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

2024-10-27 00:00张秀凤
天津教育·中 2024年9期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教育领域要想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智慧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让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得到培养,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为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化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数字化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意义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数字化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教学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蓝图的实现,既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和“最近发展区”,又能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架构,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中达成知识的内化与产出,在这一过程中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2022年我国实施了《教师数字素养》的行业标准,要求教师迎接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资源唤醒教学潜能。但是教育数字化本是数字技术发展进化与迭代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促使教学技术应用从量变到质变,从而提高专业能力。不仅如此,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快速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思维特点,根据基础学情实施语文教学,既能够挖掘学生潜力,又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以促进学生进步。

(三)推动学习质量全面管理常态化

一方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课堂,能够成功监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将传统的终结性考试转化为阶段性测试,增强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督。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将学生作业、考试成绩以及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评价标准,从而对学生做出全面且客观的评价,推动学生学习质量全面管理常态化。

二、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课堂产生较高的兴趣时,才会为语文学习活动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语文知识更丰富、更形象,能够增加趣味性,持续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它将计算机与多媒体进行融合,可以检索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型的数字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进行多种类型信息传输的系统,能够与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兼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各类学习资料,再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在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支持下,将复杂且抽象的语文知识以直观且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了语文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教学活动推进阻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大屏幕显示技术。大屏幕显示是一种数字多媒体技术,能够以多种模式将多媒体的内容显示出来,让教学情境更具有数字化的特征,激发学生的交互兴趣。将两者进行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并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说一说歌里唱的是什么地方?”音乐结束后,学生纷纷回答:“是西沙群岛。”教师进一步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歌曲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说一说西沙群岛的景色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还有的学生说:“阳光透过椰树枝洒在人们的脸上,十分惬意。”教师根据学生的描绘与想象展示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通过数字化情境的创设,学生仿佛置身于海边,成功激发了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其次,教师要求朗读文章,并思考从文章中了解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了解了西沙群岛的具体位置。”此时,教师提出生成性的问题:“谁能在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呢?”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西沙群岛的位置。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叙述以及视频和图片资源,完成“美丽的西沙群岛”绘画创作,并将作品发布于数字化平台上,供同学和教师评阅。数字化平台不仅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还促成了学科融合,推动了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创设虚拟学习社区,搭建线上线下学习氛围

数字化社区又被称为虚拟学习社区,教师需要准备数字化设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组成虚拟社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般采用讲解法,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陷入枯燥沉闷的氛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数字化“社区”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师应以数字化社区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以确保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创设虚拟社区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要灵活应用数字技术与社区管理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目标。切实明确虚拟学习社区创设目标,如学术研究、专业化发展、兴趣爱好等,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制定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创设出更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第二,整合线上资源。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搜集各种线上资源会更加便捷,如线上一线教师经典课程、教学案例、电子书、资料库、在线讲课等,且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第三,搭建互动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的核心功能应是“互动”,而互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如论坛、社交媒体、专用平台等,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一线教师也可以交流教学心得,这种互动能够大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

第四,线上与线下结合开展活动。尽管虚拟学习社区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线上技术进行学习,但是与线下教学的结合也非常必要,可以由教师牵头组织研讨会,共同学习与交流。

第五,注重管理与创新。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了数字化技术,但是技术手段是不断发展的,要想持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关注学习社区的运营情况,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教学。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社区”检索关于“爬山虎”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本课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其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3D模拟技术模拟“爬山虎的生长环境”,让学生完全融入“爬山虎的世界”,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虚拟社区中,学生可以用手“触摸爬山虎”,切实地去感受爬山虎是如何紧紧吸附在墙上的,这样可以增加教材文化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整合学习资料,设计资料链接,让学生通过链接搜寻更多的课外资料,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教学结束后,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为各个小组发放《爬山虎的脚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与实际观察到的样子进行对比,比如文章中写道“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在实际观察中了解的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是否如此呢?学生将本组的观察成果发布于数字化社区,在组间交流过程中完善观察记录表。小组合作的模式既能够实现生生互动,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现双赢。

(三)云技术开拓“图书馆”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人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生认识世界万物,掌握文化知识的动力就是“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不断地接触新鲜事物,才能有效改变枯燥的学习情况。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云技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在云技术基础上建设的数字化图书馆打破了物理条件的限制,可以融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媒体内容,学生在云平台上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语文学习材料。云图书馆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多次利用,且具有线上搜索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是数字化“图书馆”资料的选择并不是种类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为语文教学提供支撑。云技术灵活性大的特点让数字化“图书馆”拥有了无限可能,它可以通过“云计算”分析学生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智能化推荐书籍与学习资料,极大拓展了学生的交流空间。其最主要的优势是安全性较高,拥有多个数据备份与加密手段,让学校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出现意外情况也能快速恢复数据,保证教学顺利推进。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第六单元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时,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将本课的作者信息以及生字生词发布于“图书馆”中,利用云技术检索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生平资料及其相关作品,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完成后,教师将线上图书馆中冰心的《春水》、高尔基的《母亲》等经典篇目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并阅读,摘抄优美的片段进行赏析、分享,既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打造数字化“书包”,确保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以“高质量”取代“高数量”,以实现为学生减负、为课堂增色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打造电子“书包”,储存学生的作业以及教学过程,既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又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书包”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应不断细化“书包”的功能和内容。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书包”的存储功能,将语文课堂中的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知识进行储存,学生随时随地查阅,能够延展语文课堂时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书包”的作业展示、审阅和交流功能优化作业品质,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诊断性评价结果、形成性评价结果以及终结性评价结果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分层作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将不同层次的作业分类放入数字化“书包”中,并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发布于数字化“书包”中,便于教师查阅与批改。这种方式既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有利于维持学生对语文的长久热爱。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七律·长征》教学中,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难点是品读诗歌语言,感受红军精神。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一星作业——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感受诗歌语言的特点;二星作业——赏析诗歌语言,讲述长征故事,感受长征精神;三星作业——自主搜集长征过程的文献资料,结合社会背景赏析诗歌,并选取其他有关长征的经典故事进行分享。教师将不同难度的作业分发至不同层次学生的“书包”内,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推动学生进步。

教师在评判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性作业的完成质量相对较高,因此为全体学生发放奖章,并放入学生的私有数字化“书包”,为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但是拓展延伸类作业完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调整延伸类作业的难度,避免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延伸类作业,教师使用“再接再厉、不要气馁”等语言鼓励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实现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热门的话题,因此,教师应积极顺应教育领域的发展潮流,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特点,将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调整使用策略,为语文教学赋予活力,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