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社会思潮影响和现实思想困惑的对策研究

2024-10-29 00:00刘晨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9期

摘 要:互联网时代是以网络为技术载体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新的传播路径的改变,中国青年面临着网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如何破解中国青年面临的社会思潮影响,如何回应青年的现实思想困惑,成为高校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发展的指向标。文章以当代青年为调查对象,厘清互联网时代青年受到的主要社会思潮影响,为高校构建科学有效的青年互联网工作新机制提供参考借鉴。对当代中国青年现实思想困惑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需要始终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进一步提高管控社会思潮的生成空间。

关键词:中国青年;社会思潮影响;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93-04

互联网时代,网络是汇聚大众智慧、激发创新动力、进行意见表达和传播的沃土,由于上网技术门槛低、参与互动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从互联网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和进行娱乐。据新华社权威发布,截至202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较2022年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6.4%,其中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增长到97.2%。[1]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青年有着全新而独特的上网习惯,能熟练使用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传播载体。“90后”及“00后”青年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与父辈所处的环境与时代有较大不同,更关注个体自身体验,互联网时代青年更容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及时摸清互联网时代青年面临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动态,课题组主要针对青年大学生、青年白领以及社会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开展了调查研究。2023年7月至12月,课题组共发放了青年思想状况调查问卷300份,合计收回调查问卷258份,有效问卷202份,占比78.3%。调研对青年互联网社交媒体使用(程度、模式)及素养进行了考察研究,重点聚焦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在多大程度上可形塑中国青年所面临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按照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青年群体思想特征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剖析,基本掌握了当代青年的思想状况。本次调研青年群体的主要特征如下。

1. 性别分布

本次问卷调查中,填写问卷的男性有74人,占总数的36.7%;女性有128人,占总数的63.3%。

2. 年龄分布

20岁以下的有21人,占总数的10.4%;20—24岁的有136人,占总数的67.3%;25—30岁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3%;30—35岁的有8人,占总数的4.0%。

3. 收入分布

收入为0—3999元的有84人,占总数的41.6%;收入为4000—7999元的有92人,占总数的45.5%;8000元以上的有26人,占总数的12.9%。收入主要来自日常工作、打零工、实习、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

4. 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的有7人,占总数的3.5%;高中或中专的有15人,占总数的7.4%;大专的有48人,占总数的23.8%;本科的有109人,占总数的53.9%;硕士及以上的有23人,占总数的11.4%。

本次调研显示,高达98.6%的受访青年使用手机上网,且每天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的有56.2%,大于6小时的有26.3%,有95.2%的青年每天使用一种或多种互联网社交APP。当代中国青年深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青年群体独特的成长阶段、心理发展、思维特点,以及当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青年人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信仰、态度和情绪,形成了更具明显群体特征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方式。

二、互联网时代青年网络舆论表达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青年舆论表达的社会背景

“90后”及“00后”青年是“与生俱来”的互联网一代,因为网上空间更自由,互联网成为了青年诉求表达的首选渠道,其背后是追求个性表达、渴望不同的心态。他们的成长环境比较富足,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其十分强调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和追求,也存在更多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和表现自我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口出生数相较“80后”大幅下降,“90后”及“00后”的孤独感将更加强烈,这也使得其更加希望通过互联网世界与他人联系。

(二)互联网时代青年舆论表达内容更趋多元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90后”及“00后”青年参与的舆论表达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基于高校本身校园学习和生活中的精神与物质诉求,包含在校的教育公平和权益、各类奖助体系中的权益分配和获取、校园硬件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生活及安全服务提供的保障、校园民主管理等。在这些方面,网络维权现象比较突出。另一类则是更大的社会和网络范畴中的精神与物质诉求,国家主权与文化安全、网上舆论的权利和责任、个人隐私保护和网络法治管理等都成为青年们主动参与表达的网络舆情内容。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其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三)互联网时代青年舆论表达方式直接却不失理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当代青年可以在虚拟的空间里对时政话题或校园热点匿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可以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把对问题的认识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不需要暴露自己于大庭广众之下。以微博、微信、QQ、B站、知乎、豆瓣、小红书、抖音以及各类新闻跟帖区为主体所构成的草根舆论场,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广泛、言语充满趣味性而备受青年推崇,互联网的网络语境使“吐槽文化”快速发展。网络青年走红背后,隐藏着互联网时代青年复杂的心理状态,他们用调侃的、看似无所谓的态度面对困难,态度乐观积极而不失理性。青年的网络表达并非一成不变,要想有效引导青年就要密切关注其表达方式和习惯。

三、互联网时代青年受到的社会思潮和现实困惑的主要影响

(一)青年容易出现泛娱乐化心态,分化青年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

从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圈层中出现的所谓“躺平少年”“佛系”等流行词汇,可以管窥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状态较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2]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也是社会思潮“助推”的结果,看似迎合部分青年群体的思想所需,其实却可能导致其价值取向的混乱,瓦解其理想信念。特别是近年来的泛娱乐主义思潮,迎合了当下青年群体泛娱乐化的心态,“及时享乐”“躺平有理”等安逸思想应运而生。以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理应是青年普遍的生活状态,但泛娱乐主义思潮以及由此带来的及时行乐思想的流行,使部分青年群体背离了青年应该具有的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

(二)青年的价值观尚未固化,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而淡化价值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他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开始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尚未固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时呈现,由此使得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也呈现差异性的特点。不良社会思潮的乘虚而入淡化了青年的价值认同甚至是对青年价值取向的严重分化。

民粹主义思潮是借着所谓的“大众化”“平民化”的思想观念,给一些价值认同不坚定的青年群体灌输所谓的民粹思想,例如在粉丝圈层中,意见领袖的价值立场直接决定了该“饭圈”的话语表达的风向标,实际上,民粹主义的背后往往都有“幕后推手”,用于扶持“饭圈”意见领袖作为自己的话语权代言人,从而在网络口水战中达到分化青年对主流价值体系认同的目的。特别是近年兴起的欧美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国际社会思潮值得警惕,新冠疫情更是将西方民粹主义推向新高潮。一旦当代青年受到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将使部分青年迷失信仰、走向极端、充满戾气,导致社会不和谐与不稳定。

(三)部分青年对历史认知记忆碎片化,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而异化历史文化认同

当代青年没有经历过共和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洗礼,他们对革命文化和红色历史的了解更多地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中、手机里,这种间接地了解和对革命文化的认知缺失,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以个别历史情节演绎整个历史发展,以娱乐甚至恶搞形式虚化历史事件,歪曲评价历史之实,其本质是否定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其目的是降低青年群体对主流历史的认同感。

西方国家仗着一些科技优势,到处灌输被异化的“先进”“科学”“文明”价值观,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论”,认为“西方是文明的化身,西方的才是文明的,非西方的即野蛮的、落后的”。[4]当前,青年大学生正面临着网络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入侵,网络上出现各种“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嘲笑民族英雄、讥讽革命先烈、洗白反面人物”[5],破坏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的内容真实性。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和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互联网的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愈演愈烈,常传播带有偏见的错误观点,尤其值得警惕。

四、高校思想引导要牢固树立“以青年为本”的发展理念

(一)快速研判青年认知性舆论,赢得话语主动权

由于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极快,在以网络贴吧、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能快速传播舆论的网络媒体作用下,数小时内就可能将突发事件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事发的同时网友可能通过互联网发布一些个人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青年一般涉世未深又有好奇心理,因此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高校应当第一时间亮明观点、表明态度,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举措,及时、快捷、准确地告知师生,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空。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战,要先声示人、先声动人。

(二)及时掌握青年情绪型舆论,疏导和稳定心理

人的情绪复杂多样,网络既是情绪的传感放大器,也是情绪的减压阀。热点事件发生后由于人们不同的认知判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当个体的情绪,如快乐、愤怒、悲伤、怨恨等,通过相互发泄、感染、传播等方式传递、聚集,成为许多人共同的情绪特征,就会演变为社会情绪,网络舆情本质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公共表达,也可以称之为情绪型舆论。这类舆论在高校往往是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或受外界不良信息刺激而产生,并由青年在网络上散布的一种片面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由此可见,青年情绪性舆论具有非稳定性。由于聚集的情绪容易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进而产生流言、谣言等情况,因此做好青年情绪性舆论的引导,需要以客观理性贴近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疏导学生群体性情绪,稳定青年心理。

(三)引导青年参与型舆论,推进高校民主建设

在本次课题调查中,57.34%的青年认为应当适当参与网络舆情讨论,25.26%的青年表示应当积极参与,同时有67.06%的青年认为网络舆论有助于事件的公正解决,有40.58%的青年认为网络舆论最大的隐忧来自恶意舆论引导。对青年参与性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和校园管理的健康发展。有时网络舆论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一些人选择保持沉默甚至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这也成为网络暴力的诱因之一。亨廷顿曾列过一个公式:“政治制度化/政治参与度=社会稳定”,[6]如果政治制度化水平赶不上政治参与增长,就容易产生问题。在高校的思想工作中,青年的政治参与范围扩大、热情提高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年参与舆论的思考和方式、提高青年分辨能力、敢于抵制网络丑恶现象,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五、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青年互联网工作机制

(一)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高校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校园媒体管理体制、推动校园媒体融合。所以,需要建设一支既掌握和理解青年成长规律又熟悉网络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不断加以培训,将青年网络舆情作为青年现实社会诉求的风向标和参照系。有效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掌握最新的网络新媒体技术,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青年熟悉的网络语境,善于利用微博、贴吧、弹幕网站等新媒体渠道,围绕社会和校园热点问题,与不同的青年群体展开积极互动,传播高校优秀文化内容,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得高校校园主流舆论与网络舆论实现“同频共振”。

(二)因势利导进行舆情引导,把握“时、效、度”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舆论监测体系,及时了解青年网络动向,分层分级响应不同的网络舆情。要明确与青年交流的重点,甄别青年的认知型舆情、情绪型舆情及参与型舆情,以提高网络热点问题应对准确度,取得舆论引导最佳效果。“度”就是要把准舆论引导的区间数量,注重量变质变关系,要对青年网络习惯、行为等进行及时跟进,及时分析网络舆情背后的社会诉求,辨明哪些是“普通网民”、哪些是“专注的网民”、哪些是“意见领袖”,找到交流对话的“最大公约数”,积极推进青年与高校的主流共识。

(三)提升青年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

学校共青团需要帮助青年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水平,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在提升青年媒介素养的同时,高校共青团应当积极鼓励青年争做网络文明志愿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净化网络环境,形成强劲的青春正能量。

总之,当代中国青年深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压缩网络社会思潮的生成空间。青年人思想具有可塑性,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清形势和任务,使当代青年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消除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发展,把握好青年互联网引导工作的“时、效、度”。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拓展青年工作主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提高实效性,为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凝聚青年力量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23-08-28)[2023-08-28]. https://www.199it.com/archives/1648048.html.

[2] 杨威. 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中凝聚青年[J]. 人民论坛,2022(16):30-33.

[3]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024-03-18)[2024-03-2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 24/0318/c1001-40198071.html.

[4] 郝永平,黄相怀. 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47.

[5] 孙丽珍,李泽泉. 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本质及治理[J]. 红旗文稿,2018(09):26-28.

[6] 萨缪尔·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北京:三联书店,2008:51.

(荐稿人:左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202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风险挑战及防范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A10146-0512)。

作者简介:刘晨(1987—),男,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