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美劳教学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探究

2024-10-29 00:00卢彦超刘德成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9期

摘 要:体美劳教学理念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未来成长尤其是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因此,开设体育教学课程十分重要,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文章首先从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技能以及体现职业特色三个方面,探究了体美劳教学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育人的要求。其次,分析了高职体育课程育人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实践,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和路径。以期引起高职体育教师对体美劳教学理念的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育人的重视,增强体育课程育人效果。

关键词:体美劳教学理念;高职体育;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148-04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体美劳教学理念逐渐融入高职体育课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首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职体育课程也需要适应这一趋势,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审美、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我锻炼能力等,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美劳教学理念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再次,高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道德水平。通过体育课程,学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技能水平、培养兴趣爱好,也可以在团队合作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最后,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背景,高职体育课程逐渐引入了体美劳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体美劳教学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的育人要求

(一)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在体美劳教学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应当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一理念强调的不仅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因此,需要理解体美劳教学理念的内涵。体美劳教学理念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体育、智育、美育、劳育的全面发展。其中,“体”指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美”指的是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劳”指的是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体美劳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学术成绩。在此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应当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身体健康是基础,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体育运动还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其次,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学生需要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技能

体育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技能培训,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提高其技能水平,培养其体育兴趣。高职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在“终身体育”理念下,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帮助其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是促进学生品行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

(三)体现职业特色

高职体育课程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体现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通过引入与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职体育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的工作岗位,可以增加一些增强下肢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对于需要手眼协调的工作岗位,可以增加一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团体项目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当前高职体育课程育人的不足之处

(一)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部分高职体育课程的设置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如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健美操、跑步等偏重于体育健身方面的课程,而缺乏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的课程。此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

(二)缺乏职业特色,缺少针对目标

部分高职体育课程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引入与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缺乏职业特色和职业要求,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导致体育课程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脱节。

(三)教学方法传统,忽视学生发展

虽然目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职体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单一,公平性有失偏颇

部分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公平。现在高职院校中体育课程育人最常见的评价方法是“最终测试法+平时成绩法”,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的30%和最终测试的70%纳入总成绩中,这样的评价方式看似公平合理,实际上却抹去了部分学生体育技能掌握、体育项目训练强度等痕迹,在公平性上略失偏颇。[2]

(五)教师素质参差,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高职体育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也是导致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实施的一大障碍。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年龄偏大,一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基于体美劳教学理念的高职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探究

(一)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全面发展

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并非朝夕之事,高职院校应当基于体美劳教学理念,探究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目标、方向,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的目标。首先,体育课程目标优化。明确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以及体育道德和体育文化素养。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3]其次,体育课程内容优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职业需求,选择适合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增加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攀岩、滑雪等,也可以引入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等。要注重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最后,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优化体育课程的组织结构,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将体育课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注重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全面的培养。

(二)融入职业特色,提升专业针对性

在体美劳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可以融入更多的职业特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首先,体育课程可以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内容,如职业体能、职业保健、职业病预防等,使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为未来从事的职业做好准备。其次,体育课程可以融入更多的美育元素,如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4]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体育课程可以结合劳动教育,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体育场馆的维护、运动器材的修理等劳动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勤劳、节俭的品质。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订不同的体育课程计划,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的工作岗位,可以增加健身操、形体训练等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引入与职业相关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在工作中如何应对各种身体挑战;开展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不同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体美劳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首先,跨学科融合教学法。将体育与艺术、文化、科技等学科融合,形成综合性、多维度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在体育课程中引入音乐、舞蹈等元素,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美的力量和韵律,或者将体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其次,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或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体育运动和技能训练。[5]例如模拟职业篮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篮球技能和战术,培养其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模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或火灾,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提高其应急应变能力。再者,主题式教学法。以某个主题为核心,将体育课程与职业需求、实际问题等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主题式教学模式。例如,以“健康生活”为主题,将体育课程与健康知识、饮食营养、健身锻炼等内容融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后,信息化教学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教学,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运动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体验和学习。

(四)完善评价体系,确保客观评价

在体美劳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需要完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全面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适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的评价方法如下。第一,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给予综合评价。[6]第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定性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参与度等。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数据化和指标化,如学生的运动成绩、体能测试等。第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安排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第四,课程考核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将体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在体育课程中引入与职业相关的体能测试和技能考核,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了解职业要求和标准。第五,综合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能力培养,也关注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通过综合评价和特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优势。

(五)提高教师素质,实现课程育人

在体美劳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通过增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专业素养、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首先,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7]其次,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的最新知识和技能,了解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向,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技能训练。然后,培养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再次,提升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需求,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加强体育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体育教师需要加强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文章基于体美劳教学理念,探究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的要求、存在不足及实施路径思考。当然,要想彻底纠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的“不正之风”并非朝夕之事,还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整体体系来实现。总之,在体美劳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育人路径未来的前进步伐,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融合职业特色、注重多元化评价、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崇敏,易楠. 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发展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06):182-184.

[2] 吴建伟,宋伟,周名政. 对高职院校学生基于五育融合的体育教学调查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1):189-191.

[3] 任宇飞.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利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6):54-57.

[4] 李晓帆,郝建军. 基于体

作者简介:卢彦超(1986—),男,学士,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刘德成(1981—),男,学士,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机械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