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对家长而言,评价孩子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但评价是否科学、是否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却经常被家长所忽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提升教育评价意识,需要建立一系列互动机制。引导家长进行教育评价需遵循主体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要让每个家庭参与决策,鼓励家长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互动性原则要创造让每个家庭参与的文化,与家长建立联系并进行有效交流,鼓励家长开发活动目标、创设活动情境、提供活动材料、参与活动评价。
一、理论互动:在引导式学习中丰富家长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教育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纲要》还建构了全新的多主体教育评价体系,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这种多样、动态的发展性评价观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将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转变为家长的教育行为,引导家长走出幼儿发展评价的误区,才能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工作实效,促进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
为了加强家长对教育评价的理解,我们需要引导家长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议、工作坊、线上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引导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或教师进行讲解,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共同探索教育评价的内涵和应用。除了传授知识,我们还需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引导家长认识到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观,让他们了解评价并不是简单地给孩子打分或者排名,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家长大多十分关注幼儿的早期教育,网络、媒体等宣传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因此,我们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长学习活动。比如通过“家教园地”“家长宣传园”等窗口,向家长推荐相关的理论书籍,使广大家长在学习中初步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改变了以往家长会广而不深、多而不细的情况,强调主题式导入,即引领家长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学习。如我们先后围绕“创造性学习的培养方法”“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情商与智商”“如何参与孩子的学习”“幼儿读写活动的指导”“不要2大于5”等主题,引导家长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学习,使家长对教育理念的认识更为系统、深入。
我们还根据具体情况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述“幼儿多元智能理论”“关于幼小衔接的问题”“创新家庭教育”等,从不同层面向家长进行理论指导。这种有理论、有实例的专题讲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需求。在学习中,家长举一反三,获得值得借鉴的改进方法。家长对系统化、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需求强烈,如家庭教育培训系统课程、专家讲座等,但由教育专家开展线下讲座覆盖范围有限,不少家长因时间安排问题无法参与。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大力发展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打破时间、空间、成本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此外,教师在观摩活动前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在家长开放日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家长在活动中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发言了、发言的对与否,且常常将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做比较,很容易进入评价的误区。如开放日后,会有家长向老师抱怨“我的孩子怎么老是不发言”“他怎么做的总不如别人”等,从而丧失了对自己孩子客观、准确的评价。因此,我们在开放活动前组织家长坐下来,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环境作用、师生互动效果、观察方法等。引导家长在活动中能用客观、自然的心态观察孩子,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幼儿的活动。正是在这种引导式的理论学习中,逐步指导家长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为进一步指导教育行为奠定基础。
二、交流互动:在辨析式讨论中寻找教育评价的科学方法,转变教育评价观
每一位家长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方法都各不相同,常常会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因此,我们创设各种机会与平台,通过专题讨论、谈话等方式,组织家长参与互动。如针对家长在评价中对孩子苛求,过分追求完美的误区,我们组织了以“赞赏你的孩子”为主题的座谈会;针对如何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解决同伴间的纠纷等组织专题讨论。家长们在交流互动中反思自己的评价方法,认识到消极的评价会使幼儿不易发现自己的优势,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无法表现自己的主动性,等等。也正是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尝试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欣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的评价方法,并获得深切的体验,感受到良好的评价态度的意义。
另外,教师在家长转变观念的过程中采用个别指导也有特别意义。由于每名幼儿的家庭背景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各自的特点。毛毛妈妈的观念转变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毛毛是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男孩,其母亲是一位医务工作者。由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毛毛妈妈独自带孩子非常辛苦,常常会把自己的不满和怨气随意发泄出来,直接影响到她的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如接送孩子时,她会突然问孩子:“你在班上受委屈了吗?”“小朋友们打你了吗?”同时,在她眼里,毛毛应该是最好的孩子,她不能接受孩子不足,常常会用质疑的语气质问老师,甚至迁怒于老师。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一方面积极肯定孩子的优点,并在日常活动中加强辅导;另一方面,通过聊天、谈心等方式指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重视习惯培养并正确看待孩子等,使毛毛妈妈逐渐改变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态度,用平常心面对、看待孩子。
其实,我们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也常常欣慰地看到家长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在孩子离园、来园时,幼儿园的门口常常会聚集三五成群的家长,他们会互相谈论着自己的育儿体验,亲子活动感受及评价经验。更有趣的是:家长常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QQ群,互相之间敞开心扉,轻松愉快地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教师也会成为他们群中的一员,常常也被他们讨论的问题所吸引,如“第一颗牙的掉落”“孩子受伤了”“如何看待周末课外学习”“孩子遇到批评怎么办”“我的孩子需要哪些安全知识”等。教师会以自身的理论优势和榜样作用,将科学育儿观念、家教策略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这种深入、无所顾忌的讨论中,了解幼儿教育的新理念及正确的评价观,让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更新观念,找到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实践互动:在参与式实践中,促进家长将正确的教育评价观转化为适宜的评价行为
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是为家长营造平等、宽松的彼此相倚型互动氛围,无论在理论学习、分享交流还是实践中,都能注重凸显家、园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各自的主动性,帮助家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教育理念,转变评价观,提升教育实效。
光掌握教育理论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家长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教育评价的理解。于是,我们建构实践网络,通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促使家长“做中学”,将正确的评价观转化为适宜的教育行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评价观念。
1.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家长的教育评价行为
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泥塑——幼儿艺术创造性的培养”“环保小贴士”“服装秀——关注孩子的表现欲望”等,让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体验亲子情感及活动的乐趣,学习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态度,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以及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等,使家长明确自己在活动中应关注什么,应如何评价孩子。教师正是以这种方式,应用正确的评价方法为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家长学习并积累教育评价经验。
2.利用家长资源,在家长组织的活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请进幼儿园课堂。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从被动转向主动,在实践中意识到正确的评价行为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我们有位家长委员是一名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她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且对生活艺术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请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亲子活动——水果拼盘”。在这位妈妈老师生动活泼的讲述示范中,家长和幼儿制作出一盘盘精致、漂亮、富有寓意的水果拼盘。在她的倡议下,家长们互相评判,交流制作过程、制作感言以及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等。家长的切身经验,会使其他家长更易接受。通过“以一带多”的方式,推动家长评价意识的转变,在实践中学会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关注幼儿的成长。
让家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家长们搜集信息,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自发组织了多项活动。如“班级小树林的植树活动”“农家乐”“郊游——亲近大自然”“采摘山中的野果”“户外拓展训练”等。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大胆应用所掌握的教育方法,自信地应用正确的评价经验,真切而惊喜地看到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变化,并在活动中不断反思,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
四、结语
通过与家长的有效互动,我们可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评价观,提高其教育评价意识,也有助于增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只有将家校之间的互动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愉快、轻松的互动氛围,采用科学有效的家园互动方式,才能激发家长主动参与意识,提升教育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