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当前的国际涉华舆论场主要可以分为“泛政治化批判”“政经分离”“中性基调与隔阂并存”以及“客观友善”四大类别。本文针对以日本、法国、德国媒体为代表的“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开展研究,发现该舆论场的典型特征在于其整体对华态度不友好,且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报道倾向呈现出差异性:政治领域普遍更为负面,而经济领域相对来说更为中立,呈现既肯定又否定的复杂态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西方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差异、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动、零和博弈思维与国家经济利益冲突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基于此,针对此舆论场的精准传播策略为:主动设置议题,颠覆西方话语霸权与零和博弈旧思;求同存异,展现经济合作的良好前景;优化叙事方式,把握国际力量深刻变动的契机增强话语影响力。
【关键词】涉华舆论 政经分离 精准传播
一、引言
国际涉华舆论场是由众多国家媒体共同塑造的,依据其不同的涉华舆论倾向特征,主要可被分为“泛政治化批判”“政经分离”“中性基调与隔阂并存”和“客观友善”四类。首先,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媒体,在对华报道中批判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强行给我国非政治领域的诸多活动贴上诸如“侵犯人权”“专制暴政”“对外扩张”及“渗透威胁”等扭曲政治性标签。①此类涉华舆论场对中国国际形象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整体国际舆论环境不佳;其次是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媒体,其对华报道中负面内容占比不低,但政治与经济领域的舆论导向呈现出一定的分化趋势;第三是东盟和中欧等国家的媒体,其整体对华态度是偏向中性与正面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与意识形态等敏感议题时还是偏向负面消极;②③第四是俄罗斯、朝鲜和塞尔维亚等与中国关系一向较为友好的国家媒体,涉华舆论倾向偏向友善积极,对中国的评价基本不受偏见影响 。④⑤
能够看出,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主导国际舆论,对华报道充满偏见与刻板印象,导致我国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难以轻易突破的“信息逆差”困局。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更是展开了全方面的对华舆论攻势,中国国际舆论压力增强。但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也有提升,话语竞争优势逐步扩大。⑥虽然“泛政治化批判”倾向下形成的具有负面对抗性质的涉华舆论场的影响力很大,但其他涉华舆论场中也出现了偏向客观、中性乃至积极的对华倾向。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法国、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同英美等国属同一阵营,但在涉华舆论上却表现出了微妙的差异。虽然他们的涉华舆论态度倾向普遍不友好,在政治领域偏向负面,但在经济及其他领域的涉华舆论方面,日、法、德相较于英、美等国显得更为客观温和。鉴于日、法、德媒体在国际上的显著影响力,它们无疑是改变中国国际形象、扭转中国国际舆论形势的关键突破点。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在涉华舆论之上呈现“政经分离”导向国家所构建的涉华舆论场,深入分析其典型特征及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该涉华舆论场的精准传播策略,以期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典hyi371YMOE0VG3ZxW4s59Eas7rJUuuXGGGbiBIXv2QE=型特征
“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内,各国媒体在政治与经济两个领域对中国的态度与倾向不尽相同。政治领域的对华报道偏向负面,而经济及其他领域的报道则相对更为客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该舆论场整体上的涉华舆论倾向并不乐观,常伴随偏见误解和刻意抹黑。以下是对这一“政经分离”导向涉华舆论场典型特征的概括。
(一)整体涉华舆论倾向不友好
整体上来说,日法德三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中,负面倾向内容占比都不低。
在日本影响力最大、用户最多的新闻网站雅虎新闻网中,负面性的涉华报道占比将近半数;⑦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中,涉华报道也是以负面内容为主。⑧这种涉华舆论的负面倾向也体现在中国重大公共事件期间的报道中,如雅虎新闻在北京冬奥期间的报道也较为负面,⑨更多关注“人权”和疫情对选手和公民的“权利侵害”等负面新闻;此外,《读卖新闻》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扩大化期间,也着力勾勒中国为借疫情契机企图扩大全球影响力的,缺乏“民主和自由”、依凭“强权和雄厚军事”进行统治的“霸权大国”形象。⑩
法国的左右翼近年来的涉华舆情呈现出一定的分野性。政治立场偏左的《世界报》涉华舆论态度相对温和,中立性报道占比在六成左右,但负面报道的比例远超正面报道,11有关新冠疫情的涉华报道中负面内容占比更是远远高于正面内容。12政治立场偏右的《费加罗报》的涉华舆论态度则更为消极,着力“构建专制的、扩张的、矛盾重重的与充满野心的”中国形象,13在新冠疫情的涉华报道中更是指责中国政府的“专制处理与信息公开的不透明性”。14综合来看,法国媒体的对华舆论倾向并不友好。
德国著名新闻周刊《明镜》的对华报道中,中立倾向的报道内容最多,但也有近四成的负面报道,正面报道内容不多。15在“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具体议题的涉华报道中,德国八家主流媒体相关报道的负面内容占比更是高达七成,且报道主题框架的搭建主要从国家利益得失、政治意图揣测、意识形态批判等较为负面的视角展开。16
综上所述,尽管日、法、德媒体的对华态度显现出了一定的中立倾向,相对英美来说更为客观,但整个舆论场的对华态度仍称不上友好。他们塑造出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西方—东方”二元对立框架的影响,塑造了“他者化”的中国形象,着重突出中国的“专制”和“落后”。
(二)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污名化
日、法、德三国涉华舆论倾向整体偏向负面,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国家在对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报道中的负面倾向。
政治领域是日本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的关注焦点,其中负面内容超过九成,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和中美关系是负面报道中的重点内容,此外,中国政党、政府和人权问题亦是日媒频繁报道的焦点。17日本社会因担忧中国崛起的冲击,持续在涉华舆论中强化“中国威胁论”的叙事,并将南海领土争端等议题解读为中国“霸权”行为的体现。18而以雅虎新闻为代表的日本网络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主要集中在人权与民主、社会问题、领土争端、爱国主义等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的议题之上。19
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的涉华报道在报道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议题时主要采用矛盾冲突框架,会强调“个人、组织、机构和国家间的冲突”,致力于描绘一个“内外交困”的中国形象。20而《世界报》对新冠疫情涉华报道的框架使用也具有负面性、政治性和冲突性的特点,认为中国的防疫侵害“人权和自由”,指控中国利用疫情防控进行“国家宣传”。21
德国《明镜周刊》的政治类涉华议题报道中有超过六成的负面内容,主要是批判中国的体制机制及缺乏“人权”。22从德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来看,政治领域报道的主题框架由“战略扩张、政治野心、渗透分裂和隐瞒蒙蔽”四类呈现出明显负面倾向的框架构成。23此外,德国媒体在新冠疫情的涉华报道中将病毒和政治、国际关系、民族主义等议题相勾连,诸如“追责中国”和“中国政权和制度”之类表述的频繁出现,折射出了一种“病毒政治化”的话语倾向。24
综上所述,日本、法国、德国三国普遍对中国政治领域保持高度关注,且对中国政治领域的舆论倾向较为负面。“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内充斥着“侵犯人权”“独断专制”“国内外矛盾冲突加剧”以及“中国威胁论”等话语,显示出这些国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存在的诸多偏见与恶意指责。这些论调粗暴否定中国的政治制度,恶毒污名化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合作共赢等外交原则进行的国际活动。
(三)经济领域的矛盾倾向
相较于政治领域的涉华报道,经济领域内日、法、德三国的报道展现出更为中立的态势,中性内容的比例显著上升。
日本主流媒体的经济领域涉华报道中约有六成负面内容,虽然比例不低,但相较政治领域报道已经客观不少。25日媒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度复杂,既忧虑中国崛起冲击其地位,鼓吹“中国衰落论”,又难掩对中国成就的关注。对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倡议,日媒也常常态度摇摆,反映出既警惕又受合作前景吸引的矛盾心理。26此外,日本网络媒体雅虎新闻网中的正面报道多与中国科研与网络产业的领先地位有关,显示出对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认可。27
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在讨论中国经济影响之时,既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促进作用以及中法经贸合作对法国的重要性,也探讨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28在新冠疫情的相关涉华报道中,《世界报》常聚焦于经济层面,剖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它紧密关注中国经济遭遇的困境与挑战,试图削弱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崛起势头;另一方面,该报亦无法忽视中国经济所展现出的惊人韧性与迅速复苏的态势,不得不给予肯定。29
德国《明镜》周刊经济领域的涉华报道态度多较为中立,在塑造谋求全球共赢中国经济形象、给予中国经济积极评价的同时也唱衰中国经济。30在科技领域,该周刊也关注中国航天事业,基本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中国成就,但也不乏对中国航天崛起的警觉。31类似的,德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报道中,尽管也使用了“保护主义、经济威胁和债务陷阱”等框架进行质疑,但同时也可看到振兴协作框架的积极运用,相比政治类话题的报道倾向更为中立客观。32
综上所述,在“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中,经济领域的对华报道虽不乏负面声音,但不像政治领域的对华报道那样全盘否定中国内政外交,而是展现出一种复杂的双重性:既质疑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战略意图,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及双边经济合作的积极影响。
三、“政经分离”导向涉华舆论场形成的影响因素
“政经分离”导向涉华舆论场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背景,同西方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差异、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动以及零和博弈思维与经济利益冲突等因素紧密相关。
(一)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差异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凭借政治、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潜移默化向发展中国家传播“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导向,形成了“西强东弱”的话语格局。借助话语霸权,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各国通过标签化、刻板化、污名化等反华反共的话语恶意抹黑中国,33阻碍了国际社会客观认识中国。日、德、法虽与英、美媒体立场不完全一致,但同属西方意识形态阵营。一方面,在舆论上打压中国也符合他们的利益,利用“东方—西方”的二元对立框架,他们是“自由”和“文明”的一方,与中国的“专制”与“野蛮”形成对比。34这对于维护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强调自身政权的合法性是有利的;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使得他们无法客观看待中国提出的新概念、新表述,阻碍了他们对中国进行客观评价。35
(二)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动
当今世界正经历巨变,中国经济全面崛起,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而西方贸易及地缘政治影响力在中东、东欧等地减弱,呈现“东升西降”的国际力量格局变化趋势。这种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得日法德等西方国家十分恐慌,因而利用自身的话语权优势对华进行意识形态围堵,以期维护资本主义的霸权地位,剥夺、打压中国的发展权利和自由。36但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成就又是全球瞩目的,尽管日、法、德基于各自利益考量并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因而在媒体中频繁唱衰中国经济发展,但却难掩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正日益增强的不争事实。这迫使他们正视并承认中国已稳居国际经贸的前沿位置。
(三)零和博弈思维与国家经济利益的冲突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常伴扩张与霸权倾向,使得日、法、德等国形成了“非赢即输”的零和博弈思维惯性,视中国崛起为自身威胁。为此,它们利用媒体舆论打压贬低中国,以维护自身利益。37在政治领域,日法德媒体尚能一以贯之地用这种思维引导涉华舆论,但在经济领域,零和博弈的思维事实上就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如果完全秉持零和博弈的逻辑,那么就不该提倡对华的经贸与合作。但事实上,日本、法国和德国与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联系。鉴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市场之一,放弃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就意味着放弃巨额的贸易收入与稳定的供应链。三国媒体显然还没能在逻辑和思维上完全理顺以何种态度来引导和处理涉华舆论,因此在经济领域的涉华舆论之上呈现出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复杂倾向。
四、面向“政经分离”导向涉华舆论场的对外精准传播策略
在“政经分离”导向的涉华舆论场中,舆论倾向表现出矛盾与复杂性。而理解这一舆论倾向背后的影响因素,是重塑我国国际形象、优化对外传播的关键。基于前文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旨在实现面向此特殊舆论场对外传播的精准与高效。
(一)主动引导议题设置,颠覆西方话语霸权与零和博弈思维
西方话语霸权是“政经分离”涉华舆论场中我国形象受损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明确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展现正面的中国形象。该涉华舆论场中的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巧妙制造了“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若中国只是被动回应他国媒体对于我国的质疑与抹黑,将深陷“他者化”的困境,无法摆脱地进入到自证循环。这迫切要求我们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强化对中国特色制度及其辉煌实践成果的宣传,构建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以增强引领国际舆论的能力。
“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是导致该涉华舆论场频繁塑造中国威胁形象的关键因素。为此,需强化文明共生“新文明观”的传播,通过主动引导议题设置突破零和博弈的思维桎梏。历史上,国际舞台上的霸权循环加剧了国家间的身份对立幻想,38滋生了该舆论场内对中国的众多误解。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对零和博弈这一陈旧思维的超越,它倡导“命运相连、秩序共塑、全球共治、成果共享”。39积极宣扬此理念,是对“国强必霸”“中国威胁论8xdvmwKAq98z0f88KM2D7nh7Tncc9A1j1Bd+1W/9Rm0=”和“中国外交扩张论”等论调的有力回应,更彰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共筑和平未来的坚定意愿。
(二)求同存异,展现经济合作的良好前景
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中国与涉华舆论场中各国在政治与意识形态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且这种分歧很难得到根本改变。但在经济领域,贸易合作的普遍性为各国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因此在面向这一舆论场进行对外传播时,要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深刻洞察传播的难点和可能的突破点,适当规避敏感话题,遵循“少说政治,多谈经济;慎谈战略,多谈文明;反对地缘思维,多讲公共产品属性;避免军事色彩,强调开放包容40”的原则。由于该舆论场内经济领域的议题相对中立客观,回应和凝聚共识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对外传播中应该多谈在经济领域可能开展的合作与双边互惠,积极回应有关中国经济合作共赢倡议的疑问与关切。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稳步提Q/jOZlGpftQVjJikzPYFNb3CTNBNlsKvGDKFupYB0+E=升,与中国携手共进的经济合作蓝图正逐渐在各国视野中清晰展现,这一充满希望的趋势也成为了“政经分离”涉华舆论场中的关注焦点。我们应加大对成功双边经济合作案例的宣传力度,生动展现经济合作的广阔前景。对于像日本这样的亚投行潜在成员国,应着重强调亚投行在融资支持方面的卓越贡献,展示亚投行批准实施的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项目如何显著改善参与国的基础设施面貌,进而推动当地经济腾飞与民生改善,以增强日本对亚投行的信心与兴趣。而对于属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法国和德国来说,应着力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合作发展、推动文明互鉴交流和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之上的积极意义,详细介绍如“中欧班列”这样的标志性合作项目,展现其如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共同繁荣的强劲动力,增进法德等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认同。
(三)优化叙事方式,把握国际力量深刻变动的契机增强话语影响力
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领域面临叙事形式僵化、传播路径局限的挑战。鉴于此,应敏锐捕捉西方影响力相对减退,而中国影响力显著上升这一国际力量格局变迁的关键节点,借此东风,通过革新叙事策略来强化我国在“政经分离”涉华舆论场中的话语影响力。具体策略可涵盖以下两个方面:
在叙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在对外传播时,应摒弃单一的自我陈述,融合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西方国家受众易于接受和欣赏的形式展现中国故事。尽管意识形态上的差异难以轻易逾越,但一个负责任、为世界经济作出显著贡献的大国形象,依然是“政经分离”舆论场中的多数受众所期望并乐于见到的。因此,我们应聚焦于传播这一积极大国形象的目的,精心讲述中国故事,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使用社交媒体,拓宽对外传播渠道。“政经分离”的涉华舆论场内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评价普遍偏向负面,中国主流媒体的官方信息也往往容易被人质疑为有意识的舆论宣传。相比之下,非官方信息来源的个体作为叙事主体的可信性就会高很多。我国应积极动员日本、法国、德国等国的企业、公众人物、“网红”、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并同步整合社交媒体等传播平台的资源,充分利用先进传播技术,通过拓宽信息流通渠道突破在该舆论场中因整体舆论倾向不友好而面临的传播困局。
王欣羽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丁汉青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程璐:《后疫情时代西方对华舆论泛政治化批判之批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第71-82页。
②陈瑶雯、何欢、范祚军:《东盟涉华舆情新特征及应对策略——基于命运共同体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8年第4期,第91-103页。
③鞠维伟:《中欧国家媒体的“中国观”:基于媒体报道的分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2年第1期,第119-139+157-158页。
④鞠维伟:《中东欧国家对华舆论报道的立场、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捷克、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四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分析》,《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第96-102页。
⑤朴东勋、李军杰:《朝鲜对华认知与中朝关系发展——基于〈劳动新闻〉(2009-2018)涉华报道的分析》,《东疆学刊》2022年第1期,第61-67页。
⑥胡悦、王昌松、赵梓涵:《国际媒介场域中的对华“话语操纵”——基于“一带一路”负面报道的话语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6期,第188-198+235-236页。
⑦陈雅赛:《日本媒体对华舆论特征与引导策略》,《情报杂志》2019年第3期,第127-132页。
⑧王珍珍、庄妍:《日本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热点及启示》,《青年记者》2020年第36期,第100-101页。
⑨付敏、熊依娟:《北京冬奥会期间“雅虎日本”对华报道框架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第199-203页。
⑩陈婷婷:《日本主流报媒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以2020年〈读卖新闻〉涉华报道为样本》,《传媒论坛》2024年第5期,第10-13+17页。
11丁汉青、周柯宇、蔡华丽:《趋同与分野:美英法主流媒体涉华舆论场动态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世界报〉的比较》,《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年第1期,第113-127页。
12陈思奕:《框架理论视角下法国〈世界报〉新冠疫情涉华报道研究(2020.1.1~2021.12.31)》,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年。
13何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费加罗报〉涉华报道为例》,《国际传播》2019年第1期,第76-87页。
14李佳怡、赵晓帆:《法国媒体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下〈费加罗报〉涉华报道为例 》,《 国际公关》 2022年5期,第121-123页。
15袁昕:《中共十九大以来德国〈明镜〉周刊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 2020年。
16邹露:《德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建构——基于8家德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3-2022年)》,《新闻与传播评论》2023年第1期,第57-75页。
17王珍珍、庄妍:《日本主流媒体对华报道热点及启示》,《青年记者》2020年第36期,第100-101页。
18陈婷婷:《日本主流报媒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以2020年〈读卖新闻〉涉华报道为样本》,《传媒论坛》2024年第5期,第10-13+17页。
19陈雅赛:《日本媒体对华舆论特征与引导策略》,《情报杂志》2019年第3期,第127-132页。
20何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费加罗报〉涉华报道为例》,《国际传播》 2019年第1期,第76-87页。
21陈思奕:《框架理论视角下法国〈世界报〉新冠疫情涉华报道研究(2020.1.1~2021.12.31)》,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年,第25页。
22袁昕:《中共十九大以来德国〈明镜〉周刊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20年,第34页。
23同16。
24行晓艺:《德国媒体关于中国抗疫的话语建构框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外国语大学,2021年,第21页。
25同17。
26吴宇桢:《难以放下的“刻板印象”与惯性偏见——日本媒体对华报道的“政经分离”现象 》,《青年记者》2021年第15期,第99-101页。
27同⑦。
28同11。
29陈思奕:《框架理论视角下法国〈世界报〉新冠疫情涉华报道研究(2020.1.1~2021.12.31)》,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23年,第35页。
30袁昕:《中共十九大以来德国〈明镜〉周刊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20年,第49页。
31蒋帅:《德国〈明镜周刊〉视角下的中国形象》,《青年记者》2021年第18期,第113-114页。
32同16。
33张建民:《后疫情时代对外传播中的话语权建构》,《当代传播》2021年第6期,第51-54+59页。
34汤景泰、史金铭:《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论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政治学研究》2022年第2期,第66-77+169页。
35任庆亮、严功军:《人类文明新形态国际传播的机遇、挑战与话语实践》,《重庆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第73-82页。
36同①。
37招春袖、胡文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共有观念建构——基于传播策略分析》,《对外传播》2021年第8期,第52-56页。
38同⑥。
39同37。
40王义栀:《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7-119页。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