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初入园时,面对陌生的老师、同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表现为哭闹、抗拒入园等。为帮助幼儿尽快熟悉环境、适应集体生活,我们采取儿童团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来干预,从而提高幼儿的入园适应能力,缩短幼儿的入园适应期。
一、问题的提出
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刚入园的幼儿一般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差,在初入园时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比如:有的幼儿一直不肯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就大哭,甚至满地打滚;有的幼儿一开始对幼儿园充满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愿意上幼儿园,但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又会因为想家、想念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而哭闹起来;也有幼儿入园后总是眼泪汪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还有幼儿虽然不哭也不闹,但总是呆呆地坐着,一整天都沉默寡言,拒绝与任何人说话、交往……
据“中国5城市幼儿园新生状况大调查”的相关结果显示:约88%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初期会出现哭闹、胃口变差、经常生病的现象,不少幼儿的症状会持续一个月以上,超过一半的幼儿入园后生病概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幼儿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
上述这些都是新生幼儿在入园之初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这说明入园适应是幼儿开启幼儿园生活都要经历的过程,也是每个幼儿园普遍存在和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团体心理治疗
团体心理治疗又称小组、集体心理治疗。它是在团体环境下进行的心理治疗,团体成员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彼此倾听和分享,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探寻、构建多元的问题解决途径,最终在团体中学习、尝试新的有效的行为模式,并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需注意的是:这里讲的“治疗”并不是指幼儿生病了给予的一种外界干预,而是指通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适合幼儿的有趣活动,让幼儿更好地适应这个团体。
幼儿团体中,彼此之间会用自己的语言和可理解的方式沟通、互动,形成一个类儿童的小社会。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团体治疗,可以减轻幼儿面对领导者及治疗情境的紧张焦虑,起到个别治疗起不到的作用。如:我们一般为了避免哭闹的幼儿影响情绪已经稳定下来的幼儿,教师通常会把其带到寝室或户外进行安抚,殊不知,刚入园的幼儿还没有和教师建立起信任关系,单独的环境会让幼儿更加无所适从。
三、团体心理治疗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帮助
1.促进幼儿的情绪稳定
在幼儿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幼儿的情绪会逐渐稳定下来,哭闹时间会随着治疗时间的累积慢慢缩短。基于幼儿的思维方式,我们会在团体心理治疗中用游戏、绘画、音乐、讲故事等方法与幼儿沟通,鼓励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从而慢慢稳定情绪。
2.促进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在幼儿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幼儿的生活作息如时间、活动会得以慢慢调整并适应集体生活,从而融入整个团体,进而被团体接纳。经过不断强化,大部分幼儿会逐渐明确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并发展出一定的自我意识。如:我班的小白早上来园会主动问老师要不要拿晨间锻炼的玩具;南南会主动拿小水杯给花浇水;中午先吃完饭的幼儿会拿出自己带的书在一旁阅读,不影响没吃完饭的幼儿;等等。
3.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历程
在幼儿团体心理治疗中,有规则的团体游戏能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分享、坚持和退让,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遵守游戏规则,进而让幼儿学会适应群体生活。幼儿在此过程中,能够认识、觉察到社会生活的行为和标准,学会克制自己不适宜的需求、欲望和行为,学习以合理、友好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班级,最终促进其自我的社会化历程。
四、幼儿团体心理治疗入园新生适应性的步骤及方法
团体心理治疗因其具有的积极功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而言,幼儿团体心理治疗具有教育、发展、预防、治疗四大功能,能帮助新生顺利而快捷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1.建立治疗关系帮助幼儿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一种温暖、接纳、安全的治疗关系是一切形式的心理治疗中的共同要素。按照帕特森的划分方法,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具备共情、积极关注、尊重与温暖、真诚等能力。在幼儿心理团体治疗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素养都直接影响治疗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因此,面对哭闹的幼儿,教师首先要认同、共情并接纳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产生的陌生恐惧感,而不是一味地说“不要哭了,等下我就带你去找妈妈”。这些话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请他们和不哭闹的幼儿围成圈坐在一起,带他们认识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因为,围圆圈的方式可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一个团体之中,和其他幼儿在一起会减少他们的不安全感,而且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并转移注意力。
幼儿相对于教师来说,无论年龄、经验还是社会身份与地位等都属于弱势团体,面对成人,幼儿会有各种压力。而幼儿团体是由多个幼儿组成,可以舒缓幼儿面对教师和治疗情境的紧张焦虑情绪。团体中的同龄人,可以提供给幼儿模仿和认同的对象。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幼儿有更多机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团体的安全氛围以及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也让幼儿能够更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与团体形成深厚的心理关系。
围坐成圈后,教师可与幼儿坐在一起,让幼儿在听到教师说出教室的一个功能区后,立刻指出该功能区所在的位置;还可以让幼儿仿句说话,如“我叫×××,我喜欢×××”,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喜好。这些活动都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紧张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从而建立起教师与幼儿心理团体治疗的关系。
2.催化幼儿情绪的宣泄,放松不适应的心理
团体中相互接纳的安全氛围,能够鼓励幼儿做出更多的自由行动和反应,帮助幼儿更加自主、开放,从而让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教师可借助不同形式的游戏,帮助幼儿释放压力、疏解情绪,并与幼儿建立起信任关系。
例如,教师可用开学后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教室的不同区域摆出相应玩具,请幼儿自由游戏。此外,还可借助该种方式相对固定幼儿的游戏圈,比如让一个组的幼儿经常在一起玩,这有利于幼儿在小范围内认识这个小团体里的成员,以及更快地让这些团体成员认识自己。教师可通过观察、询问、支持等手段融入团体,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互相认识,记住彼此的名字。如“××需要一个玩具,××愿意借给××玩一下吗?”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对话中反复提及幼儿的姓名,少用“你”“他”这样的人称代词,目的是加深幼儿对同伴姓名的记忆。
如何去催化幼儿情绪的宣泄呢?幼儿能通过游戏的方式释放能量,在这种类似自由联想的历程中,幼儿的困扰会自然地呈现出来,情绪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宣泄。通过游戏,幼儿能表达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者不愿意表达,甚至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绪、需要,以及展现出一些身心冲突。这些表达本身就有着疏导作用,教师可借助这些信息增进对幼儿的了解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3.增进幼儿的自我认识、接纳与整合
在个别治疗中,只有当个体与治疗师形成安全稳定的咨访关系,来访者才有足够的安全感去觉察和讨论其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在团体中,幼儿的自我概念在多重人际关系中会得到检验,面对和同龄人直接互动后所得到的回应,幼儿更容易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做出重新评价,从而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在团体的安全氛围中,他们更能接纳以往不能直接面对的自我,并将之整合进自我结构中,同时做一定转化、不断完善自我。
由于小班新集体中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每个人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因此在新集体中幼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矛盾。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鼓励幼儿团体自主探讨、形成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探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让其他幼儿做出回应(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最后再由教师加以小结。有了幼儿的主动参与,在今后的日常活动中,幼儿会约定并遵守共同制订的规则,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利于幼儿自我社会化的发展。
4.提供幼儿进行现实试验的场所
团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在团体中,幼儿可在人际互动和交往中了解人际交往规范、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过程中,幼儿的行为模式和人际间的行为规范会得到彼此验证,合作和助人行为易受到他人的欢迎和积极回应,而不合规范的行为也会受到同辈成员的排斥。这样的环境能帮助幼儿建立起有效能的社交行为,利于其人际行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