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策略

2024-10-27 00:00郑秀华
天津教育·下 2024年9期

阅读与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先阅读后习作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读与写的联系较为松散,学生难以将阅读所得融入习作教学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与习作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引入大单元教学理念,将单元视为统一整体,从教学目标出发解构、重组教学板块,强化阅读与习作的内在联系,读与写相互联系,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形成“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均为精挑细选的精华之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阅读与写作融合让学生得以在写作实践中深度理解不同风格和体裁的文本背后的语言表达特点,同时也能使情感表达方式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习作与阅读整合,在习作目标的引导下,学生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学作品,通过阅读为习作寻找灵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和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认知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要想在阅读与习作教学中取得预期教学成果,教师必须悉心指导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技巧,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以写作为目的开展阅读活动,或是在阅读中插入写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两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有效减少了阅读和习作教学所用时间,保证了阅读与习作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又可以评估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为后续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意见。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了习作教学的实践特征,习作成果成为检验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绝佳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习作成果检验阅读教学质量,分析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写作能力和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优化提供必要支持,针对性地补全知识与能力短板,助力学生成长。

(四)有效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整合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阅读饱含趣味性、故事性、悬疑性、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激发阅读探究热情,通过自主阅读深入分析材料思想内涵,唤醒对阅读的热爱。习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达阅读理解与内心感受的平台,以写作的形式分享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所见与所得,课后针对习作成果展开的评价活动也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强化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和习作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策略

(一)从习作教学要求出发,解构单元,调整教学计划

大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特征,主张以自然单元为基础,从教学目标出发重组教学模块,强化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和发展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必要时加入课内外优质的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好准备。若想构建阅读与习作整合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认识到先读后写模式的局限性,创新思路,以先写后读、以写促读为原则重构大单元教学模式,重新排布教材内容,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保证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单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单元导语,二是阅读文本,三是习作教学。以先写后读、以写促读为原则重构语文大单元,要求教师必须将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部分,明确习作目标和习作内容,为针对性的阅读积累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从单元导语和单元文本角度切入,整合单元内容,根据写作教学目标确定单元教学要点,使阅读活动有序进行。在单元教学的最后,教师加入写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写作实践任务,实现读写深度融合的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师从习作教学要求出发解构单元内容,制定教学计划,以写促读,助力学生成长。

首先,教师解构习作模块内容,明确写作目标。“习作:写观察日记”模块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传授学生写观察日记的写法,通过写作表现事物特征,将发生的事情生动、真实、具体地记录下来。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说明写作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身边事物的变化过程。明确习作目标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为写作做好准备。

其次,解构单元导语,把握单元教学重点。单元导语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概括,本单元导语是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的集合,人文要素强调“处处留心皆学问”,强调了留心观察周边事物的重要性,明确了提升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语文要素言明本单元教学目标: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并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语文要素从观察入手串联阅读与习作教学,要求学生在学写观察日记的过程中留心单元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分析如何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单元导语解构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内在联系,细化了阅读学习目标,为后续自主探究式阅读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最后,解构单元文本,制定阅读教学计划。本单元共编排三篇课文,即《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文体不同,但主要内容都指向对事物的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观察技巧,形成用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阐述事物特征的能力,教师分析文章内容的特点,围绕习作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古诗三首》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观察事物,寻找事物的特点,以及运用常见的自然景物表现事物特点的表现手法;《爬山虎的脚》作者通过细致、长期的观察表现爬山虎的特点;《蟋蟀的住宅》以连续性观察的方式描述了蟋蟀挖掘住宅的过程,从整体视角出发分析住宅特点,细节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教师从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规律入手组织阶梯式阅读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利用阅读所学完成写作任务,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保证阅读与写作教学有序开展,助力学生成长。

(二)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把握中心,明确学习要点

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明确主题、目标、任务、活动等多个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由多个教学模块共同组合而成,如何强化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推动阅读与习作教学整合的关键。为此,教师从单元内部教学模块入手,分析不同模块的主要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从不同教学模块的相同点入手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依托主题串联单元文本和写作教学模块,实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自然整合,围绕主题重构阅读和习作教学内容,确定语文学习要点,助力学生成长。

大单元主题的确定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分析,为了实现阅读与习作整合目标,教师计划从习作教学入手,确定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阅读文本,探索阅读文本与习作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最终融入单元导语,梳理单元导语与文本和习作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循序渐进地提炼共同主题,保证主题深度和大单元教学设计质量。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和“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了在大单元教学中推动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整合,教师从组成自然单元的教学模块入手提炼大单元主题,以此作为统摄大单元教学的中心点,为大单元读写融合教学做好准备。

首先,分析习作教学模块的特点,提炼习作教学主题。本单元习作教学目标为观察动物特点,展示动物特征,学习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师预设教学活动,计划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特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讲述与动物相处时发生的趣事,使学生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之处。

其次,对比分析阅读文本与习作教学模块的相同点,提炼共同主题。本单元的《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的主体均为动物,而习作教学的主体同样是动物;《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的作者均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动物的动作与神态,习作教学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观察视角与文章相同;《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中的动物具有拟人化特征,猫古怪、鸡负责、鹅高傲,而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目创作文章,与朋友之间的接触与交往是习作的主要内容。整合习作教学与单元文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明确学习中心,为提炼大单元主题做好准备。

再次,引入单元导语,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单元导语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奔跑、飞舞;驻足,凝望,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强调了动物形态、动物特点、人与动物的相处。第二部分提出目标: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写出喜欢的动物,表现动物的特点。教师对比分析阅读文本、导语、习作教学内容,从三者的共同点出发提炼单元主题:可爱的动物朋友。

最后,围绕单元主题,梳理学习要点。教师以“可爱的动物朋友”主题梳理学习要点:观察文本中作者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了解动物形态,体会作者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回忆生活中与动物相处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动物的特点,通过与动物相处的细节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单元主题贯穿教学内容,推动读写整合,助力学生发展。

(三)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自主探索,实现读写联动

大单元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正式实施大单元阅读与习作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依据大单元教学主题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推动学生开启自主探究式语文学习,完成阅读理解、习作实践、口语交际等多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实现读写联动目标。

学习任务群由多个学习任务共同组成,大单元教学模式中的og3rI+1jGVDHh/lr7rsbkW92RkbJSGV2Zt21XJ4e66U=学习任务相互联系,任务内容与教学模块内容息息相关,使读与写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发生,实现读写联合教学目标。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任务难度会直接影响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设计层级式任务,任务难度逐渐递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以及mxoU3egb013VHuGoNCIYfOJvJwZZ/MQNMzG+ouEpnJs=“习作:故事新编”,为了实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深度整合,教师以“巧妙的童话实现我们的想象”为主题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群。为了实现读与写的深度融合,教师从习作教学内容入手设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围绕材料中心合理构思故事的技巧,合理编写故事的方式,根据已知情节和生活经验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故事编写技巧。本单元阅读材料为《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文章,文章体裁均为童话,为了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编写技巧,教师围绕习作教学目标设置任务:阅读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作者的奇思妙想,梳理童话故事大纲,结合写作大纲推导想象转化为童话故事的经历,探索编写童话故事的技巧。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材料,了解故事新编流程,并设计任务:组织学生阅读《龟兔赛跑新编》,设想故事可能的结局,从兔子跑赢乌龟和兔子输给乌龟两种不同的结局出发,想象乌龟或兔子输掉比赛的主要原因。一是兔子跑赢乌龟,一鼓作气取得胜利,乌龟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必胜;二是乌龟跑赢兔子,兔子不慎跑到了相反方向,乌龟游泳抄近路等。发散想象力的同时,学生亲身经历改编故事的过程,掌握了改编故事的技巧。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写作改编故事,并布置任务:重新阅读《狐假虎威》《坐井观天》和《狐狸与乌鸦》,任选其一作为写作主题,改编故事结局。学生从故事主要内容入手,思考故事可能出现的结局,围绕可能的结局发散思维,创作多组故事大纲,任选其一进行写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由写作理论向实践方向转化,通过改编的童话故事和创作的故事大纲确定自学效果。写作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上台分享创作思路,师生一一讨论改编创作难点,助力学生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单元视域下整合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教师必须立足小学语文教材,从自然单元构成特点出发,整合教材单元中的各个知识模块,提炼主题,坚持以写促读原则,构建读写结合大单元教学模式,设计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接触习作内容,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保证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