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2024-10-30 00:00:00唐诗婷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9期

角色游戏指在预设或即兴的情境中,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互动来模拟真实世界情境或虚构故事,主动构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形成基本的自我认知。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设计与实施对幼儿的认知、情感与社会行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从角色游戏的理论认知、材料投放以及实践方法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让角色游戏的教育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一、聚焦观念先行,深化角色游戏理论认知

深入理解角色游戏理论,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活动,确保活动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理论的认知,教师能够创造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游戏环境,使角色游戏更加系统化和目标化。在生理方面,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其动手能力、精细运动技能和整体协调性逐渐增强。心理上,幼儿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对社会互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学习表达情感需求,其认知发展正从具体操作逐步过渡到可以进行简单逻辑思维的阶段,为角色游戏提供了天然的身心基础。从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来看,传统游戏有效地融入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和日常课程中,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如与数学(数数游戏)、语言(押韵或唱歌游戏)、科学(探索自然环境)等学科内容相结合,可强化幼儿对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幼儿天性,更容易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摆脱“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以及强化训练的藩篱。

其中,角色游戏的本质在于提供一个模拟的社会环境,让幼儿在扮演中学习社会规则与行为模式。角色游戏强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符合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构建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支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通过角色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而且能在自然的社交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基于理论的游戏设计,使角色游戏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游戏与学习的桥梁,使幼儿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实现保教并重的教育目标。

二、创新材料投放,完善角色游戏环境创设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离不开精心设计的环境创设。环境中的教具、玩具以及其他材料作为情境化的载体,发挥着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不仅在物理上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互动空间,还在心理上帮助幼儿沉浸于特定的场景之中,从而更自然地呈现角色所需的社交行为和情感表达。在实践中,教师需结合真实环境特点与区域功能留白,允许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并填充内容,全面激活幼儿的创造力,并综合运用高结构与低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中高仿真、具体的职业装备,为幼儿提供了明确的角色指导;而如各种建筑块等可塑性较好的低结构材料,可以由幼儿自行解释和利用,以构建各种场景,让其在角色游戏中更加投入(见表1)。

三、助力自主参与,掌握角色游戏实践方法

1.基于学情,合理分工

角色分配在角色游戏实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游戏开始之前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有的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特别出色,适合担任需要大量对话的角色;而有的幼儿在动手能力上更为突出,适合扮演需要制作或修理的角色。在实践中,教师通过观察和评估幼儿的日常表现和游戏参与情况,积累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认识,综合考虑整个游戏的结构需要,确保角色分配既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也能维持游戏的平衡和连贯性,并设立动态调整机制,以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游戏体验优化。

以“环保小卫士”的角色游戏为例,教师通过详细的观察与评估,针对幼儿的个性、兴趣和社交互动能力,精心设计了角色并合理分配,包括环保监督员、垃圾分类员、环保设计师和社区宣传员。环保监督员需要观察力和责任感,适合细心且具有规则意识的幼儿;垃圾分类员则需要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适合喜欢操作并能快速识别不同类别的幼儿;环保设计师需要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喜欢画图和制作手工艺品的幼儿;社区宣传员则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合外向且善于交流的幼儿。在角色分配之前,教师需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各种环保主题的任务中尝试不同的工作,如制作回收物品的手工艺、分类不同类型的垃圾、设计简单的环保宣传标语等。在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密切观察幼儿在各自角色中的表现和互动。对于内向的幼儿,需要注意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在展示自己的设计时自信地与他人交流,促使其在游戏中逐渐显露出领导潜质,能够主动组织小组讨论,提出创新的环保解决方案。教师还注意到,尽管大部分幼儿在特定角色中表现良好,但也有幼儿在游戏中显得不太活跃。对此,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引入角色轮换机制,让每名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例如原本作为垃圾分类员的幼儿可转为环保监督员,使其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如此教师便可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让幼儿感受到角色游戏的乐趣和价值。

2.以生为本,提供指导

角色游戏中幼儿是主体,其发展需求和体验是设计和实施游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但是,教师的指导同样关键,起着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理解其真实需求与游戏的挑战点、难点,以及幼儿的疑惑点,并适时提供支持,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角色,深化游戏体验。教师的指导应遵循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既不超前于幼儿的发展水平,也不过分简化,恰到好处地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设计合适的故事线索,使其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调动其积极参与的兴趣,鼓励幼儿合作探究,通过团队协作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以“模拟城市”的角色游戏为例,这个游戏包括了多个角色如邮递员、商店店员、医生等。教师注意到扮演医生的幼儿在与“病人”交流时显得有些迷茫,不知如何开始诊断,便可适时地走到该幼儿身边,轻声地提醒其先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描述决定使用哪些医疗工具进行检查。这种及时的提示帮助幼儿迅速融入角色,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教师观察超市区的一位小店员在对待顾客时显得过于害羞,不敢主动提供帮助,随即组织简短的角色扮演练习,邀请几位幼儿扮演顾客,让这位店员在安全的环境下练习如何迎接顾客和推荐商品。通过这样的练习,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也更加熟悉了自己的角色职责。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还注意到团队协作中的摩擦和冲突。在建筑工地区,两名幼儿在决定如何建造一座桥时发生了争执。教师及时介入,引导其讨论各自的想法,最后协商出双方都满意的建筑方案,在化解冲突的同时,教会幼儿如何通过交流解决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活动中穿插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线索,如在模拟邮局场景时设置特殊任务,让邮递员负责给即将举行的学校小聚会分发邀请函。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让幼儿感到自身角色对集体的贡献。

3.留心观察,及时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反馈,幼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这种认识是其自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留心观察来及时评价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观察重点包括幼儿如何进入角色、展开互动,以及如何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价注重鼓励和建设性,避免过于严厉或负面的批评,以免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并采用“展示→评分→反馈”的模式,助力学生通过角色游戏实现健康成长。

以“模拟集市交易”的角色游戏为例,教师注意到一位担任商人的幼儿在与顾客交流时显得有些犹豫和不自信。为了帮助这位幼儿,教师走到他的摊位前,微笑着询问:“你能告诉我你的水果怎么卖吗?”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提问,教师鼓励幼儿展开对话,增强其在角色中的自信。当幼儿回答后,教师继续用正面鼓励的语言加强幼儿的自信:“你讲得真清楚!顾客一定很喜欢你的方式。”当另一名幼儿在扮演顾客角色时遇到挑选商品的困难,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你可以问问商人有哪些水果是今天新鲜进货的”,帮助幼儿学习如何提问和获取信息,同时也促进了角色之间的互动。评价过程中,教师使用“展示→评分→反馈”模式,每当幼儿完成一次交易或者成功解决一次问题,教师都会及时给予评价。评价时,教师需具体指出幼儿的表现:“我看到你用了很棒的方式解决了和你朋友之间的小问题,这非常好。”并提出建设性的反馈:“下次当你和朋友有不同意见时,也许你可以先听听他的想法,这样你们可以更快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这种连续的观察和即时的反馈,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仅能学习到具体的社交和沟通技能,还将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成长。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通过环境创设与角色的科学配置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丰富土壤。在游戏中,每名幼儿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兴趣,教师的观察与适时引导很重要。借助实践活动的不断调整,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的社交、问题解决及自我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反思与策略调整,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强化角色游戏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辛华,张园园.幼儿园自选主题活动的开发[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9(Z1):105-106.

[2] 银燕.北大博雅幼儿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做法:以开展2020年迎新文化庙会活动为例[C]//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北大博雅幼儿园,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