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先生”教学方法是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即知即传”教学原理,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针对全班学生的不同知识弱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通过这种方式,让原本通过模仿和被动学习而面临困境的学生,能够更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小先生”教学方法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文章探索了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先生制”;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重要的教学思想,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强调要不断改善以往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机械训练解题思路的教学方式。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小先生制”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教学理念,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将会成为数学教师的一大助力。通过“小先生制”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鼓励学生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小先生制”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在课堂上设立“小先生”角色,鼓励学生以类似教师的身份参与课堂学习。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课堂结构,并深度分析所学的知识内容,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公布每节课程的“小先生”名单,并且告知这些学生,他们在课堂上需要扮演怎样的学习角色。这样学生就能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准备,并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聆听教师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询问不同的“小先生”,来检查全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克、千克、吨的认识”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家中有多少东西可以进行称量”,然后,让学生简单讲述自身的想法,并让他们指出自己提及的物品中涉及的质量单位。紧接着,教师便可以从班级中挑选出一位“小先生”来带领全班开展一次数学实验,让这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秤,对一些日常常见的物品进行称重,并要求这位学生详细记录结果。随着实验的进行,教师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讲解基础数学知识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并且独立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更多可行的思路。自主学习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教师设定“小先生”角色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学习见解和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更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策略,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指导。通过不断改善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当教授数学课程中的“平移和旋转”时,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物体或多媒体幻灯片来引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紧接着,为了增强互动和实践,教师可以挑选一名学生担任“小先生”,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圆形的模型或者玩具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将其进行平移,并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旋转。然后,根据物体的实际变化,让学生自主讨论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之上,促使学生探索不同的平移和旋转方式,并利用纸张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发现。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构建数学理论框架的初期。因此,为了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理论框架,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来共同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为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或者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将课程的主题与活动关联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需灵活应用新知识,甚至回顾旧知识,以此进行数学计算。这样的合作任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来挑战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应将“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也融入合作学习中,从班级中挑选出几位“小先生”来负责小组合作时的任务安排,同时,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小组合作的规则和标准,让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解决数学问题。随后,教师应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确保他们充分理解任务要求,从而高效完成合作任务。这种“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还凸显了其独特的教育优势。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应为学生讲解本节课程相关的计算公式。然后,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正方形的图形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每个小组中挑选一位“小先生”来负责小组的合作,协调组内任务分配,如谁负责测量,谁负责记录数据等,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得到稳步提升。在学生完成数据测量后,教师可以让“小先生”代表小组展示具体的实验数据,并让不同的“小先生”讲解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构建整体的数学框架。
四、开展实验教学,促进知识巩固和应用
高效地利用“小先生制”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由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程学习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深入参与课堂。为了达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课程教学主题来设计相关的实验项目,并让其他学生一同来完成相关任务,得出数据结果。在实验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出一名“小先生”来带领他的学习团队,制订调查计划以及收集数据的具体方式,并整理、分析结果等。学生在参与实验项目时,因为自身的任务不同,他们会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回忆与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巩固旧知识,提升问题思考能力。“小先生”在此阶段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班级内的学生挖掘学习潜力,及时解决问题,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平均数(二)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时,在课程的引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简略介绍本节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具体学习任务以及本节课程将要达到的目标,并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基本运算方法。随后,教师进行分组,挑选“小先生”负责实验内容。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首先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表,用以记录个人的饮水数量、时间和频率等信息。“小先生”在此过程中要发挥领导作用,确保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并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成数据收集后,“小先生”可以引导学生将数据分类,并分配给不同成员进行计算,以达到复习和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小先生”要组织团队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出平均每人的每天饮水数量。
五、利用角色扮演,提升学生自信心
在课堂运用“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扮演教学角色,承担学习责任,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团队中要展示他们的能力与才华,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成为“小先生”后,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学习能力被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同时作为“小先生”,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班级中亮相,代表团队展示解题成果,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勇气站在人群面前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并演示结果。当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身想法并且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心中的数学学习障碍会逐渐消散,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小组合作中,他们还会得到同伴的认可与赞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理念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这种经历使他们在面对学习挑战时更加坚定和自信。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应根据生活情景来为学生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并随机挑选出几位“小先生”负责协调其他成员完成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水果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数据,保证每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解决一个实际的数据问题。在完成数据计算后,教师可以组织多个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题成果,并分享他们对小数学习的新认识。对在展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正面的反馈和赞赏。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应用多元化评估方法,科学评估学生
在深入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后,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成果评估。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条件。传统的课程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评估不到位。因此,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至关重要,包括笔试、口试、作品考查等多种形式。在评估过程中,收集学生的数据是较为常见的评估方式,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评估学生,为日后的个性化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在评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先生”作为辅助,协助进行全班学生的评估,教师可以让“小先生”充当信息收集员,搜集相关信息,从而使评估更为科学准确。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正、负数”时,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在学生了解了正、负数的基本概念以后,教师可以挑选部分学生作为“小先生”,让他们在小组范围内相互提问。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小先生”提供各种颜色的棍子来表示正负数,让每个小组进行实际操作。随后,“小先生”将不同结果反馈给教师,以便检验小组内的成员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内容。完成技术能力的检测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先生”带领自己的学习团队设计一张正负数的运算表格或者绘制一张正负数相关的图画,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进行更加详细地评定。
综上所述,有效地运用“小先生制”教学方式,课堂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主阵地,这对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而言是进行查漏补缺的绝佳机会。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优化教学方式,还可以将“小先生制”的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堂之外,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能在班级内营造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将成为推动学习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实施“小先生制”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更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小先生制”的潜力,将其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游. “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教学研究,2024(17):48-49+68.
[2] 赵梦瑶. “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探究[J]. 教育观察,2023,12(17):44-46+78.
[3] 庄子汉,相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先生制的实践研究[J]. 小学时代,2019(02):54-55+53.
[4] 赵岷. 互帮互助“小先生”: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2020(25):28-29.
[5] 沈婷婷. 论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生活教育,2023(01):88-90.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