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2024-10-29 00:00于东鞠晓群周军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9期

摘 要:为建设符合实际校情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培育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困境,结合实际校情探索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既定培养方案相结合的“双创”教育模式——“1+2+4+N”模式,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目标。文章以某工科高校智能船方向为例,探索且实践了该模式,实现了本科四年全时段梯次培养,并对实践中所培养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成功验证了该模式在当前校情下的可行性,如此可为其他高校或专业的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科高校;“双创”教育模式;“1+2+4+N”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051-04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基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青年人才是每个高校不容推辞的社会责任和神圣使命。[1]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我国开始正式地、全面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自此国内高校渐渐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列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为很多高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名片提供了机会。

当前国内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还处于探索与建设阶段,尚未完整形成适合我国高校特色的成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教育体系。[3]无论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专业背景,还是引入社会优势资源进驻高校等各方面均处于尝试阶段,且对于不同高校,由于其办学理念、特点和环境等实际情况不相同,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也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实际校情,探索出适合自身且能够与自身特点、优势相互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目的。[4]文章基于某工科高校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适合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期可为国内同类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5]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能力教育、非单纯的知识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双创”教育的内核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能力,[6]将所学知识融入实践活动当中,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加深理论,从而达到学有所用、所学并会用的初步目的。创新创业即基于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组织、模式、品牌、市场、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最终实现创业,其中,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创新创业的最终目标。[7]因此创新创业的本质在于推陈出新,优化已有技术、产品、服务等,这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固定的知识体系和内容,需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故而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基于当前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使学生自主构建创新创业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却不应仅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8]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需要通过教育引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锻炼。[9]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以创新活动或创新创业作品为实际着力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时必将是多人协作共同完成,此过程可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锻炼。学生在进行作品制作时需要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动手完成作品相关部分的制作,这又将对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进行锻炼。学生制作创新作品时,所用到的知识是此前未曾学习的,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学习所需知识,进而完成作品制作,学生在此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进行锻炼,此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勇于克服的毅力和品质。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高校为学生提供的一场难得的能力教育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不仅仅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全面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

(二)工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向分析

工科高校创新创业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和学校专业特点,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辅以文法财经类专业知识,加强文化创新和辅助创业。工科高校在理工科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础和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且经过多年发展以及一代代教师的传承与积累,在硬件方面,校内各工科专业实验设施、设备相对完善,不乏相关领域非常先进的设备、设施,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支撑保障。在软件方面,校内教师亦掌握各学科领域国内、国际的最新研究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作品提供方向指引和完善指导。因此工科高校的校内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创新活动,这些亦可以为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活动提供创新支撑和技术保障,有助于锻炼学生基于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创新研究的创新创业能力。

工科高校在借助自身底蕴和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需做到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期望不尽相同,如:有些学生期望能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积累技术和经验,以期日后能够创业成功;有些学生期望能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增加一些实践机会,学习一些专业技术,锻炼自身专业能力,以便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是期望能够在其中锻炼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自身综合能力,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加从容。这便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期望,根据学生期望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创新创业课程,并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安排其承担合适的工作,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效果。

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可综合自身优势,开展多样化、多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可以将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吸纳到科研团队中,依托项目研究过程,对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与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深度合作或在其中任职的教师可组织校内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科创型企业实践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了解校内外学科竞赛的教师,可基于相关赛事组织校内学生制作并完成创新创业作品后参赛,使学生能够在与校内外师生、科技工作者等同台竞技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工科高校也应鼓励教师基于自身科研经验、创新经验或创业经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供课程平台和机会,且学校亦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少数关键创新实践项目,如年度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使其在后续自主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时找准方向和目标,此亦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能力锻炼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二、基于某工科高校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与实践探索

文章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某工科高校实际校情,建设以大一项目计划启蒙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课程奠定学生创新知识基础,科技立项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科技竞赛检验学生创新成果,锻炼学生创新迭代能力,培养工科学生科技创新、科技转化和科技应用等多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搭建“1+2+4+N”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根据实际校情结合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相关要求,针对船舶及其相关行业、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搭建“1+2+4+N”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此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2+4+N”模式中,“1”指的是一个团队,即根据培养需求建设一个承载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平台及组织,该模式实践过程中所搭建的平台是智能船团队。“2”指的是两个项目,即学校教学任务中面向全部学生针对其在不同年级段开设的两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环节,分别是“大一项目计划”和“科技立项”,以半强制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创新创业内容,即要求全部大一学生参与“大一项目计划”,但基于部分大一学生可能会转专业,并且也可能会在完成“大一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选课题或方向等因素,不强制要求全部学生必须结题,对于完成并结题“大一项目计划”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认证以及部分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大二、大三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立项”,对完成并结题“科技立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学分认证及资金支持。这两个项目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自主了解创新创业活动内容的积极性和参与其中的主动性。“4”指的是四门课程,即为学生完成相关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储备的4门创新创业课程,本模式的实践基础是船舶及与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因此所开设的四门课程均是与船舶或航行器相关的内容,分别是智能船创新设计与制作、船体性能仿真计算、航行器设计软件、船舶美学,学生可根据自身课业情况每学年选修1—2门课程,增加其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知识储备。“N”指的是N项竞赛,即基于学科情况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合理引进校内外相关创新创业竞赛,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外相关赛事平台中,通过与其他团队同台竞技、交流以促进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亦可在这些赛事中检验所完成创新创业作品的水平,乃至收获成果和荣誉,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和动力。

通过“1+2+4+N”教育模式,使学生进入大学即能根据自身兴趣或者专业加入对应的创新创业平台,并以此为根据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根据所需,选修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最终在平台导师、前辈的引导推荐下参与适合的创新创业赛事,从而实现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该模式将创新创业活动与学校制订的培养计划相融合,使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中所要求内容的同时,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与热爱,并且引入社会力量,如校内外赛事、活动等,引导学生明确方向,促进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最终在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学生和学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统一,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其自主式沉浸中得到锻炼。

(二)本科全时段梯次培养,学生在“收获”中成长

在“1+2+4+N”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框架下,对当前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项目内容进行梳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创新创业项目或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得、有所收获,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业思维,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基于大一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不多、较为懵懂的现状,在新生入学时即为其开设科技启蒙讲座,启发其创新思维、激发其创新兴趣,并邀请大一同学根据自身兴趣点加入相应科创团队,如智能船团队等。针对学生兴趣点确定大一项目计划的选题方向,并对新进团队的学生进行初步培训,而后以其大一项目计划为主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加强其创新知识的积累,以使学生能够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热情保质保量地完成大一项目计划的内容。鼓励学生关注并参加相关培育类赛事,如“校长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大二学年鼓励学生选择相应创新创业课程,如秋季学期的“智能船创新设计与制作”、春季学期的“船舶美学”等,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知识的积累,为学生今后从事创新创业工作奠定知识基础。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立项,并鼓励、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加相应综合类创新赛事,如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游艇设计大赛等,在赛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路。大三学年,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兴趣方向和项目需求选修相关创新创业课程,如“船体性能仿真计算”“航行器创新软件”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科技立项内容的基础上,回归专业本身,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筹备并参加相关专业类赛事,如全国无人艇搜救大赛、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国家级赛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大四学年,指导学生根据前期创新积累参与相应创业类赛事,如“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关村创客大赛等,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相对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亦具有相应的创业素养和创业项目判断能力。

三、基于实践的学生培养效果分析

文章所提及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在某工科高校实践了4年,研究发现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践的学生,不仅能够直接锻炼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间接地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也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初衷——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培养效果,为同类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连选.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13(04):127-131.

[2] 刘小阳,李峰,孙广通,等. 新形式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测绘通报,2018(06):144-147.

[3] 王秋梅,胡文龙.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2(25):131-133

[4] 郭菲,张蓝文. 参与和获奖孰轻孰重?大学生竞赛的育人作用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23(04):62-68.

[5] 熊凤,付玉,冯仁蔚,等. “起点—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6):72-74.

[6] 余卫娟. 学生参与理论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江西省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证分析[J].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87-90.

[7] 黄千珊,张渝.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思考:基于互联网电商运营模式视角[J]. 销售与管理,2020(09):91-92.

[8] 毛淑娟.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2):60-63.

[9] 王斌楠,黄晓瑞,杜銮燕,等. 面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求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研究[J]. 教育评论,2019(02):77-82.

(责任编辑:邵秋露)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青年专项)“基于双创课程和科技竞赛的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实践”(项目编号:XJG20 21028);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1RCPY009);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船体性能仿真计算》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23JG007)。

作者简介:于东(1990—),男,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双创教育研究、智能船研发;鞠晓群(1987—),男,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实践教育、船舶动力装备研发;周军伟(1981—),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水下噪声及水动力降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