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的教学形式推动了新的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需要拥有更加灵活的思维和头脑,形成主观分析的能力,才能够适应接下来学习的需要。而要想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教师重视复习课堂的开展。在复习环节注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串联,以提升复习效果,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丰富学生的视野,并增强学生的感知。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创新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模式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教学;复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与完善,如今的高中历史课堂也向着更加趣味、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当前高中历史复习课堂上,针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教师不能再通过应试讲解的方法让学生重新回顾知识,而是需要兼顾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趣味和生动的内容来带领学生温故历史事件。在给学生留下深刻学习印象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提高复习效果。
一、创新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知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复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历史观念,增强学生认知。而创新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模式,能够凸显历史复习课堂的作用,通过崭新的复习策略,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将正确的历史知识以及历史思想融合其中,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感悟。
除此之外,针对一些书本中描述相对较为浅薄的知识点,通过趣味和创新的历史复习过程,能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创新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模式能够鼓励学生站在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历史事件,了解真正的历史,并基于历史事件形成独属于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形成唯物主义观念,这对学生学习历史,增强自身的认知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但复习课堂与新课教学具有明显的不同,复习课堂需要让学生回顾和掌握知识,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之前已经学过相关的历史知识,就不愿意参与到复习课堂中。这实际上是历史复习课堂没有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收获导致的。教师通过实施创新的历史复习策略,在创新与兴趣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来还原历史真相,以此来展示历史的情景,并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历史事件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复习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复习方法机械重复
复习课堂与其他课堂的形式存在明显的不同,复习课堂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形成相应的认知体系,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这就代表了学生需要在复习课堂中记忆以往还未完全掌握的知识,针对这一点开展历史复习课堂,教师会给学生设计大量机械重复性的活动来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题目,同时设计大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即使愿意参与到这种复习课堂中,也会难以投入足够的热情和注意力。甚至一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打瞌睡、聊天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课堂复习的方法过于机械和重复而导致的。教师应当在接下来的复习教学中,用更加新颖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二)课堂复习内容枯燥单一
仔细分析当前高中历史复习的内容,不难发现。教师所复习的知识点都是书本中所存在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就会选择只着重讲解重点知识。对那些不够重要的,就选择性地忽略。甚至一些教师在复习课堂上,只给学生讲解书本中的内容,不给学生进行扩展和延伸。这种枯燥且单一的复习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只会感觉到复习课堂的无聊,并不会感受到历史的独特性。这对学生形成历史认知而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创新高中历史课堂复习模式的策略
(一)重视分类归纳,帮助学生总结知识
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为了能够给历史复习课堂增加新的色彩,提供新的活力,教师有必要以分类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从课堂教学的主题和思想出发。由一个小的历史知识点入手,以点带面地去回顾本章节的所有内容,并且用思维引导的方法构建出一个历史知识框架,详细地把每一部分历史知识都综合于其中。这种历史复习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盲区,又能够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章节时,本章节需要学生掌握秦朝建立的意义和过程。教师可以从七国争霸开始,由点到面地给学生讲解秦朝统一的经过。秦国灭掉六国之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其产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本的格局。在秦始皇登基之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建立了明确的法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秦朝的建立从整个中国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秦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是由于人民群众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斗争策略、治国思想、个人才智等。秦王广纳贤才,任用商鞅变法,奠定了秦朝统一的基础。但秦朝统一之后十余年,便迅速地衰败和瓦解。其根本上是由于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苛、思想专制、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等。这就说明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与统治阶级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人民的力量虽微小,但不可忽视。这种讲解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让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辅助学生理解。
(二)通过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历史复习课堂,需要帮助学生回顾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并养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事实上,要想在历史课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进行延展,帮助学生补充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价值,同时还要让学生解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从多个角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提升学生的阅历。
例如,在复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章节时,本章节主要是讲述了中华民族在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斗争。这部分内容是我国的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学生需要掌握中华民族在拯救民族危亡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时间,并且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明确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出一些常见的救亡图存的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针对书本中一些不够全面的或者是讲解相对浅显的事件,教师要进一步为学生扩展延伸,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运动,但是由于缺少运动纲领,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无目标地推翻统治阶级,最终导致失败。”同时太平天国运动也忽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用旧时代的思想去面对新时代产生的事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本身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客观的认知。这种错误的观念,造就的历史结果,注定是失败。这种扩展延伸的复习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三)推崇合作复习,指引学生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历史水平,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教师有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汲取能力和信息发掘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在复习开展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复习本章节的所有历史知识,然后将所得到的知识进行综合。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索,既能够肯定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又能够避免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遗漏。这种复习课堂的开展模式,保证了课堂复习的质量,并提高了复习课堂的效果。
例如,在复习“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这一章时,本章节需要让学生了解隋唐盛世的特点以及隋唐盛世的时间。同时,也要让学生通过本章节的理解和复习,看透国家强盛到国家消亡的过程,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展必然规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复习的方法,去探索有关本章节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活动或者是与本章节有关的复习问题,给学生指明复习的方向。比如:“隋唐盛世的时间是什么?唐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唐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当时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王朝会灭亡?”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串联本章节的知识,并加以理解才能回答。学生通过合作复习就能发现,隋唐盛世从公元581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灭亡,中间共经历了326年。其中既出现了贞观之治,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当时的中国从人数、大小、版图以及疆域等多个方面,位居世界榜首,为世界文化和政治的中心。但即使这样的国家到后期也出现了官员腐败,统治阶级沉溺于享乐中的问题,最终爆发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逐渐衰败。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能感受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不断地进取和进步,国家才能够变得强大。教师利用小组合作方法,有助于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构建主题复习,加深学生复习印象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开展历史复习时,需要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历史复习主题,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和探究,鼓励学生站在主题的视角下去了解历史事件,或者是寻找相应的资料,关注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找到历史事件中具有重大改变意义的内容。这种复习课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在复习“明清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这一章节时,本章节的主题就是“版图和挑战”。本章节需要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我国的疆域和版图,掌握当时世界的格局,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地位。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当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封建主义中的权力机构。在明确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主题式的讲解,为学生介绍明朝时期的特征。比如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宰相制度,打造了一个专门服务于皇帝的内阁。国家政务由内阁进行票拟后,交由皇帝批红,使得皇权高度集中。明朝从建立到灭亡共持续了300多年。其中,明朝前期疆域辽阔,后期经过改革与调整,版图逐渐萎缩。直到清军入关之后,明朝正式宣告灭亡。清朝初期的版图横跨欧亚大陆,北到库页群岛,南到南海。广阔的疆域,以及庞大的人口推动着当时时代的变革。清朝时期的统治阶级逐渐衰败。尤其在清朝提出了闭关锁国的封建思想之后,更是让清朝与当时的世界隔绝。导致世界在发展的同时,清朝原地踏步,没有完成工业革命,仍然是一个初级农业国家,这就为清朝后期的屈辱埋下了伏笔。教师要让学生接着这个主题,理解版图和挑战是相互存在的,明确不发展就等于退步的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合理开展历史复习课堂,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应当明确开展历史复习课堂的作用,找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盲区,秉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复习体验,同时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中,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形成正确的观念,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义涛. 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中历史复习[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3(01):43-45.
[2] 唐金彬. 建构逻辑视野:一堂高中历史复习课的教学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Z2):90-92.
[3] 蔡敏慧. 试论高中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思路[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3(05):69-72.
[4] 姬未明. 高中历史复习课主题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智慧,2022(13):62-64.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