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诗词教学之美 寻任务群教学之妙

2024-10-27 00:00孙宏
天津教育·中 2024年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革新,古诗词在小学课程中变得更加重要。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古诗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桥梁,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技能以及创造力。对于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古诗词并激励学生,教育者要不断地寻求解决方案。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通过设计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任务,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将这种模式应用至古诗词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任务群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任务完成和情境互动为核心,通过协作、探索、交流等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索古诗词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极具价值。本文结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以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具体的古诗词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策略。

一、任务群教学法理论概述

(一)任务群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

学习任务群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是指通过拆分学习内容为有序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促进了目标的实现,因为这些任务既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范围,又相互衔接,形成协同学习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和体验被着重强调,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新知识。在学习任务群下,教师创设接近真实的学习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跨学科或概念的融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任务群教学法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针对性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实现最佳的学习成果。

(二)任务群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与优势

任务群教学法与传统模式存在本质区别。传统教学通常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任务群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偏向理论讲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操作,而任务群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体验性。此外,任务群教学法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教师依据学生需求设计任务,而非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案,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全面参与,还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每个学生发挥潜力、提升能力。所以,任务群教学法提供了一种更具互动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这些技能对于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难点

(一)学生学习深刻性不足

小学语文古诗词在教学上的一个显著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深刻性。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方面。一方面,古诗词的语言构造和现代汉语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差异涉及词汇、句式甚至是整个表达方式,对小学生而言,这些差异构成了学习的障碍。古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环境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遥远,使得他们很难真正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美学风韵。另一方面,古诗词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修辞技巧,如使用典故、成语、比喻或象征等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对于尚处于认知发展早期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些修辞手法不易于理解和掌握,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未成熟,这一特点在他们尝试理解含义丰富且结构复杂的古诗词时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学生在解读古诗词时往往停留于文字的表面,未能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态度,更不用说领略诗词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趣了。由于这些障碍,古诗词学习往往变为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而非一次富有启发的文化探索之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难以激发,甚至逐渐消减,缺乏深入理解的过程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降低了他们的语文整体学习效果。

(二)学生学习参与度不够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足成为另一个教学难点。常规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扮演着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由于古诗词的内容往往与现代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他们会觉得这些学习材料既不切实际又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难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这导致学习过程单调和乏味,不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学习兴趣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当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自然会下降,这种现象在古诗词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学生很难将这些古老的文本与自己的现实经验相联系。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足成为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缺乏课堂互动同样是造成学生参与度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课堂活动不包含充分的讨论、提问、角色扮演等参与性环节时,学生很少有机会分享他们对古诗词的解读和情感体验,这种局限性不仅阻碍了他们创意思维和表达技巧的培养,也降低了他们深入探索古诗词的可能性。在一个缺少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通常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三、任务群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诗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任务群教学法营造生动的诗情画意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关键的作用。采取这种方法,教师关注的重点是通过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在情感和意境的理解。以《枫桥夜泊》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起始阶段,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投影和音响设备,向学生展示枫桥夜景和寒山寺钟声的相关视听资料,使学生在感官上接触古诗所描绘的场景。通过这种视听的呈现,学生能够立即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为深入体验古诗情境打下基础。

第二,构建以任务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创作练习,每个小组成员分别从一个诗句中汲取灵感,并用自己的话描绘一幅景象,集思广益,最终综合成为一篇文章。这样的写作任务能够促使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

第三,教师组织模拟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将诗句中的景象用肢体语言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商讨如何利用有限的道具和空间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表演。这种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

第四,教师安排场景模拟,以此来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将教室布置成江边夜泊的景象,通过灯光和背景音乐营造出《枫桥夜泊》描述的气氛,带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诵读诗文。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古诗的意境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艺术魅力。

第五,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背景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阅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究与诗歌相关的历史信息以及诗人的生平故事。这种跨学科学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他们在更深层次上领略古诗的文化价值。

这些多样化且互动性强的策略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学习氛围,还在情感、知识和技能发展上进行了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拓展了学习深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任务设计要注重实践性与综合性

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在艺术创作、历史文化、跨学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使古诗词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并富有成效。以《题临安邸》的教学为例,教师的任务设计应该着重考虑增强跨学科联结,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教师可以布置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根据《题临安邸》的意境创作书签或绘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艺术创作中感受诗词的意境。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寻找诗歌的美。强调综合性则意味着将诗歌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推动学生进行跨领域的思考。在了解《题临安邸》诗意的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有关西湖的地理知识、历史信息和文化背景,甚至可以涉及艺术、音乐等领域,如通过编写歌曲、创编舞蹈来表达诗歌的情感,这样,学生在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扩展认知视野。

任务的设计还应包括模拟和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代入诗中人物的角色,设想自己置身于《题临安邸》描述的环境中,感受并吟诵诗句,这不仅是一种生动的实践,也是对历史文化素质的一种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诗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将语文学习与个人情感和审美能力相结合。这种创作不仅是对语言表达的实践,也是综合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体现。通过实地考察或利用虚拟技术体验诗中的景象,将抽象的诗歌意象与具体的环境相联系,既是对实践的追求,也是对自然科学、地理知识等综合知识的拓展。

(三)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的教学,采用任务群教学法时,要特别注重学生对情绪的感知,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与诗歌有关的互动活动,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诗意的理解,唤起情感共鸣,促进思维创新。

以五年级下册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为例,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情景,反映了耕织的劳动美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在学习任务群方式下,教师可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诗词中描绘的生活情景。

首先,为了让学生深刻体验农村生活,并感受古诗的质朴与活力,教师可以用故事、图片及田园音乐来构建一个接近农村的学习环境,然后通过模拟体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耕作和种植,在动手操作中领会劳动的快乐。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基于对诗歌的理解去绘画、手工制作或编故事,将诗意融入现代生活,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其创造力。教师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和作品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得到灵感。

再次,为了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感知,教师应该指导其深入探讨诗作的社会及文化背景,鼓励他们从历史的视角去感悟诗人的情绪,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对诗意的感受。

最后,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诗歌创作和朗诵活动,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促使他们尝试新的表达形式和创意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课堂管理与指导,确保任务群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为了确保学习任务群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教师要注重整个过程的课程管理与科学指导。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从军行》的教学中,教师的管理与指导至关重要。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如解读诗意、朗诵训练、情境感悟、历史背景探索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在课堂管理上,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如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或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分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针对个别诗句,如“黄沙百战穿金甲”,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手段,引导学生体验诗中人物的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及时反馈,深化他们对诗句的认识。对于课堂节奏和时间的管理,教师要确保各个学习任务的连贯性,适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诗句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深层含义,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整体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还要评价学习任务群的成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确保学习任务群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词的表面含义,还能够体会诗词的深刻情感和丰富内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任务群教学法在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该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设定有趣的任务和真实的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任务群教学法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富有实践性、情境性以及综合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程度和兴趣特点设计适宜的学习任务,有效管理课堂,以确保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