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其教学效果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着密切关联,可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文章遵循教学环节的递进规律,结合学院实际,从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五个维度对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GS学院教师存在“课程思政”认知不够清晰、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能力有限,缺乏评价、研究能力等问题。基于认识不协调理论,将现存问题归因于内部驱动和外部指导、激励机制不足等多种因素。因此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应聚焦在改善教学观念理性认知、加强教学质量管控、改进考核评价制度等举措,以期更好地服务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011-04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2020年4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1]2021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要“全面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健全完善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的育人网络,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一、研究基础
国内学者对课程思政的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师、课程、制度等方面,从课程教学能力构成体系视角展开的研究相对匮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为填补上述研究盲区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认为个体具有独特的结构性认知体系,这些体系由多样的认知元素构成,可以通过改变认知者行为、改变认知者态度,以及引入新的认知元素等方式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情况。[3]
运用认知不协调理论分析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其一,高校教师在发现不协调情况时,要求改变这种不平衡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状态,[4]这一内力驱动会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其二,认知不协调情况有助于预防教师内化课程思政理念的逆反心理;[5]其三,运用认知不协调理论,能够帮助教师达到课程思政认知结构协调。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GS学院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环节的递进规律,从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及研究能力五个维度考查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二、研究设计
在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自制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教师的基本信息,共设置六道题目,涵盖性别、年龄、职称等要素;第二部分是关于GS学院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的调查,共设置十道题目;第三部分是GS学院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调查,共设置十四道题目。总计发放200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为91.5%。此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Cronbach.ɑ系数为0.833,效度分析KMO值为0.870,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下,GS学院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清晰
在“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重要程度认知情况”的调查中发现,66.12%的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比较了解,并且参加过相关学习;64.48%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切入的难易程度不同,且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对课程思政有着清晰的认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这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愿与教学经验。
(二)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有限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首要前提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安排课程思政要素,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方向指引,进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在“科学编制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情况”的调查中,选择“符合”的教师占到61.2%,选择“一般”的教师占到22.4%,有83.6%的教师能够基本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挖掘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情况”的调查中,72.13%的教师能够挖掘一些课程思政元素,17.49%的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完成提取,也有10.38%的教师觉得存在一定困难,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认为将思政元素融入理工类学科并非易事。
(三)部分教师课程思政实践能力亟须提高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发展对能否取得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政元素教学“语言凝练情况”的调查中,仅有12.01%的教师表示非常符合,26.78%的教师认为基本符合;可以推断出超过半数的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话语的表达能力。
在“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情况”的调查中,7.65%的教师认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够积极配合;21.31%的教师认为学生配合较为默契,参与较为积极。在“处理思政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情况”的调查中,9.29%的教师能够灵活地应对突发状况,25.68%的教师选择“基本能够处理”;可以推断出超过半数的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评价能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课程思政评价能力存在欠缺。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能力有待提高,在对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的调查中,12.57%的教师能够通过多种评价工具对学生的课程思政进行效果评价,26.78%的教师认为可以实现课程思政基础性知识的评价。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重视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评价方式,导致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不佳,无法检验在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另一方面,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中,GS学院仅15.3%教师能够通过反思总结或同行交流的方式开展自我评价。
(五)部分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研究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教师参与过省级及以上的教改项目,有4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课程思政相关的教改项目,有接近42%的教师从未写过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论文,仅有6%的教师撰写频率较高,表明教师的课程思政研究能力亟待提高。
四、研究分析
结合认知不协调理论的观点,本研究发现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受到内部驱动、外部保障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问题应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予以解决:21.86%的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不甚了解;32.24%的教师表示课程思政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有3.28%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可见有些教师虽然认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价值,但并不能推动其在实践中有效落地,行为认同有待强化。
(二)实践指导和外部保障力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93.99%的教师了解学校开展的相关培训,仅有30.6%的教师认为培训工作符合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需求,可见找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出现的问题并开展精准培训任重而道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研室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教学教研、专业指导等有着关键作用。在调研中,有32.79%的教师认为教研室给予的帮助有限,活动形式单一,甚至有些很少开展活动。
(三)学校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层面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考评机制。27.32%的教师认为学校现有的考评激励机制对课程思政能力强的教师有较大程度倾斜,19.67%的教师认为倾斜程度一般。在未来诉求方面,73.77%的教师想要获取观摩示范课程的机会;67.76%的教师想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培训会,以获得有益的指导;63.93%的教师想搭建交流平台,共享优秀案例和教学经验。上述调查发现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五、提升策略
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实现。
(一)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定位认知
认知不协调状态在教师个体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教师的认知不协调意识。重新梳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定位和认知,明确课程思政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认识到现有水平和应有目标之间的差距,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首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同感。在GS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地位,具有全局意识,坚持育人和育德相统一。其次,加强责任意识,在统一政治意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提升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个人责任意识的双重驱动下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
(二)营造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增加课程思政教师的精神激励体系,全校形成重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重视“课程思政”的研究氛围,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经验丰富的教师做课程示范,增强课程思政教师的价值感和荣誉感。遴选一批思政资源好、质量优、推广价值高的标杆课程在全校范围内观摩、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教师的物质奖励,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和成果纳入职称评定、评学评优、年终考核等,使之与教师利益紧密关联,调动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内化课程思政教学认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管控
运用认知不协调理论内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思想意识,在认识层面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在行为层面要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还要注重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控,通过构建合力机制推动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
1. 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根据国家要求,课程思政需要在全国高校所有专业中推行,要在专业课程中提高教师挖掘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针对具体的专业提供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相关培训,[6]引领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提升课堂授课、课内外讨论、实训环节的效果。
2.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管控,及时发现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6]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需要精确地把控备课时间和备课程度,在设计教案时要积极寻找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在集体备课环节,要集中讨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情况,做好课程教案设计的互查工作。同时,教师也要坚持学习国家主流媒体的时政评论等内容,将其合理地融入自己的教案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反应,适时调节课堂节奏和讲话语气,与学生积极互动。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根据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反馈,对教案中相关内容进行适度调整。教师要积极地与经验丰富的教师、辅导员和支部书记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
(四)改进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
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引入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 从“教”与“学”的角度明确评价内容
教师的“教”指的是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充分、教学教案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否合理、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渗透是否恰当。
学生的“学”是指学生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对“课程思政”融入的接受程度,学生的认可程度应及时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2. 评价主体的全面化
评价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应该是多维度的,可以灵活运用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事评价、自身评价、学生评价、外部专家评价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积极鼓励教师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为主题开展学术研究,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课程思政的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7]
(五)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能力
开展各种以“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以工作坊形式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层面,通过增加申报名额和给予政策支持等方式,加大对课程思政方向申报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课程思政”配套的平台建设
一是配备全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搭建同专业类别课程思政团队的经验交流分享平台,取长补短,更好地促进教师课程思政相关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相互结合。二是打造课程思政研究平台,鼓励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优质的研究成果。三是建设“课程思政”相关课程教学观摩、展示平台。持续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搭建教师展示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参赛,以赛促练,认真地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中。
六、结语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高校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待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苦练内功,提升本领,慎思笃行,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愿景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 (2020-04-22)[2023-09-03]. https://www.gov.cn/zheng 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 (2021-02-04)[2023-09-03]. 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102/t20210205_512632.html.
[3] 马德峰. 态度改变: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述评[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79-81.
[4] 郭毅然. 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对德育的启示[J]. 中国德育,2008(04):26-29.
[5] 张艺豪.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西部学刊,2019(04):104-107.
[6] 贾风珍.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0):92-93+96.
[7] 程丽丽,于萍. 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3):267-268.
(荐稿人:姬灿,山西工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邵秋露)
作者简介:徐振华(1986—),女,硕士,山西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