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数字时代整本书阅读教学之道

2024-10-27 00:00赵莉丹
天津教育·中 2024年9期

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将整本书阅读单独列为课程内容,提供了教学指导,提出了学习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养成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了课内“一篇”链接“整本”,以及“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逐渐从单篇阅读过渡到整本书阅读,逐步开阔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不管是义教新课标还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都高度重视整本书阅读,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寄予了厚望。整本书阅读教学关系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素养乃至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成为一名成熟的阅读者的重要途径。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多方融合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加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所谓的“加法”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阅读量,而是通过教师统筹安排,多方“融合”,使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广度、深度、精度等方面得以拓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融合”之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一、跨学科融合,拓展阅读广度

跨学科融合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以“整本书阅读”为媒介,以具体问题为支点,充分关注书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挖掘潜在的学习资源,多学科融合,探究基于阅读而又高于阅读的学习价值,建立起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联结、整合及“五育”的融合,实现阅读广度的拓展。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冒险小说,讲述了鲁滨逊在海难后荒岛求生的故事。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教师以“一个人,一座岛,28 年何以生存”这一问题为支点,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融合阅读,带领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劳动生活,如建造住所、制作工具、种植农作物等,让学生了解到劳动对于生存的重要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耕学园”劳动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需要测量每个小组的种植面积,松土、种植植物,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画一画”“记一记”来观察、记录、体验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在遇到虫害等问题时及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周围的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实现了文本阅读与数学、信息技术、科学、劳动教育、美育的完美融合。一段时间后,在阅读分享课上,学生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交流,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再次研读鲁滨逊 28 年来一个人在荒岛上的生存环境和劳动条件,并与自己近段时间在“耕学园”的劳动种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更能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以及鲁滨逊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跨学科融合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阅读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活动,对整本书有更深入的体会,还能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与实践融合,强化阅读体验

“义教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示中指出:要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与实践融合,组织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强化整本书阅读体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阅读与实践相融合,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对所读内容的运用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收获和成长。

《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尼尔斯由一个调皮捣蛋、喜欢欺负小动物的男孩蜕变成一个勇敢、有责任感、关心他人的人,这源于他那段奇妙的骑鹅之旅。由于故事篇幅较长,又是外国名著,学生读A7vUOuo08+jCBvEuFpfPFVdjRVZgc0W1/Heq2s7N2+w=起来难免有畏难情绪,甚至读不下去。这时,教师就需要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让整本书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人物环形图,创设“探秘骑鹅旅行世界,获取‘通行勋章’”的情境任务,并设计阅读实践活动:“游戏闯关,猜猜书中人物”“聚焦尼尔斯,感受他的成长”“探究旅行团队,领悟人生哲理”以及“‘对话’自己,实现自我成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游戏闯关中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在品读中体会尼尔斯的成长历程,在探究中理解团队合作和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在文本中找到“自我”,汲取文本的力量,实现自我成长。教师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巧妙搭建文本与实践活动的桥梁,让学生“会读”“乐读”,增强阅读体验。

三、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阅读时空

“线上线下融合式阅读”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整本书阅读模式,它不是简单地将阅读转移到线上,也不是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拼凑,而是通过课前线上导读、自主阅读、线上线下深度讨论、线下课堂交流点拨、创新评价方式等,促使学生“读起来”“思进去”“达出来”。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读前,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教师精心制作的导读微课,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故事梗概等内容。当读到精彩情节时,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预测接下来的情节,吊足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欲望,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印证自己的猜测。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线上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电子书、音频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等,发到班级“云端部落阅读”群,合力形成《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资源包,大家一起学习。这些线上的资源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准备教学资源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抱团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助推阅读,这也是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教学亟需的转变。

读中,学生之间的共读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整本书阅读分为线上交流和线下阅读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一个闭环结构。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阅读深度的拓展。如在班级“云端部落阅读”群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教师设置的一些主题讨论,如“如果你是汤姆索亚,你会如何应对被困山洞的困境?”“如果你是波利姨妈,你会如何看待汤姆的历险行为?”“汤姆索亚在你眼里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让学生在讨论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思维的碰撞,互相学习,交流阅读感想,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阅读情况,从而更有动力去阅读整本书。“抱团阅读”有效破解了整本书内容多、学生无法坚持读下去的难题。线下阅读指导环节主要综合学生线上交流的共性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学生进行“辩论赛”“故事会”等一些实践活动,让整本书阅读从纸上走向实践与运用。

读后,教师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呈现阅读成果,教师组织汇报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读内容,同时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阅读成果展示可以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如线上展示阅读笔记、朗读音频、寻宝线路图、人物名片等,学生可以每天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赏析同伴的阅读成果,让整本书阅读走进日常生活,也让整本书阅读更加接地气。一本书读完,大部分学生都积攒了丰厚的阅读成果,阅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线下通过演课本剧、续编故事、知识竞赛等,让阅读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汤姆刷墙”这一经典情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对汤姆这个人物的聪明机智和过人的领导能力有更加立体的认识,真正体会到阅读名著的乐趣。

通过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的阅读模式,营造了互动、互补、互融的整本书阅读氛围,这与“义教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示里强调的“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相呼应。

四、多场所融合,创建阅读联盟

2020年10月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各展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由此可见,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阅读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标、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区市级图书馆的海量图书资源优势,丰富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

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共同举办各种阅读活动,例如在班级和学校设置阅读角,在家庭设置阅读时间,在社会定期举办阅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可以组织阅读共同体,创建阅读联盟,让阅读成为学生共同的话题,同时借助团队的力量,让阅读更加持久与深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阅读心得,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阅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力,多场所融合,共同推进。

五、多元评价融合,提高阅读精度

“义教新课标”指出,及时提供反馈,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阅读状态做出调整和优化。整本书阅读评价既需要阶段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融合,也需要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相融合,以及与数字技术相融合,提高阅读精度。

教师可以组织游戏闯关、线上交流、知识检测、读书成果展等活动,进行阶段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热情,提高整本书阅读品质,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阅读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评价的过程性,发挥借评价改进教与学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线上公益阅读平台,有计划地推荐学生进行共读书目的阶段性练习检测和整本书阅读结束后的总体测评,这些练习和测评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如测评的参与率、分数、耗时、等级等,从而了解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发现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进行班级以及个人的阅读反馈与指导。

多元评价融合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多元评价融合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当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时,会更有动力去阅读。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阅读表现,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明确发展方向。

六、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跨学科、实践、线上线下、多场所、多元评价的融合,是数字时代整本书阅读教学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教学服务。数字时代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满足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跨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

注:本文系厦门市首批“市管区培”湖里区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23年度课题“混合式学习推进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MXDHL20230201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