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正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之一。基于学校所处区域和优势资源,四川农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针对之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不清,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服务意识淡薄,社会担当不够;内生动力不足,校内外开放协同不够;区域文化数字创新运用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积极探索“地域文化创新”驱导下的实践教学改革。细化了“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实践教学目标,搭建了校内外“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构建了“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三段式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估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实施,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于地域文化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凸显,学生传承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关键词:地域文化创新;四川农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019-04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文化及特色发展的方向;[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2]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3]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提出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
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之一。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在地文化,四川农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由雅安校区艺术与传媒学院开设,校区所在地雅安市位于藏羌彝走廊核心地带,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基于学校所处区域和优势资源,如何响应国家“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号角,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地域文化数字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兴热门专业。然而,当前部分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开放协同以及区域文化创新运用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将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当前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向,以期为该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不清,专业特色不明显
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开办之初主要向开设该专业较早的院校学习借鉴办学经验,导致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与办学较早的综合性院校和艺术类院校目标雷同,导向不清,加之早期存在因人设课情况,使教学内容分散、课程体系不强、专业特色不明显,不具备核心竞争力。[5]
(二)学生服务意识淡薄、社会担当不够
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实践注重商业化,轻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设计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更关注前沿科技应用,强调新兴技术与数字产业的结合,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传承优秀文化和服务区域经济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担当不够。
(三)内生动力不足,校内外开放协同不够
学校属于地方农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处区域缺乏活跃的商业环境,与设计行业和社会交流互动严重不足,人才培养照搬其他院校模式却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缺乏求新求变意识和敢闯敢干的冲劲,实践教学闭门造车,整体上内生动力不足,校内外开放协同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四)区域文化数字创新运用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基于学校特点和所处区位特征,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和检验人才培养效果手段单一,特别是传统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封闭,以任课教师为主导进行的评价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师生互动式学习效果反馈和行业、社会、同类院校相互评价,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尤其是区域文化数字创新运用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同频共振,不能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难以适应真实的行业需求。
二、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
为提升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地域文化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文章提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目标。改革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强化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多元开放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地域文化创新驱导,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立足学校实际,将远离商业市场的区位劣势转换为易于深入学习地域文化的优势,深入挖掘西南地区藏羌彝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建立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运用的长效机制,从地域文化输入、地域文化加工、地域文化数据库建设、地域文化成果资源库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凝练专业特色,推动地域文化数字化、创造性转化。依托学校学科背景,大力推进艺术学与文学、工学、农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凸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于地域文化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形成良好的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专业发展动力。[6]
(二)坚持价值引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宏观设计,优化通识教育重素质、专业教育强技能、个性化教育展特色、实践教育促创新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理解地域文化创新设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价值,建立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多元开放协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校内外“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联合地方政府、文旅部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企业、兄弟院校和非遗传承人等,通过共建课程、真实项目进课堂、师资派驻、实践在地化、联合举办大赛等形式,“政产校企”开放协同,构建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三段式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基于地域文化创新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使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强化,运用数字艺术思维和数字技术手段进行地域文化创新设计,使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地域文化创新”驱导下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为依据,按照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依托四川农业大学所处地域和优势资源,围绕“特色化”“差异化”办学思路,在遵循设计学科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地域文化创新”为特色,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
(一)细化“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国家战略和市场、行业需求,专业进一步细化了“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实践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调查研究、采访访谈、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责任意识;二是提取转化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元素,引导学生探索创意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可能,强化学生整合创意与地域文化的能力;三是通过艺术创作、文化产品开发等设计实践,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全面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创意的能力,实现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和呈现,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四是通过跨学科实践项目,强化学生运用数字艺术思维和数字技术进行地域文化创新设计的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总体上,通过相关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地域文化,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7]
(二)搭建校内外“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响应相关政策,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校内外“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
从校内看:一是积极向学校争取经费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先后新建了数字影像实验室、交互实验室、多媒体数字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三维渲染工作站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二是积极向学院申请教师工作室,先后成立了用户体验工作室、影视艺术工作室等多个教师工作室;三是指导学生成立学生团队,入驻学校、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园,通过不断完善校内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教学保驾护航。
从校外看:整合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多方资源,加强教学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相关高校探索实践平台和资源共享。基于信息时代特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学院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为学生搭建了拥有共享资源和与社会互动的网络实践平台。校内外“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的搭建,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课程实践、设计考察、专业综合实习、就业实习等提供保障。[8]
(三)构建“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三段式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教学改革实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断强化专业特色,以“地域文化创新”为驱导,构建了“基础段—专业段—综合段”三段循序渐进,“校内、校校、校企、校地”多元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段强化学生价值引领,专业段强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段强化地域文化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基础段主要涵盖1—2学期,校内、校地协同,强化学生价值引领。一是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内通识课、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二是联合地方政府及相关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有关地域文化的社会实践、设计考察、调研以及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创新设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和价值,建立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学生传承区域优秀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意识。
专业段主要涵盖3—6学期,校内、校校、校企、校地协同,注重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地域文化设计专业技能。具体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深入调研地域特色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创新机制,并融入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教学与案例讨论中,把地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围绕地域文化创新,开展课程实践、专业技能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研究,产出了大量基于地域文化的创意设计作品。通过开展有关地域文化的联合项目,大力推进艺术学与文学、工学、农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学生跨学科设计表达能力。
综合段主要涵盖7—8学期,校校、校企、校地协同,将地域文化植入专业综合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以及开展各种地服务项目,强化学生地域文化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持续深化基于“地域文化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一是依托“多元开放协同”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大力推进教师与学生互动、高校与文创产业互动、高校与设计行业互动、高校与社会互动等双向互动式教学,解决过去实践教学封闭的问题;二是根据课程特点,从国家级赛事中甄选与地域文化相关的真实命题和在地项目,将其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实施项目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项目实施全过程,强化学生分析能力、地域文化创造性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基于学科交叉融合视角,通过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实施开放式团队教学,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地域文化创新设计思维,强化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9]
(五)构建基于“地域文化创新”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基于专业特点,构建校内课程团队和学生参与,校外高校专家、项目甲方、行业导师、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等参与的“多样考核方式+多种成绩构成+多元评价主体”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考核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由考勤、调查报告、样本分析、小组讨论等组成,课终考核包括地域文化实践作品、实践报告、课程展览等。打破过去单一的校内督导督查质量监控形式,依托企业、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等构建学生区域文化创新运用能力评估体系。[10]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四川农业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位于藏羌彝走廊核心地带,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立足学校实际,以地域文化创新为驱导,积极探索构建“三段式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区域优秀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了学生运用数字艺术思维和数字技术进行地域文化创新设计,提升其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行业所需人才的直接体现。
参考文献:
[1] 钱逊.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N]. 学习时报,2018-01-24(A4).
[2] 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EB/OL]. (2017-10-18)[2017-10-18]. https://www.gov.cn/zhuanti/20 17-10/18/content_5232653.htm.
[3] 罗静. “思政+音乐”有机融合提升育人实效[N]. 新华日报,2024-01-19(15).
[4] 杨柏岭. 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N]. 光明日报,2021-09-17(06).
[5] 王学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地方高校的构建与实践:以呼伦贝尔学院“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2015,26(06):87-91.
[6] 杨丰齐,伍欣. 立足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河北画报,2022(01):207- 209.
[7] 吕家洁. 地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探析[J]. 大观,2022(10):106-108.
[8] 林华艳,郑辉. 融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01):74-76.
[9] 宋建平,宋明冬,李宣. 新文科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探索[J]. 包装工程,2023,44(08):452-456.
[10] 田萌. 新媒体数字艺术与蒙古族文化融合的探究[J]. 包装工程,2023,44(10):316-319.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地域文化创新驱导的农林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段式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JG2021-459)。
作者简介:江霞(1981—),女,硕士,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品牌设计、文创设计;马艳阳(1984—),男,硕士,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