咒”,而是“定心咒”
教学预设绝对不是教师用来操控课堂生成的“紧箍咒”,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定心咒”。这就要求教师经过认真筛选,反复斟酌,最终确定总揽全局的关键信息,从而设计成关键问题。
严谨有序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本源,也是导向成功的沃壤。在教学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笔者结合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做如下预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生活中,我们应效法东坡先生,多一些襟怀坦荡,少一些愁肠百结,即使身处逆境也宠辱不惊,处之泰然,即使山穷水尽也清风明月,乐在其中。请同学们以“多一些( ),少一些( )”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生活感悟。有的学生说,对父母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埋怨;有的学生说,对老师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顶撞;有的学生说,对生活中的弱者多一些关爱共情,少一些漠然相向,人与人之间就温暖相待;也有的学生说,对自己多一份峥嵘自信,少一份畏葸自卑,就能踏步向前,振翮高飞……学生纷纷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大胆言说,自由陈词,在激烈的思维碰撞和彼此的相互启发中,对如何正确审视人生、财富、感情及人际关系,有了自己的粗浅认识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由文本延伸到生活,由学习语文延伸到习得为人处世之道,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自己延伸到他人,由家庭延伸到社会,对人生的本真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成”,也是语文预设给学生思维观塑造安设的“定心咒”。
苏轼曾言作文之法,“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当合乎此理。既不能因有课前的预设而墨守成规,也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因过分强调教学生成而忽视预设的定向作用,致使课堂教学冗余低效。
云中谁传锦书来,“预设”恰是那“云中雁”的万里翱翔,“生成”是“锦书来时”的惊喜欢畅。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热爱生活、热爱读书,把语文教学放在大语文、全学段的视野里考量;功夫在诗外,要在躬行实践上下功夫,在练达文章上下功夫,在通明学问上下功夫,在读书明心上下功夫,不仅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业师”,更要做学生做人做事的“经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开大合的“大预设”和百花齐放的“大生成”,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支点[J].语文建设,2019(21):4-10.
赵晓霞,王光宗.学习情境:撬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支点[J].中学语文教学,2021(7):4-8.
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59.
李娟.生命:在失意中开出诗意之花:以《苏轼诗文诵读》为例[J].生活教育,2019(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