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赋能大健康服务“四方联动五融入”辐射路径实践研究

2024-10-29 00:00:00马英刘岚何英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9期

摘 要:针对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与职业岗位发展契合度不高、与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动态发展需求脱节、资源成果的输出共享路径局限、推广“解码”难的问题,文章结合护理品牌专业建设,建立教学资源赋能大健康服务“四方联动五融入”推广应用辐射路径,拓宽了教学资源在校本教学、社会培训、行业企业继续教育的受益面。该实践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发挥辐射赋能,共建共享,服务师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

关键词:教学资源;大健康服务产业;职业教育

南宁市卫生学校2023年以大健康服务为建设目标的护理专业通过自治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验收。在基地项目和品牌专业的建设中,依托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能力本位老年护理教材的开发与实践》《基于1+X证书制度下〈医养结合老年照护〉课程开发》等5项省市级项目的研究,开发了一批优质校本教材、微课等教学资源,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盘活教学资源,发挥其“能学、辅教、促改、赋能”整体效能,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构建赋能大健康服务“四方联动五融入”辐射实践,探索教学资源应用推广的有效路径。

一、现有教学资源辐射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内容信息衔接“不紧不新”。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基层卫生服务需求激增,原有教材与职业岗位发展契合度不够高,各专业的建设资源仅关注操作流程、动作技巧和章节基本知识点,与康养产业发展不匹配,更新速度慢,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不紧密,与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动态发展需求脱节。二是校内教学资源行业应用不深、共享途径局限。学生从应用教学资源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个体体验不明显,学生主动应用积极性不高,教学资源成果的输出辐射路径有堵点。三是开发教学资源成果推广“解码”难。医药卫生类中职院校教学资源研究开发成果大都因为缺乏有效推广路径,仅满足校本教学,“重开发、轻应用、弱推广”,共享度低,无法成为引领和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教学资源辐射路径的实践

(一)对接国家大健康战略,重构资源体系

立足老龄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发展,对接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广西创新发展“第九张名片”,聚焦康养特色,将原有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分散、多点的能力本位校本教材教学资源重新系统梳理,对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依托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边辐射、边完善,以能力本位教材、活页式教材、微课等“立体化”教材(以下统称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构建打好赋能大健康产业底色的“聚康养、强特色、促融合、赋产业”“大健康教学资源”体系(见图1)。聚焦大健康产业,编写《老年护理》《大健康护理服务基础》《医养结合老年照护》《乡村医生培训讲义》《康养保健》等5本校本教材;由《生活照护》《基础照护》《慢病综合照护》《急救照护》《中医康养技术》5个系列微课构成特色照护模块;所有资源内容遴选顺应大健康行业“五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新理论)发展和国家行业技能大赛,以产助教;通过融入校本教学、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融入社会培训机构教学、融入老年康养机构继续教育、融入南宁市乡村振兴大健康战略的“五融”应用输出途径,以教促产,赋能教育链延伸培养服务大健康产业技能技术人才。

(二)组建“四元”教材开发共同体,教学资源建设对接大健康产业升级

以“国内外能力本位老年护理教育专家—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学校专任教师—学生”组成“四元”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共同体。教育专家是资源开发的引导者,在教材架构设计及教学内容跨文化要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理念方面,给教师带来教材开发的新思路,推进教学理念更新;教师从能力本位教学的实施者、研究者、评价者,成为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学生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参与教学资源使用的反馈、修订,改变学生是“接受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资源开发的合作者;行业企业实践专家来自养老照护、医疗卫生、社会职业培训学校等机构,了解老年照护的岗位能力,懂得行业的发展趋势,熟悉社会就业人力需求,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新理论的“五新”融入资源开发内容,使教学资源内容、教学过程实现与企业岗位能力及产业发展升级的对接,是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合伙人”。

(三)教学资源课岗赛证融通“学训”一体,校本教学应用为主体

1. 教学资源的项目案例要素来自真实的行业企业工作项目、操作流程对接国家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养老照护、健康照护、康复技术)等赛项赛规,对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养老护理员、老人照料、(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产后康复指导、育婴员、母婴护理、脊柱按摩师、养生推拿),资源体系“学训”一体促进“课岗赛证融通”;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使学校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资源应用的活跃人员,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2. 创建“南宁市卫生学校大健康服务第二课堂”,融入学校“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在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专业组建志愿者团队开展大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开展生活护理照护、精神慰藉陪伴服务;参与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提升项目活动,到社区为居家老人上门体检、按摩理疗、上门陪伴助老等活动;参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健康交流站活动,在校园、社区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健康教育讲座、健康科普海报展示活动,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学生在实践前自发学习、复习教材内容、学用健康教育方法、参照微课练习技能操作,有效连接学习与岗位实践,实现教学资源跨专业、跨学科有效共享。通过第二课堂实战锻炼,获得老年人及家属的好评,学生成就感倍增,反向激发了使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教学资源成为主动学习的助推器,有力地促进了主干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创新;助推学生夯实实践技能,提升康养职场“实战”能力。

(四)建立“四方联动五融入”资源辐射平台,打造“五链衔接”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生态圈

1. 建立校、政、行、企“四方联动”教学资源开发成果转化辐射平台。以学校承担南宁市卫健委“养老照护、乡村医生、基层卫生骨干”培训项目为契机,建立“南宁市卫生学校-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康养培训行业-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护理服务机构”教学资源辐射“四方联动”平台(见图2),将“大健康教学资源”成果融入校本课程及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战”、融入社会机构就业培训;融入老年医疗、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员工继续教育;融入南宁市基层卫生服务乡村振兴大健康战略,形成“五融入”辐射输出路径,成果从校本教学的“点”辐射扩大到了康养产业和南宁市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面”,使教学资源成果辐射实现了转化、落地、生效。

2. “五链衔接”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生态圈。以南宁市卫健委振兴乡村大健康基层卫生工作战略为契机,通过承担南宁市卫健委的医养结合老年照护、基层卫生骨干、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任务为辐射载体;围绕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乡村振兴促就业战略,支持产业用工以及“八桂家政”等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教学资源在社会培训机构和养老护理机构推广应用;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引导组织行业专家、龙头企业骨干审核教学内容、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发展举措,将行业新政策、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理论及时融入校本课程和相关大健康能力培训班教程,串联了政策链、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五链衔接”,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生态圈(见图3),为大健康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更新、微课制作的持续改进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资源辐射成效分析

(一)促进学生“1+X”职业能力的形成

2018年以来,教学资源陆续在学校护理、中医康复保健、康复技术专业校内能力本位教学使用,共培养了2万多名学生,有35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教学资源应用于《养老护理员等级证书》《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老人照料、(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产后康复指导、育婴员、母婴护理、脊柱按摩师、养生推拿等技能证书培训,平均每年有近4000人获得证书,拓宽了学生跨界、跨岗、跨行业就业、创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技能和医德素养高的实用型人才

(二)促进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教师、养老机构护士教学能力和综合能力双提升

参与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校内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分别在省级、市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获市级“技术能手”1人、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15人,获市级教学能力比赛奖20人。社会培训机构和养老护理服务机构教师通过应用教学资源,建立能力本位教学观,经市卫健委老龄健康科及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考核,有20人被聘为“南宁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培训班”的授课教师,2人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三)助推劳动就业和乡村振兴

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应用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的培训,共有11676人获得“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资格证书和“病患陪护”等专项技能证书,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促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通过乡村医生培训、基层卫生骨干能力培训,乡村医生在疫情防控卫生技术应用、健康体检、居家养老服务照护、为乡村群众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等,受益学员达2786人,普惠乡村群众282万人;培训南宁市医养结合机构老年照护骨干490人,受益养老机构179家,顺应基层人民群众卫生健康发展需求及医养结合老年照护需求,有效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和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全市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王长文,孙百鸣,等.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推广的策略和举措: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2018(01):26-28.

[2] 习海旭,戴仁俊,陈谦民. 一体化视域下教学资源的“直连式”共建共享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23(10):169-173.

[3] 缪玲,姜楠. 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2021(18):41-46.

(责任编辑: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