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析

2024-10-29 00:00刘燕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9期

摘 要:外国文学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丰富性突出的课程。由于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的独特性,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举步维艰,如何挖掘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较好地学习西方文化文学知识,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文学知识的热爱,做到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成为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外国文学作品《哈姆雷特》教学为例,以实践教学为本次研究的主要途径,充分挖掘外国文学文本中的思政元素,将文本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构建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哈姆雷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52-04

2020年,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各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的热潮。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全面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成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外国文学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一)文化的心理定势

学生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定势,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文化浸润和输出主要是围绕着中国文化和文学知识展开,教师在面临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背景了解甚少,文学知识掌握贫乏的情况下,学生易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定势的影响,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本能地会产生一种排他性,使教师教学难度加大。由于文化的心理定势,教师难以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外国文学作品挖掘出适合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导致课程思政实施和推进的难度较大。[2]

(二)先中后外的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及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照“先中后外”的课程设置原则,第一学期开设中国文学,第二学期开设外国文学。中学时期,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积累,受到中国文化十几年的熏陶和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打开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大门。中国文学课程中的许多篇目(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部分)都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或接触过的文本作品。由于已经学习或者接触过相关文本,学生对中国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随之骤减,导致中国文学部分的学习情况不理想。在第二学期开设外国文学部分的课程,相较于中国文学,学生对外国文学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文学创作方式、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内容更是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是完全的“陌生化”,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加大、学习兴趣骤降,“先中后外”的课程设置让课程思政举步维艰。

(三)教师思政教学理念存在认知误区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认为,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主要内容是西方文学发展史及作品的赏析和解读,无法开展课程思政。教师在教学认知上存在误区,认为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在文化发展根源上存在根本性差异,想要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几乎不可能。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都需要立足这样的政治站位,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3]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也应该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融合多元文化,教师应转变思政教学理念,不断发展和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中西文化的对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思政元素挖掘缺乏课程特色

当前,各高校教师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仍然遵循中国文学部分的教学方式,主要从作家生平、作品人物刻画、思想感情、文学思潮等方面进行解读和挖掘。这样的解读方式只停留在作品表面,且在解读过程中教师通常从个人经验、情感认知、文化理解出发,挖掘的思政元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未体现外国文学课程特色。[4]因而,全面理解和分析外国文学课程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设定,以文本为基点探寻文本背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找到符合课程特色的思政育人资源,成为探寻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现外国文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原则

(一)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要明确课程与思政的辩证关系:思政的实施与开展要依托课程与教师,教师利用课程这个“主阵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时能做到客观、理性地审视问题、分析问题,课程与思政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5]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寻必须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以教师为抓手,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为着力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学生学习成果出发,对教学进行反向设计,收获理论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课程思政的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利用MOOC资源,丰富和扩展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形式,通过对线上教学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调整线下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多措并举,从而打造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课堂。

(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是外国文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所讲授的文学作品展开,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文本内容的阅读面较窄,因此,教师单讲作品,学生的理解度、吸收度不高,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成为题中之义。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优化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外国文学史,通过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培养学生中外文化的国际视野;二是作品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将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蕴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审美创造能力。

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思政元素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作品反映了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整个欧洲进入“人的觉醒时代”,人文主义随之产生,人的意识觉醒,在个性自由解放的倡导下,人性的丑恶也随之暴露出来,私欲泛滥成灾,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一)对人性的反思与救赎

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善恶兼备的道德矛盾体,面对叔父的篡位、母亲的改嫁、情人的背信弃义,哈姆雷特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但他对复仇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不决,一再拖延复仇行动,这是人性中的“善”。哈姆雷特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对奥菲利娅的绝情、对朋友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冷漠,这是人性中的“恶”。哈姆雷特身上呈现出的人性的反思与救赎对处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教育典型。大学生处于认知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逐渐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对于人性的理解是多元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人性中的善与恶,提前了解和感知人性的善恶,才能使其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挑战,直面未来。

(二)思考与行动的辩证关系

哈姆雷特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思考和决定上,迟迟没有行动,他的延宕让他错过了绝佳的复仇机会,思考的结果总是让他顾虑重重,最终导致他虽然成功复仇,但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基于“源于文本,走出文本,回归文本”的教学理念,以哈姆雷特的复仇历程为研讨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所持有的“摆烂”“躺平”等观念态度进行讨论,并以此为议题进行主题辩论,深入探究“思考与行动的辩证关系”。

(三)小我与大我

哈姆雷特前期的复仇活动主要是个人情感的需要以及道德伦理的要求,他必须为父报仇,后期的哈姆雷特意识到个人的恩怨跟整个国家人民大众的命运相比,后者更为重要。于是,哈姆雷特从“小我”个人的不幸转向“大我”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6]“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青年一代成长道路上的巨大挑战,也是人生品格和追求的养分与航标,通过哈姆雷特的取舍,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正确看待“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价值取向。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通过对《哈姆雷特》文本的反复品读,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哈姆雷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寻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一)以“知人论世”法引导学生沉浸“思政体验”

知人:充分了解作者创作思想、生平经历,关注作者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故事。一方面了解作者的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平生遭遇等;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专属于作者的创作理念、创作风格、艺术修养、审美理想的追求等等。[7]

论世:了解和掌握创作主体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探讨作品与它所产生的时代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正值文艺复兴时期,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乃至欧洲社会上下的真实面貌。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一方面使欧洲迎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私欲泛滥、社会混乱等问题矛盾层出不穷,发人深省。面对一个充满变革而又不乏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理想给人带来的理想、乐观与浪漫,他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忧相当关切。因此,在对这部作品的教学中,学生以“知人论世”法切入对作者莎士比亚思想情感与世界观的学习和认知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哈姆雷特》中所展示的人生的真谛与伦理道德的价值。

(二)以小组讨论解读人物形象,感悟人生百态

目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时总是致力于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文本内容和文学知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积累文学知识,在此类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外国文学课堂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以《哈姆雷特》为例,在分析解读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时,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以“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学生自行进行文本阅读,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体验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有学生认为哈姆雷特善良、纯正;有学生认为哈姆雷特优柔寡断、软弱;有学生认为哈姆雷特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悲剧典型;有学生认为哈姆雷特机智、勇敢……,引导学生打开视野,积极探寻,仿佛置身16—17世纪的英国,感受着哈姆雷特的百态人生。

(三)以“主题辩论赛”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人物、时代的对话

采用主题辩论的形式,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透过文本,与人物和时代进行对话。以《哈姆雷特》为例,哈姆雷特在整个复仇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思考和决定上,他行动上的延宕,是导致最终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以“思考和行动哪个更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学生课后充分搜集辩题支撑材料,通过对观点材料的整理和实地辩论,学生明确应辩证地看待哈姆雷特的思考与行动:一方面,哈姆雷特作为怀抱人文主义的理想主义者,让这样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立刻去进行复仇行动是不现实的,对于死后的世界,那个神秘国度的畏惧、胆怯和害怕也是基于本能真实的感受,在复仇这条道路上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他每走一步都必须谨慎、慎重,因此,他需要思考。另一方面,哈姆雷特的行动大部分都不是他自身自愿的、主动的行动,而是被现实境况催动的被迫行动:在叔叔克劳狄斯要假借英国国王之手处死他时,他被迫行动调换了信件内容,躲过一劫。在最后与雷欧提斯的比剑也不是哈姆雷特的主动行动,而是不得已,克劳狄斯的挑拨,将哈姆雷特推上了生命的决斗场,他被迫拿起剑与雷欧提斯决斗。思考与行动从来就不是两个对立面,哈姆雷特的思考与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将两者割裂开,因此,他的结局是悲惨的。

“主题辩论赛”是培养学生思考及思辨能力,辩证地看待问题、审视问题、正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主题辩论赛,学生与文本、人物和时代展开对话,在关照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同时也启发学生与当下时代的大学生展开对话,正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出现的“盲从”“随大流”“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及“躺平”“摆烂”等现实问题。从而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达到自我更新、自我修正的教学目的。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不稳定、不成熟,对于西方文化和思想观念缺乏自身的正确认识和判断,盲目推崇西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发出奢侈消费、金钱至上等不正确的观念。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将文本的知识元素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本研究所阐述的以“知人论世”法引导学生沉浸“思政体验”,以小组讨论解读人物形象,感悟人生百态、以“主题辩论赛”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人物、时代的对话这三种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OL]. (2016-12-08)[2024-05-18].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08/c1053-289358 42.html.

[2] 周娜. 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新论[J]. 文学教育:下,2023(09):190-192.

[3] 高宁,王喜忠. 全面把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J]. 中国大学教学,2020(09):17-22.

[4] 梁暹. 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5] 苏明华,陈丹妮,黄敬聪,等. 高校基层党组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路径和方法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82-83+86.

[6]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M]. 朱生豪,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34-35.

[7] 杜霞. 文本解读中的“知人论世”:以《背影》为例[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76-80.

(荐稿人:王鑫,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若琂)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项目编号:20 23J06490)。

作者简介:刘燕(1990—),女,硕士,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