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创新探索: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2024-10-27 00:00:00陈赐炼
天津教育·下 2024年9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度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对于高中语文这门课程来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基于对新课标的学习,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是教师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教师应充分应用这一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更好地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一、相关概念及其定义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对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促进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以完整的一本书为阅读单位,以更接近生活阅读的学习情境组织阅读活动、完成学习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途径,形成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并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整本书阅读学习实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这导致学生很难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对文章的兴趣和情感联系。同时,很多文章的选材偏重于经典文学作品,虽然在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对复杂的文言文表达往往使学生难以感同身受。此外,文章中的价值观和生活场景与现代社会有诸多不符,在这样的差异下,学生难以从阅读中获取直接的生活启示和情感共鸣,从而失去阅读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多依赖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文章的分析和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解读,而缺乏个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当前的高中语文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综合评价。同时,整本书阅读评价往往过于依赖书面考试和阅读报告,而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讨论和实践活动。这种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四)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一些教师对于所教学的文章缺乏足够深入的理解,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另外,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对于当前学生的兴趣点、思维特点和情感需求了解不够,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三、核心素养下如何实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创设学习环境,构建良好氛围

即使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环境对学生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短视频和碎片化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导致书本对学生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日益变淡。所以,在核心素养下,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来说,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针对《红楼梦》这本书的阅读学习来说,首先,教师可以布置教室,模拟《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环境,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如红楼梦人物画像、诗词对联、园林盆景等,以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空间。教师还可以播放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多种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庭审、辩论赛等,让学生深入角色,体验书中人物的情感冲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人物性格。这些互动性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落实读写结合,促进读写转化

阅读与写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两者进行整合,以实现高效地教学。从思维流动的方向来讲,阅读是思维的输入,写作是思维的输出,两者相互配合、同生共长。只阅读不写作,就没有知识“变现与转化”的机会;只写作不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写之无物,空乏溃闷。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来说,教师可以借助读写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写读后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读写转化,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阅读《红楼梦》,不仅要理解其丰富的情节,还要探究人物性格、作家观点以及文化背景,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写作活动,如编写角色日记、撰写批判性书评、创作与小说主题相关的短篇故事等,通过这种读与写的交互,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写作技能。例如,在阅读了《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后,学生可以尝试以贾宝玉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写日记,探索他对于家庭、爱情和社会的复杂情感。这样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原作的理解,还让学生在读写过程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转化,充分体现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整本书的深入阅读和与之配套的写作实践,学生在享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强化师生沟通,加强学生理解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沟通,让学生围绕阅读展开交流;将学生聚集在一起,使他们在同一阅读目标的驱动下开展阅读,分享阅读的喜怒哀乐,彼此交换意见,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敢于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从而进一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围绕《红楼梦》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书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社会背景。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阅读原文,还要通过讨论、表演和写作的方式,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与动机。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沟通者的角色,通过提问、反馈和讨论,帮助学生串联起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引发他们对作品主题的深层次思考。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如在线讨论板、社交媒体小组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交流心得,不仅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边界,从而全面提升他们对《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四)设定阅读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学习中,当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时,就会集中精力投入课堂,同时合理地利用时间,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体验感。所以,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方式设定一个具体的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具备一个清晰的课堂目标,从而集中精力、合理地利用时间,获取更加丰富的成果,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设置学习任务:探究贾宝玉的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变化,并与学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观察《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行为举止和言语思想,分析其在家庭、爱情和友情等方面的关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他性格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内涵。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整体记录贾宝玉的关键经历和关系演变,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贾宝玉身上体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最终让学生通过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现自己对贾宝玉这一复杂角色的深刻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全面而深入地阅读《红楼梦》,还能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

(五)创新教学评价,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评价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地融入评价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知,还能使其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所以,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评价学习,从而进一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科学、准确的评价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同时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进行更加高效的教育。比如,将对《红楼梦》这本书内容的简要描述作为评价的一个参考标准,因为要想真正地进行总结,学生不仅要阅读整本书籍,还要避免盲目式、随意式的阅读,只有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所理解、有所感悟。而在具体的评价当中,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所总结的内容,根据内容的合理性与逻辑性进行分析,例如当学生的总结明显脱离《红楼梦》内容的轨迹时,教师就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并给予一定的学习建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整本书。

四、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中心原则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贯彻学生中心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意味着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认知特点展开,而不是单一地依赖教师的知识灌输。例如,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以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二)整合融通原则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文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模式。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借此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过程导向原则

课堂上,教师应强调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过程的重要性,而非仅关注最终的阅读结果。因此,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运用、思维活动的展开以及情感态度的变化,可以通过设计思考问题、开展互动讨论、记录阅读笔记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反复思考与探究。同时,教师应提供及时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并引导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持续地学习与成长。

(四)多元评价原则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原则,建立包容性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态度形成等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应融入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过程、创造性作品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激励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整本书阅读来说,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基于已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创新与优化,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本文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整本书阅读的定义进行分析,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多种教学策略,以此将整本书阅读理念充分地融入课堂中,从而更进一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以《红楼梦》为例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课题立项批准号:KCA2022009)的成果。