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项目对数学知识加以关联,由知识点到牢固的知识体再到连体的知识群,以此来重构微项目化学习生态课堂。在这一环境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有着先天优势,教师可以在具体的项目中筛选数学知识、确定教学要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力、促使学生保持较高的数学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一、微项目
微项目指的是从探究任务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得到若干个小项目,营造驱动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或者自主学习。微项目的核心特征在于“微”,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并有所收获。
二、模型意识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模型意识的解释,要想理解这一概念,就要先理解数学模型。就狭义层面而言,数学模型指的是反映特定事物系统或者特定问题的数学结构;就广义层面而言,数学模型指的是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而建立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义、图形、图表、法则、规律、定理、数量关系式等。其中狭义的理解相对精准,能够解释数学建模中的“模”,广义的理解相对宽泛,将数学中的公式、理论、概念等全部纳入数学模型范畴,也间接说明了数学模型的关键作用。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主要侧重于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即让学生了解数学模型可以用于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以此来进行数学模型意识的推广,协助学生搭建模型观念,为提升建模能力奠定基础。如数字“1”,生活中本来没有1,但可以找到1支铅笔、1个苹果、1辆自行车,数字1是从这些数量为1的事物中抽象出的符号,其还可以表示1个城市、1个国家、1个地球等,故而最简单的数字“1”都可视为一个数学模型。
三、微项目视角下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现状
微项目视角下,教师应在具体的项目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模型意识,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要想做好该项工作,就要了解项目化学习现状,以此来审视“微”镜头,重构微项目关联。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其一,重视实践任务,忽略了核心数学知识的提炼。微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感受,但经常发现在一节热闹的操作实践课后,项目问题仍未解决,达到了“学中做”的目标,却未达到“做中学”的目标。其二,重视项目活动,忽略数学学科的融合。部分教师能关注活动开展本身,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未尝试将项目任务与数学学科进行融合,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比较有限。其三,重视项目效果,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微项目学习中,很多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如何快速完成项目任务上,却未在实践中加以反思,难以独立思考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方法,而模型意识的培养恰恰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导致微项目学习与数学模型意识培养之间出现冲突,需要在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中予以解决。
四、微项目视角下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策略
(一)制定“微项目”目标,确定培养方向
微项目视角下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微项目”教学目标,并将数学模型培养纳入其中,确定数学模型意识培养方向。第一,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模型意识落地,即将数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并非仅仅会做一道题,而是从中提炼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这就是数学模型的普适性。第二,在相关数学活动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真实情境中蕴含的关系,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持续深化数学模型意识。第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明确数学学习的价值,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具备数学模型意识,在质疑问难、深度反思、勇于探索等方面取得进步。
(二)精选“微内容”,降低培养难度
在常态化教学进程中,教师应挖掘潜在资源,以“微内容”搭建微项目学习素材基石,提炼核心内容,提升教学实效,并结合学生学情将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以此来强化数学模型意识的培养。要想做好该项工作,关键在于利用数学原型和感知模型意识去搜集一些数学模型,以案例的形式对模型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模型对应的应用方法,以此来深化学生知识的理解。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空间架构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尽量多地筛选生活资源。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各个年级、各个章节的知识都能在生活中寻找到一一对应的数学模型,引入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比如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入手,鼓励学生在购物或运动的过程中去提炼生活资源,寻找其与数学学习的契合点,从而在实际场景中理解、探索、分析相关数学知识。
教师应实现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的相互转化,让数学概念真正地流动起来,进而提高对相关概念的灵活应用能力,辅助数学模型应用过程。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微内容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且利于建模的,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正比例关系”课程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当作数学模型,利用多媒体或者实地观察的方式绘制国旗高度、影子的动态变化图,提取其中的数学元素,设定国旗顶端为A点、顶端影子为B点、底端为O点,通过数字表格列出OA与OB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通过其中的数学关系对比来掌握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
OA、OB长度保持同步增加关系,进行相除、相减运算后,每组数据比值相等。这一结论与“正比例关系”数学概念相契合,对于学生理解和灵活应用概念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这种结合数学生活资源筛选教学内容、搭建正比例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在项目开始阶段即深化了学生对数学模型意识的感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微探究”活动,稳定推进培养进程
基于微目标和微内容组织微探究活动,突出全员参与性、师生交互性等特征,关注以下要点:
第一,将学生进行分组,为活动稳步开展奠定基础。以微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虽然对比项目式教学有所简化,但是学生仍然很难依靠独自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故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接各个项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如有的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任务分配,有的学生负责建模,有的学生负责总结,各司其职,以此来整合所有学生的力量,让学生在微项目学习中皆有所得。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各个小组间的实力均衡度,避免学优生、普通生、后进生集中在一个小组,这对于微项目的稳定开展具有不利影响。教师可以先进行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将其划分到各个层级,再组建若干个5—6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微项目,开展探究活动,方能起到“以优带劣”的作用,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对进一步增强其数学模型意识、提升其数学模型应用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组织深度探究、感悟模型意识。完成学生分组后,教师结合项目主题开展深度探究活动,利用相关数学知识建立更多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搭建数学模型时形成更多思路,具有更多的素材。教师分析不同学生模型意识具备情况,筛选项目课题,确保课题难度适中,既能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最终答案,又具有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在深度思考中掌握数学技能。在实际探究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思路,不再是单一的教育者,更多的是监督者、思维引导者和参与者,拓展学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一直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在微项目选题、设计、准备、分工等方面发挥主干力量,引导学生总结相关数学概念、知识和方法,实现其与数学模型的无缝对接,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促进模型意识的形成。
第三,实例分析、增强新知构建效果。教师组织“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微项目探究活动,并为学生提供高、底面皆相等的圆锥和圆柱,引发学生猜想:“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关系?”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猜想方向,不做过多干涉。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思维能力较差,在制定项目方案时缺乏理论依据,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仅对项目开展不利,而且与数学客观规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教师应对其加以引导,比如为学生提供一盒沙子,组织探究活动,学生先将沙子导入圆锥体,再倒入圆柱体,发现三个圆锥体中的沙子能装满一个圆柱体,由此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经过实验探究,学生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完善了知识体系,能够依靠固有模型寻找新的解决方法,拓展了模型意识培养空间。
(四)解决“微问题”,初步树立模型意识
在项目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过程,如此才能避免其偏离探究方向,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模型意识。教师应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可以通过随机提问、简单测试等方法把握学生学习现状,并结合数学模型案例来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在数学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价值。教师可以尝试结合典型习题和生活场景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和数学理论知识去搭建抽象模型,在模型应用中转变思维,也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确定不同小组在数学模型学习中的重难点,针对性地解决,以此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体系。例如,在探究行程问题时,教师组织各小组分析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设置以下问题:“一辆自行车以15km/h的速度行驶3h,共行驶了多少路程?”提升学生对基本数学模型的认知水平。然后,教师不断增加难度、变换训练模式,如:“一辆汽车3h行驶了180km,6h可以行驶多少路程?”“高铁按照200km/h的速度行驶,上午8:00从车站出发,下午15:00抵达终点,请问出发点距离终点多远?”以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同一类型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模型意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展示“微成果”,深化模型意识
在各个小组完成微项目探究后,教师留出10—20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有2—3分钟上台展示成果,具体展示内容包括“微项目”目标参考内容、“微内容”提取源、“微探究”活动中模型的恰当性等,并给出具体的微项目探究流程,其他小组负责探讨,指出其中的错误,在小组间相互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正确认知,以此保证“微成果”的准确性。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营造良好的项目探究氛围,对探究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持续深化学生的模型意识。
(六)妙用“微整体”,细化项目学习评价
评价结果也是微项目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结果进行评价,提升培养实效,并基于此调整下一阶段的评价重心和项目式学习要点。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多元化。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进程展开多元评价,明确学生在数学模型意识方面的发展程度。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考虑:一是知识学习角度,即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意识辅助概念、原理、公式等的应用能力;二是综合能力角度,即学生在微项目中的参与程度、逻辑思维提升程度、知识分享的完整度与流畅度等。
第二,评价精细化。在进行有效评价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综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活动情况,以精细化的标准开展自评、互评以及集体展示评价,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数学知识、生活以及数学模型的关联,是否能够依靠搭建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增强微项目学习带给学生的体验感。
第三,评价整体化。微项目学习评价应规避浅表化、活动化,进行整体性评价,着力于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微项目学习始终,尤其是在项目公开展示阶段,教师结合呈现效果给出终结性评价,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正向激励作用,促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下一阶段的微项目学习,实现数学模型意识的常态化培养,持续提高学生的数学模型应用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微项目视角下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培养策略展开综合论述,在给予其足够重视的基础上,明确微项目目标、微项目内容等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发展规律进行持续调整,促使学生数学模型意识逐步成型,初步具备应用各种数学模型的能力,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注: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微项目’培育小学生数学模型意识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B/2023/03/25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